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诗歌鉴赏
docx
2022-08-06 10:00:02
10页
中考复习之诗歌鉴赏教学过程1、了解读诗中的小技巧2、明确答题的模板,争取拿满分【2022·浙江金华·一模】请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题清溪图俞紫芝弄水亭前千万景,登临不忍空回。水轻墨澹写蓬莱。莫教世眼,容易洗尘埃。收去雨昏都不见,展时还似云开。先生高趣更多才。人人尽道,小杜却重来。【注】①俞紫芝:浙江金华人,写信佛教,得其心法。②弄水亭:据《名胜志》载,池州府南门外有弄水亭,为唐杜牧所建。杜牧《题池州弄水亭》诗有“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句。4.这首词中交代了画家作画的缘起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指出了水墨调和作画的笔法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5.本词在表现画作的精妙时着重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简要说明。【答案】4. 千万景 水轻墨澹5.①以蓬莱类比,表现画面宛如仙境的美丽景象和淡远意境;②以赏画者见之忘俗、眼明心澄的奇妙体验,表现画作的淡雅空灵;③借杜牧写画家志趣高洁、才华出众,表现画作的逼真与不凡。【2022·浙江温州·一模】小文对《读<苏东坡传>看古代文人困境中的人生姿态》这一标题很感兴趣,便查阅了文章内容,发现文中引用的《西江月·平山堂》一词与标题相呼应,请你与他一同鉴赏。西江月·平山堂[宋]苏轼三过平山堂①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②。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③。【注释】①平山堂乃苏轼恩师欧阳修生前所建。苏轼曾三次游历,皆处于政治处境艰难时。第三次是作此词时,此时距苏轼和欧阳修末次见面已达九年。②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留题之墨迹。③此句改自白居易《自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1)古诗词中的数词往往暗含古人遣词造句之匠心。请结合注释①,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提及,末句较白诗“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结合内容和注释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1)“三过”、“半生”、“十年”,说明作者遭遇坎坷,生涯动荡,且时间流逝之快。在抚今追昔中,作者缅怀恩师,因人生无常而感慨万千。(2)在苏轼看来,万事不仅仅如白诗所言的转过头时是“空”,其实未转头时也是“梦”。现存的事物是梦,过去的事物也是梦。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作者并未因政治失意而否定人生,而是坦然面对,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在缅怀之外又多了一层自我反省之意,达到“唤醒痴愚”之效。一、了解读诗中的小技巧宁波卷一般情况是对比阅读,一首诗歌来自课内,一首来自课外。课外诗歌拿到后首先别害怕,越是课部分就越不会严苛,不会要求与课内一模一样。陌生诗歌看不懂怎么办?第一步:前期准备1、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信息,题目、注释、作者的隐含信息及编者出的题目。2、通文意,成画面,代入法,悟情感;3、掌握术语,关注细节,依点回答。4、通过课内诗歌进行立意、主旨、手法语言上的推导。1、(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峨眉山月歌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客发苕溪叶 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注】叶燮:清代诗论家,定居苏州吴江横山。(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呈现的画面。(2)两位诗人都是乘船疾行,心情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1)示例: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倒映在平羌江水之中,随着江流,伴“我”到远方。(2)李诗写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之情;叶诗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喜悦之情。第二步:要通过中考题型掌握基本的答题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练习1、(2021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夜雨寄北李商隐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乙】芙蓉楼送辛渐①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②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③。【注】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球一样纯清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所展现的画面。(2)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试作分析。(1)你问我何时能够归乡团聚,我也难以确定啊。此时,巴山正值深秋时节,夜雨连绵,院里的池塘涨满了秋水。(2)【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的志向。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 寒①[宋]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1046)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树青帘:“亚”同“压”,“青帘”指酒旗。(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参考答案:(1)“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2)示例: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3、古诗名作鉴赏(5分)【甲】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饮酒(其七)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其英。泛②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注释】①裛,通“浥”,沾湿②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4、【乙】诗中诗人把酒称作“忘忧物”,“忧”的内容具体指“”。(用【甲】诗中的短语来回答)。(2分)15、请结合【甲】【乙】两诗中的鸟的形象特点,品析“鸟”在这两首诗中的象征意义。(3分)(2分)车马喧。15.(3分)这两首诗中的“飞鸟”特点相同(1分),都是在傍晚时分呼朋唤侣结伴归林,这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象征了辞官隐居的诗人自己(1分),寄寓了诗人厌弃尘嚣,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1分)。【识记】意象与情感1、咏物诗:梅、兰、竹、菊、莲、柳、松、柏、蝉、鹰、雁……表达情感:①不愿媚俗、同流合污,坚守节操,保持清白②人生感悟,生活哲理③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愤慨2、怀古诗:金陵、台城、石头城、乌衣巷、赤壁、乌江、……表达情感:①对朝代兴亡,物是人非的感慨②借古讽今,批判统治者荒淫无度、劳民伤财③追念古人,自伤身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愤慨3、羁旅诗:月、霜、驿站、江、船、孤雁、沙鸥、蟋蟀、飘蓬、节日表达情感:①孤独、寂寞之情②思乡怀人③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愤慨4、边塞诗:金鼓、旌旗、烽火、胡、羌、楼兰、大漠、烽烟、黄沙、孤城、雪山表达情感:①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②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③环境的恶劣,思家之情5、送别诗:柳、酒、春草、长亭、日暮、月、南浦、柳絮、孤帆、孤舟、灞陵表达情感:①依依不舍深情厚意②情真意切的劝勉、安慰③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6、田园诗:斜阳、炊烟、草屋、、白云、绿树、山川、松、竹表达情感:①歌颂祖国大好河山②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③厌弃官场,不与时同流合污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包括(1)借景抒情(2)托物言志(3)托物寓理(宋诗比较常见)描写手法主要有:(1)视角(2)感官(3)动静,虚实,声色等(4)其他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铺垫、细节等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练习1、【湖北省恩施州】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8-20题(6分,每小题2分)行香子①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②.