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docx
2022-08-25 21:58:37
2页
第24课《愚公移山》课题备课人案序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3、学习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学习内容及教师导学过程学生活动一、目标认定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理解文意。2、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愚公的寓意。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二、自主学习1、熟读课文,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分类整理。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文中的人物语气。3、通译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说故事。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1、组内朗读课文,互相纠错。从节奏,语气,感情方面进行评价,评选最优秀的组内展示。2、解决问题: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明白的问题,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班内解决。3、组内互相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做到有感情,能表达出人物形象。4、讨论探究:①课文中哪些人响应了愚公的号召,参加了移山的行动?②移山的工作顺利吗?③遇到哪些困难?要求学生从书中找出有关语句作简要分析。5、辩论:面对家门前的高山,年近九十的老翁居然决意与全家人“毕力平险”,这是聪明的举措,还是愚蠢的行为?6、我思我行: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或许有时也会面对有如大山一般的艰难险阻,你将如何选择?四、达标反馈1、给加点的字注音: 始龀()穷匮()厝() 万仞()魁父()亡以应()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始一反焉()⑵毕力平险() ⑶杂然相许()⑷河阳之北() ⑸渤海之尾()⑹寒暑易节()3、用原文回答问题:[①、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2\n②、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的理由是:[4、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反思重建教研组长审核与评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