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1无答案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1:39:11
6页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基础和识记(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枯涸(hé)湛蓝(zhàn)发髻(jì)栀子(zhī)B.犬吠(fèi)贮蓄(zhù)薄烟(bāo)乌桕(jiù)C.梦寐(mèi)抖擞(sǒu)应和(hè)耸峙(zhì)D.肥硕(shuò)凝神(nínɡ)归泊(bó)买弄(lònɡ)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小心翼翼头晕目眩巴山夜雨擎天撼地B.肃然起敬忍俊不禁盘虬卧龙怡然自得C.碌碌终生玲珑剔透多姿多采回味无穷D.心旷神怡猝然长逝抖擞精神津津乐道3、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的心紧张得像根琴弦,你一出现,它就欢唱个不停。B.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C.雨是一首湿湿的牧歌/路是一把瘦瘦的牧笛。D.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B.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照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该以严厉的打击。C.作为中国内地惟一随美军部队赴伊拉克采访的记者,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承载的重担、责任和光荣。D.“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有错的一项是……………………()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悬”是端端正正高挂着的样子,这个字写出了风之和风之顺。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6——“浅草”是浅色的草的意思,写出了草之嫩,紧扣住诗题中的“春”字。A.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饱食”是指饱满,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B.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贮蓄”是指贮藏,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藻绿得可爱。6、文后的四个句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①③④②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二、积累和运用(12分)7、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将句子补充完整。世界上只有母爱的力量能够所向披靡。母爱犹如明媚的阳光,美丽而永恒;母爱犹如,。8请你写出有“春”字的四个成语和四句古诗。9、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自然界的小生命会带给我们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和启迪。下面是冰心的一首小诗。请你认真阅读,模仿句子的形式,描写1—2组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对青年的教诲。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和青年说: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发展你自己!”“牺牲你自己!”10、按照原文默写(只选做三题)①旧时茅店社林边,。②,江春入旧年。③纷纷桃李枝,。④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三、阅读和探究(40分)6(一)夏(13分)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②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里细滋慢润,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③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日,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滔滔,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11、根据①、②、③节的内容,分别用四个字归纳夏的特点。(3分)①②③12、说说你对夏天“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句话含义的理解。(3分)13、作者从春天写到夏天,从自然景物写到人,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3分)14、文章中有许多用得很好的词句,请从中选出几个进行简单地赏析。(4分)6(二)秋思(14分)梁衡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衣裳的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拼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嫣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此时,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印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喧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么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之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这其中浓缩了多少造物者的心血。那满山红火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是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的充实。我站在这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出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去创造人生。615、在这秋天的景色中,作者浓墨涂写的是什么颜色?这种色彩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16、“万山一片”的色彩变化是:(3分)春天:夏天:秋天:17、这大自然的秋色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思考生活,怎样去创造生活?(4分)18、从选文中摘抄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并反复诵记。(4分)(三)湖心亭看雪(13分)明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①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②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④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注]①更定:晚上八时左右。②毳衣:细毛制作的衣服。③雾淞沆砀:淞,湖面上的水汽。雾淞,雾气。沆砀,同‘晃漾’,浩瀚汪洋。④大白:大杯酒。19.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3分)(1)独往湖心亭看雪(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A、孤独;勉强B、单独;勉强C、独立;力量大D、孤独;固执20.下列各句省略成份补充不当的一项()(3分)A、(余)到亭上B、(铺毡对坐的两人)见余大喜C、(铺毡对坐的两人)问其姓氏D、及(余)下船2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中的四个量词,有什么作用?(4分)22.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6四、体验和和作文(30分)23.以“我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