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docx
2022-09-11 21:35:02
1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甲骨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王以下有各级的贵族与官吏,如“尹”、“卜”、“工”等;《尚书.盘庚)中也有“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等官名的记载。这表明商代A.早期国家已经出现B.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C.官僚制度趋于完备D.等级秩序较为森严2.秦朝芝罘碑文中记载:皇帝哀众,遂发讨师。……义诛信行……烹灭强暴,振救黔首;琅邪碑文中也有记载:端平法……同父子,圣智仁……上农除末。由此可知A.秦朝执政严格奉行法家思想B.百姓为秦始皇歌功颂德C.儒家思想在秦朝有一定影响D.秦朝短命而亡另有其因3.中唐以来,唐政府始则禁用铜器,以谋增加钱的数量;继则维持绢帛的货币地位,以谋补助钱的不足;再则限制蓄钱,以谋钱流通于市。这些举措旨在A.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B.放松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C.推动货币制度的改革D.挽救日渐调敝的社会经济4.绍兴七年(1137年),帝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帝以海外诸番朝贡,附带货物交易者,须有官专主之,遂于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提举司。明朝这举措A.适应了对外贸易的政治化B.推动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C.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完善了市舶司的管理职能5.如表是中国古代-定时期粮食产量和农民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朝代耕地面积(亿市亩)人口(亿人)人均粮食种植面积(市亩)粮食亩产(市斤)每一劳动力的成品粮生产率(市斤)战国中晚期0,900.8464.232162027西汉末2.382.2403.762642151唐2.111.9903.763341239宋4.153.9003.753092179明4.654.2003.283462255清中叶7.276.1801.713671260第13页共14页◎第14页共14页A.经济繁荣主要表现为粮食亩产增加B.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持续繁荣C.粮食产量提高主要得益于土地开垦D.人口过快增长制约生产率提高6.鸦片战争以后,国人先后提出了建立海军抵抗侵略的海防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的思想。这此思想的提出A.顺应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需要B.推动了近代中国国家出路的探索C.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D.基于国人对世界形势的深刻认识7.1864年以后,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有60多人做到督抚位置,慈禧在任命江南各省的巡抚布按时均会征求曾国藩的意见。1868年,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据此可知A.地方势力现尾大不掉之势B.内忧外患导致清廷人事动荡C.清政府中央权威相对稳固D.洋务运动得到朝廷大力支持8.如图是1911年时人创作的一幅政府漫画《加人一等》。作者意在A.揭露列强不断侵略中国B.阐明人民大众深受压迫C.批判清政府与洋人勾结D.强调社会变革势在必行9.1954年10月毛泽东在其讲话中强调:“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不愿意打……凡是赞成这个目标的,我们都能同它合作。”这说明当时中国A.积极反对霸权主义B.专注于国内经济建设C.外交政策益趋成熟D.外交环境有明显改善10.如表是陕甘宁边区公营贸易收入在财政岁入总额中的占比变化情况(单位:万元,1939一1940年为法币,1941-1945年为边币)。这一变化说明年份19391940194119421945公营贸易收入6.032.72—13963.2075999.53财政岁入660.03973.101960.5134867.50161007.43百分比0.91%0.28%—42%47.07%第13页共14页◎第14页共14页A.边区抗战的经济基础更加稳固B.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确立C.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被突破D.边区的币制改革成果显著11.在古代雅典,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在公民大会上出现争执时保持中立,人人必须站在某一立场上反对另一方,否则将被没收财产并予以流放;哲学家或饱学之士也无权隐居,他们有义务在公民大会上投票选举,并轮流为官。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民主决策,实行公民轮番而治B.依法治国,有效防范以权谋私C.崇尚理性,人文精神充分弘扬D.国家至上,个人自由受到限制12.在意大利14世纪以来的二百年间,除了那种受天主教会影响认为时间只是人们忍受苦难的过程、毫无创造价值的传统观念之外,一种将时间作为人类的宝贵财富,视珍惜时间、勤奋奋斗为高贵品质的新观念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座右铭。这说明当时A.天主教会宗教特权被推翻B.尊重现世渐成社会主流思潮C.人文主义的宗教观念盛行D.公众时间观念出现阶级分化13.如表是19世纪英国工业品出口和境外投资的地理分布情况表(注:以百分比计)。这反映出这一时期时期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其他工业品出口1816—1822年59.633.36.11.0—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大英帝国殖民地其他1865年48118249境外投资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大英帝国殖民地其他1830年669232—1854年5525155—1870年252711(印度)22(自治领)123A.英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日益衰落B.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争夺加剧C.工业化浪潮在欧美大陆迅速扩展D.世界商贸中心逐渐发生转移第13页共14页◎第14页共14页14.英国将甘地称为“圣雄”,将曼德拉称为“和平斗士”,宣称他们的思想为“普世主义”价值观。英国此举意在A.强化殖民地的依附意识B.有条件地支持印度独立C.塑造人类合作共赢的局面D.尊重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15.据统计,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从8.5%下降到5.9%,农业总产值从4.3%下降到1.1%,劳动生产率年增长从6.8%下降到3.2%。这-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苏联整体国力不断衰退B.军备竞赛拖累经济建设C.