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数学 > 苏教版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异构精品

苏教版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异构精品

doc 2022-01-29 09:00:05 39页
剩余37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苏教版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异构精品第一课时方程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2页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方程的特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进一步掌握找数量间相等关系的一般方法,能列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知识间的联系,加深体验方程和模型思想,提高分析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能主动思考、乐于说明想法,体会学习方程的收获,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确定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1.回顾内容。引导:我们已经学完了本学期的数学内容。大家回顾一下,这学期我们对于数与计算学习了哪些知识?2.揭示课题。说明:这学期我们在数与计算里,主要学习了简易方程、因数和倍数,以及分数和分数加、减法。今天起我们开始复习这些知识,这节课先整理与复习关于方程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整理和复习,要进一步认识方程,能正确求出方程的解;掌握找实际问题等量关系的一般方法,能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复习解方程1.整理内容。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板书2~3个不同类型的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让学生说说等式的性质。说明: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求方程里未知数的值的过程是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也就是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者乘或除以同一个数(o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所以解方程就是根据方程的特点,在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使方程的左边变成,就能求出方程的解。[结合整理依次板书成: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斗解方程→方程的解(未知数的值)↑等式的性质]2.做整理与复习第1题。 让学生把是方程的用线画出来。交流: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第一和第三个为什么不是方程?第四个为什么也是方程?追问:方程与等式有怎样的关系?3.解方程。(1)引导:认识了方程,怎样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呢?每人解这里黑板上的几个方程,看看有没有掌握方法。(同时指名板演)检查解方程过程,让学生说说解每个方程时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检验方程的解,口头检验。(2)解方程:5.8×2-x=4.6(x-3)×2=4学生解方程.指名两人板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解的,结合交流,强调如果方程左边有减未知数x这一步,可以先两边同时加x,然后把左右两边交换位置,就能求出方程的解;如果未知数在括号里,可以先把括号看成一个整体来解,然后再求出未知数。提问:解方程要注意什么?说明:解方程时,如果有能计算的就先计算,再应用等式性质;应用等式性质使方程左边变成x时,两边一定要同时加或减、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三、复习列方程解实际问题1.整理思路。(1)提问: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说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先弄清题意,再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求出结果后注意检验,并写出答案。(板书:弄清题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检验结果)其中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确定了等量关系,就可以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2)提问:那找等量关系一般有哪些方法?说明:找等量关系一般可以按这样几种方法,一是根据条件想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二是根据计算公式确定等量关系,三是稍复杂的条件可以画出线段图找等量关系。2.做整理与复习第3题。让学生独立解答,两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交流:求三角形的底是根据什么列方程的?(板书公式)解方程结果应该是多少?求长方形长的方程表示的什么意思?(板书相应的周长公式)方程是怎样解的?求长方形长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板书方程)这样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板书相应的周长公式)追问:这两题根据什么确定题里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指出:列方程解决图形问题的计算,一般可以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列方程解答。3.根据条件说出等量关系。(1)棉花比大豆多收获3.2吨;(2)爸爸今年年龄比小华的3倍多4岁;(3)动物园白天鹅和黑天鹅一共有78只。 4.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一头长颈鹿身高4.96米,比一头麋鹿要高3.36米。麋鹿身高多少米?(2)一头长颈鹿身高4.96米,是一头麋鹿身高的3.1倍。麋鹿身高多少米?(3)一头长颈鹿身高4.96米,比一头麋鹿的3倍还多0.16米。麋鹿身高多少米?提问:这三题哪里相同,哪里不同?请大家设未知数列出方程o(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交流:你是怎样列方程的?(板书各题所设未知数和相应的方程)为什么列出的方程不一样?说说你的想法。提问:这里解决问题用的什么策略?有些实际问题可以列方程解答,所以列方程解答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强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一定要根据条件之间的联系找出等量关系是什么,对照等量关系列方程。5.做整理与复习第4题、第5题。让学生独立读题,列方程解答,同时指名两人板演。交流:第4题是怎样设未知数的?列方程依据的哪个等量关系?(检查解方程的过程、结果及答案)第5题方程表示的什么意思?问题的结果各是多少?比较:这两题解答时有什么类似的地方?方程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指出:两道题里的条件不同,第4题已知两种标本共60件,是两个数量的和;第5题已知比原来多了578克,是两个数量的差,所以方程表示的意思就不同。这说明列方程首先要明确等量关系是怎样的,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6.说一说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1)买4副三角尺和4把圆规一共要64元,每副三角尺3.5元,每把圆规多少元?(2)买4副三角尺比4把圆规少36元,每副三角尺3.5元,每把圆规多少元?指名学生说出等量关系。要求学生设未知数,列出方程。交流:你是怎样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板书两个方程)列方程是怎样想的?说明:所以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弄清条件,明确等量关系,才能正确列出方程。四、复习总结1.复习总结。提问:通过整理与复习,你进一步掌握了方程的哪些知识?对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作业。完成整理与复习第2题、第6题。