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09:04:40
7页
四川省岳池县2022-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题号一二总分总分人题分6040100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下表相对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中国是人类的早期生活和繁衍的地区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传说、遗址B.化石、遗址C.遗物、记载D.传说、记载2.生活在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3.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留青史。“他”指的是()A.尧B.舜C.鲧D.禹4.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公元前2000年比公元前1500年()A.晚500年B.早3500年C.早500年D.晚3500年5.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下列哪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幽王D.周厉王6.周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诸侯的出现与西周什么政治制度有关?()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7.2022年,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观察下图,该国宝是()8.时代特征是某一历史阶段所独有的基本特点。与“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相适应的是()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战期C.秦汉时期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9.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B.诸侯争霸局面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D.商业繁荣局面10.下列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1\nABCD1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纷纷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A.老子——道家——“无为而治”B.孟子——兵家——“民贵君轻”C.墨子——墨家——“兼爱”“非攻”D.韩非子——法家——“以法治国”12.战国时期,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历史人物是()A.韩非子B.管仲C.商鞅D.诸葛亮13.“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四川)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赵州桥14.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①勤于耕织的人②经商的人③战场立功的人④固守传统的贵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下列“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A.篆书B.楷书C.行书D.楷书16.秦朝北筑长城,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当时,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是()A.匈奴族B.鲜卑族C.大月氏D.氐族17.下列关于秦末大泽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领导人是陈胜吴广B.爆发的原因是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C.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D.它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18.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汉朝的建立者是()A.项羽B.刘邦C.嬴政D.李斯19.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A.中央集权B.经济发展C.外族入侵D.儒家学说20.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21.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就是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1\n古丝绸之路”开通和哪一事件相关()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C.昭君出塞D.玄奘西行22.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A.夏朝B.周朝C.秦朝D.汉朝23.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24.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的我国本土宗教是()A.道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佛教25.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A.东汉B.东晋C.西晋D.三国26.“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人南迁③社会相对安定④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7.2022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国医学界第一次获此殊荣。中华医学源远流长,早在1800多年前就有一位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是()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扁鹊28.周杰伦创作的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A.顾恺之B.司马迁C.祖冲之D.王羲之29.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A.阿基米德B.张衡C.祖冲之D.宋应星30.中国历史在朝代更迭中不断前进,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秦汉时期②夏商西周时期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④春秋战国时期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得分评卷人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共16分)1\n楚楚【方式一图片学史】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从头像复原图可以看出远古人类头部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2分)图中房子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2分)【方式二地图学史】.c(1)上图反映的是三国鼎立局面,请写出代表的政权分别是什么?(6分)哪一次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分)【方式三新闻学史】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龚铭、母曼晔):在清明节(4月4日)的细雨微风里,丙申(2022)年清明公祭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同胞齐聚轩辕殿祭祀广场,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2)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分)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2分)32.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文字篇】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11\n)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2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是什么时期?(2分)【思想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我国哪一学派的创始人?(2分)他的上述言论被收录在哪本著作当中?(2分)【科技篇】贾思勰蔡伦(3)材料三中蔡伦有何突出贡献?(2分)贾思勰所著哪一本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分)(4)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达的原因是什么?(2分)33.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材料一: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哪一朝代?(2分)1\n材料二: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2)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2分)材料三: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北方民族迁往中原(3)材料三图示中迁往中原的“北方民族”主要有哪些?(4分)材料四: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某改革内容(4)材料四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的民族融合,它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2分)1\n岳池2022年下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5:BDDCB6—10:BDDCA11—15:BCAAA16—20:ADBDC21—25:ADDAC26—30:CADCC二、非选择题31.(1)北京人(2分)河姆渡原始居民(2分)(2)是魏(2分)是蜀(2分)是吴(2分)赤壁之战(2分)(3)黄帝(2分)人文始祖或人文初祖(2分)32.(1)甲骨文(2分)商朝(2分)(2)儒家(2分)《论语》(2分)(3)改进造纸术(2分)《齐民要术》(2分)国家统一、经济繁荣(2分)33.(1)秦朝(2分)(2)西域都护(2分)(3)匈奴、鲜卑、羯族、氐族、羌族(任意答出两个即可,每个2分)(4)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