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4 一着惊海天教案(部编八上语文)

4 一着惊海天教案(部编八上语文)

docx 2022-09-04 00:03:05 8页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的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特点。 2.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揣摩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4.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感受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军的豪迈气魄。2.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辽宁舰的图片资料、有关“通讯”知识的资料和本课写作背景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给学生出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融入本则通讯写作的意境。(出示课件1)你认识图片中的航母吗?没错,它就是辽宁舰。多少年来,航母建设一直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2012年11月23日,备受瞩目的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这艘举世期待的航母就是中国首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辽宁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过程。教师板书课题: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出示课件3)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教师展示相关知识的课件,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1)文本知识(出示课件5)辽宁舰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下的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战斗\n机的航空母舰,也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辽宁号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号正式更名为辽宁号,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2)文体知识(出示课件6、7、8)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和消息一样,通讯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的特点:①完整。通讯可以报道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纵的角度)或一件事物有联系的多侧面(横的角度),比消息要完整。②详尽。消息简洁明快,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情节简单,通讯则要求比较详细地报道事件的具体过程,展开情节,说明前因后果。为了表达主题,要有故事、有细节、有起伏,材料丰满。③生动。通讯要写得形象生动,除叙述之外,可以运用描写、抒情等写作手法,比喻、摹状、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但不能有文学创作的虚构。④容量大。消息内容比较单纯,篇幅有限。通讯则内容丰满,篇幅较长。消息一般在一千字左右,通讯可以长达数千言。消息以新取胜,短而快。通讯以感动人取胜,篇幅长一些、时间晚一点儿都是允许的。通讯比消息的容量要大,适应范围更广。(3)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课的内容做准备。(出示课件9)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获得我国将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消息后,本文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到辽宁舰上。在现场,记者获准进入辽宁舰舰岛塔台这一最佳位置采访,并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见证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n(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10)教师提示:注意“镌”“殚”的读音。(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11)教师提示:“载”表示“年、记载、刊登”的意思时,读zǎi;表示其他意思时,读zài。(3)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课件12)(4)解一解词语。(出示课件13、14)娴熟:熟练。镌刻:雕刻。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浩瀚:水势盛大。形容广大或繁多。咆哮:(猛兽)怒吼。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n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教师提示:“一丝不苟”不能用于形容头发一点儿都不乱,切忌望文生义。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并找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几个主要环节。(出示课件15)(教师巡视,学生讨论。)学生1: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学生2: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一)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展开讨论,在课本中找出正面描写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景的句子,并且勾画,然后认真品读。(出示课件16)1.语句呈现:(出示课件17)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修辞手法、句式、词语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分析。学生:画线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舰载战斗机着舰难度很高。2.语句呈现:(出示课件18)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学生1:这段话对舰载机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2:把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在空中滑翔时的轻巧和灵活。3.语句呈现:(出示课件19)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n预设: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4.语句呈现:(出示课件20)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教师:同学们,来看看我展示的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再分析一下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学生1:这段话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学生2:这段话中的“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写出了战斗机着舰时安全、平稳的状态。5.语句呈现:(出示课件21)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教师提示:我们应该从描写方法和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话。学生:这段话使用细节描写,形象地描绘了阻拦索的形状,用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点出这次降落的意义,并为下文描写舰上人们感情的爆发蓄势。(二)同学们,课文除了正面描写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还穿插了语言描写和搜集的资料等作为细节补充和内容延展。在课文中找一找,并分析其作用。(出示课件22)1.语句呈现:(出示课件23)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分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是不是环境描写来入手。环境描写有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种。学生:这段交代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自然环境。“海风呼啸,海浪澎湃”“斩浪向前”“军旗迎风招展”等词句,一下子把整体布好了局,很容易在读者心里荡起涟漪,仿如一位画家已将画布底色定格。2.语句呈现:(出示课件24)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n了半个多世纪。学生:这段文字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3.句子呈现:(出示课件25)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角度去分析这句话。学生:运用具体数字,举例说明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危险性。4.语句呈现:(出示课件26)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重点词语表达效果角度去分析,一定要结合语境内容去分析。学生回答:一个“揪”字将着舰的难度和紧张的气氛做了更深一步的渲染。作者笔端情感流露的自然表达,寥寥数字,虽无声,却将个人情绪融入着舰过程,渲染了着舰工作人员紧张、激动的心情。5.语句呈现:(出示课件27)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学生:“一双双”说明不是一个人,“布满血丝的眼睛”说明人们为这次着舰做了辛苦的准备工作,“紧盯着”说明人们对这次着舰很重视。6.语句呈现:(出示课件28)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教师:我们可以从侧面描写角度去分析这段话。学生:引用某大国一名上将的话,属于侧面描写,突出我国航母发展过程的艰难,歌颂中国人民和海军的强军梦想、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说明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五、深读课文,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再把课文深入地读一遍,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然后回答。1.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出示课件29)预设: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出示课件30)\n2.比较消息、新闻特写、通讯三种文体的异同。教师:我们这几节课已经学习了消息、新闻特写、通讯三种文体,结合这几课的内容,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教师指正:(出示课件31)六、课堂小结1.这则通讯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出示课件32)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个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定了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2.同学们,通过这则通讯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出示课件33)(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广大官兵用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书写了“惊海天”的伟大篇章。我们对他们的精神感到敬佩,也为他们的壮举感到自豪。今天的我们,不仅要记住他们的壮举,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在他们的感召和引领下,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这则通讯有着明晰写法,我们来体会它的写作特色。教师点拨: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出示课件34)预设1: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与成败密切相关。要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读者最关心的是能否成功着舰。成功着舰的关键环节是相关人员的指挥和配合,所以作者紧紧抓住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等关键环节展开叙述,集中笔墨叙写这个环节,将着舰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教师点拨:语言优美,描写细致。(出示课件35)\n预设2:文章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和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如文章中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把即将着舰的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既形象地展示了这些事物的形态,又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情宣泄。七、随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37—40)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八、知识迁移,拓展延伸请同学们阅读《跳出地球看地球》一文,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41-50)九、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51)课下阅读《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两篇通讯,比较它们与本篇课文的异同。学习通讯的写作特点。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36)【教学反思】语文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多“交流”与“互惠”,本次教学设计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与点拨,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进行整体阅读和个性解读,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最终使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本课对通讯类素材拓展不够,学生对此类文本特点的了解不太深入;没有对本单元的几则新闻体裁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够明晰。【课后预习】1.布置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的生字词阅读障碍。2.阅读课文,把握叙述顺序,梳理文章结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