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陈涉世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2:05:49
4页
第21课陈涉世家1、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体会本文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写法。3、认识我国古代农民起义反抗压迫和剥削的英勇斗争精神。学习思路:1、教学重点是讲清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教学难点是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2、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课文注释,并凭借工具书疏通字词句。在此基础上,教学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查字典和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1)辍耕之垄上()(2)发闾左適戍渔阳()(3)度已失期()(4)皆次当行()(5)扶苏以数谏故()(6)上使外将兵()(7)乃丹书帛曰“陈胜王”()(8)置人所罾鱼腹中()(9)忿恚尉()(10)尉果笞广()(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辍耕之垄上()(2)怅恨久之()(3)九百人屯大泽乡()(4)会天大雨()(5)今亡亦死()(6)等死,死国可乎?()(7)乃丹书帛曰“陈胜王”()(8)卒中往往语()(9)忿恚尉()(10)为坛而盟()(11)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12)比至陈()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n译:(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译:(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4、查阅资料,把你收集到的《史记》知识和本文的背景知识写在下面。《史记》:相关背景:5、认真诵读课文两到三遍,将读时遇到的疑惑写在下面,课上交流。一、学习研讨(一)导入。(二)简介《史记》和相关背景。(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培养语感。(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围绕着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第1段:第2段:第3段:(五)精读课文,讨论探究1、你认为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n2、“陈胜”是本文重点刻画的人物,请熟读课文,然后谈谈文中所刻画的陈胜是怎样的一个人?课文又是怎样来刻画他的?3、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陈胜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试说明理由。讨论明确:在此基础之上,师生共同活动,归纳出主题思想:。三、巩固延伸(一)萧何追韩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注释]①上:这里指刘邦,一般对君主称“上”。②以闻:把这事上报。③无所事:用不着委任......以工作。“事”是动词。④计事:研究军政大事。⑤顾:只是,只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上不我用,即亡()(2)信度何等已数言上()\n(3)何奇之()(4)追信诈也()(5)何来谒上()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信数与萧何语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诸将亡者以十数诸将亡者以十数A.两个“数”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B.两个“数”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C.两个“数”字不同,两个“以”字不同D.两个“数”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3、翻译句子。(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2)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4、从全文看,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5、本文涉及刘邦、萧何、韩信,你能说出其他的有关他们的故事吗?请用一句话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