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清4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清4课件

pptx 2022-09-04 15:00:15 20页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四清导航单元清四配人教版\n检测内容:期中测试CA\nCD\n5.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关于语文的比喻句。(2分)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名句默写。(6分)(1)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3)《〈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美丽中国,美在万物和。马致远的“________________”就描绘了一幅温馨、安适、和谐的画面。(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语文是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大树(或:语文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交响乐 语文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秋风萧瑟江春入旧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小桥流水人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n7.名著阅读。(3分)《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其中有一篇《________》,记叙儿时要去看难逢的盛大庙会却被父亲命令背书。另外,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也出自于这本书。散文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综合性学习。(8分)“……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秦艳友夫妇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请完成下列任务。\n(1)识国学。按要求填写书名。(2分)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2)赞国学。完成下列对联。(2分)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下联:______________(3)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寒假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4分)《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书》《礼》《易》《春秋》《唐诗》等示例①:爱国学完善自我 示例②:品美文润泽心灵示例:小杨,你好!寒假里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电视剧和网络小说是放松的好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抽时间多读国学经典,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吗?\n二、阅读理解(43分)(一)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_______。(2分)10.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________,紧接着的四句写________。(2分)11.说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景的妙处。(2分)曹操观实景虚景运用夸张手法,借助奇特想象,创造出一个宏伟的意境,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n(二)《咏雪》与《黄琬巧对》【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③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④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③诏:指皇帝命令。④以:凭借。\n13.用“/”给下面语句划分朗读节奏。(1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跟,和高兴的样子听说以……为奇(认为与众不同)//\n14.翻译下列语句。(4分)(1)白雪纷纷何所似?(2)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15.两文中的主人公有什么相同的方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聪明、有文采。启示:我们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要从多重角度看问题、发掘问题、分析问题。\n(三)评 语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④“害群之马?”我说。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n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n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n16.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2分)(1)小学三年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十多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一学期后,“我”才突然得知是误读。“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不引起学生误读。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17.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_______和________的心理。(3分)排比急切疑惑\n18.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3分)19.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B.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C.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D.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20.本文标题“评语”可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4分)【提示】本题间接考察了描写方法,可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鉴赏。可以将本题转化为“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来思考。B不可以。从结构角度来看,“评语”这个题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包含了“小学时老师评语对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后我作为老师写评语给学生”两部分,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够全面。“评语”这个标题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内容角度来看,“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作者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为戒,其中也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n(四)爷爷的伞柄①我六岁那年,房梁上挂起了一根淡黄色的伞柄。②爷爷说我,家里最小,淘气过火,特立此为家规。并指着梁上的伞柄,说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方圆。③我暗自好笑。隔壁张阿姨家不是也有一根鸡毛掸子,几时用来打过她孩子啦。自然,吵闹打架还是不少,上门诉苦的人也不少。爷爷一恼之下,举起伞柄,狠狠地打了下来。我吓得哭了起来。咦,不痛,爷爷的伞柄只是轻轻地碰了一下我的屁股。我说呢,那根伞柄是用来吓唬我的。④有一天,外面下着雨。我站在阳台上,见有人撑着油纸伞走过,便扔下了一只煤球。“啪”,油纸伞破了,露出了一个窟窿。那人放倒伞,抬头往上瞧。我慌忙躲到床底下的大澡盆里。一会儿,那人和楼下的老伯上来了,不见人影,说了好多恼火的话。我看到那双大胶鞋在床沿边上移来移去,十分的害怕。还是老伯说了不少好话,那人才走了。\n⑤晚上,爷爷回来了,老伯告诉了他。爷爷绷着个脸,责令我趴在圆凳上。好啊,我嬉皮笑脸地扯下小裤衩,屁股翘得高高的,爷爷取下那根伞柄,“噼啪噼啪”,猛抽了好几下。这次爷爷来真的了。我大哭了起来。屁股上留下一条条红杠杠。好几天,我的屁股一沾凳子就疼。⑥我开始怨恨起爷爷,也怨恨起那根淡黄的伞柄。趁着爷爷外出,我爬上凳子,拿下那根伞柄,跑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扔了。这下可以不挨打了。没想到,爷爷是修伞的,伞柄根本扔不完的。爷爷笑笑,新的一根淡黄色的伞柄又挂了上去,且挂在更高处。⑦那根梁上的伞柄,使我变得乖巧了。后来,爷爷病倒了,只能呼呼地喘着大气,叫道:“伞柄、伞柄。”我望着躺在床上的爷爷直笑,还做着鬼脸逗他。再后来,爷爷死了。临死之前,爷爷无力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头,脸上流淌着泪水,说:“要乖……那次,爷爷打疼你了。”⑧现在,我也做起了大人。女儿也像我小时候那样调皮。疼爱之时,总是落不下大大的手掌。恼火至极,便也想像爷爷那样,在房梁上挂一根淡黄色的伞柄。\n21.爷爷在房梁上挂起一根伞柄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3分)22.结合第③段的“假打”(轻碰)和第五段的“真打”(猛抽),体味爷爷教育后代的方法和特点。(3分)原因是“我”在家里最小,淘气过火。目的是以此为家规,修正“我”的行为,让“我”健康成长。恩威并施,既疼爱自己的孙子,对能够原谅的事情采用一般的教育方法,又对出格的事情坚决不手软,该重责时一定重责。\n23.第⑥段写“我”“开始怨恨起爷爷”,于是趁他外出,偷偷把那根伞柄扔得远远的,并以为“这下可以不挨打了”。这个动作和这种想法表现了小孩子的什么特点?(2分)24.爷爷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方圆”,而“那把伞柄”,的确“使我变得乖巧了”。可现在教育主张父母和子女平等,提倡沟通引导,反对打骂。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请谈谈你的观点。(3分)天真、幼稚、思想简单。提示:答案应包括以下几种观点:①因人(孩子)而异;②任何一种方法都应有个“度”;③时代在发展,提倡互相沟通,正确引导。\n三、作文(50分)25.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师,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请以“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具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