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docx 2022-08-24 18:08:23 8页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历史(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列节日中与宗法制关系最密切的是A.端午B.清明C.七夕D.元宵2.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这一现象演变反映的实质是A.礼乐制度的建立B.封建等级制度建立 C.专制皇权的强化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4.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汉武帝时建立的“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朝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度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司法权C.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宗教事务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5.唐朝有一读书人贾六进士及第后,被分配到审议军国大政的部门工作,他应就职于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6.藏文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三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吐蕃的大喇嘛)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管理这个省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B.西藏行省C.刺史D.宣政院7.“宁可使中夏(指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近代中国与此类似的言论是A.“扶清灭洋”B.“师夷长技以制夷”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东洋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玩”8.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下列资料中,你会选择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②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录③万人坑遗址      ④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A.九一八事变之后 B.西安事变之后 C.卢沟桥事变之后 D.中共七大之后10.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8-\n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11.中华民国政府时期,将十月十日定为“国庆日”“双十节”。直至今日,台湾地区每逢“双十节”都要举行盛大庆典。“双十节”的由来是A.当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B.当日爆发黄花岗起义C.当日武昌起义爆发D.当日爆发金田起义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A.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制度B.它具有明显的民主性C.它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D.它废除了封建制度13.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14.“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A.义和团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15."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这首民歌反映出当时中国革命的特点是A.城市暴动,武装起义B.以俄为师,党内合作C.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合作,全民抗战16.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①端午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下列各项中,属于图2所示会议主要成果的是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针D.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8.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推动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这表明新中国-8-\nA.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B.基本上突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C.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D.已经和美国改善关系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改善与美国的关系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①②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20.下列有关雅典公民亚哥斯的叙述,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①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②他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③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④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1.“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列,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B.确保了罗马帝国境内所有居民的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22.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发展经济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D.科技强国23.马啸原说:“近现代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和中世纪西方政治制度的延伸,是在继承和改革古代和中世纪政治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由此判断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执政官——总统B.元老院——参议院C.公民大会——众议院D.陪审法庭——议会24.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你认为他的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B.“国家元首可以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外行使一定的权力”C.“它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D.“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内阁制”2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力制衡”26.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1787年美国宪法27.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A.部分城市工人赢得选举权B.保障了妇女的权利与自由C.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D.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28.英、法、美、德等国的代议制各有特点,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资产阶级通过设立议会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对近代西方议会的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C.德意志帝国皇帝主宰议会      D.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参、众两院-8-\n29.上海造币厂制作的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纪念章的背面,图案是一位妇女张开双臂护佑着一堵墙边的殉难者,这堵墙是一次革命终结的地方。它位于A、英国伦敦B、法国巴黎C、德国柏林D、俄国莫斯科◇《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巴黎公社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俄国二月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的成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要与具体的国情相结合;30.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后写的几点学习心得,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31.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指引下进行的”。照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是A.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B.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C.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                            D.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32.从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2022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2022年12月15日,日本参议院投票通过“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法案。其最主要原因是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D.日本逐渐成为经济大国33.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多边外交”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34.美国史学家沃尔特说:“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当时限制美国“威力”的国际力量包括①欧盟   ②日本 ③不结盟运动④中国A.①②③④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3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隋唐时期36.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37.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C.男女分工明确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8-\n38.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因为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品经济的发展39.冯一下先生在《再说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中说:“实行‘’政策后,清朝政府禁止中外商人直接交易,规定双方交易必须通过十三行进行,于是中外贸易转运就形成下图所示的‘链条’”。外国商人中国商人十三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根据引文上下文的逻辑,下划线上可填写“闭关自守”一词B.将中外贸易限制在十三行框架下不利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C.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必然会导致这样的对外贸易政策D.十三行在中外贸易中处在中介地位上,属于外贸中介机构40.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是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②“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③“冰雹无情”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四大家族和日本侵略者的双重挤压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大题,满分40分)41.(10分)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材料二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8-\n    ——N.佩弗《远东》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和一个人一样,耳边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唐朝实施了什么政治制度?(1分)(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政府?这种“仿制品”在中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这一时期还有哪些基本政治制度?(3分)(4)请概括说明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三种政治模式本质上的不同。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怎样的一个发展趋势?(4分)42.(13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材料二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四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反分裂国家法》材料五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台湾《中国时报》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2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5分)(3)“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2分)(4)材料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2分)43.(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8-\n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材料四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明]李鼎《李长卿集》材料五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中国古代史》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的变化。(2分)(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6分)(4)依据材料四,分析古代商业发展呈现什么特点?联系所学知识,举两例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商人群体。(4分)(5)“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和商业市镇的繁荣说明了什么?(2分)-8-\n昆明第三中学2022-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选择题:共60分1-5  BDCCB   6-10  DADCC  11-15  CDCCC  16-20  BDBDC  21-15  DCDBB  26-30  CDCBD31-35  DCDDD  36-40  DDDCC41.(10分)(1)实行三省六部制;(1分)(2)中华民国或南京临时政府。(1分)失败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或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1分)(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4)不同:唐朝的三省六部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南京临时政府体现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新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趋势:由专制到民主。(1分)42.(13分)(1)功绩:统一六国(2分)(2)制度:秦朝郡县制度;元朝行省制度(2分)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3分)(3)力量:义军和黑旗军(2分)(4)内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5)认识: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2分)其他思想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的回答亦酌情给分)-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