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2022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第八单元温故练习试题

2022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第八单元温故练习试题

docx 2022-08-24 18:11:43 7页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2022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第八单元温故练习试题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一、选择题1.1976年,某学者指出:“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按指挥原则运行……自愿交易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内部就具有促进繁荣和人类自由的潜力。”该学者所表达的意思是(  )A.赞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C.计划经济促进经济的繁荣D.要强化对经济的干预力度2.沃尔特·拉费伯尔在《美国、俄国的冷战》一书中写道:“杜鲁门进入白宫仅24小时,这位新总统就自信满满地告知国务卿,‘我们必须针锋相对地对付俄国人’。”此后,美国最先采取的对付苏联的措施是(  )A.出台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D.发动朝鲜战争3.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共青团经济”,即:国家职能部门变成股份公司后,股份大都被领导人瓜分。结果,“国家官员、党的职能人员、共青团积极分子成为最初类型的俄罗斯企业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万富翁”。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仍然推行计划经济体制B.经济转型滋生腐败现象C.经济改革直接导致解体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4.冷战期间,美国和西欧国家在共同反苏的基础上建立并保持了大西洋联盟式的“特殊关系”;冷战结束后,美欧趋向平等的“正常关系”转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美国实力日趋衰落B.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C.西欧力量不断增强D.多极化格局的显现5.“拉丁美洲属于拉美人民自己”,拉美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斗争。20世纪50年代,拉美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典型事例是(  )。A.印度独立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C.加纳独立D.古巴革命6.202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由此可知,中共中央(  )A.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遏制了私营企业的发展C.改变了经济发展的策略D.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7.由下表可以推知这些“王国”(  )称呼咖啡王国橡胶王国石油王国国名巴西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A.经济发展相对单一B.逐步走向健康发展C.经济体系逐渐完善7/7\nD.充分利用世界资源8.阅读下图,导致法国在该时期内呈现这一发展态势的独特政策是(  )A.扶植高新技术产业B.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C.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D.确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9.东欧剧变后,绝大部分原社会主义国家急剧衰落,从第二世界沦为第三世界,以致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由191个增加到210个左右;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由约163个增加到近180个,其中人口增加了4亿多。这说明(  )A.社会制度剧变导致东欧衰落B.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了新崛起C.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得到加强D.苏联解体导致东欧国家分裂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将世界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营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营垒”的标准是(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国家的社会制度11.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  )A.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B.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C.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12.《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冷战的和平而迅速地终结,让戈尔巴乔夫在国际关系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而□□□□则使他(戈尔巴乔夫)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其中□□□□应为(  )A.华约解散B.苏联解体C.东欧剧变D.经济改革1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美国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控制西欧经济    B.消除贸易壁垒C.垄断世界金融D.谋求全球霸权14.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7/7\n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上台执政的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解释民主社会主义时说,这是一种把个人自由同计划经济、民主同社会公正结合起来的制度,社会主义将在民主和自由的道路上建立起来。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涌现出社会主义政治思潮B.提出了顺乎民心的改革纲领C.实现了计划与市场的统一D.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16.“经济复兴会产生溢出效应:它将在心理上恢复欧洲对西方阵营的信心,并对苏联形成压力。实际上,美国援欧复兴计划……最大的胜利恰恰是心理上的。”材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  )A.推动了欧洲国家经济的复兴B.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C.干涉了其他国家的内政D.直接导致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7.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长电报”,初步阐述了遏制思想。同年9月,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的电报中提道:“美国外交政策反映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倾向,其目标是建立世界霸权。”这反映出美苏(  )A.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B.冷战正式开始C.争霸战争一触即发D.逐渐走向对抗18.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的《行动纲领》指出:“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是有害的,因为它袒护懒汉和责任心不强的人而损害勤劳和舍己为公的人,袒护非熟练工人而损害熟练工人。”这说明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A.力图推行“福利国家”政策B.尝试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C.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D.汲取了“新经济体制”的优点19.以下某知识结构图中的“?”应填入(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反恐战争D.冷战20.20世纪70年代,英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只有1.6%,在西方七个工业大国中排行最末。但从1980年到1988年,英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猛增至5.2%,而同期美国为4%,加拿大为3.6%,意大利为3.5%,日本为3.1%,法国为3.1%,联邦德国仅为2.2%。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欧洲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B.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推进C.撒切尔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D.福利国家制度逐步建立完善21.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A.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7/7\nB.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C.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22.二战后,“去殖民化并没有结束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或给先前被统治的民族带来和平与繁荣”。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  )A.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团结的局面B.世界超级大国的干涉C.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依然存在D.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23.下面为“1978—202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其能反映出(  )①中国入世推动对外贸易发展②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③外贸占GDP比重曾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24.日本外务省次官栗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B.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C.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D.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25.“20世纪90年代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这说明(  )A.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B.农业产业比例上升C.产业结构出现新变化D.工业产业比例上升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他(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7/7\n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材料二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以上均摘编自[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材料三(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两国形成外交对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3)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历程。27.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漫画的视角对一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问题、人文现象等做哲理的思考,从中可以悟到一个社会变迁的脉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幅反映苏联经济的漫画《军转民》材料二一幅反映苏联解体的漫画(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该漫画揭示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是什么?产生该问题的制度原因何在?(2)材料二中的结局与材料一中漫画反映的问题有无关系?造成该结局的因素有哪些?7/7\n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美国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它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2/3,黄金储备的2/3,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时间20世纪70年代1981年1982年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2.81.9-2.53.6美国通货膨胀走势图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年的经济增长期,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出现了“两高”(高经济增长率和高生产增长率)与“两低”(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局面。再次超过欧盟,把日本远远地甩在后面,重新巩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材料一中所述经济状况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推动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变化的因素。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二战后,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经济的伤疤。虽然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花了很大力气来搞农业,苏联农业由征税农业变为保护农业,然而农业问题仍未解决。据统计,1965~1980年苏联农业资本存量增加了160%,而产出仅增长20%。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受到上级过多干预,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产。苏联地域辽阔,交通运输比较落后,在广大农村尤为严重。而交通运输能力小和运费高的缺点,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程度。总之,生产效率低下和投资效益的每况愈下,使得二战后的苏联出现了严重的农业危机。——摘编自余章松《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农业危机问题探源》7/7\n材料二 赫鲁晓夫主要靠扩展规模来发展农业,勃列日涅夫时期农业的进步则是集约化推行的结果,他致力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继承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公有制农业方针的同时,抛弃了他们关于初级农业机械化、建立国营机器拖拉机站政治部以及大规模开荒等特殊选择,代之以给予劳动者物质利益。结果农业单产比斯大林时期高了一倍多,比赫鲁晓夫时期高出60%。1980年,苏联谷物总产量突破1.8亿吨,明显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第二个农业大发展的纪录。——摘编自沈志恩《论勃列日涅夫的农业对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苏联农业危机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的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和华约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材料三 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2)请你为材料三的三幅图配上解说词。7/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