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三顾茅庐教案(部编九上语文)
docx
2022-09-04 09:00:15
9页
24*三顾茅庐【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4.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古人胸怀大志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品味文中人物独特的语言。【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本文作者及其《三国演义》的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疏通文意。2.把握小说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1)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几千字。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我们就一起走进《三顾茅庐》,去一探究竟!板书课题:24*三顾茅庐(出示课件2)二、知识备查,扫清障碍(一)文本知识1.作者简介\n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吗?预设:罗贯中(出示课件4)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2.作品简介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谈到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你们对这部作品了解吗?预设:(出示课件5)《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3.背景资料教师:了解本文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篇小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篇小说在什么背景下写的。预设:(出示课件6)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刘玄德)听徐庶(徐元直)和司马徽(司马德操)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本文即是写刘备第三次前往草庐请诸葛亮的情景。(二)预习检查1.教师引导学生读下列字词读音,要求学生读准下列红色的字词读音。(出示课件7、8)\n教师提示:“赧”“纶”“胄”的读音。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9)胄:帝王或贵族的后代。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愧赧:因羞惭而脸红。存恤:爱惜,体恤。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经世奇才:有治理国家的才干。思贤如渴:寻求贤才,如同口渴想喝水一样。形容求才心切。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出示课件10)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从题目中读出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11)(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顾:拜访。茅庐:草房。“三顾茅庐”指的是汉末刘备去卧龙岗访聘诸葛亮的故事。学生2:文题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又点明了刘备求贤若渴,一再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2.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示课件12)教师:同学们,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预设: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师,留下一段佳话。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请通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刘备、诸葛亮的形象特点。(出示课件\n13)(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分析归纳。)1.圈画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思考: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刘备的哪些品质?教师点拨:体现在语言上:学生1圈画语句:(出示课件14)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师生分析:从刘备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教师点拨:体现在动作、态度上:学生2圈画语句:(出示课件15)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师生分析:玄德对诸葛亮态度谦恭,非常有诚意地邀请其出山辅佐自己,可以说明其求贤若渴,体现了刘备礼贤下士的诚意。(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把刘备的形象特点归纳一下吧。(出示课件16)学生3:仁心爱人。刘备求贤若渴,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在诸葛亮未应出山时,刘备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是为苍生计,以此可见其仁人之心。学生4:诚心求贤。刘备为见诸葛亮,不顾贵胄身份,“凡三往”,可见其求贤之诚。学生5:虚心求教。刘备自知谋略不足,因此请见诸葛亮,言“开备愚鲁而赐教”,可见其请教虚心。学生6:待人宽和,有耐心。在张飞表现出急性子时,刘备表现出的是一种耐心与宽厚。学生7:有远大的政治抱负。2.同学们,圈画出文中与诸葛亮相关的描写,思考:选文主要用什么手法对诸葛亮进行了描写?写出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出示课件17)教师指导:直接描写、侧面烘托。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所以又叫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是一种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n突出的表现手法。教师:选文主要用直接描写手法对诸葛亮进行了描写,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出示课件17)预设1:通过描写诸葛亮的外貌,表现诸葛亮的卓尔不群。预设2:通过描写诸葛亮的语言,表现诸葛亮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及不贪恋富贵功名,知恩图报的特点。预设3:通过描写诸葛亮的动作,表现诸葛亮处世持守谨慎的特点。教师:本文也有侧面烘托的手法,请你们分析一下。(出示课件17)预设4:通过写后人所作诗句,侧面烘托了诸葛亮才华横溢的形象特点。预设5:通过写刘备的礼贤下士,表现了诸葛亮卓尔不群。3.第3段中诸葛亮针对刘备的询问,阐述了哪些内容?强调了什么问题?体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出示课件18)教师:同学们,阅读课文第3段,进行分析归纳。学生1:分析曹、孙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学生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作为霸业的基础。学生3:归纳策略要点并指出光明前景。教师总结:可见,强调人谋的重要性。师生归纳:体现了诸葛亮有政治头脑,有见识,雄才大略。4.说说你从诸葛亮交代诸葛均“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的这一番话中,能够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19)教师:同学们,结合文章整体内容来分析归纳。(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学生1:受刘皇叔之恩,不容不出知恩图报。学生2: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淡泊名利。教师追问:同学们,下面我们分析归纳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出示课件20)(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回答。)学生3:高风亮节。诸葛亮有一身才华,却甘心做“南阳野人”,若非刘备一片赤诚,他绝不出山,可见其本心不愿流落世俗,是高风亮节之行。学生4:仁心爱人。刘备为天下苍生计,诸葛亮表示愿效犬马之劳,这是儒者大义,足见其一片仁义。\n学生5:聪睿过人。“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智慧的宣言,不出茅庐,而已知“三分天下”,足见诸葛亮之智。