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

docx 2022-09-08 00:25:03 37页
剩余35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思考探究一、读这首诗要注意把握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的“我”仅仅指诗人自己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有助于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这个“我”,不仅仅指诗人自己,也代表那些和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大家一起从苦难中走过,面对新的历史机遇,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承担起重任。“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这一大形象中。“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既是祖国机体的一部分,也是伟大祖国形象的代表。二、诗人用一系列意象,形象地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情感。试结合每节诗中的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设计意图:一是领会诗人流露的丰富复杂的感情;二是注意诗人为表达感情所借助的具体事物(意象),进而明白诗要用形象说话这一道理。参考答案:第1节从纵的方向写历史。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祖国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都处在落后、保守、愚昧的状态中。“破旧的老水车”“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形象地说明了祖国过去的落后和衰败。在封建专制下,祖国摆脱不了贫穷、落后,只能“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这样巨大、沉重的负担像“纤绳深深勒进”祖国的“肩膊”。古老的祖国苦难深重,促使她在极度痛苦和悲哀中“摸索”,渴求富强之路。第37页共37页\n第2节选择一个横切面写祖国的历史。这个祖国是“贫困”“悲哀”的化身。在封建专制下,广大人民不仅生活在物质“贫困”中,也生活在精神“贫困”中。双重的“贫困”使他们“祖祖辈辈”一直沉溺在“悲哀”之中。在这样悲惨的境地中,人民一直怀着美好的“希望”,盼望能摆脱“贫困”“悲哀”的生活。但是,一代又代,一辈又一辈,挣扎,反抗,斗争,“摸索”富强之路的结果,却是那“希望”像“‘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样,得到的是幻灭、痛苦和绝望。第3节写祖国的新生。“新生”的意义在于,人民“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不再盲从,不再狂热,不再受欺骗,精神上受到一次洗礼,得到了思想解放。人民不再像过去那样企盼“教世主”,祈祷“神”,而是向民主、法制和科学寻求“簇新的理想”,精神上的解放必然带来祖国的腾飞。新生的祖国如同“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苦尽甘来,百废待兴,万象更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就像“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一样,充满生机和希望。第4节写诗人对祖国的挚情。诗人虽然只是祖国人口的“十亿分之一”,但是对祖国的爱,却包含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祖国以饱受创伤的历史,“喂养了”诗人,使诗人从“迷惘”走向觉醒时的“深思”,进而为祖国光明的未来身心“沸腾”。在“簇新的理想”的召唤下,诗人愿意奉献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奋斗,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三、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诗句的含义。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2.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3.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4.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上下文的基础上,赏析具体语句。参考答案:1.“破旧”表现历史之久,“老水车”表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数百年来”转个不停,一方面补充“破旧”“疲惫”的原因,极言单调、重复的动作;另一方面,虽然“疲惫”却“纺”个不停,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运转。诗人用这一意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依然顽强支撑着运转的特点。2.这句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飞天”是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象征着美好、吉样、希望。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然而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不能成为现实,所以是“痛苦的希望”。第37页共37页\n3.“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象征祖国刚刚从思想的束缚中艰难地挣脱出来,焕然一新的生活即将开始,这一切值得期待,让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4.“黎明”的来临,意味着漫漫长夜即将走到尽头,曙光已在涌动,象征祖国已经迎来转折,其势不可阻挡,未来充满希望,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积累拓展四、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朗读前,先和同学讨论:如何把握朗读的语速、节奏、语气和语调?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诗歌的朗诵与诗作理解结合起来,根据诗人的思想情感调整朗诵时的技巧、方法。参考答案:略。(参见“素养提升”)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诵读时要注意体会上述特点,合理安排重音和停连。五、诗中所描写的意象,有些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有些则没有(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的横线处添加一句,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句承接紧密,和谐一致。1.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2.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4.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自由续诗,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感受诗的形式。参考答案:自由发挥,不设统一答案,首例仅做参考: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是失修的路基,托起你艰难坎坷行进的步履。第4课海燕高尔基第37页共37页\n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连、语气和节奏,读出情感和气势。设计意图:借助朗读,引导学生领会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参考答案:略。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这首散文诗中不同形象的象征意义,填写下表。表现与特征象征意义海鸥呻吟,飞窜,充满恐惧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海鸭呻吟,吓坏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企鹅蠢笨,胆怯,躲藏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海燕高傲,勇敢,欢乐,自由自在,飞翔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设计意图:这首诗的思想主要是通过象征手法表现出来的,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从作品整体和主要内容方面领会各种形象的象征意义。参考答案:上图中蓝色字体填入。三、课文歌颂的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时,为什么还写了大海、狂风和乌云?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对比、烘托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参考答案:写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的惊恐万状的丑态,正是为了与海燕“高傲地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时还写了大海、狂风和乌云,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积累拓展四、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它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2.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第37页共37页\n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4.