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4 18:08:08 9页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8页54题)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5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50分。1.“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七仙女和牛郎董永的美丽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最主要特点是()A.刀耕火种是主要的耕作方式B.土地兼并十分严重C.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D.十分重视水利灌溉事业2.考古学家在对我国某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以下两件农具(经技术测定,这两件农具均为同一时期遗存下来的物品)。此遗址最早是()A.西周B.三国C.唐朝D.北宋3.“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周杰伦所唱的这首歌曲,其歌词反映了明代宣德年间出产的一种瓷器珍品,它是()A.五彩瓷B.唐三彩C.青花瓷D.珐琅彩4.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A.“夜市”的繁盛B.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5.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A.海禁政策    B.抑商政策   C.奖励农耕的政策   D.禁奢侈6.下列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B.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D.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7.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后来,它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它的发展历程说明()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B.民族工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困难重重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独立的发展8.右图人物是清末状元,曾任中华民国农林、工商部长。他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楷模。他是()A.张謇B.陈启沅C.周学熙D.荣德生9.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10.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9\nA.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B.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C.中国资产阶级受利润的驱使,积极兴办企业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1.下表是20世纪中期,我国工业品产量指数比(以1949年以前的最高年为100)。表中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A.政府采取恢复经济的措施B.一五计划鼓舞了人民的热情C.苏联的援助D.三大改造的结果1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3.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14.报纸的新闻报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人民日报》刊登的内容说明()A.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B.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C.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D.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15.下图反映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土高炉炼钢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领导人的果断决策1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农村B.沿海地区C.城市D.国营企业1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9\n出自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的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企业股份制改造19.“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20.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的特区,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共舞,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它已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上述材料是某一文学作品中对某一个城市的描述,这个城市应该是()A.广州B.上海C.深圳D.珠海22.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23.某班学生在历史课上表演反映清末明初礼仪风俗的课本剧,下列表演的内容不属于新式礼仪的是()A.握手B.跪拜C.鞠躬D.拥抱24.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欢”叫做“稀饭”、“哥哥”简称“GG”、“我”叫做“偶”。下面对此的评价错误的是()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B.网络语言别具特色C.该观点对网络持完全否定态度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25.右图是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1552-1610)向明朝皇帝进贡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绘制时间应该是在()A.新航路开辟前B.新航路开辟后C.工业革命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26.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A.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B.美洲的烟草、中国的茶叶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C.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27.《大航海时代Ⅱ》的电脑游戏中有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德国和奥斯曼帝国六个国家的主角可以选择。下列是对这些国家的历史作用的简介,其中符合奥斯曼帝国的是()A.积极支持迪亚士的海上探险B.积极支持哥伦布的海上探险C.控制了东西方商路,使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困难D.把东方的商品辗转运销西欧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28.右图是1892年美国芝加哥为庆祝某位著名航海家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航海家应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 D.麦哲伦29.“土豆”是马铃薯的俗称,最早栽培这种作物是在()A.亚洲B.美洲C.欧洲D.非洲30.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著作《根》的书影。书中讲到18世纪60年代,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上述情景反映()9\nA.圈地运动B.黑奴贸易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31.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的是()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C.圈地运动的进行D.手工工场的发展32.1878年,爱迪生在报上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因为这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将要被淘汰。这项新发明是()33.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的60年。”当年,维多利亚女王若想到英国各地巡视,那么她可以选择乘坐()①轮船②火车③飞机④汽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4.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连为一体。关于世界一体化的表述,错误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B.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收益者C.一体化进程,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和融合D.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35.下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史图片。它们当时使用的发动机分别是()A.柴油机和汽油机B.蒸汽机和电动机C.蒸汽机和内燃机D.内燃机和电动机36.“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这首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A.世界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wwC.肯尼迪执政 D.克林顿执政37.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坚定地认为,需要进行“大胆的、持久的试验”。这里的“试验”是指()A.实行“新政”       B.提出“新边疆”的施政纲领C.奉行自由放任主义     D.实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38.罗斯福新政通过的诸多法律中,主要着眼于缓和劳资矛盾的是()A《紧急银行法》B《工业复兴法》C《全国劳工关系法》D《社会保险法》39.1929-1933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该工程是一项水坝、水电站、航运、防洪兼有的水利系统。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A.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B.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扩大消费,刺激生产C.国家在危机期间也不能放弃大型工程的修建D.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美国人民反危机的信心 40.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B.调节农业生产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41.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有关美国“新经济”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9\nA.经济持续增长B.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C.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42.从1800年到189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11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81倍。