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二、论述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省份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北宋南宋北方河南526876462130655陕西4661764914505河北4732522628836山西312944306648山东16121119815625甘肃7811133163北京0000300辽宁1110000天津0000040新疆0300000宁夏0010020小计20021427218380684102南方江苏2437423232329206浙江1915415434514923福建04124035529538江西23133028330473四川46171623261183安徽6881816139122湖北91281315722湖南11412176762第13页共14页◎第14页共14页广东3439115451广西00044175上海00000711云南0001100贵州0000001海南0000011重庆0000032小计689014822920223082600——据王兆鹏(唐宋诗歌版图的空间分布与位移)整理综合表中的信息,概括唐至宋诗人的空间分布变化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海外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华侨掀起回国投资建厂的热潮,为支援祖国取得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强后盾。1929年至1932年底,南洋华侨归国者就超过二十八万人。而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中国抗战的不同时期,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区域的选择上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变化。注:1932年,受日军侵华形势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以长安为陪都进行建设。——据昊元、童莹(战时华侨投资国内空间分布:基于政策视角的解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所给地图中画出中国抗战不同时期内海外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的主要区域及其方向变化,并任选其中两大区域说明理由。(要求:按图例要求圈画出大致的地城分布及其变化方向;说明充分,表述清晰。)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部内容“互相矛盾”的宪法有学者认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在具体内容上出现了一些“互相矛盾”的规定,这突出体现在宪法总纲第八、九、十条的内容上。对此,我们应如何认识?材料 第八条 第13页共14页◎第14页共14页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农民增加生产,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国家对富农经济采取限制和逐步消灭的政策。第九条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改善经营,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第十条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国家通过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国营经济的领导和工人群众的监督,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限制它们的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54年宪法中“互相矛盾”的规定进行评述。三、材料分析题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英国何以崛起?英国的崛起是16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为研究英国何以崛起这一问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以下两则史料。材料一 对食品的渴求是英国发展的驱动力。17世纪以来,产自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东海岸)海城的鳕鱼深受民众喜爱,为此英国成为组芬兰捕鱼业的主角,该岛最终也成为其殖民地。英国商人又靠把大量的腌鳕鱼卖到欧洲各国而发大财,再用这些利润去资助海上探险家和商船海员的航行。1570-1689年间,英国舰船吨位增加了7倍,英国成为欧洲主要海上强国。对于甜味的渴求在英国也势不可当。到1775年,英国所有进口商品中糖取代亚麻跃居第一,这使其在拉美地区的甘蔗种植园对工人有持续需求,进而又刺激了黑奴贸易的发展,仅1688年英国的燕糖岛就需要2万名奴隶。蔗糖贸易不仅给英国带来巨大财富,还有成长起来的商业和工业。——据【英】莉齐.克林汉姆{饥饿帝国》材料二 14世纪黑死病横扫欧洲各地,英国也未能幸免于难,一直到16世纪中叶人口规模才有所恢复。由于人口供给不足,在英国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雇主们不得不支付高工资来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当时英国工人工资的平均水平要远高于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这就使得英国工人有实力花更多的钱去品尝美味佳肴,穿着高档服饰,也为未来的技术革命提供了条件。——据【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解密: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1)材料-、二对于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有价值吗?分别说明你的理由。第13页共14页◎第14页共14页(2)材料一、二都展现了怎样的历史研究视角?利用该视角研究问题需要注意什么?(3)对于该小组的研究,你认为还可以搜集哪些方面的史料?举两例予以说明。第13页共14页◎第14页共14页参考答案:1.A【解析】【分析】【详解】商朝在王以下设置各级的贵族与官吏,反映了商代国家官僚体系的建立,说明商朝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甲骨文中关于商朝官名的记载,无法体现记载内容丰富,排除B项;材料反映商朝已经建立官僚制度,但“完备”表述言过其实,材料也不足以说明,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商代等级秩序森严,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2.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秦朝芝罘碑文中记载义诛信行……烹灭强暴,振救黔首;琅邪碑文中也有记载:端平法……同父子,圣智仁……”可知,碑文记载的“端平法度”体现的是重视法治,属于法家思想;而碑文中的“义信智仁”体现的是儒家的伦理关系,这反映了儒家思想在秦朝有一定影响,C项正确,碑文中不仅有法家思想,也有儒家伦理关系,故A说法错误,排除A项;碑文记载的有一部分是歌颂秦始皇,而琅邪碑文中的记载,属于历史事实,故B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秦的暴政及其灭亡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3.