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3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
doc
2022-01-10 11:00:05
2页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能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t0)和放热公式Q放=cm(t0-t)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等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意识。根据吸热和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利用吸热和放热公式进行热量的计算。多媒体课件。 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种观点都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从而引入新课。知识点一 比热容的应用活动1:想一想:夏天中午,我们在水边玩耍的时候,脚踩在沙子上有什么感觉?踩在水中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不同的感觉?学生回答:在沙子和海水受太阳照射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沙子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大;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故感觉沙子烫,海水不那么烫。活动2:夏天,在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是利用了什么?现在我们很多同学家中有小汽车,打开小汽车的前盖,会看到一个大水箱,水箱起什么作用?里面装的是什么液体?为什么要装这种液体?如果是在北方冬天很冷的情况下,能否只装这种液体,如果不能,应该怎样解决?结论:水的比热容较大,等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吸收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升得慢,吸热或制冷效果好;降低同样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比较多,取暖效果较好。归纳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有利于作冷却剂或用来取暖。(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多,有利于调节气温。知识拓宽:我国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在海边,白天与夜晚的风向是否相同,请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第2页共2页
学生回答:因为陆地基本上是砂石构成的,比热容明显小于水,白天温度升得快,热空气上升,海洋升温慢,海洋上方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所以,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到晚上,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风又会从陆地吹向海洋。知识点二 热量的计算提出问题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学生回答:(1)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与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计算公式:Q吸=cm(t-t0)。(2)物体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cm(t0-t)。(3)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提出问题2:在利用热量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时,如何做好单位的统一?学生回答:物理量Qmt、t0、Δtc单位Jkg℃J/(kg·℃)典例剖析:小杨家的电热水器内装有5L的水,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5kg的煤油吸收,那么煤油温度由20℃升高到60℃,求煤油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点拨:知道水的体积,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m=ρV求水的质量,再利用Q吸=cm(t-t0)求水吸收的热量;根据c=求煤油的比热容。解:由密度的公式ρ=得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5×10-3m3=5kg,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5kg×(40℃-20℃)=4.2×105J;煤油的比热容:c煤油===2.1×103J/(kg·℃)。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我在设计此课时,从夏季傍晚纳凉问题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几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纵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是由提出问题入手来开展教学的,这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一个步步攀升的台阶,带领学生走向科学的殿堂。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设计等。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