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愚公移山教案(部编八上语文)
docx
2022-09-04 09:00:14
12页
24愚公移山【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探究质疑。3.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语感。4.把握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5.感受愚公精神,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文言语感。(2)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2.教学难点: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列子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2.梳理内容,感知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亡羊补牢杞人忧天郑人买履自相矛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24愚公移山(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本文的作者及作品。\n(1)走近作者教师:布置预习这课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4)列子,相传战国时道家。郑人。即列御寇,亦称“圄寇”“圉寇”。《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虚”即虚静、无为。西汉刘向《列子序》谓“其学本于黄帝老子”。被道家尊为前辈。(2)文学常识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涉及的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5)《列子》相传是战国列御寇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又往往与佛经相参合。唐天宝元年(742年)诏号《列子》为《冲虚真经》,为道教的经典之一。注释有晋张湛注和今人杨伯峻《列子集释》。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6)教师提示:“箕畚”“荷担”“龀”“厝”“朔”的读音。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注意节奏和停顿。预设:(出示课件7、8)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n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教师指导:诵读指导。(出示课件9)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文中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分别质疑愚公移山的行为,但是质疑的目的不同,语气自然也就有差别。其妻献疑,是出于关心的目的,担忧移山的艰难,要读出关切的语气。智叟嘲笑愚公自不量力,要读出讥讽与嘲笑的语气。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一)学习第1段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齐读课文第1段,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红色字体的重点字词的意思,识记并且巩固。预设:(出示课件10)教师:我们疏通了这段文字,下面利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翻译回答,教师巡视点拨。)预设:(出示课件10)【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北边。教师: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第1段,然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第1段交代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11)(学生朗读本段,讨论分析回答。)\n学生:交代了愚公移山的对象:太行、王屋两座山。介绍了两座山的位置和高大。2.将“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出示课件11)(学生朗读本段,讨论分析回答。)学生:不行。“本”字说明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为山被移走埋下伏笔。3.这段中,“方七百里”的“方”怎么解释?你还知道“方”出现在文言文中其他的意思吗?(出示课件12)(学生默读本段,勾画分析回答。)学生1:方:方圆,指面积。现代汉语中多指方向。学生2:方少时“方”的意思是“当……时候”。(二)学习第2段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齐读课文第2段,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画线的重点字词的意思,识记并且巩固。预设:(出示课件13、14)教师:同学们,我们疏通了这段文字,下面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翻译回答,教师巡视点拨。)\n预设:(出示课件15)【译文】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集合全家人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大家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北面去。”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教师: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第2段,然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出示课件16)(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课本回答。)学生: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愚公的家人对此持怎样的态度?(出示课件16)(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大部分家人:支持移山的举动,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学生2:愚公的妻子: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学生3:邻人之孀妻弱子: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举动。3.这段中,有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出示课件17)(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分析。)学生: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4.这段中,有哪些一词多义的词语?(出示课件17)(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分析。)学生:年且九十副词,将近。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始一反焉句末语气助词。且焉置土石往哪里,在哪里。(三)学习第3段教师:同学们齐读课文第3段,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红色字体的重点字词的意思,识记\n并且巩固。预设:(出示课件18)教师:同学们,我们疏通了这段文字,下面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翻译回答,教师巡视点拨。)预设:(出示课件19)【译文】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教师: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第3段,然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如何?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出示课件20)(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勾画回答。)语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学生分析: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2.找出智叟和愚公两人的对话,并分析两人背后的心理。(出示课件2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语句:(出示课件21)智叟:“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学生分析:心理:愚公大概是老糊涂了,竟然想凭着这把年纪和这点儿力气把山移走,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聪明如我,决不可能去做这样的蠢事。语句:(出示课件22)\n愚公:“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学生分析:心理:我虽然年迈,但我还有众多的子孙,他们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智叟竟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真是枉称一个“智”字。3.这段中,有哪些通假的词语?(出示课件23)(学生默读课本,分析勾画回答。)学生:汝之不惠同“慧”,聪明。始一反焉同“返”,往返。4.这段中,有哪些特殊的句式?(出示课件23)(学生默读课本,分析勾画回答。)学生: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应为“汝之不惠甚矣”。5.这段中,有哪些一词多义的词语?(出示课件23)(学生默读课本,分析勾画回答。)学生:固不可彻顽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四)学习第4段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齐读课文第4段,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画线的重点字词的意思,识记并且巩固。预设:(出示课件24)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疏通了这段文字,下面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翻译回答,教师巡视点拨。)