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2022八年级语文上册16大自然的语言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2八年级语文上册16大自然的语言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1:35:07 3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1、学习有条理地说明事物。2、理解本文生动说明的好处。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一、预习闯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竺()可桢连翘()衰()草连天孕()育2、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词语。①piān()然:②孕育:③销声nì()迹:④载途:⑤次第:⑥周而复始:二、整体感知:用5分钟时间速读课文,思考课本练习一中的4个小题,并据此给课文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第一段(至段):第二段(至段):第三段(至段):第四段(至段):三、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四、明确说明方法的运用及作用:3\n1、本文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的多少要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2、除了举例子,课文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五、理解本文生动说明的好处。1.先请同学们把第1、2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然后比较下列四个句子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教(学)后记:理解题目的含义。问:“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学生讨论,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营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3\n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3.理解课文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学生讨论回答。本段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贴切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恰当贴切地解释了“大自然的语言”。3.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有必要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举手回答。明确:举例多少应根据需要而定,容易明白的就不举或只举一个例子;不容易明白的就要举两个乃至更多的例子。本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两个例子很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明。有时我们还经常读到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文的要点进行摘录。写摘要和写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点,写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作的内容全貌作简要的概括说明,而摘要却是在不损害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摘录原作的要点,将原作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按原作的顺序写出来,不掺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为使上下文连续,可适当加上一些词语,原文有的句子太长可取其主要成分。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