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田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2:00:31
2页
《马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理解全篇大意,朗读背诵。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2.创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3.“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马说》即谈马、论马。4.读准字音:祗()骈()槽枥()一食()或尽粟一石()邪()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才美不外见()食()之不能尽其材5.朗读课文,解释加点字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课堂学习】一.疏通文意二.感知内容,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3)造成千里马悲惨遭遇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5)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文章的主旨)?三.小组探讨:1、本文用“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2、本文采用什么写法,要表达什么主题?2\n《马说》检测一、解释加点的字词。1.故()虽()有名马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3.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4.一食()或()尽粟一石。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是()马也7.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0.执()策()而临()之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二、翻译句子。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__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____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三、思维训练题。①本文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表达作者的情感。说说它们分别比喻什么?伯乐:_____________;千里马:_______;食马者:_______________②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③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④文中表现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文中表现“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句子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请你找出一句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