预设:(出示课件24)【译文】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便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n座放在雍州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教师: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第4段,然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操蛇之神和天帝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如何?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出示课件25)(学生朗读本段,勾画分析回答。)语句:操蛇之神: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学生分析:态度: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语句:天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学生分析:态度: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其精神感动。2.愚公移山成功了吗?(出示课件26)(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成功了。愚公移山的决心感动天帝,大山被搬走了,他的移山取得了成功。3.这段中,有哪些特殊的句式?(出示课件26)(学生默读本段,勾画分析回答。)学生:告之于帝。倒装句,是“于帝告之”的倒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2.感受愚公精神,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愚公移山》的大体内容,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课文内容,并把一些文言现象进行分类梳理。(出示课件27)二、深读课文,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回答问题教师:愚公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难?(出示课件28)(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归纳回答。)学生1:两座山非常高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学生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学生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教师:写愚公及其子孙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遗男“跳往助之”的情节?(出示课件29)\n教师点拨:本题考察的是写作方法,运用的是对比的方法。(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遗男“跳往助之”,表示移山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子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共同的愿望。从表达上看,这个情节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行文的单调。“跳往助之”四个字,把小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了出来,同时与后文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这个故事的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出示课件30)(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抱负,解决了人和自然的矛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教师补充: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体现了寓言的特点。教师:读完课文,你认为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31)(学生默读全文,讨论分析归纳。)预设: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愚公“愚”吗?智叟又是否“智”呢?“愚公”“智叟”两个名字有何妙处?(出示课件32)(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巡视点拨。)学生1:“愚”和“智”是反义词,形成鲜明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江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子孙后代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不惠”之举。两个对比,愚公高尚,智叟平庸。学生2:命名上特意颠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坚定执着命名“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冥顽不灵命名“智”,加重了对比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学生3:“公”“叟”带有一定感情色彩。“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教师:愚公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出示课件33)(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愚公精神就是知难而进,就是坚持不懈,就是脚踏实地。教师追问: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出示课件33)\n(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精神。愚公的那种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这种精神,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只有先学会愚公的实干精神,才会更成功,因为巧干的基础是实干。(二)字词句归纳教师:下面我们再对本文的重点字词句进行归纳探究。1.通假字(出示课件34)始一反焉同“返”,返回。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无陇断焉同“垄”,高地。2.古今异义(出示课件35)方七百里古义:方圆,指面积。今义:方向。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乃,并。今义:曾经。寒暑易节古义:更替。今义:容易。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何苦而不平古义:愁什么。今义:不值得。3.一词多义(出示课件36、37)4.词类活用(出示课件38)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石头。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n5.特殊句式(出示课件39)判断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表示判断。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即“汝之不惠甚矣”。告之于帝。状语后置,即“于帝告之”。被动句:帝感其诚。“帝”是被感动者。省略句:杂然相许。承前省略主语“家人”。三、课堂小结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出示课件40)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出示课件41)(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愚公移山,看起来很笨,可是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只要持之以恒,山总会被挖平的。面对质疑,他从没有产生要放弃的念头。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有愚公移山的勇气和决心,有顽强的毅力,直面困难,埋头苦干,这样才能真正地克服困难。3.我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出示课件42)预设:运用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人物形象。文中有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愚公与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后代子孙和人民大众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无尽怀有坚定的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此外,文中还运用了衬托手法,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往返一次等内容,是为了衬托愚公的气魄和移山劳动的艰巨。四、课堂反馈,当堂检测(出示课件44、45)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n五、知识迁移,拓展探究古诗文阅读,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46-55)六、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56)根据《愚公移山》的内容,写一篇故事新编。写作点拨:所谓“故事新编”,是写作文时,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名著、历史、传说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即进行再创作,从而对话题的内涵作出独特而传神的诠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43)【教学反思】教学重点主要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在分析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揭示出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放在对比、烘托手法的分析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起的作用上,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遗漏了一些知识点,对有的知识点讲解比较浅,导致学生对课文的掌握不是很透彻,以后要注意这一点。【课后预习】1.预习《周亚夫军细柳》,积累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2.读《周亚夫军细柳》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并梳理故事情节。3.理解《周亚夫军细柳》中的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