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地理 > 云南省蒙自市蒙自第一中学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

云南省蒙自市蒙自第一中学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

docx 2022-08-25 09:59:52 12页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蒙自一中2022至2022学年上学期10月考试高二地理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A.整体性B.整体性与差异性C.差异性D.阶段性2、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B.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D.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3、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B.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C.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4、热带、暖温带等热量带的划分指标是(  )A.气温B.积温C.均温D.温差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B.阶段性C.开放性D.综合性6、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②干湿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A.土壤更肥沃 B.热量更丰富C.降水更丰沛D.光照更充足8、.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A.年总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减少C.地带性植被改变D.自然灾害减少12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9--—10题。9、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径流量变化从北向南依次增大10、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区域内部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为基础下图是“某大洲自西向东沿30°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示有关信息说法正确的是()①运河a处是世界石油运输量最大航线通过处②此剖面线穿过了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③此剖面图穿过了世界四个文明古国④此剖面图东西两侧地区所受主要外力作用是不同的⑤此剖面图东西两侧受大气环流影响,所处温度带不同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⑤12、有关b、c、d三地说法正确的是()A.三地都有丰富的太阳能可以开发利用B.b地年、日较差都比c、d大C.三地农作物产量都很高,是因为三地所处纬度都较低,热量条件好D.b的隆起抬升对c、d两地气候的形成影响较大在马半岛沿海平原和中央山脉之间的山麓丘陵地带,不仅适于种植橡胶,而且又是锡矿带的主体,成为举世闻名的“胶锡地带”。近年,“胶锡地带”12的橡胶和锡矿石的生产出现滑坡,而电子装配、化工、机械等一大批工业部门代之而起,“胶锡地带”已向“制造业带”转化。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回答13---14题。13、区域由“胶锡地带”向“制造业带”转化的主要原因是()①“胶”“锡”属于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居不利地位 ②马西亚利用本国自然环境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 ③科技力量雄厚,国内市场广阔 ④有效的产业政策和高水平的教育投入,推动了产业升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4、目前,该区域正处于()A.初期阶段B.工业化阶段C.衰落阶段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读“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完成15~16题。15、图中a、b、c分别表示(  )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16、下列最能体现该模式特点的是(  )①循环型 ②高消耗 ③生态化 ④可持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7、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河西走廊——石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D.江南丘陵——红漠化18、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A.防治水蚀荒漠化B.防治风蚀荒漠化C.防治冻融荒漠化D.防治土地盐渍化《202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22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完成19—20题。1219、1995~2022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①大量消耗资源②人口增长缓慢③科教投入不足④大量排放污染物A.①③B.③④C.①④D.①②20、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①生态与环境建设②社会保障建设③农业基础建设④经济基础建设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③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保护性耕作是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方法。据此回答21~22题。21、在M、N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洪涝灾害D.气候变暖22、如果M、N两地过度用水,可能会导致该河流下游地区断流,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环保性原则为保护湿地,我国在前些年已明令禁止继续开发“北大荒”。回答23~24题。23、下列叙述: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除固体废弃物污染③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其中属于湿地主要生态功能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4、明令禁止继续开发“北大荒”的行为,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A.环境的观念B.权利的观念C.公平的观念D.发展的观念读“甲、乙两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25~26题。1225、图中甲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亚寒带针叶林被大面积破坏B.冰川面积扩大C.湿地退缩D.矿产资源枯竭26、乙区域北部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臭氧层空洞D.酸雨危害严重读下图,回答27---28题。27、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正确的是()a.①区土层薄,②区土地盐碱化严重b.①区水资源不足,②区春旱严重c.①区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是施加适量的熟石灰d.②区应加强水利建设,综合治理旱涝灾害A.acB.bdC.adD.bc28、下列有关该地区生态环境或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②区水土流失严重C.①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D.②区在纬度较低的区域应大力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读图,完成29—30题。1229、湿润系数可能指()A.降水量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蒸发量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30、C处的湿润系数可能为()A.大于0.05B.小于0.05C.等于0.05D.难以确定读下图,完成31---32题3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耕地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A.甲B.乙C.丙D.丁32、甲、乙、丙、丁四耕地中,灌溉条件最好的是()A.甲B.乙C.丙D.丁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3—34题。33、五个能源基地中()A.山西基地煤炭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B.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加工和出口为发展方向12C.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以新能源发电、输电建设为重D.蒙东基地距离我国能源消费市场较远,生产技术水平低34、各能源基地地区环境问题及其调整方向是()A.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B.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兴建坎儿井保证矿区用水C.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D.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停止畜牧业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鲁尔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严重的钢铁危机,鲁尔区因此而衰落。据此回答35---36题35、关于该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C.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36、鲁尔区因此而衰落,说明(  )A.煤炭、钢铁工业已不再成为鲁尔区的主体工业B.原鲁尔区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适应形势变化能力差C.石油将完全代替煤成为世界唯一能源D.新兴工业将是鲁尔区工业支柱37、20世纪90年代以来,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调整了产业结构B.发展了高耗能工业C.破坏了森林资源D.放弃了污染物的回收38、“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十一五”规划“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关于下列地区应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是()A.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应该大力发展风能发电B.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能C.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核能D.海南岛和台湾岛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下图为中国电力流向示意图,读图完成39---40题。1239、下列关于我国电力流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B.都是我国能源资源缺乏地区C.都属于我国能源的跨区域调配D.都是工业发达、对电能需求量大的地区40、下列对电力流入地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缓解了流入地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②有助于改善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③调整了流入地能源消费结构④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采取丹江口水库加坝调水的方案,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输水总干渠自陶岔渠首闸起,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线西侧,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将水输到北京、天津。结合下图,回答41---42题。4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①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③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没有任何污染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2、受水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①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雨季短②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总量不足③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较严重④多季节性河流,水量有限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3、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方案相比较()12A.西线地区人口最稀少,调水量最大B.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较好C.东线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原有水道,实现自流D.三条路线均可把水调入首都北京读我国“引松入辽”工程规划示意图,回答44—45题。44、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南高北低,全程可以自流引水B.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公里D.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45、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第II卷(综合题,共55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大题,共计55分。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4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新疆与浙江两区域图。新疆地形为“三山夹两盆”;浙江地形复杂多样,西南部山地高峻,中部多丘陵、盆地,东北部则为冲积平原。19分12(1、)根据浙江“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的特点,分析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0分(2)、浙江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来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试分析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加工业的原因。9分47、区域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图11为我国汉中地区及周边地形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图11(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8分(2)、描述该地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6分(3)简述图中铁路线分布特点及影响主要区位因素。4分48、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及鲁尔工业区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表回答问题。18分12(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6分。分析影响该区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8分12蒙自一中2022至2022学年上学期10月考试高二地理答案一、选择题4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CCCBCABACDCDAB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DBCDBCDACBBCBB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BDACABACDADCABD二、非选择题55分46、19分(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立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优势农产品的系列开发;封山育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科技。(10分(4)新疆棉花原料和羊毛丰富(原料丰富);土地面积广;地租便宜;劳动力价格低。9分47、18分(1)、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山地、谷地东西延伸,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8分(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6分(3)沿河谷,连接城市;地形、城市。4分48、18分(1)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年温差较小;6分该地夏季月均温在20℃以下;气温偏低,日照较少,不利于谷物的成熟.4分(2)、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8分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