第二课时因数、倍数和分数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2~113页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第7~17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判断两个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能正确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认识分数的意义、单位及分数的组成,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能比较并说明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实际问题。2.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回顾、整理,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推理,说明相应的思考方法和过程,提高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品质;能应用转化的策略简便计算,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提高分数加减的计算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3.使学生主动参与整理与练习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计算。教学难点:应用知识解释、说明思考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数与计算中的方程这部分知识,今天继续复习数与计算的内容,重点复习因数、倍数与分数的意义、性质加、减法计算。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能正确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组成,掌握并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分数大小,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实际问题。二、复习因数和倍数1.学生讨论。引导:我们学习了因数和倍数,大家回顾一下这部分学习的内容,一起讨论下面的问题。出示问题:(1)什么是因数和倍数?请大家举出例子来说明。(2)分别说说2、5、3的倍数的特点。(3)质数和合数、偶数和奇数各是怎样分类的?分别说一说10以内的质数、合数和偶数、奇数。(4)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讨论,教师倾听、交流。交流:你能举例说说因数和倍数吗?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质数、合数按什么分类的?分成几类?偶数、奇数呢?10以内的质数、合数各有哪些?偶数和奇数呢?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呢?2.做整理与复习第7题。(1)让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每组因数和倍数。提问:哪个数是题里所有数的因数?所有数都是哪个数的倍数?说明:1是所有大于0的自然数的因数,所有大于0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2)先说说下面各数的因数,再依次说出它的倍数。589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提问: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倍数呢?3.做整理与复习第8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交流:说说你找到的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说说这里每组两个数之间各有什么特点,怎样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吗?说明: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可以根据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灵活地应用方法。如果两个数有倍数关系,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两个数的积;如果两个数是一般关系,可以先找出其中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再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还可以用大数翻倍的方法,这样比较方便。三、复习分数知识1.学生讨论。引导:接下来我们围绕下面的问题,在四人小组里讨论关于分数的知识。出示问题:(1)举一个分数的例子,说一说表示的意义和分数单位。(2)先用式子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再说一说相互间的联系。(3)分数怎样分类的?假分数怎样化成整数或带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应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交流:请举个分数例子说说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o(板书举出的分数例子)指名几人说说板书的分数表示的意义和单位。指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其中表示1份的数是分数单位。追问:上面这个分数里有几个分数单位?提问:你是怎样表示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的?[板书:a÷b=≠0)]哪位来说说分数和除法各部分间的联系?算式4÷7的商可以怎样写?说明: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比如4÷7=。(板书等式)提问:分数是怎样分类的?假分数怎样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怎样的假分数能化成整数?哪位来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2.做整理与复习第9题和第10题。让学生独立填空。交流:第9题各是几分之几?(呈现分数结果)能说说这里每个分数的意义吗?请在全班交流一下。追问:这里每个分数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交流:第10题怎样填写的?(呈现结果)第二小题是怎样想的?第三小题呢?3.做整理与复习第11题。让学生填空,互相说说可以怎样想。交流: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呈现结果) 说明:整数可以看作任何整数作分母的假分数,整数分母是几,分子就是分母的几倍;分数可以改写成除法式子,分数的基本性质就相当于除法里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和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都是相等的。4.做整理与复习第12题。要求学生比较大小,并和同桌说说是怎样比较的,想到哪些比较方法。交流:每组的大小结果是怎样的?(板书结果)比较时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想法?结合交流,使学生了解第二组分数可以通分,也可以都和1比较,看哪个更接近1;第三组可以通分,也可以以为标准比较,看满不满出大小。说明: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一般要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有时还可以根据分数的特点,灵活采用简单一些的方法比较出大小。四、复习分数加、减法1.回顾算法。提问:计算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说明: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2.计算整理与复习第14题前两道。学生计算,指名板演。讲评板演题,说说通分怎样想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3.做整理与复习第15题。让学生计算得数,想想能不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交流:这道题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计算?用通分的方法怎样计算的?(板书过程、得数)还可以怎样计算?(板书转化成的算式计算)运用了什么策略?说明:分数加减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还要注意能不能应用运算律或规律简便计算。比如第15题,除了可以按一般方法计算,还可以改写成1减五个分数的和,这五个分数相加可以用1一算出得数是,这样得数就是,这就是转化。4.做整理与复习第16题。学生解答,指名板演。交流:怎样设未知数的?(问题几分之几用字母x表示)方程按怎样的等量关系列的?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板书方程)检查得数。