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数学 >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docx 2022-08-30 09:00:03 4页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连加、连减。(教材第27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2.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3.培养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竖式的写法。难点:正确计算进位和退位,口算和笔算相结合的式题。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劳动吗?(喜欢)师:是啊,大家都应该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瞧,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得多带劲啊!(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情景图)【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自主探究1.连加。师:看,同学们正在帮着摘南瓜呢。你们想知道他们的劳动成绩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统计表)师:这就是三个小组的劳动成绩,观察这张表格,你了解到哪些情况?生:第一组同学摘了28个,第二组同学摘了34个,第三组同学摘了22个。师: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能试着算一算吗?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如下。           \n〔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由于数据的特点,第(2)种计算思路简单,教师要给予特别评价,以引导学生的学习。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如果交流过程中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生1:喜欢第(2)种,因为这样先凑成整十数,第二步计算就简单多了。生2:喜欢第(4)种,这样计算一次完成,比较简单。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后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先观察再计算,找到简单的方法。【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2.连减。师:同学们,老师的问题又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2)先认真看一看,想一想,试着帮老师解决一下。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方法。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如下。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种和第(4)种算法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交流时,没有出现第(4)种方法,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剩下多少个。该怎样列式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求的愿望和兴趣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机会,连减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还剩多少个,既是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下一节课“加减混合”的教学做准备,一举两得】三总结提升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n   教学反思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必然反映。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原计算教学的本来面目。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2.对于多种算法,不应急于作出优化选择,而是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算法的优化。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性。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笔算下面各题。(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B类有85个西瓜。\n(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B类:85-40-27=18(个) 答:还剩下18个。教材习题第28页“做一做”(上面)1.90 88 862.228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