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八校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试题
docx
2022-08-24 18:09:03
20页
上海市八校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周谷城学术精华录》中说:“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对立C.广义历史与狭义历史的关系D.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答案】D【解析】考察历史研究之目的。古训,学史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孔子的春秋笔法,寓褒贬与历史之中,以警戒后人。故应选D。2、《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水平D.劳力短缺【答案】C【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长期的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为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问题,满足国家的需要,男耕女织则是最好的方式。故应选C。3、“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哪派思想家的主张?A.儒家B.法家C.道家D.兵家【答案】C【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4、以下帝王按照其生活年代从早到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刘秀②刘邦③刘备④刘彻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答案】C【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帝王。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刘备三国时蜀国的开国皇帝;刘彻汉武帝,西汉第五代皇帝,也是西汉最为强盛的时期。此题也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知刘备为最晚的皇帝,选项中只有C项中③在最后。故应选C。5、“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李密《陈情表》,作者生活的时代应是A.秦朝B.晋朝C.唐朝D.宋朝20【答案】B【解析】《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材料中“察”:考察和推举;“孝廉”: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的人物,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来做官举:推举;“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故应选B。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晚唐诗人杜牧借历史典故暗讽唐朝统治者耽于声色,不思进取。该历史典故出于右图所示哪个政权?【答案】C【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诗歌。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南陈后主“耽于声色,不思进取”最终亡国,从图中政权的态势来看,当属C项:北周势力强大,处于灭亡北齐和南陈的的前夜。故应选C。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科考取士使得)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大集合。……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而边区远陬,更易有观摩有刺激,促进其文化学术向上之新活力。”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科考取士有利于全国各地人才的汇集B.科考取士有利于促进文化交融与传承C.科考取士有利于政府和社会群体交流D.科考取士有利于边远地区文化的发展【答案】B20【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它可以使门第一般的民众通过考试达到自己的目的。每到全国考试的时候,各地的学子,不管远近,纷纷到京城应试,蔚为壮观。故应选B。8、以下选项中,对宋神宗时王安石的变法,评价较为中肯的是?A.稍有成效,未动根本 B.国势大振,联金灭辽 C.外患入侵,靖康之变 D.国势日衰,一蹶不振【答案】A【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王安石变法。联系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可知A项评价最准确。9、中国史学界“两司马”的代表作既是重要史料,又是文学名著。两书记载的重合时期应为A.从三皇五帝到西汉武帝B.从战国到西汉武帝C.从西汉武帝到北宋神宗D.从战国到五代十国【答案】B【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史籍。《史记》的内容是从黄帝到西汉武帝的史实;《资治通鉴》是从战国到五代的史实。故应选B。10、左图所示人物对中国学术思想及文化发展,有何伟大贡献?A.独尊儒术,确立儒家学术思想主流地位B.高谈玄学,为心情苦闷的士人提供慰藉C.援佛入儒,是人伦义理之学的集大成者D.整理古籍,编撰《四库全书》传承文化晦庵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答案】C【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说。此图人物为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故应选C。11、中国历史悠久,古都众多。以下古诗词描绘的古都与地图标号对应一致的有几个?20①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③流求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东。势须至此少休息,乘风径集番禺东。④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都城。①描绘的是唐都长安,②描绘的是洛阳,③描绘的是广州,④描绘的是杭州。从图中序号来看,长安、洛阳对应正确。故应选B。12、“上谕文武百官曰: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纪纲。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期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蠹害政治,谋危社稷……赖神发其奸,皆就殄灭。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据此,这位“上”应该是A.唐太宗B.宋太祖C.元世祖D.明太祖【答案】D【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承元制,但有损益。“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指胡惟庸作乱,太祖以此为借口,“革去中书省,升六部”。故应选D。13、右边铜版画所展示的人物群体集中活动于A.13~14世纪的泉州B.14~15世纪的广州20C.16~17世纪的北京D.17~18世纪的上海【答案】C【解析】考察古代的西学东渐。解答此题需结合西方16世纪的宗教改革,耶稣教在西方势力受损,转而到东方布教。为传教方便,带来西方部分科技,如图所示。故应选C。14、开辟新航路引发的贸易路线的转移,西欧国家可以①向东由小亚细亚到达东亚②向南绕非洲大陆南端至东方③向西经过南美洲前往亚洲④向北横穿亚欧大陆到达东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考察新航路的开辟。