五、回顾交流1.回顾小结。提问:今天整理与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需要讨论的问题吗?2.布置作业。完成整理与复习第13题,第14题剩下的6道计算,第17题。 第三课时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4页整理与复习(图形王国)第18~2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和扇形的特征,能正确掌握画圆的方法,加深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能灵活应用知识间的联系和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进行相关计算。2.使学生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了解圆的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探索简单的规律,培养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3.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交流和探索解决问题等活动,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作用,培养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应用相关公式计算周长和面积。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引入课题。谈话:我们今天开始整理、复习本学期学过的几何与图形的知识,重点整理与复习圆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2.回顾整理。提问:大家回顾一下,关于圆都学过了哪些知识,学到了些什么?(板书:特征周长面积)圆有哪些特征?(板书画圆)为什么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为什么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请你解释一下。(板书:d=2rr=)圆的周长、面积跟半径或直径有什么关系?(板书:C=πd=2πrS=πr2)周长跟直径的关系是怎样发现的?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到的?你能举例说说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在实际生活里有哪些应用吗?(指名学生举例说明)二、圆的基础知识1.做整理与复习第18题。(1)让学生先根据圆心、半径画圆,再按要求画出扇形。交流学生画的圆,检查圆心位置和半径长度。提问:面积是圆面积的扇形是怎样画的?为什么圆心角90°的扇形面积是圆的?说明: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画圆时旋转一周正好360°,它的是90°,所以可以按圆心角90°画出的扇形,面积就是这个圆面积的。(2)引导: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请大家独立算一算。 交流:周长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板书算式、结果)面积是多少,怎样算的?(板书算式、结果)追问:这里周长和面积得数相同,能说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不能这样说?强调:周长和面积是不同的概念,这里的数据虽然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周长表示的是一周边线的长度12.56厘米,面积表示的是围成的平面大小是12.56平方厘米,所以不能说周长和面积相等。(3)提问:你能计算出这个扇形的面积吗?说说你的方法和得数。(板书)说明:计算扇形面积,一般是看扇形大小是圆的几分之几,面积就是圆的几分之几。2.做整理与复习第19题。让学生说一说表中每行已知什么条件,要求哪些结果。学生独立计算、填表,教师巡视。交流结果,呈现表格数据。第一小题按顺序是怎样计算的?第二小题算得对不对?第三小题是怎样依次计算的?提问:观察表格,能从已知半径开始,按顺序说说怎样计算直径、周长和面积吗?已知周长可以怎样求出另外三个数量?3.根据要求计算(1)计算下面各圆周长。(口答)d=5分米r=3厘米(2)计算下面各圆面积。d=4米C=6.28分米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交流:说说各是怎样计算的。追问:计算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说明:圆的面积要根据半径计算,所以当半径未知时,一般需要先求出半径,然后再计算面积。三、圆的知识应用1.做整理与复习第20题。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为什么要计算车轮的周长?让学生完成解答,同时指名板演。检查每一步计算表示的意思,说说解答时还要注意什么。说明:车轮滚动一圈的长度,正好是车轮的周长。所以先求出车轮周长,再乘40就是钢丝悬空部分的长度。解答时还要注意单位名称要换算统一。2.做整理与复习第22题。(1)启发:观察这三块正方形铁皮,比较剩下的铁皮面积是不是相等,其实只要比较哪个面积?说明:涂色部分圆的面积相等,剩下的面积也就相等;涂色部分面积不相等,剩下面积也就不相等。所以只要计算涂色部分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提问:要求圆的面积,你能知道三块铁皮上圆的半径各是多少吗?(学生说明)(2)引导:请大家先计算,再比较,看看结果怎样。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名三人分别板演计算。 讲评每块铁皮中圆面积计算方法,检查面积计算结果。提问:通过计算、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在正方形里排列圆的方法,还可以怎样排、分别排几个圆?指出:像这样在正方形里排列圆,可以排1个、4个、9个、16个、25个……无论排成几个圆,正方形里所有圆的面积的和相等,都可以按正方形里最大的圆计算面积,所剩下的部分面积相同。3.讨论整理与复习第23题。让学生读题、观察图形,交流条件和问题。提问:3个扇形面积的和,可以转化成怎样的面积计算?为什么?四、总结交流1.复习总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与复习,你对圆的认识和计算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体会可以和大家交流?2.布置作业。完成整理与复习第21、23题。第四课时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5页整理与复习(统计天地)第24~2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特点的了解;进一步学会在统计活动中正确地收集、整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和数据增减情况进行简单分析。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表示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过程,了解统计对于调查实际问题、反映现实问题结果、研究和判断相关问题的作用,提高对统计价值的认识,增强统计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了解统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态度;增强用数学观念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学重点:利用折线在图中表示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教学难点:比较准确地进行数据的简单分析。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2根跳绳、1只秒表,每人一张数据记录表(表内分刚跳过、跳后1分钟、跳后2分钟、跳后3分钟、跳后4分钟共5格);每人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引入复习1.回顾内容。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进入统计天地,整理与复习关于统计图的知识和方法。大家回顾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什么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提问:折线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的?我们学习过哪些折线统计图? 用这些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板书:直观反映数据多少形象表示数据增减直接表示增减速度复式图便于比较)2.引入课题。谈话:我们已经初步整理了折线统计图的知识,知道了折线统计图有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仅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多少,还能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并且直接表示增减变化的速度;应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还能方便比较数据的差异。