——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设计意图: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性。本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1.这一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并且给海燕活动的背景增添一点亮光,使人从海燕身上看到光明和希望。“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2.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呻吟”“吓坏”等词,赋予海鸭以人的声音、动作和情感,写出了海鸭的恐惧、胆怯,与英勇的海燕形成鲜明对比。3.这一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抱”“甩”“摔”几个动词的连用,以及“恶狠狠”的神态刻画,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把巨浪比作“大块的翡翠”,突出海浪中蕴蓄的力量,也烘托出风的猖狂和凶狠。4.这一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海燕作为预言家的极度兴奋欢快之情,号召人民起来迎接暴风雨。五、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道完成。1.除了海燕这个主要形象,文中还有海鸥、海鸭、企鹅和狂风、乌云、雷鸣这两组形象。选择其中一组形象,想象一下:如果海燕要向它们表明自己的心志,它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扬》写一段话。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深入体味作品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感受主题上的相通性。因两组诉说对象不同,学生在撰写宣言时应做出明显区分。以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为例,海燕的心理活动应包括这样几点:1.欢乐,与其他海鸟的恐惧形成鲜明对比;2.对暴风雨的热情和渴望;3.无畏和对战胜暴风雨的信心。它与海鸥、海鸭、企鹅的对话应该突出它们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形成对比和冲突,表现出海燕蔑视怯者的情感态度。具体表述可由学生自由发挥。参考答案:略。第37页共37页\n2.阅读后面的链接材料《日》《月》,了解其写作背景,想一想:两篇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联系起来阅读,你对两篇短文的主题是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文中有一些含义隽永的语句,可以找出来细细品味。参考答案:2.《日》和《月》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人非常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日》通过飞蛾扑火和夸父追日两个事例,赞美了为追求光和热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表现出作者对光明的强烈追求及昂奋情绪。《月》的基调则显得寒冷、沉静,作者借月亮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索,对“寒光冷气”的世界的排斥,并用“姮娥奔月”的美好传说抒发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两篇短文中对冷和热的表现各有侧重、风格各异而又互相融合,联系起来阅读,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第5课孔乙己鲁迅思考探究一、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要人物,通过分析文中的细节和环境,深入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参考答案:第37页共37页\n鲁迅曾经说,写这篇小说是为了表现“苦人的凉薄”。在他的笔下,孔乙己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是众人眼中的笑料。他的悲惨命运是他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所致,更是整个社会环境逼迫的结果。他好吃懒做,又迂腐可笑,只能挣扎在社会底层。但打心眼里他又不认同短衣帮,不肯与他们为伍。不管孔乙己本人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连加入“短衣帮”的本钱与资格都已丧失,成了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而他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屡次碰壁,越是受到人们的取笑和嘲弄,就越是渴望在“高人一等”的幻想中得到心理支撑与平衡。而咸亨酒店里的所有人,都在有意无意地把孔乙己作为嘲弄与取笑的对象,专以揭开他的心灵伤疤为乐。孔乙己唯一被人记起的理由,就是他还拖欠了酒店老板的十九个铜钱。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由此可见一斑。具体描写可以让学生自行寻找。(参见“整体把握”)二、小说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找出具体语句,看看人们每次都是为什么而笑。作者用“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这篇小说“以笑写悲”的手法,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参考答案:小说有四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一处是第4段,一处是第6段,一处是第8段,一处是倒数第3段。四次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快活。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者的践踏由此可见一斑。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在这样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下,民众变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活力、热情、同情心都被扼杀。在“短衣帮”的心目中,既然“学而优则仕”,那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当然是劣货,只值得奚落和取笑。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样在封建秩序中处于倍受压迫的地位,同样可悲可怜,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子的苦人和弱者,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种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境况?)2.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捞”字表现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出孔乙己怎样的心态?)第37页共37页\n3.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结合前面的对话,想一想,掌柜的态度说明了什么?)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品味富有意味的表达深入理解课文。参考答案:1.“排”字有摆的意思,活画出孔乙己摆阔气、炫耀的神气,却从深层揭示出他的穷酸本相。“摸”字有从袋里往外掏出的意思,孔乙己被打断腿后生活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与前文“排”字对照,鲜明地表现出孔乙己后来的生活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2.秀才本来是考取的,这里的看客们却用了一个“捞”字,显示出问话人鄙视和嘲笑的口吻。“笼”字则揭示出孔乙己的自尊被戳痛时痛苦不安的表情。3.这表明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没有地位,是一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过渡的作用。4.“大约”与“的确”在这里并不矛盾。“大约”表估计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中,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这句话也流露出小伙计对孔乙己的同情。积累拓展四、这篇小说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述故事,试着换个视角简单讲述这个故事,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同学之间交流。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叙事视角,了解小说的艺术特点。参考答案:作者以一个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让人体会到,连一个小孩子都这样冷漠,可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而且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比第三人称显得更为真实亲切。换视角讲述略。(参见“问题探究”)五、看客是鲁迅笔下常见的形象。课外阅读鲁迅的《示众》《药》等小说,看看其中描写了怎样的看客形象,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并进一步思考,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主要想表达什么。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以《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为题,写一篇小论文。第37页共37页\n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参考答案:略。