①是老路,显然不对;②是达·伽马所开辟路线,是对的;③是麦哲伦船队完成的环球航行,是对的④本身错误。故应选C。15、“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显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对材料描绘的这个时代的准确理解是A.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C.思想启蒙的理性时代D.资产阶级革命与掌权【答案】A【解析】考察资本主义的发展。B、C、D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A是综合性的。故应选A。16、“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这句话的作者应是A.LockeB.VoltaireC.MontesquieuD.Rousseau【答案】A【解析】考察启蒙思想。材料体现的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英国的洛克。A.Locke指的是洛克;B.Voltaire指的是伏尔泰;C.Montesquieu指的是孟德斯鸠;D.Rousseau指的是卢梭。故应选A。17、某位历史人物表示:凡不遵王法而自创邦国者,叛逆所为,岂欲冒此不韪名哉?奈(何)王加征(税),又非法苦(毒)我,始设新政,自守疆域,非得已也。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A.李自成B.洪秀全C.华盛顿D.罗斯福【答案】C【解析】考察美国独立战争。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加重税收,引起殖民地人民强烈反对,由此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华盛顿是北美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故应选C。18、《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中分析道:“20(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B.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C.强调坚定的信仰对大革命的重要性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答案】A【解析】考察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首先是第一次巴黎人民起义,君主立宪派掌权;1792年,第二次巴黎人民起义,吉伦特派掌权,建立了第一共和国;1793年,第三次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掌;后又经历了都政府统治时期、拿破仑的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统治、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直到第三共和国时期,民主共和制才得以确立。法国革命充满了曲折。故应选A。19、观察左图,根据所列年代与数据推测图表中曲线表示的是A.英国输华鸦片总量B.英国全国煤炭产量C.英国掠夺白银总量D.英国输华棉纱总量【答案】B【解析】考察英国的工业革命。从时间上来看,C、D明显不合题意;19世纪初为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偷偷运输鸦片到中国,所以也不合题意;曲线正是展现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所需能源大增,煤的开采量大增,这与曲线的走势相一致。故应选B.20、以下为四国宪法条款内容,按照颁布时间从早到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③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以州为当事人的一切案件,其初审权属于最高法院。④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其开会、闭会、停会及众议院之解散,皆以天皇之命行之。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①③④【答案】B【解析】考察近代资产阶级法律。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可知:②属于德意志帝国的宪法内容,④属于大日本帝国的宪法内容。我们知道,日本是在考察了欧美诸国的情况后得出一个结论“一切悉仿德国”,20然后才制定了本国宪法。故可知,日本宪法一定在德国之后才子制定,亦即④一定在②的后边,可排除C、D两项。③属于美国宪法的内容应在德国之前,故应选B。21、“把中英各约的修订作适当的推延,因此使得这一行动在时间上与中法和中美条约的修订更接近一些,也不会没有好处。因为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的通力合作,将会比这三国中的任何一国单独去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励行对目前情事的改进。”以下哪个选项内容是列强逼迫中国政府所作出的“改进”?A.被迫割让港岛B.允许公使驻京C.租借沿海港口D.苏州杭州通商【答案】B【解析】考察列强侵华。从题干的内容看,应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A是1842年的《南京条约》规定的,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的,C是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时所为,D是《马关条约》所规定的。故应选B。22、近代某支军队的军歌唱道:“规矩要肃静,有礼、有法、有号令。”军队制定“辨等明威”的军礼,以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与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维系官兵。该军队是A.绿营军B.太平军C.湘军D.新军【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中国军事的变化。从题干上来看,有近代气息如“军歌”,但军规中又包含封建的因素,强调“三纲五常、乡土观念”,由此可知此军队应是C,即湘军。23、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以下两张图片大致相隔A.10多年B.20多年C.30多年D.40多年【答案】C【解析】考察中国的近代化。首批留美幼童合影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大约应是19世纪60年代;广东咨议局开幕合影是1905年清末新政时期的,故可知二者大约相距30多年。故应选C。2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20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这一观点的是A.1689年《权利法案》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1804年《法国民法典》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解析】考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效仿美国1787年宪法。但后来它并没有一天真正实行过,只是军阀们的遮羞布而已。故应选D。25、上海市育才中学创始于1901年,初名育才书社,1912年学校改归工部局管理,更名工部局立育才公学。这里的工部局本质上是A.市政部门B.教育机构C.殖民政府D.文化部门【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教育。工部局是近代列强在租界内设立的管理机构,负责租界内的日常管理,相当于租界内的政府。故应选C。26、下表是某国的人口与土地面积的统计,这是哪一个国家的统计表?