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谁是最可爱的人说课稿
docx
2022-01-26 09:45:53
3页
《谁是最可爱的人》说课稿一、课文特点《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50年代初,它曾以那奔放的思想感情,激起全国人民心头的汹涌浪涛,鼓舞着人们投入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作者魏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抗美援朝期间,他曾两次到朝鲜前线,深入连队生活,深深感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回国后,提炼了三个典型事例,选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而发人深思的题目,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热情地讴歌了这场伟大的斗争。这篇文章是学生学习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巧妙组织材料的好教材。二、设计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通过语文实践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本课针对初一学生虽对“通讯”这一体裁有一定了解,对文中所记录的材料能进行一定归纳,但对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材料表达中心,则不知所以然,这一点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积极参与课文的分析,让学生在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中感悟,从而帮助学生感知“如何围绕中心选材”这一教学重点。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根据教材特色和设计理念,制定了教学突破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具体内容如下:教学突破口:魏巍曾在朝鲜战场上记下了二十几个事例,但在文中只写了三个事例,为什么不全部写下来?教学目标:1.学习选取典型材料表达中心的方法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中教学目标1是显性的、直接的,而教学目标2则是则是隐性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理清材料与中心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理解文中不少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四、教学流程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呢?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鉴于本文特点,我的导入从创设情境入手,利用相关朗诵和纪录片,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时代。
课文分析至关重要,因为教学目标要在这里实现,难点要在这里解决,教学重点要在这里强调。首先,速读全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概括性的句子说出文章主要叙述的三件事。其次,提出教学突破口,为下文分析埋下伏笔,出示教学目标。然后,分析文章三个典型事例1.分析“松骨峰战斗”一例先指定学生朗读这部分内容,并要求思考,在这次战役中志愿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困难?文中如何描写战士们英勇歼敌的?表现了战士们哪些崇高品质?然后分析语段,体会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再以齐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这部分内容结束对这一事例分析。2.分析“马玉祥救小孩”一例在指定两位学生朗读时,要求其他同学圈划出表现志愿军战士对人民的爱的语句。接着通过分析马玉祥救小孩的动机和表现,总结其国际主义精神。3.分析“防空洞谈苦乐”一例先提出思考题:第一、第二个事例已能充分说明志愿军战士恨敌人、爱人民,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那么,删去这个事例行不行?后让学生散读这部分内容,然后通过分析,通过学生对这一部分其他内容的质疑,让他们明白正是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祖国人民的深沉的爱,才会使他们对敌人无比恨,对朝鲜人民具有强烈的爱。至此,通过朗读、提问、质疑、讲解等方式对课文主体部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了分析,我们完成了教学目标一——选择典型材料表达中心,同时自然地解决了教学突破口中的问题。最后,讨论问题,至此,你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在当今的社会中你觉得怎样的人是“最可爱”的?通过讨论,让学生争做时代“最可爱的人”,同时巩固了教学目标二。另外,针对本课的难点,文中不少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我在课文分析、事例小结的时候尽量使用文中语段。如:在“导语之后”,先听录音(课文1—3段),让作者的激情感染学生,使作者“最急于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最急于”知道的,再速读全文,整体感知。分析三个事例之间也尽量用文章语段进行过渡;在分析完事例后,再听录音(课文第14、15段),激发感情,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利用这样的方式,一使这堂课的结构紧凑,二为下一课分析文中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埋下伏笔,所以本堂课的作业为:传情达意地朗读课文,重点体会文中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
附:板书谁是最可爱的人松骨峰战斗——意志——英雄主义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品质——国际主义防空洞谈话——气质、胸怀——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