第6课变色龙契诃夫思考探究一、小说中,随着“狗的主人是谁”的猜测不断改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和裁断也左右摇摆。阅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完成下面图表,并据此简要复述课文。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根据图表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训练复述能力。参考答案:复述课文略。(参见“整体把握”)不知是谁家的狗→错在狗→弄死狗,惩罚主人不是将军家的狗→错在狗,完全是个下贱胚子→一眨眼的功夫就叫它断气不是将军家的狗→错在狗→是条野狗,弄死它算了好像是将军家的狗→错在首饰匠→首饰匠耍赖,想要赔偿金也许是将军家的狗→怪首饰匠自己把蠢手指伸出来→就说狗是我找着并派人送上的是将军哥哥的狗→狗真伶俐,一口就咬破首饰匠的手指头→早晚要收拾首饰匠二、变色龙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奥楚蔑洛夫“变色”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及其产生根源。参考答案:第37页共37页\n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平民群众时,往往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经济凋敝,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三、这是一篇讽刺小说。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讽刺手法,学习本文的讽刺技巧。参考答案: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这种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奥楚蔑洛夫的“变色”表现为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这样写,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积累拓展四、如果根据课文内容编演一个小品,由你做导演,你对警官奥楚蔑洛夫、巡警叶尔德林、首饰匠赫留金这三个人物的衣着、表情、语气、动作等,会进行怎样的设计?说说你的想法。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为小说中的人物设计衣着、表情、语气、动作,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参考答案:略。第9课鱼我所欲也《孟子》思考探究一、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根据课文理解概括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第37页共37页\n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认识本文的说理过程,并以补充图表的形式加以巩固。参考答案:类比:舍生而取义。正面: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反面:所恶有甚于死者——何不为——有不为反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之……为之……为之二、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重点、难点的理解。参考答案:本文两段文字的结尾,都以归纳总结的方式说到“本心”:第1段称“是心”,第2段称“本心”。“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本心”是孟子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心理状态,不学而有,不教而在。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积累拓展三、辨析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辨析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文言词语——实词理解其意义,虚词掌握其用法。参考答案:1.虚词,比;虚词,对。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第37页共37页\n2.实词,做;虚词,为了。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实词,给;虚词,表示推测语气。四、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参考答案:略。设计意图: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延伸拓展,让学生结合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事例,理解孟子在本文中提出的论点,体会其影响力,并思考当代社会生活中“舍生取义”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举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秋瑾、李大钊等人的事例来谈;理解“舍生取义”的现代意义,既要思考这一精神的永恒价值,也要注意当代社会生活情境、伦理取向的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总之,无论是在孟子的时代,还是在今天,“舍生取义”都是有条件的,受具体的社会情境制约。五、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本文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事例进行类比说理的特点,并通过仿写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议论文片段写作的能力。参考答案:略。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思考探究一、熟读课文,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人物情绪的词语,通过人物情绪的变化,理解人物性格。参考答案:第37页共37页\n本文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有“不说”“怫然怒”“色挠”三处。这些词语,如同一条暗线,串连起秦王情绪的变化。当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王使者易地的欲求后,秦王“不说”,表现出极为失落不满的情绪;当唐雎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坚决表示不易地时,语带讥讽,让秦王侵吞安陵国的野心再一次受到打击,所以秦王“怫然怒”;当唐雎的“布衣之怒”战胜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秦王色挠”,神情沮丧,完全失去了唯我独尊的威严。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对安陵国君臣坚强不屈、英勇斗争行为的反应,他从“不说”到“怒”,最后到沮丧(色挠),从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到赔礼道歉,情绪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颇富戏剧性。二、本文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仿照示例,另选一处人物语言加以分析。示例: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着应对。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己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辞严,有理有节。设计意图:通过示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参考答案(示例):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明言易地,暗为巧取豪夺,安陵君当然明白其中的诈伪。但他却不作正面驳斥和申辩,而是顺着秦王的“好意”说下去。他首先肯定这是秦王的恩惠,是非常好的事;然后,语意陡转,表明坚守先王土地,定不可移、誓不可夺的决心。这样的外交辞令,言辞虽卑,意志不衰。既没有过分激怒秦王,也表明了自己守土不易的严正立场,可谓敏于应对、善于言谈。三朗读下列各组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语气。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辨析语气词的不同类别,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参考答案:1.表示反问语气;表示陈述语气。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表示反问语气;表示疑问语气。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表示疑问语气;表示感叹语气。第37页共37页\n4.与臣而将四矣。甚矣,汝之不惠!4.表示陈述语气;表示感叹语气。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意义。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设计意图:通过翻译练习,理解和把握文中重要语句、重点词语的意义。参考答案:1.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2.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3.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4.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4.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思考探究一、熟读课文,背诵前两段。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重要段落,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参考答案:这是一篇劝学之作。