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docx
2022-08-24 18:10:34
8页
2022年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促进俄国十月革命条件成熟的客观因素是A.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大战 B.列宁发表《四月提纲》C.布尔什维克取得苏维埃中的多数 D.人民掀起新的革命浪潮2、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3、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A.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4、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这种情况说明 A.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B.英法的经济实力仍比美国强大 C.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5、帝国主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实质是 A.惩罚和削弱战败国 B.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C.稳定政局维护世界和平 D.调整战胜国在东、西方的关系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7、20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C.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8/8\nD.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8、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股票投机盛行 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C.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矛盾9、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德国法西斯的国民经济军事化相比较,较正确的叙述是A.都是为了对外侵略扩张 B.都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形式C.都是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否定 D.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0、纳粹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的步骤有①大量扩展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②迫害犹太人③退出国联④开进莱茵非军事区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1、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协定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在法西斯德国的强迫下签订的 B.都有利于法西斯德国发动战争C.都有利于维护邻国的利益 D.都被称之为绥靖政策12、下列关于二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成世界大战 ②是由法西斯国家挑起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③北非战场最先出现转折④《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13、下列哪些会议的协定中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①《凡尔赛和约》②慕尼黑协定③《开罗宣言》④雅尔塔协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14、有关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在大战后成立的B.两者的宗旨都宣称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国联成立后被英、法、美操纵,而联合国成立之初则被美国控制D.德国曾是国联的常任理事,后为了扩张的需要又退出国联15、下列哪项是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共同因素①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法西斯党的欺骗宣传获得广泛支持③统治阶级要求建立独裁政权 ④对外扩张的得手和兵变使法西斯势力加强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16、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显著特点是A.武力反抗侵略 B.具有反法西斯性质8/8\nC.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D.建立反法西斯政权17、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的新特点有:①科技成果更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②国家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保护者③美国资本加强了对西欧和日本的渗透④国家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参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8、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以后国家经济全面发展存在巨大隐患,均因为A.本国的工业不够发达 B.西方国家的干预C.苏联因素的影响 D.严重的封建残余19、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20、按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反映二战以后美日关系演变的史实①美国单独占领日本②美国大力扶植日本经济及向日本大批军事订货③美日经济竞争扩大④日本成为美国的战略伙伴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21.战后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①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②发展方式有很大差别 ③大都注重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发展战略④经济发展速度都处于世界前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欧洲共同体的成立①反映了欧共体国家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与美国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要求②反映了欧共体国家要求与美国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③是美国放松对欧洲国家控制的结果④使从政治一体化逐渐向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⑤使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A.①③④⑤ B.①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23、新加坡经济腾飞给亚洲国家最根本的启示是A.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B.稳定社会环境和秩序 C.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D.选择先进的社会制度24、下列对美苏争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苏争霸的格局形成B.60年代初,战略优势在美国一边8/8\nC.70年代初,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则转攻为守D.80年代初,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使苏联逐步调整了对外战略25、20世纪50-60年代,无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充分利用国内资源B.借助外国资本的扶持C.重视发展科技教育D.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26、1997年开始,东南亚出现了金融危机,其根源在于各国经济A.发展不平衡 B.结构不合理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和国际市场 D.发展速度过快27、1971年,尼克松政府决定征收l0%的进口附加税,共同市场的六国部长坚决要求美国取消这一决定,否则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这表明A.世界格局进入多极化时期 B.西欧共同市场国家反对美国控制 C.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开始走向崩溃 D.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政治分歧扩大28、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东欧国家改革的共同点是A.起因于国内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B.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化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迫于国内外压力半途而废29.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991年12月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是A.国家的联合组织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 C.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D.一个主权国家30.2022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中的一极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二、材料题: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8/8\n(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三: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必须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列宁选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富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4分)(2)依据材料三归纳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3分)(3)依据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政策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4)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布尔什维主义”,有人称新经济政策是发展资本主义,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3分)32、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 ——引自《全球通史》材料二: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赔款、波兰走廊(穿过普鲁士的狭隘的出海口,据条约划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国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引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1919年以后的德国,从潜力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大国。……经过几年的“正常”生活以后,它将再一次提出德国的强大问题。……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赶上了英国和法国,钢产量达1600多万吨。(同期英法的钢产量分别为979万吨和971万吨。)——引自《世界现代史》上册请回答:8/8\n(1)结合材料1、2,说明其中的“修正主义”指什么?德国成为“修正主义”的历史原因与日本、意大利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2)据材料2、3,说明德国为什么将不再“忍受下去”? 这种状况反映了什么规律?(3分)(3)材料1对“三足鼎立”局面的分析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2分)三、问答题33、“二战”后,联邦德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5分)这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有何借鉴作用?(6分)34、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以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消长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的挑战。(1)根据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过程说明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4分)(2)说明两极格局的“相对稳定性”及其作用。(2分)(3)分析导致两极格局“撼动”和受到“挑战”的因素。(3分)2022年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BAB6DDBCBDDC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CBAABCACCBCAA8/8\n31、答案要点(1)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限制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产产品。目的在于使生产消费趋于平衡,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2)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苏维埃政权。(3)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以巩固政权。(4)不正确。因为混淆了本质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或罗斯福新政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维护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政权。)32、答案要点(1)力图打破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限制。不完全相同。日本和意大利不是一战的战败国,德国是战败国,在该体系中受到宰割和制裁,纳粹党在国内煽动复仇情绪,得到广泛支持。(2)一战后德国经济逐渐恢复,又成为超过英、法的世界工业强国;德国经济实力与它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的地位不平衡,必然要求改变其地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3)有道理。作者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势力、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护原统治秩序的势力、社会主义苏联这三方的历史、现状及相互关系做了符合实际的分析。33、答案要点(1)共同原因:第一,两国在战后都不同程度进行了社会改革,日本进一步削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德国则清除了法西斯主义;第二,两国在战后都实行了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了全国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第三,两国在经济发展中都借助了美国的援助;第四,两国政府都注重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制定了符号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五,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科技与教育,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素质。(2)借鉴:经济的房子要注重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改革,使之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必须符号本国国情及经济发展规律;在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发展科技与教育的作用。34、答案要点(1)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划分战后世界格局。(2)特征:以美苏实力均势为基础,两分天下,实行美苏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两极对抗。8/8\n“相对稳定性”体现在美苏两极格局存在40多年,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两强又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3)撼动的因素:①美苏对峙、争霸,发动地区性战争,各自力量相对衰落:苏联政治、经济弊端严重,国家日益陷入困境。②西欧、日本经济崛起,经济上与美国竞争,政治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③美苏两极以外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联合开展反对两霸的斗争。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