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安徽省庐江县罗河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苏教版

安徽省庐江县罗河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苏教版

docx 2022-08-25 21:55:01 6页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三单元测试题姓名:得分:温馨提示:你现在看到的是试卷部分。请冷静下来,仔细读题,认真思考,运用积累,开动脑筋。相信你一定能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请务必牢记: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并工整书写,字体端正,字迹清楚,卷面要整洁,否则要扣分。试题满分145分,卷面5分,共150分。试卷部分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民俗文化是斑lán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民俗风情”单元,让我们一起领略闪耀着熠熠光辉的中国传统文化吧!这里有mí散在豆麦蕴藻之香中的(  ),有在全茶峒人一起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的热闹中度过的(  ),有萦系着全中国情节的春节。在漫长悠远的历史长河里,传统文化仿佛好像一根风雨不蚀,亘古不朽的硕大红飘带,维系着泱泱华夏的繁yǎn生息,百姓的幸福。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2、请在上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3、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画线句中“亘古”一词的理解。(2分)4、画线句子中有一个词语多余,多余的是;还少了一个词,该在前补上一词。(2分)5、按要求默写。(7分)(1)《十五夜望月》中诗人由月宫的凄清,引入怀人之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面湖山归眼底,(湖南岳阳楼对联)   (3)社会每天都在进步,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在旧事物灭亡的基础上,正如《次北固山下》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声音大概是横笛,,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6、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文摘卡”制作完整。(5分)读书文摘卡书  名:《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  者:主要故事内容:                              最欣赏的人物及理由:                        7、阅读下列对联,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3分) (1)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 (2)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8、综合性学习。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6(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2分)[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春节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4分)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4分)看法: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二、阅读理解。(一)家乡的端午节(4+3+3+4+4=18分)“五月五,过端午;吃粽子,好快活;味道香,直喊娘……”这支唱了十几年的儿歌,至今哼起来仍韵味悠长。而一提到粽子,我不禁思绪纷飞。端午节来临前,家家户户便紧锣密鼓地精心准备,采摘来嫩绿的苇叶,将糯米泡洗干净,并和上精美的馅儿,扎裹成锥形的模样。说起馅儿,那种类就太多啦:瘦肉馅儿、干果馅儿、葡萄干馅儿、蛋黄馅儿、牛肉馅儿……想起来就让人垂涎三尺。等到母亲用滚水将粽子煮上二十分钟,揭开锅盖后,一阵喷香的雾气便扑面而来;之后,用筷子将它们捞起来,剪开系绳,小心地剥开苇叶,乳白的粽子便呈现在眼前;最后,用筷子穿上,蘸上蔗糖,在薰香的热气中小心地入口,浓酽的滋味即刻弥漫全身,让人回味无穷。吃着粽子,不能不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春秋时期,群雄争霸。在当时的楚国,屈原任司职左徒。虽然他才华横溢,却并不受楚王赏识。后来,楚怀王听信谗言,反而将他罢职流放。屈原悲痛万分,却无可奈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流放中,他心忧天下,将情怀溢于笔端,写下了名垂青史的美文《离骚》。后来,秦军铁蹄攻下楚都。当时,年逾花甲的屈原听到这一消息,如五雷轰顶,不禁老泪纵横,于农历五月初五日抱石投入汨罗江,以死殉国。于是,当地人民用嫩竹叶裹着大米投入江中,让他的尸体不至于被鱼儿损坏。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后人便将农历五月初五日定为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在乡村农舍,每家每户都要煮上一大锅粽子,给邻居亲友分送一些,自己留一些,吃上很长时间。有些地方甚至将这习俗延续至8月15日中秋节。如今,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粽子都摆上了摊儿,人们纷纷购买。他们品尝的不仅是粽子的美味,更重要的是在品味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品味意蕴浓厚的家乡风情。写到这里,一曲歌谣在我心中油然升起:五月五,过端午;家家户户做粽忙,美妙滋味暖心房。吃粽子,祭祖先;舍生取义浩气存,爱国精神永相传。……69、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何特点?你知道这样安排的好处吗?(4分)10、如果要略读全文,可以抓住哪句话迅速理解文意?(3分)11、细读第二段。说说要弄清包粽子、吃粽子的过程,可以抓住哪几个词语?(4分)12、简述本文的主题。(3分)13、韩国也有端午节。据报道,韩国早就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端午节作为他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中国学者深表忧虑,也向政府建议,尽快提出申请,把端午节作为我国独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假如让你代表中国提出几点理由,你的理由是什么?