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二、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找出其中的细节,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自述求学经历的内容,并就一些印象深刻、感受强烈的细节谈谈阅读体会。参考答案: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一:求书之难。这是由于“家贫”造成的困难。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二:求师之难。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三:生活之苦。作者历尽苦寒,破衣粗食。第37页共37页\n但他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克服这一困难。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严冬时节抄书的艰苦,简洁生动,如在目前。又如“俯身倾耳”,仅用四个字,就写出了作者虚心求教的情态。再如,对“同舍生”穿着佩戴的描写,用了一连串的动词,颇为传神。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细节来谈。三、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本文写作上最为突出的特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并在写作中借鉴。参考答案:本文多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不同方面,或彰显矛盾,或揭示道理,鲜明而有说服力。如“乡之先达”的倨傲粗暴,与作者的谦卑恭敬形成对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学、不怕羞辱的学习态度;“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编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以上这些例子,都是相反对比,简称“反比”。文中也有一些相同或相关的对比,可称之为“正比”,如作者的“嗜学”与马生的“用心于学”的对比,抄书时“手指不可屈伸”与访学归来“足肤皲裂”的对比。这样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同类叠加的效果,使文意前呼后应,相得益彰。积累拓展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参考答案:1.稍微、略微。2.色愈恭,礼愈至2.周到。3.媵人持汤沃灌3.热水。4.主人日再食4.两(次)。5.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第37页共37页\n5.给予,赠送。五、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刻苦学习、尊敬老师的态度,并思考其现代意义。答题时,要从现代社会应有的师生关系视角来审视,既要肯定作者求学尊师的美好品质,也要认识到其时代局限性。参考答案:略。赞成宋濂的学习态度。因为宋濂从小就“嗜学”,成年以后,“益幕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宋濂“以中有乐为足者”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但是,宋濂的尊师方式,有些太过。他尊重老师固然重要,但也没必要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就是指:老师错,学生也错,学生没有反驳的机会。所以,我们当遇到老师有错误的时候,应该大胆、有理、有礼地向老师提出,这样,我们才可以和老师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关系。第12课词四首思考探究一、《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陲时军中生活的真实写照。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笔下的情景,并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词意,想象作品描绘的情景,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参考答案:边塞秋来,风景与中原自是不同。南飞的大雁,决意离去,毫不犹豫。边声四起,角声犹厉,听之伤心。背负层峦叠嶂,在长烟落日中,一座驻军孤城,城门坚闭。戍边守土,将士之责:功业未成,泪洒滂沱。纵然乡关万里不得而归,只好借酒浇愁,暂忘烦忧。那悠然响起的羌笛之声,仿佛将寒霜酒落一地。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酸楚,让人憔悴。将士无寐……这首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雁去,孤寂;边声,凄厉;长烟落日,空旷;孤城紧闭,寂寥。这些景物都隐含着作者的情感体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在抒情的气氛中,也叠映出“浊酒一杯”第37页共37页\n“燕然未勒”“羌管悠悠"“将军白发征夫泪”等意象,可见作者是借助诸多意象来抒发情感的,表现出惆怅、伤感、自勉、悲慨等情感。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它们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词中用典的功用,体会这些典故与作者所张扬的个性的关系。参考答案:“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遺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这几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苏轼本人实则缺乏兵韬战略,词中抒发的情怀,不过是他的一种理想,所以是“狂”。三、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说说你的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词标题中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赋词的本意。参考答案:“赋壮词”,就是写雄壮风格的词,故作豪言壮语。这首词处处扣着“壮词”来写,开篇即言“醉里挑灯看剑”,可谓壮怀激烈。接着主要写战场上的情景:号角连营,分炙、奏乐、点兵,马快、弦鸣。这些情景再现,既是词人曾经驰骋沙场的回忆,也是他渴望回到战场的心声,可谓豪情万丈。词的结尾,放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是快人快语。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感叹“老之将至”,也暗指壮志难酬,这给“壮词更增加了慷慨悲凉的色彩。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词结尾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青衫湿”是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最后一句,寄寓颇深。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积累拓展六、仿照示例,从课文中另选几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点评。示例:“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边塞特有的种种声音,凄厉第37页共37页\n而容易引发人的怀乡之情。“边声”以“四面”来形容,更显得无所不在,充塞天地之间,虽不想听却做不到。下面再接上“连角起”,进一步写出这些声音是伴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发出的,在凄凉之外更添一层悲壮。设计意图:通过示例评点和解析,引导学生品味精彩词句,加深对词作的理解。参考答案:“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闭"字,透露出边关战事紧张、防守任务重大的情形。“长烟落日”的空旷,与孤城的坚闭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塞外的荒凉与寂寥。面对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百感交集,触目伤怀!思乡之情,无计消除;功业未成,难以回归。所以,只有在这苍茫的边境中屹立、坚守……第13课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一、这两篇短文谈的都是读书。比较阅读两篇短文,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说说它们在论述角度、写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两篇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分析其写作方式上的异同。参考答案:《谈读书》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价值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不求甚解》通过对“不求甚解”语源的回溯分析,推求出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本质,引导读者认真体会“不求甚解”的含义,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从论述角度看,《谈读书》论述较为全面,侧重对读书方方面面问题的探讨;《不求甚解》则选取一个角度,侧重对具体读书方法的探讨。二者也有相同之处,比如都谈及读书方法。从写作方法看,《谈读书》往往先提出观点,再做阐释说明;《不求甚解》则顺着思考的路径,一步步提出观点,做出阐释,得出结论。二、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各是什么?作者分别是怎样论述的?思考并与同学交流。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2.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把握观点和论述方式。第37页共37页\n参考答案:1.核心观点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即不同的书会塑造人不同的性格特质。作者先分别论述史书、诗歌、数学、科学、伦理学和逻辑修辞之学的价值,然后做出总结归纳。2.核心观点是“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是以类比的方式进行论述的。