倚东风,豪兴徜徉③.小园几许④,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⑤青旗⑥,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注释】①行香子,词牌名。②陂(bēi)塘:池塘。③徜徉(cháng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⑤飏(yáng):飞扬,飘扬。⑥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8.请描述上阕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不超过50字)1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列举两种。【答案】18.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19.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两句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几句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动静结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练习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6分)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1)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2)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1)韦诗:比喻,以烛喻月。赵诗:借代,借“晕”代月。(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练习3(2021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押题试卷)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齐安郡中偶题杜牧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案】(1)傍晚,西风(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古剑高鹗清高鹗一条秋水万黄金,千载谁明烈士心。夜半虚堂雷雨入,壁间惊起老龙吟。20.诗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体现了古剑之“古”。21.结合知识链接,赏析本诗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答案】20.(1).千载、(2).老龙21.诗人以剑自喻,表明心迹,前两句中的“谁明”二字则表明“烈士心”无人理解,古剑不能为世所用;后两句则从被闲置不用的处境展开进一步的描写,以“龙吟”写剑声。本诗托物言志,借古剑来表现自己的心志。“千载谁明烈士心”表现无人理解的苦闷;“壁间惊起老龙吟”又表现自己急于建功立业的急迫。第三种模式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022·浙江宁波·模拟预测】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对雪杜甫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11.诗中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的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点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品析“炉存火似红”一句中“似”字的表达效果。【答案】1. 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2.“似”字意蕴丰富。诗人不说炉中火已然燃尽,而偏偏要说“似”有火,而且还接一个“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一个“似”字点出幻境。这样的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表达诗人“安史之乱”期间,身陷长安内心的痛苦与渴望。炼字特殊情况:一词领全诗型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4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四、第四种模式对比阅读和思想内容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2关注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该关注题目。3了解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作者的思路,进而贯通全诗。在初三复习备考中,如果我们遵循这种规律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贯通全诗、解读全诗的钥匙。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答题应紧扣原诗的内容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5明白选择题选项常见干扰设置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想当然等。我们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总结答题规律。6清楚诗人的用典古代的诗人喜欢用典,其原因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为表达委婉一些;二是以古喻今,更理直气壮一些;三是可以用较少的文字传递较多的信息,使表达简明一些。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7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答题一般顺序(1)认读感知。读诗后继续仔细阅读各个选择项,借助它们进一步再去对材料做全面的理解,再去解题。另外,还要读标题,读注释,弄清材料的背景或领悟作者的心情。(2)启动情思。熟悉材料以后,或联想,或想象,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同时对已知选项进行大胆筛选。比如,选择项中对一些典故或前人诗句的解释,有些比较冷僻,有些比较牵强,则可以去掉;对作者的评价过高或过小,或武断,或偏激的,也可视为“不恰当”。(3)单项核对。选择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的修辞项的解释,我们就可以与诗句逐一核对,去掉那些无中生有的,指鹿为马的。这样,又可为鉴赏扫除了一大障碍。(4)辨析真伪。在提供的答案中,有时会出现似是而非,有时会出现前是后非,有时还会出现自相矛盾,如选择项中出现“都”、“全部”的判断词,我们就更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圆其说,结合全诗内容去伪存真。练习(2021年浙江省宁波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山 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注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贾至曾调守到此。(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答案】(1)高山,落叶,秋风(2)相逢喜悦,感伤惆怅,孤寂落寞。2、古诗阅读(6分)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数日】赵师秀【野望】翁卷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18.两首诗都写到秋天的景象,但是诗句中流露出的情感有所不同。赵诗流露出一种的感情,而翁诗则流露出一种的感情。(2分)19.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结合诗句内容分别赏析其妙处。(3分)18.赵诗流露出一种懊丧(落寞、悲苦)的感情,而翁诗却流露出一种闲淡(欣喜)的感情。19.赵诗末两句写由于树林稀疏使远山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云遮去了一半。一“放”一“出”,神采飞扬,显现出淡远的画镜,山却“一半无”,不禁让人懊丧,写得起伏跌宕。(或者结合诗句写出拟人手法及其好处)(2分)翁诗末两句写的是诗人登山为了看水,却在水里看见了青山的影子;“闲”字(或者抓住“忽”字赏析)可以想见诗人闲淡疏放的风神与“野水”“青山”等清空悠远景色正相契合;(或:写出了一种审美境界,山掩水,水映山,从山看水,从水看山,从一事物身上看出另一事物的影子,语虽质朴但理趣盎然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