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2022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2022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1:37:13 5页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单元评价检测(三)(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B )A.蝉则千转不穷      B.回清倒影C.窥谷忘反D.略无阙处【解析】A项“转”同“啭”;C项“反”同“返”;D项“阙”同“缺”。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D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沿溯阻绝哀转久绝C.回清倒影清荣峻茂D.不见曦月隐天蔽日【解析】D项都译为“太阳”。A项“自”分别译为“在”“如果”;B项“绝”分别译为“断绝”“消失”;C项“清”分别译为“清波”和“(水)清澈”。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C )A.春冬之时B.实是欲界之仙都C.康肃笑而遣之D.水陆草木之花【解析】C项中“之”为“代词,他”。其他三项都是“结构助词,的”。4.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A.至/于夏水襄陵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青林/翠竹,四时/俱备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析】正确的停顿应为:至于/夏水襄陵。5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A.《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游记名著。B.《答谢中书书》作者是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C.苏轼是宋代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被贬黄州期间。D.《使至塞上》是王维的一首边塞诗,其晚年多写山水诗,成就很高。【解析】《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名著。6.诗文默写。(10分)(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8)(2022·南通中考)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9)《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驳的幽静迷人夜景。(10)落日受到诗人的青睐。王绩在《野望》用“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山中落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旅途落日。二、阅读品悟(40分)(一)阅读《三峡》,完成7~10题。(14分)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略无阙处      (丝毫)5(2)则素湍绿潭(白色的)(3)至于夏水襄陵(升到高处)(4)虽乘奔御风(即使)8.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9.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4分)答: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10.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2分)答:寂静凄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3分)与朱元思书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借、依仗)(2)猿则百叫无绝(停止、消失)(3)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4)在昼犹昏(白天)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译文:(山峦)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13.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表达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表达对朋友婉言相劝);从侧面衬托了山水的奇异之美。51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关键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再结合作者所处的背景思考回答。(三)(2022·舟山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13分)范石湖①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①范石湖:即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愿反侵地(通“返”,归还)(2)议定乃行(才)(3)至能徐出袖中书(慢慢地)(4)虏主许之(答应、应允)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答: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金朝群臣都不平,议论羁押范至能,而金主不同意。根据句意断句。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译文:范至能于是自己写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话写在上面。(2)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译文:(范至能)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518.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请简要分析。(3分)答:示例:两人都具有勇敢、镇定和自信的性格,都是忠肝义胆(具有爱国情怀),都是英雄,都不辱使命。只是因为时势不同,任务各异,所以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解析】此题考查评价人物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分析两者行为的可赞扬之处,然后结合时代的不同来分析采用的方法。附【译文】  淳熙年间,范至能出使金朝,孝宗让他口奏金主,说河南是宋朝陵寝所在地,希望归还侵略的土地。至能上奏说:“这个事情太重大,必须与宰相商量,臣希望以皇上的旨意告诉他,议定后才施行。”皇上点头表示同意,一会儿宰相坚决认为不可,而皇上的旨意坚决不变。范至能于是自己写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话写在上面。到了金朝朝廷之上,把信放在袖子里。然后就跪着献上国书,伏在地上不起来。当时金主是葛王,性情宽厚仁慈,传令宣召问出使的人为什么不起来,至能慢慢地从袖子中拿出信,上奏说:“臣来的时候,大宋皇帝另有圣旨,难以记载国书,让臣口奏,臣现在郑重地,恭敬地用信来表达,希望得到圣上御览。”信已经送上,殿上观看的人都变了脸色。至能还是伏在地上。第二次传令宣召说:“信上的内容已经看了,你可以到使馆去了。”至能拜两拜然后退下。金朝群臣都不平,议论羁押范至能,而金主不同意。至能将要回国,又上奏说:“口奏的事,希望在国书中明报,仍要先宣示,希望使臣不落得欺骗蒙蔽的罪过。”金主答应了他。国报上写着:“口奏之说,看了听了特别让人震惊,事情必须审慎处理,国家才能信誉美好。”(范至能)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因为这个升迁,越级,一直得到重用。三、写作(40分)19.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写作指导】题目中“我的”这一限定性词语限制了文章必须要写自己,规定了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舞台”有两层含义:一是真实的舞台,即提供演出的平台;二是它的引申义,即展露身手、展示才华的地方。写的时候要注意重点突出自己的成长,关注细节,进行刻画和描写。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