三、《不求甚解》一文提出,读书时“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调动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参考答案:作者在文章中对这一认识有过三处阐发说明:其一,第5段“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其二,第6段“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其三,第7段“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结合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有几个核心:重视整体理解,重视精神实质的把握,不主张在语言文字上钻牛角尖。积累拓展四、课文中有不少名言警句,读一读并摘抄下来。背诵《谈读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累言语材料,建构言语经验。参考答案:略。五、许多名家都曾翻译过《谈读书》这篇文章,各有特色。下面节选了几个译本的片段,读一读,与课文比较一下,体会不同译本的语言特色。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水天同译《论学问》第37页共37页\n书有供人尝之者,有供人吞食者,亦有不多之书为供人咀嚼与消化者;易言之,书有仅须部分读之者,有仅须涉猎然无须细玩之者,少数书亦有须全读者,而其读则必勤必细,必全神贯注。书甚至可由人代读,读后令作撮要,然此必限于书中之非重要内容,且亦必非重要之书;诚以过滤之书亦犹过滤之水,甚乏味也。——高健译《说学》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枣,但有少量书则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换言之,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有些书还可以请人代阅,只取代阅人所作摘录节要;但此法只适用于次要和无关紧要的书,因浓缩之书如蒸馏之水淡而无味。——曹明伦译《谈读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译本的比较,体会《谈读书》王佐良译本独特的风格。参考答案:这些译文也都文笔流畅,语言规范,句式错落有致,均能较好地传达原作要表达的意思。水天同的译本用白话翻译,高健的译本纯用文言,曹明伦译本则文白夹杂。相比之下,王佐良译本则用语雅致,文辞流畅,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形成一种简洁、庄重、优雅的文风,读来更为朗朗上口。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思考探究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对“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因而是山水画的灵魂。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情感”;木然地画画,对外物“没有深刻感受”,笔下的事物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然感动不了人。  意匠和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两个关键问题。“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就需要意匠,“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二、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他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第37页共37页\n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所举实例,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参考答案: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旨在具体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有景物描写,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融会个人感情的写作手法,对意境进行阐释。引用名句,既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又使得行文典雅,富有知识性。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旨在证明艺术家写词、作画,都会站得高于现实,因而更能全面深入认识现实。这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性;同时,引用领袖的诗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又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性。引用四川人对于四川景物的概括(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意在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三、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事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揣摩重要语句,学以致用,获得阅读和写作的借鉴。参考答案: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就一定写不出好的文章。这要求我们尽量熟悉写作的对象,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2.要把握客观外物的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意境。不带感情地写作,是写不出好文章的。3.对于所描写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刻全面,也才能打动人。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不行的。第37页共37页\n4.对生活没有深刻感受,不能产生自己的感悟,也没有表现的欲望,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积累拓展四、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意境的相关理论进行古诗词赏析实践。参考答案:略。赏析时,要注意从景与情的结合上来分析。第17课屈原(节选)郭沫若思考探究一、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课文节选的这一场,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人的对话与屈原的独白有什么联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这一特点,通过理解剧本中的对话、独白等,把握剧本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课文节选的这一场中,靳尚先出场,郑詹尹随后,二人展开对话,主要是商议如何处置屈原。靳尚策划恶毒的主意,郑詹尹尚有一丝疑虑,但郑詹尹并不是不忍杀害屈原,而是觉得屈原无足轻重,然而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屈原随后出场,用独白的形式,对风、雷、电进行了一番热烈的颂歌。屈原在独白中展示出的光明、磊落、冲破黑暗、睥睨一切的胆识和勇气,与前面靳、郑二人的猥琐、阴暗、奸诈形成鲜明的对比。二人的密谋、对话,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顶点,既引出屈原的出场,也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下基础。二、课文的主体是屈原的独白。反复朗诵这段独白,体会“风”“雷”“电”等形象的象征意义,说说对白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情感。设计意图:这篇独白是一篇抒情意味非常浓厚的散文诗,所以要引领学生在反复吟读中把握其诗情、诗味和诗理,体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着重体会抒情主人公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参见“课文研读”)三、阅读剧本,要注意舞台说明,这样有助于把握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性格等。找出课文中的舞台说明文字,分类概括其不同作用。第37页共37页\n设计意图:舞台说明是剧本独特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舞台说明文字,也是阅读剧本的重要方法。参考答案:剧本中的舞台说明主要有如下几种作用。第一,提示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道具、布景,有铺陈、渲染之效,既能推动剧情发展,又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如课文开头的“东皇太一庙之正殿……时有大风咆哮”一段,描述了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布景等信息。第二,提示人物的上下场信息。如“靳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诡谲地由右侧登场”“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这是提示人物的上下场;“郑詹尹立在神殿中,沉默有间……将屈原带出”“屈原手足已戴刑具……则拳曲于胸前”,这是屈原的上场,提示屈原的衣着、容貌、神态等。第三,通过对人物在道白、演唱过程中的动作、情态的说明,来推进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动作表演的依据。如,括号中的“命卫士乙”“迟疑地”“惊异”“含怒”“把面巾蒙上,向卫士”等。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体会人物形象。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尝试分小组进行表演,为完成本单元的人物二做准备。