(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3+5+4+4+4=20分)市声拾趣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唤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里面有部分是极简单的,如“羊头肉”“肥卤鸡”之类。可是他们能在声调上,助字句之不足。至于字句多的,那一份优美,就举不胜举,有的简直是一首歌谣。例如夏天卖冰酪的,他在胡同的绿槐荫下,歇着红木漆的担子,手扶了扁担,吆唤着道:“冰激凌,雪花酪,桂花糖,搁得多,又甜又凉又解渴。”这就让人听着感到趣味了。又像秋冬卖大花生的,他喊着:“落花生,香来个脆啦,芝麻酱的味儿啦。”这就含有一种幽默感了。  也许是我们有点主观,我们在北平住久了的人,总觉得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很能和环境适合,情调非常之美。如现在是冬天,当早上的时候,黄黄的太阳,穿过院树落叶的枯条,晒在人家的粉墙上,胡同的犄角儿上,兀自堆着大大小小的残雪。这里很少行人,两三个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于是有辆平头车子,推着一个木火桶,上面烤了大大小小二三十个白薯,歇在胡同中间。小贩穿了件老羊毛背心儿,腰上来了条板带,两手插在背心里,喷着两条如云的白气,站在车把里叫道:“噢……热啦……烤白薯啦……又甜又粉,栗子味。”当你早上在大门外一站,感到又冷又饿的时候,你就会因这种引诱,要买他几大枚白薯吃。  在北平住家稍久的人,都有这么一种感觉,卖硬面饽饽的人极为可怜,因为他总是在深夜里出来的。当那万籁俱寂、漫天风雪的时候,屋子外的寒气,像尖刀那般割人。这位小贩,却在胡同遥远的深处,发出那漫长的声音:“硬面……饽饽哟……”我们在暖温的屋子里,听了这声音,觉得既凄凉,又惨厉,像深夜钟声那样动人,你不能不对穷苦者给予一个充分的同情。其实,市声的大部分,都是给人一种喜悦的,不然,它也就不能吸引人了。例如:炎夏日子,卖甜瓜的,他这样一串的吆唤着:“哦!吃啦甜来一个脆,又香又凉冰激凌的味儿。吃啦,嫩藕似的苹果青脆甜瓜啦!”在碧槐高处一蝉吟的当儿,这吆唤是够刺激人的。因此,市声刺激,北平人是有着趣味的存在,小孩子就喜欢学,甚至借此凑出许多趣话。例如卖馄饨的,他吆喝着第一句是“馄饨开锅”,声音宏亮,极像大花脸喝倒板,于是他们就用纯土音编了一篇戏词来唱:“馄饨开锅……自己称面自己和,自己剁馅自己包,虾米香菜又白饶。吆唤了半天,一个子儿没卖着,没留神饶去了我两把勺。”因此,也可以想到北平人对于小贩吆唤声的趣味之浓了。                           (张恨水/文)        14、根据文意,北平吆唤声有什么特点?请用原文回答。(3分)15、文中的景物描写和吆喝声相得益彰,请任选一处,说说其妙处。(5分)16、请你赏析下面句子的艺术特点。(4分)冰激凌,雪花酪,桂花糖,搁得多,又甜又凉又解渴。17、在萧乾的《吆喝》一文中也写到了硬面饽饽的叫卖声,说说这两种叫卖声有何不同。(4分)6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18、文章题目是“市声拾趣”,结合具体例子说说吆唤声的趣味表现在何处?(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7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9、用“∕”给下面诗句划分节奏。(2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琼楼玉宇何事长向别时圆21、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22、请将文中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23、自选角度,对加点句作简要赏析(5分)24、请写出一对写月的古诗句。(2分)三、写作(共55分)在传统节日里,你的生活一定是丰富多彩的:或许是一次亲友的聚会,或许是一次难忘的盛宴,或许是一次难忘的旅游……节日让你轻松、快乐,可能还心有感悟。那就以“节日生活”为话题,展现你的独特情怀吧!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600字左右。提示:1、撷取生活中点滴的珍贵,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把字写工整是一个很好的习惯。6参考答案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5分)1、蕴藻(wēn)茶峒(dÒng)斑lán(斓)mí散(弥)2、社戏  端午日3、自古以来,远古。4、仿佛(好像)(连结着)百姓的幸福5、(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万家忧乐到心头(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6、作者:马克吐温任意写某个故事情节,即可。7、(1)屈原(2)杜甫(3)李白8、(1)A.中秋节    B.重阳节 (2)屈原投江 吃粽子 插艾叶(艾叶也叫青艾、艾草)  (3)看法:【示例】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小吃节”。宣传标语:【示例】①彰显民族文化瑰宝 ②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二、阅读(一)9、引用儿歌引用歌谣开头引用儿歌,点题,引人入胜;结尾引用歌谣,升华了主题,照应开头。10、而一提到粽子,我不禁思绪纷飞。11、端午节来临前等到之后最后12、抒写民风,歌颂爱国精神。13、端午节是我国几千年来固有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凝聚着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等。(二)14、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15、景物(环境)描写。突出了吆唤声"很能和环境适合,情调非常之美。16、既生动形象地说出了做冰激凌所用的材料,又说出了冰激凌的特点——又甜又凉又解渴,勾起了人们无限的食欲。另外这个吆唤声多采用短语,三字一顿,吆唤起来有节奏、有气势,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17、张恨水一文中重在突出叫卖声的漫长悠远,表现对穷苦者的同情。以吆唤声中少有的悲来衬托市声的大部分是喜悦的。萧乾的《吆喝》着重表现吆喝声本身的厚实,词语的朴实。18、略(三)1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0、美玉为什么21、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不眠之夜。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23、示例:(1)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体现了作者洒脱、旷达的襟怀。(2)从古到今,从人到月,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24、略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