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乡愁教案(部编九上语文)
docx
2022-09-04 09:00:14
6页
4乡愁【教学目标】1.诵读这首诗,体会其回环往复的节奏。2.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3.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深沉的爱国情怀,感受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来理解、体会“乡愁”,并能迁移模仿,掌握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情感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本诗歌的朗读资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播放歌曲《乡愁四韵》,让学生听,融入本诗写作的意境。(出示课件1)教师:再出示三幅图片,让学生观看,理解本诗写作的大环境。(出示课件2、3、4)教师朗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每一个日落的黄昏,每一个月圆的夜晚,每一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他们对故乡的怀恋。诗人们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典型的思乡之作——《乡愁》。教师板书课题:4乡愁(出示课件6)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补充学生预习是查阅有关作者资料的不足。(出示课件8)\n余光中(1928-2017),诗人、散文家,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代表作有《乡愁》《等你,在雨中》,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诗论集《掌上雨》等。(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次内容做准备。(出示课件9)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不可以公开往来。但很多台湾同胞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怀土之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如泣如诉、充满忧伤之情的《乡愁》。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10)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步骤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出示课件11、12)播放诗歌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让同学们在听读中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音韵美。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步骤二:朗读诗歌,精读细研1.再朗读诗歌,全诗的表达顺序是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13)教师提示:我们所学的诗歌大多以时间转换为顺序或情感变化为顺序,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全诗的表达顺序是什么?\n学生1抢答:这四个时间词分别对应了人生的四个阶段。学生2抢答:在诗歌中找到了时间变化的词语,所以以“时间顺序”。2.乡愁本来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是怎样把它写得具体形象的?(出示课件14)教师:同学们,乡愁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的情感,但是我们的作者余光中老先生把它寄托在形象的事物上,请你们找找。预设1:邮票。预设2:船票。预设3:坟墓。预设4:海峡。3.说说这几个具体的意象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出示课件15)教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第3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诗歌往往运用一定的意象来寄托一定的情感,这首诗作者也运用几个意象来寄托情感,请你把诗歌朗读一下,体会一下作者运用了意象寄托了什么情感。学生1抢答:邮票→母子深情。学生2抢答:船票→夫妻之爱。学生3抢答:坟墓→丧母之哀。学生4抢答:海峡→家国之思。4.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怎样具体表达母子深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家国之思这四种情感的?(出示课件16、17、18、19)教师:同学们,我们再次集体深情地朗读这首诗,看看这四个意象是如何具体表达母子深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家国之思这四种情感的,我们要结合本诗的写作比较来思考。预设1:抓住“邮票”这个意象,邮票让人联想到通信,在外求学的学子思念母亲,点点滴滴的思念之情凝聚在这小小的邮票上,邮票虽小,却蕴涵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于是一枚小小邮票引发了他的乡愁。预设2:抓住了“船票”这个意象,说长大后的乡愁,一个在异国(异地)孤客的乡愁,是那一张张把他从新娘身边拉走的窄窄的船票引发的乡愁。预设3:抓住“坟墓”这个意象,说母亲去世后留给他的乡愁,一个孝子的乡愁,是使\n他抱恨终生的那一方矮矮的坟墓。预设4:……步骤三:深读诗歌,合作探究1.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数量词和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课件20)教师:师生共同朗读诗歌,体会一下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数量词和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合诗句来分析回答。学生讨论后,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点评后再指正。预设1: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预设2:这些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教师指正: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出示课件21)教师:我们学过的诗歌,一般是随着时间推移,表达的情感逐步加深,本诗的情感是如何所着时间推移、篇幅增加而加深、升华的?学生讨论后,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点评后再指正。教师指正:“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3.说说你对“乡愁”的理解。\n教师:“乡愁”在本诗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通过本诗的学习,我们回顾一下它有着什么样的内涵,我们再读一下本诗,结合本诗的主旨、背景来分析理解。(出示课件22、23)预设1:乡愁是一杯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远,味道越香醇。当游子徘徊在异乡的十字路口,母亲的叮咛会穿过千山万水,在游子的耳边回荡;当游子饱经异乡的凄风苦雨,才发现故乡那低矮的房屋是那样的温馨……预设2:血浓于水,那湾浅浅的海峡不会隔断两岸一衣带水的骨肉情,不会稀释两岸人民的中国心。预设3:乡土,之所以让人依恋,让人魂牵梦萦,让人为之抛洒热血,是因为它不仅养育了我们,承载着我们成长的印记,而且以灵秀的山水涤荡了我们的灵魂,成为我们的精神归宿。厮守乡土,人们心怀深挚的热爱;离开乡土,人们心怀浓郁的思念。四、课堂小结1.这首词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词的主题。(出示课件24)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乡愁》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使之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也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强烈情感。2.分析明晰升格写法,体会写作特色。教师:我们可以从诗歌“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情感”角度去分析。教师指正:(出示课件26)教师:我们可以从诗歌“构思精巧,富于音韵之美”角度去分析。教师指正:(出示课件27)五、诗歌深读,学后感悟教师: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抹忘不掉、抹不去的东西,通过这课学习,我们的心里都有什么呢?(出示课件25)(学生讨论、教师指正。)预设: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也会想到它。余光中的诗里,乡愁是游子的那颗火热赤诚的心。中华儿女的骨血中有对故乡割舍不断的依恋,因为故乡是我们的出生地,是我们情感的根源,是养育我们成长的所在。山水也许能隔开一切,却隔不断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六、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29、30、31)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n要求学生巩固。七、课外延伸,拓展探究阅读杨巨源的《折杨柳》,按照回答后面的问题。(出示课件32)八、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33、34)1.背诵《乡愁》。2.诗中有画,这是多数抒情诗所共有的一个特点。请选择这首诗中的一小节,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出属于你心中的那一幅优美图画,不少于150字。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28)【教学反思】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串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既没有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每节的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意象美,发现诗歌的结构美。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不足之处在于因课时原因,未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讨论时间,课堂趣味性不足。【课后预习】1.利用工具书疏通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生字词的音形义,为学习本课扫清障碍。2.诗人描写了“四月天”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心中的“爱”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诗人笔下的爱有什么特点呢?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