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答案】C【解析】考察德国疆域的变化。1918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1919年,处置战败国的巴黎和会召开,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对德国疆界进行了重新划分,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同时还失去波兰走廊部分领土。故出现上述领土面积、人口的变化。故应选C。27、“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抨激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这是作者对哪本(篇)著作的自我评价?A.胡适《文学改良刍议》B.陈独秀《文学革命论》C.鲁迅《狂人日记》D.李大钊《庶民的胜利》【答案】C【解析】考察新文化运动。鲁迅,新文化运动的闯将,1918年创作《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批判,将其比作“吃人的礼教”。这引起了广大青年的共鸣,深受他们的喜爱。故应选C。2028、历史的变迁反映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海著名的食品企业凯司令的创立即跟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大事有关,据其商标推测,该事件应为A.辛亥革命的胜利B.黄埔军校的建立C.北伐战争的完成D.围剿红军的捷报【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北伐战争。商标中“凯司令”寓意领导北伐胜利凯歌的总司令。故应选C。29、明治维新后开展的“修约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最大的区别体现在A.目的B.内容C.方式D.结果【答案】D【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外交。明治维新后开展的“修约运动”使日本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成为近代史上亚洲唯一独立的资本主义强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只是使中国收回部分权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未变,依然受到列强的剥削,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故应选D。30、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孕育出了了各不相同的经济政策。以下言论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行其道的是A.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B.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经济事务的最佳裁判者,自由竞争和致富的欲望可以导致社会整体财富的增加。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D.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答案】C【解析】考察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沉重打击,社会矛盾尖锐。为克服危机,解决矛盾,各国纷纷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以期实现充分就业,缓和矛盾,渡过危机。故应选C。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中国史籍中多有对游牧民族的记载:“(匈奴)逆天理,……以盗窃为务,……茍利所在,不知礼义。”——《史记》;“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汉书》:“(回纥)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新唐书》。对这些史料的解读,以下选项何者20较为适当?A.游牧民族限于自身发展水平,向往农业民族的富庶,常以劫掠的手段取得经济利益。B.这些记载出自中国正史,是农业民族对于游牧民族的恶意污蔑,并非实情,不足采信。C.正史记载反映了农业民族的价值观,但应考虑游牧民族的立场及游牧社会的经济特性。D.盗窃以及劫掠等手段虽不光彩,但客观上推动了游牧民族的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答案】CADB【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边疆少数民族经常对中原地区进行劫掠,破坏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正常的生活。故应选C。32、康熙帝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这段话说明A.修筑长城劳民伤财且无实用,利弊权衡弊大于利。B.满清王朝国力强盛兵力雄厚,没有修筑长城必要。3C.抵御外患根本在于国家实力,赢得民心政权自安。D.清统治者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埋下政权覆亡隐患。【答案】CABD【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边防。解答此题要理解题干的涵义,抓住关键词句。康熙认为,政权的稳固与否,不在于有没有边防工事,而“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故应选C。33、左侧漫画为美国画家于1890年前后创作,名为《参议院的老板们》,图中参议院大厅里,参议员们在讨论《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时不时向后张望,后排站着一群大腹便便的垄断资本家,他们偌大的肚皮上写着“钢材托拉斯”、“铜业托拉斯”、“标准石油托拉斯”等。据此推测作者创作该幅漫画的主旨是A.强调美国生产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B.说明重化工业成为美国经济支柱产业。C.讽刺美政客唯唯诺诺为大资本家服务。20D.抨击垄断企业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答案】DABC【解析】考察资产阶级政治。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产阶级为维护本身利益,凭借雄厚财力,培植代言人,以干预国家政治经济政策,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漫画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故应选D。34、洋务运动中随着近代航运事业的发展,产生如下结果:“以湖北一省而论……实因轮船畅行,民间衣食之途,尽为攘夺,江河船只顿减十之六七,失业之人不可胜计。而襄樊一带行店关闭,车户歇业,瘠苦情状,尤不堪寓目。”对此有人批评洋务运动是“刮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于官也”。这段史料说明A.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底层民众生活的困苦不堪。B.社会的转型发展往往伴随着部分群体的苦痛。C.近代航运企业夺利于民说明洋务运动的局限。D.片面追求经济变革而不动政治体制只能失败。【答案】BACD【解析】考察中国的近代化。历史的发展,往往是以牺牲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的。故应选B。35、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较为恰当的是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中国自身特点是决定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导因素之一。