这节课我们整理与复习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根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统计结果分析数据。(完成课题板书)二、基本练习1.做整理与复习第24题。(1)让学生读题、观察统计图。提问:统计图里表示的什么数据?引导:从图上看,你看出了些什么?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提问:图中表示了哪些年份自然保护区的个数,各是多少个?(2)提问:我国自然保护区个数在这10年中总体变化趋势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和同桌讨论一下。交流: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请你提出问题,共同回答。学生提出问题,指名回答、交流。说明:从折线统计图上,大家不仅明白了各个年份自然保护区的个数,还看到了保护区数量的变化趋势,并且知道了哪些年增长快一些或者稍微慢一些,看出数据变化速度由快逐步变慢的过程,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增长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保护区的个数逐步保持稳定。2.制作折线统计图。出示数据:某地去年每月降水量如下。月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降水量/mm152043453250404235282018(1)让学生利用第120页的方格纸,制作折线统计图。要求:先确定折线统计图长、宽各用几格;再确定每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mm(首格表示0~15);然后根据表中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2)观察统计图,全班交流:①该地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②估计一下该地全年平均每月降水量大约多少毫升。③用计算器计算平均降水量,和估计的比一比。④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交流、回答) 三、实践操作做整理与复习第25题。1.测算心率。说明:一个人1分钟心跳的次数,是他的心率。现在,大家一起测算一下自己的心率:我们测10秒钟,大家数出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6得出1分钟心跳次数,这就是你的心率。教师计时10秒,学生测脉搏,算出心率是多少次,指名几人说说自己的心率。提示:现在明白什么是心率,知道测心率的方法了吗?追问:那你说说可以怎样测心率?(让学生具体说说方法,明确测算心率操作方法)2.提出问题。引导:回想一下我们以前综合与实践活动做过的,一个人的心率在运动中会有什么变化?运动之后又是怎样变化的?(运动后心率逐步恢复,经过一定时间恢复到运动前的心率)那你知道男生和女生运动后心率变化情况相同吗?要知道男生和女生运动后的心率变化情况,准备怎样做?3.实验收集数据。出示实验要求:(1)组内分工,男、女生各1名跳绳,1人操作秒表;(2)指定的男、女生跳绳1分钟,跳完立即测心率(测10秒,次数乘6);(3)每隔1分钟再测一次,共测5次;(4)其余同学在记录表里记录每次的心率;(5)测算完成后,各人在课本上完成统计图。按小组在小组内交流统计图,互相说说男生和女生心率各是怎样变化的,根据数据和折线变化能知道些什么.比比男女生运动后心率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从统计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男、女生运动后心率变化情况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4.回顾交流。提问:回顾上面的操作实验过程和获得的问题结论,你有哪些体会可以和大家分享?四、复习小结提问:这节课整理与复习了哪些内容?你对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认识?你对统计活动有哪些体会?第五单元综合应用与自我评价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6页整理与复习(应用广角)第26~28题,“自我评价”。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进一步解决关于方程、分数、圆和折线统计图等知识的实际问题;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能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客观评价自己学习数学的表现。2.使学生在联系生活提出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应用性的体验,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产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联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关于方程、折线统计图和分数、圆的实际问题,并做好记录;收集一些面是圆形的物体,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学生每人准备今年五月份的月历、计算器。为学生每人准备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格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提问:我们最近在数学课上已经整理和复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能应用哪些数学知识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请你举出例子说说看。谈话:我们已经走进数的世界,整理、复习了方程和分数,在图形王国里加深了圆的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在统计天地应用折线统计图统计数据、分析数据,进一步加深和掌握了这学期学习的数学内容。随着我们整理与复习的展开,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走进应用广角,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里常见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要能评价自己这学期的数学学习的情况和表现,进一步获得数学学习经验,发现自己学习数学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板书课题)二、综合应用1.交流用方程解答的问题。交流:你收集了哪些用方程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把你的问题和大家交流,看看怎样解答。学生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选择2~3道比较典型的问题呈现。提问:你能列方程解决这几道问题吗?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让学生说出每题的等量关系,并说说怎样想的o(板书相应的等量关系)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检查解答过程,强调要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注意列方程和解方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学生注意。2.圆的知识应用。(1)引导:想一想,我们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面是圆形的物体?请你能举出一些例子。你知道这些物体的面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吗?用你找到的具体物体说一说。(根据学生举出的例子,以学生根据圆的知识能理解的作适当解释)提问:你带来的圆形面的什么物体?请你把你的圆形物体介绍给大家看一看,并且说说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结合具体的物体,根据学生可理解的水平适当小结把相关物体做成圆形的好处,比如,运动平稳,周长相等面积最大,便于操作等。(2)你收集到日常生活里的哪些问题是关于圆的数学问题?把你收集的问题和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选择周长计算和面积计算的问题各一道呈现。引导:我们从大家收集的圆的问题中选择了这两题,请你用学到的知识独立解答。交流:这两题你是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得数)你应用了圆的哪些知识,是怎样想的?