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人物思想情感,并为后续任务做准备。参考答案:提示,这里的人物主要有三个:靳尚、郑詹尹和屈原。靳尚,高高在上、阴险、恶毒。郑詹尹,则阴险、胆怯、狡诈;他对靳尚毕恭毕敬,他的迟疑,不是因为心善,而是因为“怕出乱子”,心疼东皇太一庙,而在靳尚威胁说“大义灭亲”时,他“最后下定决心”。屈原,则要读出那种物我同化、光明磊落、坚贞高傲的形象,以及喷涌而出的愤慨激情。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何冀平思考探究一、《天下第一楼》中人物众多,戏剧冲突此起彼伏。梳理课文,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剧情,完成下面的图表,并思考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着什么展开的。第37页共37页\n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剧情的戏剧冲突,理解这些冲突的内容,把握主要情节。参考答案:课文中的戏剧冲突主要有: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唐茂昌仗着这是“老唐家的买卖”,又嫉恨卢孟实“在老家置产业”,强行要钱。王子西为人软弱、圆滑,一方面感到为难,另一方面又不敢公然反对,只能勉强应对。2.克五借机敲诈,卢孟实威严应对。克五此时家境已经没落,骨子里的好吃懒做习气使得他只能用无赖的方式,借罗大头私藏烟土之事进行敲诈勒索,而他又缺少勒索的资本,既可恶,又可怜,被卢孟实赶出福聚德。3.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小伙计违反店规,大年初四去看“落子”,卢孟实欲开除小伙计。成顺要办喜事,卢孟实则送上“喜幛子钱”。一罚一赏,突出表现卢孟实在当时腐朽的社会习气和文化中,刚健自强,想要改变大家对“五子行”子弟的蔑视,过得自尊而体面的努力。4.罗大头要挟撂挑子并羞辱卢孟实。罗大头仗着自己是福聚德的“顶梁柱”,居功自傲,对卢孟实不服,更不甘心自己的地位被徒弟所渐渐代替,他从骨子里不承认卢孟实的掌柜身份,更看不起卢孟实的出身。5.唐茂盛支钱要人,卢孟实欲哭无泪。唐茂昌打着天津分号的旗子到福聚德支钱,他想带走堂头常顺,更是对福聚德从内部的拆解。他骨子里和唐茂盛一样,都认为福聚德就是“老唐家的”。这些戏剧冲突都是围绕福聚德由盛而衰的原因展开的,既揭示了福聚德由盛转衰的原因,也为后面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二、课文中,修鼎新的一句“一个人干,八个人拆”,道出了福聚德由盛转衰的直接原因。了解剧中故事的时代背景,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衰落根本原因的认识。第37页共37页\n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结合剧本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把握这幕戏的主旨。参考答案:卢孟实怀揣着盖天下第一饭庄子,出人头地,坐上八抬大轿的理想和抱负,在内部精心打理,在外部竭力斡旋,经过多年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打败竞争对手,盖起大楼,将福聚德的事业以及他个人的事业推向了顶峰。卢孟实就是福聚德的灵魂和核心,是福聚德事业的支柱,所以是“一个人干”。但卢孟实的理想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注定不能实现,他所打造的福聚德的辉煌注定不能持久。从外部大环境上看,这十年,是张勋复辟又失败、北洋军阀执政、国民政府统治的特殊的时间段,正是风云变幻、新旧交替的时期,各种军阀势力纷争,福聚德只是一只摇摇欲坠的小船;无论什么势力上台,福聚德要面对的都是压迫与羞辱。正如戏剧中所显示的,卢孟实一直在混乱的社会秩序中苦苦挣扎,与各色平庸的恶人和苦难做斗争,要应对克五这样的封建残余势力,有侦缉队、警备司令、警察等需要打点……这些都是福聚德发展的“外患”。除了社会大环境,内部的勾心斗角是福聚德破败的主要原因。唐家两个少爷无心经营,游手好闲,但又心量狭窄,他们听信谗言,嫉恨卢孟实置办产业,在他们看来,不管卢孟实对福聚德的兴旺有多少功劳,他依然是个“外姓人”,福聚德的一切都是“老唐家的买卖”,所以,即使他们对福聚德的发展未做过一丝贡献,要钱要人却毫不含糊,这也是当时封闭的排外文化态度的体现。罗大头自恃手艺高超,居功自傲,动不动撂挑子要挟卢孟实;罗大头气量狭小,尖酸刻薄,他身为“五子行”人,却也看不起“五子行”人,并以卢孟实父亲受辱而亡的惨痛往事来差辱卢孟实;他恶习难改,私藏烟土,最终被抓住把柄,点燃了卢孟实被迫还乡、福聚德走向衰落的导火索。这些都是造成福聚德衰落的“内忧”。究其根本,福聚德的衰落,在于当时正值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社会秩序混乱,文化封闭落后。三、《天下第一楼》被称为“京味话剧”,其人物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和鲜明的行业特点,生动、地道,充满生活气息。与同学结成小组,选择感兴趣的片段,反复朗读,尽量读出台词的韵味。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本剧的语言表达特点,读出台词的味道。这也是为后边“任务二”的开展做准备。参考答案:略。朗读时,要读出台词的韵味,需要注意把握以下两点。一第37页共37页\n是在用词上,使用了大量北京方言词语和行业词语。“搭济一下”“得空儿”“买行头”“置场面”“人五人六的”等,有着浓郁的北京味道和生活气息。(参见“问题探究”)二是要读出人物语气,注意人物神态。比如,卢孟实和罗大头冲突的这一幕,读卢孟实的台词“你一一给我出去!”,就要表现出他威严内敛、城府深的特点。四、阅读《天下第一楼》全剧,从常贵、卢孟实、修鼎新中任选一人,参考示例,写一段人物分析。300字左右。示例:略。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资格很老,技艺精湛,是烤鸭店的“顶梁柱”之一。在剧本中,这个人物似乎没有常贵、卢孟实那么重要,但他的形象很有特点,很能吸引读者的目光。他不像克五、唐茂昌、唐茂盛那样让人“一目了然”,而是具有多面性,令读者时而厌恶,时而同情,时而鄙弃,时而敬重。因为曾为店里立过功,罗大头居功自傲,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不动就要撂挑子不干。他脾气暴躁,蛮横无理,说话尖酸刻薄,还有抽大烟的恶习,可以说旧时代有能耐的手艺人常有的毛病他都有。但另一方面,罗大头靠自己的劳动吃饭,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此外,他个性耿直,敢做敢当,讲究江湖义气,是条硬汉子。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品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有深入的理解,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参考答案:第37页共37页\n卢孟实这个人物,是个挣扎奋斗在底层的悲壮英雄的形象。他“五子行”出身,但生性聪慧,有理想和抱负。他的志向,是旧时代底层人民的朴素的愿望:让人们瞧得起“五子行”的人,盖起大楼,坐上轿子,过上体面的生活。这不是什么远大的志向,但符合他的身份和时代文化特点。为了福聚德,他殚精竭虑,勤勤恳恳。他精明实干,精通经营之道,善用各种计谋,比如改良菜式、巧用金戒指作手彩、用黄土蒙混要账众人、设计让罗大头激怒大掌柜等,体现出他的精明善谋。对待伙计,他恩威并施。他善待手下,及时送去资金补贴其家用;他主动留下竞争对手的伙计;他更是不计前嫌保下罗大头:这些都体现出他仗义侠义的一面。同时,他也有威严的一面,比如面对犯了店规的小伙计,他不顾情面进行处罚,王子西因疏忽造成了店铺的损失,也要给予赔偿。卢孟实又是个悲剧人物,他一辈子追求获得尊严,活得体面,但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无论他怎样努力,也改变不了他的出身,他的地位和财富如过眼云烟,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最终落得黯然回乡的结果。第19课枣儿孙鸿思考探究一、阅读课文,想一想:“枣儿”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剧本构思,把握剧本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结尾以“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与开场相呼应。在剧中,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全剧的结构与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本中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二、结合文中的台词和舞台说明,体会老人和男孩这两个人物各自的特点。选择感兴趣的片段,与同学合作进行表演,注意人物表情、说话语气的差异,尽量表现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第37页共37页\n全剧只有两位人物出场:老人和男孩。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年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长者的形象:他满杯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男孩则是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表现出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三、剧本开头和结尾用了同一首童谣,但出现的方式不同。结合童谣两次出现时的情境,说一说:童谣在剧中起什么作用?两次出现时的表现效果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本题旨在体会课文首尾呼应的艺术特色。参考答案: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内涵。四、联系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上出现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谈谈你的看法。设计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心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儿童。参考答案:略。第20课曹刿论战《左传》思考探究一、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图表,并据此复述课文。