五、课堂总结本文用简练传神的语言鲜明地刻画了刘备、关公、张飞等人物形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了刘备、诸葛亮的历史人物形象,那文中其他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刻画出来的呢?请听下回分解。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关公、张飞的人物形象。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刘备与诸葛亮的性格、形象等特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文中,看看作者还写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出示课件21)二、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关公、张飞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他们在拜见诸葛亮的途中是怎样表现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出示课件22)1.在文中找一找:关公、张飞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各持什么态度?(出示课件23)(学生阅读课文,勾画语句,然后分析。)学生1圈画语句: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学生1分析:虽反对拜谒,但语言较委婉,透着一股大气和修养。说明他稳重、顾全大局。学生2圈画语句:(出示课件24)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这先生如何傲慢……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学生2分析:从张飞的语句可见反对拜谒,语言粗俗不堪,不计后果。说明他暴躁、鲁莽。\n2.小说在叙述玄德第三次前往茅庐拜见诸葛亮前,为什么详细描写关公、张飞对玄德此举的反应?(出示课件25)(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归纳。)学生1:关公反对玄德欲见大贤。学生2:张飞无礼玄德怒叱责备。教师补述:可见,通过鲜明对比:凸显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形象特点。3.结合全文思考,写刘备中途遇见诸葛均这一情节起什么作用?(出示课件26)(学生思考分析,然后师生归纳。)预设:由诸葛均之口道出诸葛亮“昨暮方归”,说明刘备此次拜访极有可能见到诸葛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下文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情节作了铺垫。三、深读课文,合作探究1.诸葛亮在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及有关策略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答应刘备邀他出山的请求?这又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27)(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视释疑。)学生:因为此时诸葛亮对刘备的诚意仍有所怀疑,所以仍然以拒绝的态度试探。教师补充:由此可见诸葛亮极为谨慎,对自己将要辅佐的人只有完全信任,才能出山辅佐。2.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出示课件28)(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学生1:刘备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学生2:诸葛亮既有安邦定国之才,亦有建功立业之志。躬耕南阳只不过是未遇明主时的权宜之计。三、课堂小结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出示课件29)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本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也展示了诸葛亮未出山便知晓天下事的雄才大略。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出示课件30)(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1:“三顾茅庐”的故事让我们懂得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事业发达,国家兴旺。\n预设2: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我们要学习诸葛亮的旷达胸襟,修身养性,提升自我,做社会的栋梁之材。3.我们一起明晰这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1:对比手法,形象鲜明。(出示课件31)如对第三次前往茅庐拜谒诸葛亮,刘备的态度与关公及张飞的态度截然不同。通过对比,从侧面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形象。虽然关公和张飞都不太同意刘备第三次拜谒诸葛亮,但是两人的不同反应也体现出两人性格的不同,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关公稳重、顾全大局的形象特征,也表现了张飞性格暴躁、鲁莽的形象特点。预设2:详略得当,巧设铺垫。(出示课件32)作者在文章前两段着重写刘备第三次前往茅庐求见诸葛亮的经过,并未从正面对诸葛亮作过多的描写,这样既使得文章情节充满了张力,给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蒙上了神秘色彩,同时也为诸葛亮的正式出场做足了铺垫。而第三段则主要记述了刘备面见诸葛亮求赐教,诸葛亮隆中出对策,突出了诸葛亮的惊世才干和宏谋伟略,而对其他次要人物则未作过多描述。第四段则简略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诸葛亮出山助刘备。全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五、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34-38)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六、知识迁移,拓展延伸1.《三顾茅庐》故事经久不衰之秘:(出示课件39、40)①《三顾茅庐》的情节在史书中仅有寥寥几笔,但在罗贯中笔下,这个故事丰润起来,并随着《三国演义》的感染力一同为人熟知。②《三顾茅庐》的“隆中对”部分,表现了诸葛亮之智,又因其类似于总纲内容,给人深刻印象,因此经久不衰。③古代士人都有一个择贤主而事的梦,求贤若渴也是贤君的表现,这正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的理想,因此传唱不衰。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出示课件41-46)七、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47)假设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不是会终老山林?请展开自己的想象进行探究性学习,阐述自己的理由,把探究的结果写出来,不少于200字。示例:是金子总会发光,终老山林也可以有其他方面的成就,孔明学富五车,其他方面的造诣也很深,也许躲在山里写写文章、谱谱曲子,也能够光芒万丈。\n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33)【教学反思】《三顾茅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情节不难理解。文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深受学生喜爱。因此,整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上,引导学生通过“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有效地提升语文素养。教学时,抓住“刘备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这条主线展开,让学生通过找出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字、词、句,表达自己的体会,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理解课文。课堂上,学生基本都能找到这些句子,能表达出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但是,对于关联上下文的内容阅读,学生没有很好的熟悉这部分内容,即整本书阅读不够,对于理解本文主要人物形象不够深入,教学这样的名著课文,我们要在学生阅读环节做好预习阅读任务布置,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课堂教学。【课后预习】1.利用工具书预习《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重点字词,为学习本课扫清障碍。2.本文围绕这出“笑”剧主要写了哪个人物?请结合具体句子分析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