(学生解释知识应用和应用方法)联系具体的问题,小结计算周长、面积的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3)呈现问题:①一根铁丝正好围成长2厘米、宽1.14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②把这根铁丝围成最大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围成最大的圆呢?③比较三种图形的面积,同样看到了什么数学结论?让学生计算面积,用计算器计算。交流:各是怎样计算的,面积是多少?(板书算式、结果)比较面积大小,又一次看到了什么结论?说明: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正方形面积比长方形大;圆的面积最大。3.交流分数知识。(1)提问:你能举出日常生活里用分数表示结果的问题吗?想到的说出例子。教师板书呈现学生举出的具体分数的例子,让学生说说具体事例中分数表示的意义。(2)提问:除了用到分数意义的事实,还有哪些需要分数计算、分数比较或者其他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交流收集的问题,教师选择板书。让学生解答或解释相应的关于分数的问题。(3)做整理与复习第27页。让学生观察月历,自己列式计算。交流:今年五月法定休息日有几天,上学天数有几天?你是怎样计算法定休息日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的?上学天数呢?(板书算式)追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列式时要注意什么?4.折线统计图的应用。(1)你收集到哪些折线统计图?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吗?选择呈现学生收集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说说各是统计的什么内容,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能看出哪些信息,并引导分析数据。说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和变化情况,能帮助我们了解数据变化过程,有时可以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判断数据的发展趋势。(2)你还找到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什么内容的数据?请和大家交流。教师选择便于学生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制作折线统计图。交流折线统计图,注意统计标题、日期,以及数据的表示和折线的画法。分析数据,说说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些什么。(3)做整理与复习第28题。让学生了解题意,交流从题里了解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看出了哪些信息,怎样看出的。学生独立解题,指名板演。检查解题过程和结果。引导: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解答或解释、说明。三、应用回顾引导: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应用了哪些数学知识,解决了哪些方面的数学问题?通过综合应用,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体会要和大家交流的?四、自我评价1.回顾交流。引导:一学期学习结束了,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好总结,看看自己数学学习的表现,及取得的成绩,想想还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你能根据课本上数学学习的几个方面,具体说说你的表现和学习吗?请组长负责,组织大家互相说一说。学生围绕教材提出的几个方面,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对这些方面的自我感受。2.涂色评价。引导:如果把表现好看作5个星,那你觉得自己这几个方面各能得几个星呢?根据自己的回顾,你能得几个星,就把几个星涂上颜色。(学生涂色评价)交流:觉得自己各方面表现好的,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评价结果。总结:这些同学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值得大家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要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把这几方面都做得更好。有信心吗?希望大家在后面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能有更多的收获,更大的进步!第八单元小学电子备课模板教学内容复习“方程、因数与倍数”总课时数第()课时设计人备课日期月日投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地解方程;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倍数,正确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体验互相交流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能正确地求出方程的解。教学难点: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知识系统整理谈话: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方程的知识?怎样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公因数?师生共同讨论。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两部分的知识。(板书课题)二、查漏补缺训练1.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判断的依据。2.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2题。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解方程的依据及等式的性质。3.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3题。指名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提问:题中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4.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4~6题。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三、综合运用提升1.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7题。提问:下面各数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2.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8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每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找最大公因数?怎样找最小公倍数?点拨: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四、反思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作业《补》 教学反思小学电子备课模板教学内容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总课时数第()课时设计人备课日期月日投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知识系统整理提问:谁来说说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关于分数的知识?揭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二、查漏补缺训练1.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9题。指名回答并说说每个分数的意义。2.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0题。学生先填空,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3.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1题。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样填写的。提问:整数怎样化成假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吗?4.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2题。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并指名说说每组题是怎样比较的。