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唐政府的一系列规定都是要保证货币的充足数量,促进货币的顺利流通,以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相反其目的是促进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推动货币制度的改革,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保证货币流通,促进商业发展,未涉及当时经济的凋敝,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答案第10页,共10页4.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绍兴七年(1137年)为南宋高宗时期,而“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体现了南宋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带来的巨大利润。而材料“帝以海外诸番朝贡,附带货物交易者,须有官专主之,遂于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提举司”则体现了外国在朝贡时附带货物,需要管理,因此明朝设机构进行管理,体现了明朝海外贸易实质上是朝贡贸易,而明朝设置机构的举措,则适应了对外贸易的政治化,即海外贸易服务于朝贡体系,A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南宋重视对外贸易带来的利润,而明朝实质上是朝贡贸易,这种做法并不能推动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排除B项;朝贡贸易的原因并不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是“天朝上国”思想导致,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市舶司功能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5.D【解析】【分析】【详解】从表格看出,清中叶人口激增,人均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粮食亩产得不到较大增长,成品粮生产率下降,这反映了人口过快增长制约生产率提高,故D项正确;从材料信息看出,宋朝粮食亩产低于唐朝,但是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经济繁荣,故排除A项;B项中“持续”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土地开垦是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之一,而生产技术是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6.B【解析】【分析】答案第10页,共10页【详解】鸦片战争后,国人提出建立海军加强海防、“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国人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不断探索强国御侮的道路,故B项正确;建立海军以及“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与中国近代工业化无关,排除A项;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近代主要表现为中国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意识,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意识才真正觉醒,排除C项;材料中的这些思想只看到了西方军事、技术方面的先进,没有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先进,对西方没有清醒的认识,对世界形势缺乏深刻认识,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7.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引起清王朝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但从“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可以看出,清政府中央权威相对稳固,还能制约地方势力,故C项正确,排除A项;仅从“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不足以说明清廷人事动荡,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8.D【解析】【分析】【详解】据漫画分析可知,漫画图左为洋人,图右为清朝官员,落入盆中的为铜钱。漫画形象的揭露了清政府不顾人民的死活,勾结洋人拼命压榨百姓的卖国外交,旨在警示人民认清中外反动势力的本质,强调社会变革势在必行,D项正确;材料揭露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压榨人民,A说法片面,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揭露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压榨人民,阐明人民大众深受压迫不是主旨,排除B项;材漫画形象的揭露了清政府不顾人民的死活,勾结洋人拼命压榨百姓的卖国外交,旨在警示人民认清中外反动势力的本质,而不是批判清政府与洋人勾结,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第10页,共10页【点睛】9.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不愿意打……凡是赞成这个目标的,我们都能同它合作。”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经济恢复,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积极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些表明了我国外交政策趋于成熟,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反对霸权主义,排除A项;材料是为经济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主旨是外交,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外交环境的改善,而是我们要去改善,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0.A【解析】【分析】【详解】表中数据显示,陕甘宁边区公营贸易收入在财政岁入总额中的占比不断增长,1945年达到47.07%,公营贸易收入的增加增强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实力,为边区抗战奠定经济基础,故A项正确;陕甘宁边区公营贸易收入在财政岁入总额中的占比在最高时达到47.07%,公有制经济并没有占主体地位,排除B项;1939一1945年时抗战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国民政府没有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封锁,排除C项;公营贸易收入在财政岁入总额中的占比增加,反映了公营贸易的发展,边区的币制改革并非最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1.D【解析】【分析】【详解】答案第10页,共10页据材料可知,在公民大会出现意见分歧时,公民没有“保持中立”的权利,必须立场鲜明;“哲学家或饱学之士也无权隐居,他们有义务在公民会上投票选举,并轮流为官”,这一方面体现了个人自由受限制,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民大会至上,国家利益至上,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在公