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散步课课练(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
docx
2022-09-08 17:00:16
5页
6散步一、积累运用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的母亲又熬(āo)过了一个严冬。()(2)后来发生了分歧(qí):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3)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lín)粼的鱼塘。()2.下列各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C.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折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D.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1)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2)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3)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的儿子。()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汉语中的词是有属性的,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句中的“母亲”是名词。B.词语的关键字很重要。如:“人声鼎沸”的“沸”是“水开”的意思;“美不胜收”的“胜”是“胜利”的意思。C.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如:①“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②“父亲一直到老都守着他的田地。”句①中“田地”是“地步,境地”的意思;句②中“田地”是“土地”的意思。D.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基本相同,常常可以换用,我们称之为同义词。如“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中的“造访”与“拜访”就是同义词。5.(2019·湖北中考)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环境。B.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C.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n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二、阅读理解(2019·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给母亲梳头发林文月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n⑥近年来,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给我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她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娇宠的婴儿。⑦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亲背对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有删改)6.此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7.第②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8.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9.此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n参考答案1.(1)×(2)√(3)√【解析】“熬”应读áo。2.C【解析】“折散”应为“拆散”。3.(1)景物描写(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解析】根据对语句内容的理解及常见描写方法的特点判定。由(1)句中的“田野”“新绿”“嫩芽儿”“冬水”等可判定该句属于景物描写;由(2)句中的“叫”及引号里的内容可判定该句属于语言描写;由(3)句中的“蹲”“背”等词语判定该句属于动作描写。4.B【解析】“美不胜收”的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胜”的意思是“尽”。5.B【解析】语序不当,应把“搭建一个”与“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位置互换。6.母亲年轻时梳头发,姿态优美;母亲操持家务;母亲为子女准备削尖的铅笔;母亲头发逐渐变得花白稀疏。【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事件的分析概括能力。此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做的四件事。第一件事在第②段,主要叙述了母亲年轻时梳头发,姿态优美;第二件事在第③段,写母亲操持家务;第三件事在第④段,讲述母亲为子女准备好削尖的铅笔;第四件事在第⑤段,写母亲头发逐渐变得花白稀疏。7.作者写晨曦中母亲梳理乌黑的秀发,是要通过对比写出母亲头发今昔的变化,写出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如今再给母亲梳头,已经稀疏斑白,从而写出了母亲为这个家的付出与爱,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文章第②段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然后再写“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就是为了让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更能表现出“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8.作者给病中的母亲梳头,连用两个“不要”,深情地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呵护,写出了此时的母亲需要子女的照顾,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从前照顾自己的感恩。【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从题干确定的赏析角度中选择一个,分析出词语或修辞手法对表现人物或情感的作用即可。比如“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连用,属于反复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作者唯恐惊动母亲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9.作者因替母亲梳头忆起童年看母亲梳头的往事,感叹岁月流逝;作者又忆起儿时母亲对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起从前不懂得体谅母亲的心。作者为母亲梳洗,以无限的怜爱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体现了家庭浓浓的亲情。【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此文的主旨可以从家庭\n亲情、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等方面分析,尽量做到创意解答。比如:我赞同主旨表现的是家庭亲情。文章用较多笔墨细致地描写了“我”记忆中关于母亲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