5.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3题。指名学生说说每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提示:结果要用最简分数表示。三、综合运用提升1.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4题。指名回答并说说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2.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5题。指名读题。提问:你能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吗?3.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6、17题。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把什么看作单位“1”?四、反思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作业《补》 教学反思小学电子备课模板教学内容复习“圆”总课时数第()课时设计人备课日期月日投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解决与圆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练习,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公式熟练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知识系统整理谁来说一说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与复习圆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二、查漏补缺训练1.完成教材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18题。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完成教材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19题。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三、综合运用提升1.完成教材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20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求钢丝长多少米,实际是求什么?(车轮滚动的距离)首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解答?指名板演。2.完成教材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21题。提问:根据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面积?(先求圆的半径,根据半径求面积)3.完成教材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22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要想知道剩下的铁皮面积是否相等,关键是看什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计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追问:你知道圆的面积或面积和为什么都是相等的吗?还可以怎样剪,能使剪下的面积和不变?4.完成教材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23题。引导学生观察图并思考:把这3个扇形拼在一起,能得到什么图形?(半圆)四、反思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作业《补》 教学反思小学电子备课模板教学内容复习“统计图”“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总课时数第()课时设计人备课日期月日投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分析。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与实际相关的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并进行简单的分析。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知识系统整理提问: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揭题: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板书课题)二、查漏补缺训练1.完成教材第115页“整理与复习”第24题。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统计图。2.完成教材第115页“整理与复习”第25题。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汇报课前记录下的1分钟跳绳后的心率变化数据,学生根据汇报的数据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获得的信息。三、综合运用提升1.完成教材第116页“整理与复习”第26题。提问:很多物体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2.完成教材第116页“整理与复习”第27题。出示今年的日历,让学生数一数,再计算。3.完成教材第116页“整理与复习”第28题。出示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明确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四、反思总结1.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2.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你觉得自己能得几个?五、课堂作业《补》 教学反思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第1课时数的世界(一)1.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简单方程,能正确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100以内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的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 熟练地利用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过程:一、谈话过程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全面的复习阶段,系统地整理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复习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教师板书: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二、整理知识师:看到板书,你能想到哪些知识和问题?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并板书。(1)方程:方程的意义,方程和等式的关系,等式的性质。(2)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对个别学生再进行提问,强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三、综合练习1.完成第1题。(1)学生独立思考。(2)指名口答: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2.完成第2题。(l)提问:我们在解方程时,是根据什么解的? (2)谁能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3)学生独立完成解方程的过程。(4)集体交流。3.完成第3题。(1)独立完成计算。(2)教师指名学生列式回答计算过程。4.完成第4题。(l)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2)指名说说数量关系式和解题过程。5.完成第7题。(1)学生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2)分别找出每个数的因数、倍数和最小公倍数。6.完成第8题。(1)学生独立思考。(2)指名说说是怎样找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四、课堂小结师:通过复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疑问吗?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并提出疑问,教师予以点评和解惑。