到1900年,美国有6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纽约达到350万。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A.人口下降B.城市化进程加速C.联邦政府成立D.小农经济破产43.路德维希·艾哈德(1897-1977)享有“德国经济奇迹之父”美誉。他为建立战后德国经济发展模式作出重要贡献,使本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种模式是()A.混合市场经济B.计划指导型经济C.社会市场经济D.政府主导型经济44.政治权力成为最大的经济资源,这一经济模式是二战后哪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45.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46.《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就等于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B.实施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D.实行农业集体化47.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C.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D.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48.2022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49.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国际恐怖活动    B.毒品走私    C.人口爆炸    D.全球变暖50.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文中描述一个美国家庭在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这从深层意义上表明()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B.中国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51;52;53;54题,共50分5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9\n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材料三: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以上材料摘自《复兴之路》解说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为搞活经济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2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来,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实践探索?(4分)52.工业文明的崛起促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也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产生了强烈冲击。(13分)材料一:“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矧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卞宝第《卞制军政书》(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变化趋势?(2分)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农村人口涌向通商口岸。电视剧《霍元甲》就表现了祖籍天津静海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1910)在上海租界开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2)根据所学知识,仿照例子,将下表补充完整。(各两项,4分)材料三: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9\n(3)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礼较旧式婚礼的进步之处。(3分)(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在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以上深刻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53.阅读下列有关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的报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851年伦敦世博会,组委会非常希望中国参加世博会,但是中国置之不理。英国当时想,中国不参加,中国商家也可以代表中国参加。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托运往英国终于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材料二:实业家周志俊参加了1933年的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天天清早起来一直看一直走,整整7天,等到闭馆才回来,连吃午饭都是在世博会里。然后写了一篇《芝博琐言》,有1.2万多字,重点讲述了展出飞机、汽车等先进工业产物的科学馆,其中他有一个先进理念值得学习,就是我们不能只展示传统的与时代脱节的东西。”材料三: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和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是以政府名义举办的两次类似于世博会的大型展览会,可以视为中国在上世纪初的两次世博“预演”,进一步佐证了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力和中国对世博会的参与热情……材料四:2022年4月30日,上海世界博览会盛大举行。世博会上写满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遗憾与悲壮,而今天,中国再一次实现华丽的转身。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举例说明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英国可能给伦敦博览会带来哪些最新技术成果?(2分)(2)材料二中周志俊认为“我们不能只展示传统的与时代脱节的东西”,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3)材料三中1929年以政府名义举办的大型展览会有哪些有利条件?(4分)(4)四则材料反映中国与世博会经历了怎样的历程?(2分)你有什么启示?(3分)5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证明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也不能缺少中国。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世界的影响。                      ――《历史必修第二册》(人民版)材料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动更加广泛和迅速,这一切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拉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跨国犯罪严重,这一切又增加了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紧迫性。在这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前进。9\n――胡锦涛《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请回答:(1)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什么?(2分)中国是何时被正式批准加入世贸组织的?(1分)(2)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请举出三个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3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与弊,(2分)并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2分)玉溪二中2022——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5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50分。)1---5CCCBB6---10CCABD11---15ABBDC16---20DACAC21---25CCBCB26---30DCBDB31---35BCCBC36---40AACBC41---45CBCCA46---50BDDDC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51;52;53;54题,共50分)51(13分).(1)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答出具体政治制度的也可);经济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答出工业体系也可);科技基础: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3分)(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4分)9\n(3)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交: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答出参加维和行动等也可);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答出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活动的也可)。(2分)(4)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52.(13分)(1)趋势: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2)(各答出其中两项即可)(4分)(3)进步:①男女婚姻自由(自主、男女平等);②礼仪简约文明;③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3分)(4)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和文化运动的推动等。(答出其中两项即可)(4分)53.(14分)(1)技术成果:蒸汽机、纺纱机、蒸汽机车。(2分)(2)赞同;世博会是各国最新科技、产品的展示和交流,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优势。中国的传统奇珍异宝和土特产无法体现世博会的主流。(3分)不赞同:世博会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习俗的展示,而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科技落后,展示传统和文化习俗成果就是最好的表现。(3分)(3)有利条件:经济: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4分)(4)历程:政府置之不理(或民间自行组织参展)——政府“预演”——盛大开幕。(2分)启示:世博会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各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并获得进步;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的曲折过程;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分)54.(10分)(1)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分); 2022年11月(1分)(2)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3分)(3)利: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动更加广泛和迅速。(1分)弊:南北差距拉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跨国犯罪严重等等。(1分)对待: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各种风险要充分估计并做好应对。(2分。言之有理均可给分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