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12 纪念白求恩教案(部编七上语文)

12 纪念白求恩教案(部编七上语文)

docx 2022-09-04 00:03:04 10页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12纪念白求恩【教学目标】1.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其作用。3.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白求恩同志的优秀品德。(2)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2.教学难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毛泽东和诺尔曼·白求恩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熟记“隘、粹、拈”等字的读音,熟记“派遣、殉职”等词语的字形,理解“见异思迁、精益求精”等成语的含义。2.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3.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掌握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同学们,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它阐明每个人都会经历死亡,但死亡的意义与价值是大不相同的。今天让我们走进《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看看白求恩同志的生命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什么品质值得我们永远纪念。教师板书课题:12纪念白求恩(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本课的主要人物及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n教师:教师出示课件,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4)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和《毛泽东文集》(8卷)。(2)课本人物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本课的重要人物,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5)白求恩(1890—1939),全名诺尔曼·白求恩(NormanBethune),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医生。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3)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本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6)白求恩医生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工作,1939年11月12日因被细菌感染在河北唐县逝世。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悼念国际友人白求恩,毛泽东同志赠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在半个月后,他又写成这篇意义重大的纪念文章。初稿写于1939年12月21日,发表在延安刊物《党的工作》上。原题为《学习白求恩》,后改为《纪念白求恩》。(4)文体知识预设:议论文基本常识(出示课件7、8)①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②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③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两种。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反驳的方法有: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据来驳倒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证过程来驳倒错误论点。\n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9)(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10)(3)辨一辨形似字。(出示课件11)(4)解一解词语。(出示课件12、13、14)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拥护: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极端:表示程度极深。热忱:热情。忱,情意。一班:一些,一群。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的。鄙薄:轻视。不足道:不值得一提。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麻木不仁: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n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益,更。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教师提示:“见异思迁”是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此处属于望文生义。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15)1.白求恩具有哪些值得纪念的精神品质?在文中找一找。(出示课件16)(学生默读课文,课本勾画回答。)语句出示1:(出示课件16)第1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学生总结: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语句出示2:(出示课件17)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学生总结: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语句出示3:(出示课件18)第3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学生总结: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语句出示4:(出示课件19)第4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学生总结: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2.归纳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说说段落之间的联系。(出示课件20)教师: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每段的主要内容。(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归纳抢答。)学生1: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学生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生3: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学生4:毫无自私自利之心。\n教师:这几段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第1、2、3段并列从三个方面分析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教师:第4段呢?学生:分析归纳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核心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教师:从这4段分析一下本文的结构?学生:第1、2、3段是分说白求恩的精神品质,第4段总说白求恩的精神品质的核心,所以说本文是分总的结构。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再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白求恩的精神品质的,运用了哪些手法?(出示课件21)1.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出示课件22)语句出示: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学生朗读语句,然后分析回答。)学生1:“加拿大共产党员”,介绍了他的国籍和身份。学生2:“五十多岁了”,介绍了他的年龄。学生3:“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介绍了他来中国的目的。学生4:“去年春上到延安”,介绍了他被派遣到中国的时间。学生5:“五台山”,介绍了他的工作地点。学生6:“以身殉职”,介绍了他去世的原因。这些内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出示课件23)学生7:内容上:简述了白求恩同志的生平,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敬意。学生8:结构上:为后面赞扬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提供依据。2.第1段中,为什么要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出示课件24)(学生朗读第1段,讨论分析抢答。)学生1: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充分表明了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学生2:引用别人的话,使这一观点更有说服力。3.速读第2、3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出示课件25)\n(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课本填表。)预设:(出示课件25)4.作者用了什么手法突出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26)(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学生2: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5.第2、3段中,除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正面描写之外,还有哪些地方能够表现他的高贵品质?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出示课件27)(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语句出示: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学生:侧面描写,运用双重否定句使语言更加肯定,强调了白求恩精神的感人至深,从侧面烘托其精神的高尚与可贵。教师点拨:侧面描写的作用(出示课件28)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6.再读结尾一段,找出对白求恩同志进行概括的句子。(出示课件29)(学生默读阅读,讨论分析回答。)语句出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教师:这一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出示课件30)(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n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教师: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课件30)(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采取排比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五、课堂小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厘清全文内容要点;理解第一段的写作思路;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区分叙议结合的手法。2.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白求恩同志伟大的精神和崇高的品格,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学习作者是怎样来论述自已的观点的。(出示课件31)二、深读课文,合作探究1.再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是议论,哪些地方是叙述。说说叙述和议论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32)教师点拨: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区别(出示课件32)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区别方法指导“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学生勾画,分析回答。)语句出示:(出示课件33)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n精神。学生:出示的语句中,画线部分为记叙;未画线部分为议论。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2.读下面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课件34)语句出示: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只”和“仅”表达了作者遗憾的心情,流露出作者面对这个精神高尚者的殉职的沉痛感情。语句出示:(出示课件35)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是”在这里有强调的作用,语气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3.回顾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把白求恩的精神放在第1段,而把其专心业务、精研技术放在第3段?(出示课件36)(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一个专心业务、精研技术的人,如果没有进步的政治思想,他可以为反动的压迫者、剥削者服务,而白求恩是共产主义战士,他把他高明的医术和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解放斗争的中国人民。白求恩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特别值得我们肯定与赞美,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文章首先把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提出来,然后指出他的积极工作、热爱同志、热爱人民的共产主义品德。小组交流:学完课文,说说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质中哪一个对你们的触动最大?(出示课件37)(分组讨论,分析回答。)预设: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我触动最大,因为他不仅在工作上积极负责,在人际交往中更满怀热忱,他这种美好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三、课堂小结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出示课件38)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n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2.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出示课件39)(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1:在当今社会中,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更加可贵,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做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预设2:21世纪,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奋斗。伟大的事业要求我们鄙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3.我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1:运用对比,增强说理性。(出示课件40)文章在正面阐述的同时列举了一些反面事例进行对比论证,这样写突出了中心,阐明了白求恩同志为什么值得纪念和学习,有的放矢地对某些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和说服力。如第2、3段就批评了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对人民漠不关心的人、对工作见异思迁的人。预设2: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出示课件41)本文语言简练、鲜明、有力,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句式上,本文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且句式整齐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文末的排比句强调了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文中解说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运用了两个“极端”,形象地表明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四、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43-46)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五、知识迁移,拓展延伸阅读《白求恩病逝原因》,积累有关白求恩的资料,理解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出示课件47-51)六、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52、53)本文叙议结合,叙述简明扼要,议论精辟深刻。请自立观点,选取具体事例,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示例:据说,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个洞,让大猫和小猫出去时能够方便些,他却打了一大一小两个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尽管如此,牛顿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因刻苦钻研而取得了累累硕果。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安了发动机,\n有了使不完的劲儿。牛顿正是在这种“使不完的劲儿”的推动下,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科学家。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42)【教学反思】从体裁范畴上讲,本文属于议论文,但七年级学习的重点是记叙文,不宜过早地向学生过多地介绍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规避了有关议论文的知识,只是让学生明确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在课堂上,同学们能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当然,这节课当中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时间把握不准。课堂上一些同学的表现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一些平时不怎么展示的同学也积极举手,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拖延了很长的时间,导致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课堂上时间的把控,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取得提高。【课后预习】1.利用工具书预习《植树的牧羊人》,疏通本课重点字词句,为学习本课做准备。2.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3.默读课文,品读文章词句,了解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