板书设计:数的世界(一)方程:方程的意义,方程和等式的关系,等式的性质。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求两个数 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2课时数的世界(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约分、通分,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使学生通过复习,能正确并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题,提高计算能力。能应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4.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2.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难点1.会灵活地运用学过的方法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2.应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复习引入 分数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了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板书课题)一、整理知识1.看到板书,你能想到哪些知识和问题?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将知识进行整理。3.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并板书。(l)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2)分数和除法的关系。、(3)分数的基本性质。(4)分数与小数的互化。(5)约分、通分。4.对个别学生再进行提问,强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1)分数的加、减法一般可以分成哪几类?(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3)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并板书。(4)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5)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6)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综合练习1.完成第9题。(1)学生独立完成填空。(2)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什么?指出: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 表示其中的3份;也可以表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3)提问:6是8的几分之几?2.完成第10题。(l)学生独立完成填空。+(2)指名回答。(3)追问:是的什么?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4)你是根据什么进行约分的?3.完成第12题。(l)提问:你准备怎样比较每组数的大小呢?(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每组数的大小的。4.完成第13题。(1)学生独立填空。(2)集体交流。(3)追问:36分怎样化成以时为单位的数?转化时要注意什么?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口算。(1)出示口算题。(2)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6.完成第14题。(1)观察一下,每一题有什么特点?(2)可以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计算吗?(3)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4)集体交流。说一说能简便计算的,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不能简便计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7.完成第17题。(1)理解题意:借助地图让学生了解“陆地”、“海洋”、“七大洲”。(2)提问: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怎样求其余五大洲的总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呢?(3)学生完成解答。(4)集体交流。四、课堂小结师: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发言,教师予以补充完善,并点评。板书设计:数的世界(二)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约分、通分 第3课时图形与统计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会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并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3.进一步理解知识问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重点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难点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一、复习引入师:圆和统计知识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难点,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板书:图形与统计)二、整理知识1.看到板书,你能想到哪些知识和问题?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将知识进行整理。3.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并板书。(1)圆的特征:圆心、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或。(3)圆的面积:。(4)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5)用数对表示位置。(6)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4.对个别学生再进行提问,强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三、综合练习1.完成第18题。(1)提问:(4,3)表示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2.完成第19题。(1)学生独立完成填空。(2)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完成第20题。(1)提问:要求钢丝长多少米,实际是求什么?(9)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4.完成第22题。(l)提问:要想知道剩下的铁皮的面积是否相等,关键是看什么?(2)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3)指名说说思考过程,追问:知道圆的面积或面积和为什么都是相等的吗?正方形中还可以怎样剪,能使剪下的面积和不变?5.完成第25题。(l)想一想自己运动后的心率大概是怎样变化的。(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制作。 (3)集体交流,说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信息。四、课堂小结师:通过复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疑问吗?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板书设计图形与统计(1)圆的特征:圆心、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或。(3)圆的面积:。(4)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5)用数对表示位置。(6)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第四课时应用广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会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重点会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用到实际生活中。