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历史 > 2022年山西省七沟中学八年级历史(下)期末测试卷 新人教版

2022年山西省七沟中学八年级历史(下)期末测试卷 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09:09:46 5页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2022-2022年山西省七沟中学八年级(下)历史期末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22年8月,由文化部艺术司主办的“开篇大作——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在湖北展出。30余件机密文献图片、创作手稿、200余件展品再现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创意、设计到建设、落成全过程。追溯历史,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2.电影《航天英雄》描写的是中国宇航员大队的故事,影片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下列有关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历程的介绍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B.“大跃进”时期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各地竞相“放卫星”C.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D.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3.20世纪50年代,下列我国推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A.落实《共同纲领》B.开展整风运动C.工矿企业开展民主改革D.召开人民代表大会4.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文化大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5.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它们发生的年代分别是()A.1949年、1951年B.1949年、1952年C.1949年、1954年D.1949年、1956年6.下图现象破坏了社会和谐,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严重挫折,它反映的实质是()大炼钢铁A.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浪费了不少资源C.实行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生产关系变革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状况7.下列对“文化大革命”叙述不正确的是A.毛泽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错误发动B.“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C.“文化大革命”期间指1966年—1976年D.1976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8.农村一度流传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是指()A.农村的土地改革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村建立人民公社D.农村实行农业资本主义制度9.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列各项是其内容的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C.学生早晨入学不得早于7:00,晚上放学不得晚于7:00D.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免去所有学费10.下列外交成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是()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②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③粉碎了美国借朝鲜战争威胁中国的企图④“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11.1966—1976年期间,我国在下列哪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A.外交工作方面B.国民经济方面C.文化教育方面D.统一战线方面12.下图为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你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一领域方面的工作?()A.经济建设   B.国防科技  C.文学艺术   D.民族宗教(2022)13.“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A.聂耳B.冼星海C.邱少云D.王进喜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回答14—15题。14.“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A.建立的原因B.建立的目的C.发展的过程D.发挥的作用15.深圳后海社区居民张先生说:“我亲眼看到深圳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发展繁荣起来。深圳30年的变化真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啊!”张先生的所见所感①说明改革开放符合民心②表明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③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证明我国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5\n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6.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科技的发展。如实施“863”计划,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回答17题。(2022)17、实施“863”计划的主要目的是A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B增强国家竞争力C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D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18、1997年7月1日0时,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在香港冉冉升起,标志着A香港社会制度的变化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香港经济特区成立D民族区域自治在香港的实行19、1979年中美建交A结束了美苏争霸的局面B促成中国重返联合国C有利于实现双方共赢D为中日建交奠定基础(2022)20、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A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B“两弹”的成功研制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21.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①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③是国际合作的结果④表明我国自全创新能力的增强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022年1月23日,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各地陆续免费开放了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回答21题:22.右图最适合陈列在()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B.西柏坡纪念馆C.平津战役纪念馆D.抗美援朝纪念馆23.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①和平解放西藏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③建立经济特区④修建青藏铁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4.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A.民族区域自治B.西部大开发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5.下列史实对解决民生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的是()①萨拉热窝事件②罗斯福新政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④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22)26.右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7.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了经济特区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8.下列“双百”人物中,为我国科技强军做出杰出贡献的是A.雷锋B.王进喜C.袁隆平D.邓稼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回答29~30题。29.左宗棠收复新疆、西藏和平解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两者取得成功的相同原因有①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②采取了正确的策略③与当地地方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协议④进行了充分的军事准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0.为维护、巩固民族团结,我们要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④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综合题30.融入情境,探究问题。(8分)小军与爷爷、爸爸一边观看建国六十周年文艺晚会,一边进行了的如下谈话(片段)。请根据谈话片段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小军:我们历史课上学过很多党的会议,每次会议的重要决策都对国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爷爷:和你(小红)这么大年龄时,我正赶上新中国建立。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直到1956年党才召开了“八大”。爸爸: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打倒“四人帮”,十年内乱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请回答:(1)爷爷谈话中提到的“八大”召开前,我国外交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2分)若爷爷生活在农村,他在20世纪经历过四次重大变革,前两次分别是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请写出第三次重大变革的名称。(1分)5\n(2)爸爸小时候(1960—1976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2分)列举一项21世纪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新成就。(1分)(3)这次谈话使小军对共和国60年的历程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谈话内容和上述探究活动,概述小红的“新认识”。(至少两个角度。2分)31.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1分)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1992年的一次讲话(2)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有什么不同?(2分)推动重心发生转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材料三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3)3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2分)措施典型代表意义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①②广州、上海、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洲等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以及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32.活动与探究。(9分)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4分)(2)总结成就“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1分)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2分)(3)展望未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分)(2022)33.探究问题。(10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和平建议及在人大常委会上的报告,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对台工作方针。1979年元旦,为了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5\n(l)材料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台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请结合所学的中外现代史相关知识,概述党和政府在1979年提出对台方针的背景。(8分)(2022)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l)材料一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4分)(2022)35.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三十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经济快速,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1)三十年前,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国内外有利因素主要有哪些?(6分)(2)分析材料一,从中得出什么重要结论?(2分)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4分)36、材料解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阶段;而1949年到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949年3月23日上午,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5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摘自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请回答:(1)50多年的时间,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哪些成绩?试概括说明其中4项即可。(8分)材科二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启动了以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缩小国内外科技差距,力争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的高科技计划。材料三2022年,中央财政已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了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同时,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请回答:(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实行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2分)2022年“神七”飞天圆满成功,此项成就属于该计划中的哪一领域?(2分)(3)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基本国策?并简要说明两则材料反应的内容之间的关系。(2分)附答案:一.1.B2.B3.D4.A5.D6.D7.D8.B9.B10.D11.A12.C13C14D15A16A17B18B19C20A21D22D23B24A25B26D27D28D29C30D5\n二.30.(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2分)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2)成功试爆原子弹和氢弹;成功试射导弹;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任意2点2分)。嫦娥探月工程进展顺利、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任意1点1分)(3)角度一:从过程中得到的认识,如:国家建设有曲折、有发展,以发展为主;或新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1分)角度二:从原因中得到的认识,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或坚持改革开放。(1分)31(1)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分)(2)1992年前:改革原由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关键因素: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2分)(3)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田。②:开放14个沿海城市。(2分)(4)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2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答出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32.(1)开启“中国新生”的事件是开国大典(回答新中国成立也可)。(2分)开启“伟大转折”的事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2)邓小平(1分) 探索: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⑤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⑦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评分说明:只要求考生答出任意二点即可,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此题满分为2分,多答不加分。)(3)要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等等。(评分说明:只要求考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答对一点得2分,此题满分为2分,多答不加分。)33.(l)由和平解放到和平统一。(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提高了国际地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8分)34.(l)第三次科技革命。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②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③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型杂交水稻。35.(1)国内: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文革”结束后,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们思想的解放;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国际: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结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或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原因:①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③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完善是很重要具体制度(或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④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⑤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或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6、(1)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港澳回归等(任选4项,每项2分,共8分。其他符合题意的叙述亦可)(2)863计划航天技术(3)科教兴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技术的提高也能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局限上述说法)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