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社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2:06:02
2页
16.《社戏》一、学习目标1、梳理课文情节,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选材意图。2、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会读会写“惮、撺掇、凫、潺、蹿”等词语,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二、了解作者。 关于鲁迅的有关情况,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时都介绍了,在此可用复述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次加深印象。 突出以下内容: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三、预习导学完成《社戏》评价手册之“自主梳理”。四、课堂研讨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段落、写出段意2.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3课文第一部分与“社戏”有什么关系?(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课外巩固1、完成《评价手册》之“合作交流”。16.《社戏》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2、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二、课堂研讨1、默读课文,思考:第二部分是写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2.一切问题都解决之后,小伙伴们自然要急急忙忙赶往赵庄看戏。作者抓住哪些内容进行详细的描写以突出小伙伴看戏途中的心情?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层,其他同学 思考。 2\n3.阅读语段,完成下列练习。【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乙两段景物描写,哪段是写夜船去看戏的?哪段是写看完戏归航的?在文中找出两处依据,并且分析其作用。 两段都描写了船行很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4、“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 譬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1、完成课后练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