民大会出现意见分歧时”的公民应该怎样做,以及对哲学家或饱学之士的要求,未涉及决策的方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防范以权谋私”,排除B项;材料中法律的规定,冲击了公民的理性,而不是崇尚理性,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2.B【解析】【分析】【详解】14世纪意大利首先开始文艺复兴运动,越来越多人对时间的认识由“人们忍受苦难的过程、毫无创造价值”到“人类的宝贵财富,视珍惜时间、勤奋奋斗为高贵品质”,说明人们反对天主教会思想的束缚,重视通过努力奋斗创造在现世社会生活的幸福,尊重现世渐成社会主流思潮,故B项正确;天主教会仍然具有宗教特权,排除A项;材料反映文艺复兴重视现世生活幸福的人文主义观念,不是宗教观念,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阶级分化,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3.C【解析】【分析】【详解】19世纪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从表格信息看出,英国工业品出口和境外投资在欧洲、美洲占有很高比例,英国的境外投资对于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具有重大影响,由此可知,工业化浪潮在欧美大陆迅速扩展,故C项正确;19世纪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排除A项;表格信息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争夺,排除B项;19世纪世界商贸中心在欧洲,且材料无法体现世界商贸中心转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4.A【解析】【分析】答案第10页,共10页【详解】英国宣扬他们的“普世主义”价值观,目的是强化殖民地人民的依附意识,以利于其殖民统治,故A项正确;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不会支持印度独立,排除B项;英国此举意在利于其殖民统治,并非为了人类合作共赢、尊重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排除CD项。故选A项。【点睛】15.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均处于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影响力人民生产队积极性,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此时苏联的军事实力不断上升,尤其是核弹头的数量超过美国,故A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军备竞赛拖累经济建设是其原因,但军备竞赛的结果也是斯大林模式导致,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6.唐代前中期,我国诗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诗人数量超过南方;晚唐以后,南方诗人数量开始赶超北方;两宋时期,我国诗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相比南方诗人数量已占据绝对优势。唐代前中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我国北方,北方政治统一、社会安定,文化基础厚重,经济发展明显领先于南方。唐代后期,安史之乱及其所导致的藩镇割据相继出现,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加之唐代后期政局混乱和农民起义,北方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而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超过北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持续南移,宋都南迁,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北方。唐宋诗人空间分布的变化直观展现了我国古代诗坛重心的逐渐南移,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重心的逐渐变迁。【解析】【分析】【详解】答案第10页,共10页变化:据表格信息可知唐代前中期,我国诗人主要集中在河北、山西、山东等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诗人数量超过南方;而晚唐以后,南方如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诗人数量开始赶超北方;两宋时期,我国诗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相比南方诗人数量已占据绝对优势。说明: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唐代前中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我国北方,北方政治统一、社会安定,文化基础厚重,经济发展明显领先于南方;唐代后期,安史之乱及其所导致的藩镇割据相继出现,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加之唐代后期政局混乱和农民起义,北方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而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超过北方;而两宋时期,经济重心持续南移,宋都南迁,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北方;唐宋诗人空间分布的变化直观展现了我国古代诗坛重心的逐渐南移,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重心的逐渐变迁等方面阐述。【点睛】17.画图:答案第10页,共10页(注:1932年之前,主要分布在南京周边的华东地区及以广东、福建为主的华南地区;1932年之后,逐渐转至以陕西、甘肃为主的西北地区;1937年底以后,再次逐渐转至以重庆、四川、贵州为主的西南地区)说明理由:华东、华南地区(东部沿海、东南沿海)1932年之前,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华侨倾向回国投资;日本侵华战事集中在东北地区,华东、华南相对安定;南京周边的华东地区毗临国民政府政治和经济中心,投资条件便利;这些地区历史上原有经济发展基础;华南地区地近南洋且是著名侨乡;西北地区:1932年之后,日本侵略威胁到华北、华东地区,华侨投资受损;国民政府酝酿迁都西安,吸引华侨投资转移;西北地处抗战后方,地理位置险要,局势相对稳定;民族危机加深,华侨支援抗战的爱国意识增强。西南地区:1937年底后,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华侨爱国投资热情高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亟需加强西南地区开发建设;东部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工业大量向西南大后方迁移;西南地区富含军事工业急需的矿产资源。【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1929年至1932年底,南洋华侨归国者就超过二十八万人。而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中国抗战的不同时期,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区域的选择上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1932年之前,主要分布在南京周边的华东地区及以广东、福建为主的华南地区;1932年之后,逐渐转至以陕西、甘肃为主的西北地区;1937年底以后,再次逐渐转至以重庆、四川、贵州为主的西南地区。