请见→论战→参战→释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便于背诵。同时,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二、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设计意图:此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参考答案:1.是政治上取信于民:鲁庄公和曹刿的战前对话说明曹刿的军事思想是以民心向背为基础的。2.是第37页共37页\n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曹刿根据齐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通过双方勇力的此消彼长,很快就扭转了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关系,结果一举溃敌。取胜之后,曹刿并不追击,深知兵不厌诈之道,唯恐中了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表明他在极善用计的同时,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备对方运用计谋。曹刿在战争中可谓是知己知彼,运筹帷幄。三、课文仅用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掌握史书材料剪裁、详略安排的作用。参考答案: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1段中与庄公论“何以战”的两次对话,将其“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第3段论述取胜原因,则把他的作战必须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来。这两段文字,完整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积累拓展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体会其古今意义的不同。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设计意图:积累文言文中吉今异义的词语。参考答案:1.指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可,可以。以,凭借。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第二次。六、课文篇幅不长,却展示了曹刿多方面的品质。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帮助学兰抓强寰券的“远谍”这--文眼。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参考答案:第37页共37页\n曹刿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他非常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认为“民从”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具备了“民从”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动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另外,曹刿能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积极向庄公出谋献策,说明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第21课周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思考探究一、本文情节可以概括为:三问答一三类比一三赏赐一三变化。试据此梳理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旒理文章线索。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本文的论说特点。参考答案:课文情节为:邹忌与徐公比美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讽谏齐王的三类比,齐威王纳谏后的三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各国“皆朝于齐”的三变化。(参见译文)二、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1.有人称赞邹忌能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也有人认为他的劝谏“并无讽王纳谏字句”,妙在“蕴藉”。结合这些评论,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其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对此进行评价。参考答案:邹忌并未直接讽谏齐王,而是以小见大,讲述自己与徐公“比美”的经历,并把自己“三思”的结果告诉齐王,通过类比,让齐王自己去领悟“王之蔽甚矣”和应该采取的措施。直谏,有可能触犯君王龙颜,不容易让齐王接受;委婉劝谏,若没有恰当的切入口,又容易流于琐细或者旨意不明。邹忌坦然直陈自己的“比美”经历和“闺房小语”,取譬类比,以切身体验切入讽喻正题,自然亲切,入情入理,又委婉含蓄,易于为齐王所接受。2.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邹忌劝谏成功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说说你的看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对此进行评价。第37页共37页\n参考答案: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邹忌能劝谏成功,还有其他重要的因素。比如:这也与邹忌善于思考、分析的个性和他的担当、责任意识相关。邹忌关心国家大事,一心想寻找恰当时机劝谏齐王。他在生活中经历了“比美”经历,能够深入思考、分析,体察各人的情状心理,并敏锐地由个人体验联系到国家大事,想到齐王所受之蔽,于是果断地进行劝谏。这也离不开齐王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理政智慧。齐王听了邹忌的劝谏,马上“下令”,并且分上、中、下三种不同层面的赏赐,立刻实施,表现出一位封建贤明君王的特点。三、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含义。1.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一词多义现象,积累常用实词。参考答案:1.哪一个仔细。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公不若君之美也2.认为……美美丽。3.于是入朝见威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3.朝廷朝见。第22课陈涉世家司马迁思考探究一、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所写事件的发展过程。少有大志→谪戍渔阳→因雨失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空,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参考答案:示例:少有大志→读谪戍渔阳→因雨失期→共谋大计→行卜威众→置书鱼腹→并杀两尉→召令徒属→起义收兵→自号张楚第37页共37页\n二、读史要细,只有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才能品出历史的“滋味”。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也可以再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问题,与同学交流。1.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2.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段,把握人物形象,理解陈胜、吴广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的重要作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陈胜,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等,生动再现了这位农民起义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陈胜虽然地位低下,却少有大志,有着非凡的抱负,在遭受压迫时,是“怅恨久之”,而不是逆来顺受;在旁人不理解时,能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陈胜擅长谋划,对天下形势有着惊人的洞察力,想到“诈称扶苏、项燕”以号召人心。陈胜考虑问题很周全,充分借助各种力量为我所用,做好舆论、军心、人员等方方面面的准备。置书鱼腹、狐鸣而呼,借舆论造势,体现出他的周全;并杀两尉,为起义扫除直接的障碍,体现出他的果敢;号令徒属,袒右称大楚,见出他对人心的洞察力和智慧。起义顺利进行,他“号令召三老、豪杰皆来会计事”,足见他擅长团结切力量,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文章中对吴广着墨不多,但亦能看出吴广的果断和勇敢。处于.“失期当斩”的困境中时,他与陈胜是共谋大计,说明他也是有大志之人,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对于陈胜的分析和谋划,吴广是坚定的支持者,也是卓越的执行者。他非常聪慧,“行卜”而喜“威众”之意,置书鱼腹、狐鸣而呼,用实际行动为陈胜做好一切舆论准备。文中也有对吴广的直接评述,“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显示出他一贯的宽厚和威望。他又是机敏而富于谋略的,在将尉面前“故数言欲亡”,故意诱导将尉处罚他,激起众人的愤怒,收揽军心,而后果断地“夺而杀尉”。没有他坚定的支持和辅佐,陈胜难以独自起事,历史可能是另一番面貌。第37页共37页\n2.起义的成功发动,离不开陈胜、吴广的谋划。他们冷静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天下苦秦久矣”,看到各地蕴蓄着反抗的力量,“诈称扶苏、项燕”,利用人心所向,这是起义能顺利发动的基础。他们进而利用鬼神之说,进行舆论造势: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鱼腹;吴广,“狐鸣而呼”,号召众戍卒准备跟陈胜--同起事。