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1:43:54
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中招考点:(1)概括文言文语段内容。(2)联系现实,谈所受启发。3、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突破字词和翻译障碍后,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应该比较顺利,但是更深一层的对文本的把握,以及关联当下,需要老师问题引导。二、学习目标:1、通过抓住“三”速读全文,能梳理出全文层次。2、通过细读邹忌的行为、心理、语言描写,能说出邹忌的劝说技巧,以及对现在人际交往的启发。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生能总结出“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2、针对目标二,设计两个活动:通过朗读相关语句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邹忌的劝说技巧;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说出邹忌的劝说技巧带给自己的启发。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4\n目标一:通过抓住“三”速读全文,能梳理出全文层次。1、自学指导一:内容:小组合作,梳理文章内容,画出文章结构图。方法:速读全文,试着从“三”字着手,辅以箭头标志。时间:5分钟要求:独立画图之后,再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互相借鉴补充。2、自学检测一:1、自学指导二:内容:细读课文中邹忌的行为、心理、语言描写的句子,能说出邹忌的劝说技巧。方法:带着问题速读文章,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时间:8分钟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2、自学检测二:田婴准备在封地薛地修筑城防工事,因为会引起齐威王猜疑,不少门客去谏阻他。田婴于是吩咐传达人员不要为劝谏的门客通报。有个门客请求谒见田婴,他保证说:“我只说三个字就走,要是多一个字,愿意领受烹杀之刑。”田婴于是接见他。客人快步走到他跟前,说:“海大鱼。”然后转身就走。田婴赶忙问:“先生还有要说的话吧?”门客说:“我可不敢拿性命当儿戏!”田婴说:“不碍事,先生请讲!”门客这才回答道:“你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鱼网钓钩对它无能为力,但一旦因为得意忘形离开水域,那么蝼蚁也能随意摆布它。以此相比,齐国也就如同殿下的‘水’,如果你永远拥有齐国,要薛地有什么用呢?而你如果失去齐国,即使将薛邑的城墙筑得跟天一样高,又有什么作用呢?”田婴称赞说:“对。”于是停止筑城的事。这位门客的劝谏方式,你能概括出来吗?类比设喻,由浅入深,容易接受。学生能独立画出文章结构图,并及时修正。学生能根据描写语句,说出邹忌的劝说技巧。能总结出类比手法的特点。学生能总结出邹忌的讽谏对人际交往的启发。要点归纳: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类比设喻,由已及君(人),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要点归纳:4\n目标二:通过细读邹忌的行为、心理、语言描写,能说出邹忌的劝说方法和技巧,以及对现在人际交往的启发。3、自学指导三:内容:细读邹忌的行为、心理、语言描写,说一说对现在人际交往的启发。方法:带着问题速读文章,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时间:5分钟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4、自学检测三:对比《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出师表》,说一说邹忌和诸葛亮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选择不一样的方式?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婉言进谏;口头进谏,以理服人;诸葛亮:直接提出建议,直言进谏;书面进谏,以情感人。劝说的方法和技巧:(1)看清劝说的对象;(2)明确劝说的目的;(3)注意劝说的态度;(4)重视劝说的技巧。五、当堂训练:【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景公好戈,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日:”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节选自《晏子春秋》)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4\n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答案: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