说明理由:华东、华南地区(东部沿海、东南沿海):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1932年之前,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华侨倾向回国投资;日本侵华战事集中在东北地区,华东、华南相对安定;南京周边的华东地区毗临国民政府政治和经济中心,投资条件便利;这些地区历史上原有经济发展基础;华南地区地近南洋且是著名侨乡等角度回答。西北地区: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1932年之后,日本侵略威胁到华北、华东地区,华侨投资受损;国民政府酝酿迁都西安,吸引华侨投资转移;西北地处抗战后方,地理位置险要,局势相对稳定;民族危机加深,华侨支援抗战的爱国意识增强等方面回答。西南地区: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1937年底后,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华侨爱国投资热情高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亟需加强西南地区开发建设;东部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工业大量向西南大后方迁移;西南地区富含军事工业急需的矿产资源等方面回答。【点睛】18.1954年宪法在承认、保护各种私有制经济的同时,又推动、鼓励它们逐步改造成为公有制经济。(概述宪法特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依靠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取得革命胜利,建国后为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同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也为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建国初承认私有制经济有利于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宪法承认私有制经济是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的需要。答案第10页,共10页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宪法将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是我党领导完成社会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总之,这一特点说明1954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充分反映了过渡时期的现实需要和根本任务,为推动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农民增加生产,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国家依照法律保护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改善经营,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可知,1954年宪法在承认、保护农民、手工业者、资本家私有制经济的同时,又推动、鼓励它们逐步改造成为公有制经济。(概述宪法特点)论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依靠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取得革命胜利,建国后为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同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也为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建国初承认私有制经济有利于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宪法承认私有制经济是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宪法将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是我党领导完成社会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这一特点说明1954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充分反映了过渡时期的现实需要和根本任务,为推动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等方面回答。【点睛】19.(1)有;(只有判断没有理由者不赋分)材料一从对食品的积极追求扩大了英国海外贸易(或:刺激了殖民扩张、壮大了经济实力)的角度,探讨了英国成为海洋强国和殖民帝国的成因。答案第10页,共10页材料二从工人的高工资收入增强英国社会消费能力、扩大国内市场(或:劳动力成本提高刺激支持机器发明)的角度,探讨了英国率先孕育工业革命的因素。(2)从普通大众立场(或: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微观层面)研究客观历史。应该将微观历史研究与宏观历史研究相统一,将相对具体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融入对人类社会重大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之中进行综合分析考察。(3)从英国与荷兰、法国等国的殖民战争促进英国殖民帝国的形成的角度;从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逐步确立促进英国经济发展的角度;从工业革命的发生促进英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的角度;从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对英国崛起的影响的角度;【解析】【分析】(1)有;根据材料一“对食品的渴求是英国发展的驱动力”“对于甜味的渴求在英国也势不可当”“英国商人又靠把大量的腌鳕鱼卖到欧洲各国而发大财……成为欧洲主要海上强国”“蔗糖贸易不仅给英国带来巨大财富,还有成长起来的商业和工业”,概括得出对食品的积极追求扩大了英国海外贸易的角度,探讨了英国成为海洋强国和殖民帝国的成因。根据材料二“英国工人有实力花更多的钱去品尝美味佳肴,穿着高档服饰,也为未来的技术革命提供了条件”,概括得出材料二从工人的高工资收入增强英国社会消费能力、扩大国内市场的角度,探讨了英国率先孕育工业革命的因素。(2)对食品的积极追求、工人的高工资收入增强英国社会消费能力、扩大国内市场,都是从普通大众立场研究客观历史。注意:根据所学,可从应该将相对具体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融入对人类社会重大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之中进行综合分析考察等角度分析总结。(3)根据所学,还可以从从英国与荷兰、法国等国的殖民战争促进英国殖民帝国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逐步确立促进英国经济发展;从工业革命的发生促进英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对英国崛起的影响;等史料进行研究。【点睛】答案第10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