此外,对于发动起义的各个环节也进行了精心的策划:首先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支持,所以吴广运用“苦肉计”,激起众怒,然后动手“并杀两尉”。群龙无首之际,陈胜站了出来,揭露秦的苛政,晓以利害,鼓舞兵众坚定抗争信念,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唯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为坛而盟”,组建起义队伍。这样支队伍自然势如破竹,攻城略地,越来越壮大。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中古今词义的差异,使学生养成确切辨析词义的习惯。参考答案:1.编次/军队驻扎2.等死,死国可乎公等遇雨,皆已失期2.同样/诸位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3.屡次、多次/几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4.写/字条四、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并将陈胜列入主要记述王侯将相事迹的“世家”。想一想,司马迁为什么给予陈胜这么高的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理解陈胜、吴广发动的这场起义在历史中的作用,全面把握陈胜形象,理解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参考答案:因为陈胜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是非常成功,因此司马迁是歌颂的,司马迁将陈胜比作汤、武,肯定他推翻暴秦的历史功绩。第23课出师表诸葛亮思考探究一第37页共37页\n、本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仿照示例,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示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设计意图:此题意在提高学生朗读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要做到正确处理语意停顿,就要全面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参考答案: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二、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大意。参考答案: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1)“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建议刘禅广泛听取忠臣的意见,发扬先帝遗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之人的精神。(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同样的标准。(3)“亲贤臣,远小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其中“亲贤远佞”是最重要的建议。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广开言路,听取忠谏之言,“昭陛下平明之理”,不致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文章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惜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参见“问题探究”)第37页共37页\n三、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以及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参考答案:在课文的后半部分,作者先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臣本布衣”起笔,历数先帝之殊遇,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并临危受命,由布衣跃为重臣,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在叙述二十一年的遭际之后,追言先帝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根源,以及思想基础、物质准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后半部分追述这几件事情,一方面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表达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一方面,将岀师与谏言沟通起来。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为己任,把国内“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的责任交给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劝勉刘禅“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希望刘禅亲贤远佞,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积累拓展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体会其古今意义的不同。1.诚宜开张圣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重点实词,积累文言知识。参考答案:1.扩大。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不同。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痛惜、遗憾。4.先帝不以臣卑鄙……4.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5.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5.感奋激发。五、课文中有些短语后来凝固为成语,沿用至今。把这些短语找出来,并说说由它们演变而来的成语及其含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重要来源,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参考答案: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第37页共37页\n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危急存亡: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临危授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计日可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不知所云:原来是自谦的话,表示自己语无伦次。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让人摸不着头绪。感激涕零:形容极为感激。现在多用于讽刺。不毛之地:指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亲贤远佞: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六、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故事、俗语很多。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诸葛亮的看法。设计意图:通过多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诸葛亮的形象有了真切的认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参考答案:略。示例:诸葛亮是一个忠君爱国,有政治、军事才能的人;忠心耿耿,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远见,洞悉天下的局势并能赏罚分明、治国有方。第24课诗词曲五首思考探究一、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的,写出了怎样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写景诗句,把握景物特点。参考答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前两句中,“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折”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生动地写出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后两句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忽如”第37页共37页\n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二、《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诗句的分析理解诗人情感。参考答案: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通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赏析不同作品的异同,深入理解各篇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热情赞颂了环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积累拓展四、《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设计意图: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掌握情况,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参考答案:略。第37页共37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