C.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应注重从内外双重因素综合展开。D.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答案】CABD【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历史研究。实际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综合因素所致,看问题、分析问题要用全面的观点,不可以偏概全。故应选C。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农商之辩(15分)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商君书·农战》材料二:(晁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土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腹肌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家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汉书·食货志》20材料三:“宋太祖乃尽收天下之利权归于官(中央),于是士大夫始必兼农桑(经济)之业,方得赡家,一切与古异矣。仕者既与小民争利,未仕者又必先有农桑之业方得给朝夕,以专事进取。于是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势益重。——(清)沈垚《落帆楼文集》(1)假设你是秦王,对材料一的主张你是何态度?(1分)你的决策依据是什么?(3分)最终产生的影响是什么?(1分)(2)假设你是汉帝,对材料二的主张你是何态度?(1分)你的决策理由是什么?(3分)最终产生的影响是什么?(1分)(3)为何宋朝加强中央集权会导致财政紧张?(3分)(4)关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除材料三的分析外,还可有哪些补充因素?(2分)【答案】【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解答:第一,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第二,结合具体的政治、经济状况;第三,结合当时的民族关系;第四,结合当时的中外关系,综合分析解答。37、传统变革(10分)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下划线中的观点。【答案】20【解析】解答此题要明白沿袭的是什么,变革的又是什么。沿袭的是议会制度、君主制;变革的是议会的权力扩大,君主的权力受限,统而不治。保留的同时有变革,变革的时候有继承。38、自强运动(13分)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如何理解“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2分)(2)结合特定时代背景,你认为这个“基本设想”的出炉是否有其必然性?阐述理由(7分)(3)谈谈你对“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的理解。(4分)【答案】时代背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从内忧外患中起步,当时顽固保守势力依然强大,只有20【解析】第(1)问结合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实施者等方面去分析解答。第(2)问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解答。第(3)问实际上学习西方的态度问题。对西方的学习,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要洋为中用,既不照抄,也不全盘否定,而是“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39、革命内涵(12分)材料一: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材料二: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材料三:1789-1848年的转变,基本上就是发生在上述这两个国家里的孪生大变革。从那之后,这一变革波及了整个世界。——(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易经》和梁启超界定革命的标准,各自侧重哪一角度?(2分)(2)为何梁启超认为只有这三次革命才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6分)(3)“上述这两个国家里的孪生大变革”各是如何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的?(4分)【答案】20【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的意思来回答。如“顺乎天而应乎人”,注重人的影响。第(2)问,主要从这三次“革命”的制度、统治的变革等方面分析解答。第(3)问,法国革命主要是政治层面的,英国革命主要是经济层面的,要分别从以上两个角度来回答。40、进化演变(25分)材料一:自达尔文、黑胥黎等以生物学为根据,创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说,其影响延及于世间一切之社会,一切之事业,举人世间所有事,无能逃出其公例之外者。——杨度《金铁主义说》材料二:严复指出所谓“物竞”就是生存竞争,所谓“天择”就是自然淘汰。“种与种争,群与群斗”其结果总是“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在严复看来这种自然规律也同样支配着人类社会“动植如此,民人亦然。”——王晓明《西方进化论与近代中国社会》材料三:不佞垂老,亲见脂那(支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严复《与熊纯如书》材料四:英国人斯宾塞最早将进化论推广到人类社会,他认为竞争能够创造出最优秀的社会和最优秀的人,穷人是无法适应竞争环境的,最好任其死掉。德国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为生存空间而斗争,成功的种族必将扩大其生存空间。美国学者认为,达尔文的新方法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合适”的白种人自然地凌驾于其他“退化”了的有色人种之上的现象。(1)请列举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分)(2)材料三最早应作于何时?(1分)民国初年的政局为何令严复深感失望?(3分)(3)请列举15世纪~16世纪的相关史实论证欧洲的“进化”。(4分)(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进化论”的认识看法。(15分)【答案】20【解析】第(1)问结合这一时期史学观念的变化来解答。第(2)问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局势、政治事件分析回答。第(3)问联系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等方面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第(4)问解答此问,要结合具体的社会环境,更要用全面的观点,正确分析进化论在近代史上的地位。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更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看到它对落后地区带来的既有有利的一面,更有苦与难的一面。是历史的进步建立在悲苦的基础之上的。2020时代背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从内忧外患中起步,当时顽固保守势力依然强大,只有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