一、复习引入师: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离不开应用,只有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才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一、综合练习1.完成第26题。(1)交流收集到的信息。(2)说说从数据中能得到什么信息,了解了哪些情况。2.完成第27题。(1)理解题意,明确要求。(2)学生在小组中尝试完成。(3)汇报操作的情况。3.完成第28题。(l)指名学生读题,解读题意。(2)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3)分析折线统计图。(4)学生独立完成。(5)集体交流。三、自我评价 1.在小组中说说每项指标的含义。2.自我评价。3.指名说说自己的优点及不足。四、课堂小结师:通过复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疑问吗?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并予以解惑。板书设计应用广角实践与探索的现实问题转化的策略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一)方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简单方程,2、能正确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哪些知识?谁能说说什么是方程?能说说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吗?二、复习方程有关知识1.完成第1题。学生口答: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2.完成第2题。师:我们在解方程时,根据什么解的?谁能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3.完成第3题。强调:应用的公式要恰当。 三、课堂作业完成第4、5、6题四、课堂总结师:通过复习,你对方程的意义及解方程还有什么疑问呢?数的世界(二)因数、倍数和分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含义,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100以内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使学生理解分数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约分、通分,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并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提高计算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数感。能应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教学重点:正确并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能应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公倍数和公因数。1.复习概念。 2.完成第7题。3.完成第8题。每组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你是怎样找到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的?24和6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几?为什么?10和21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可以怎么找?二、复习分数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师:能根据,说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吗?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在小组中说说上面的知识点各是哪些内容?师:下面我们边练习边复习分数的知识。1.完成第9题。学生在书上填空。师问: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什么?指出: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可以表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师追问:6是8的几分之几?2.完成第10题。学生在书上完成填空,指名回答。师追问:是的什么?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几个?你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进行约分的?你是怎样进行约分的?3.完成第11题。4是怎样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的?怎样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的?是分数,2÷10是除法,你能具体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2是怎样得到的?4.完成第12题。师问:你准备怎样比较每组中数的大小呢?交流比较的方法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和的比较方法。5.完成第13题。 根据单位之间的关系携程分数,注意结果的约分。6.完成第15题。学生计算,交流方法:一种通分计算,一种转化方法计算。(1-5分数的和)三、课堂总结师:分数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比较多,大家在充分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同时,还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大家在小组中汇报一下,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四、课堂作业第14、16、17题图形王国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会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并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会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并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圆的哪些知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板书:图形王国二、复习圆的知识1.完成第18题。确定圆心的位置,学生上台指一指。说说圆规的两脚怎么摆放。2.完成第19题。校对,并指名说说如何列式。3.指导第20题。师问:要求钢丝长多少米,实际是求车轮滚动多少圈的行驶的距离。首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解答呢?注意什么? 4.指导第22题。引发讨论:要想知道哪些铁皮剩下的废料多?关键是看什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完成计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师追问:知道圆的面积或面积和为什么都是相等的吗?正方形中还可以怎样剪,能使剪下的面积和不变?三、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四、作业完成第21、23题。统计天地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表示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过程,提高对统计价值的认识,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教学重点:利用折线在图中表示数据,并进行分析。教学难点:比较准确地进行数据的简单分析。教学流程:一、复习折线统计图1、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是怎么表示数据的?我们学过哪些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直观表示数据的多少,形象表示数据的增减,直接表示增减的速度,复式图便于比较)二、练习1、完成第24题。观察: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数据?你看出了什么?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总体变化趋势怎么样?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完成第25题。师:想一想,自己运动后的心率大概是怎样变化的?先测心率:了解测心率的方法。提出问题:一个人的心率在运动中会发生什么变化?运动之后又是怎样变化的?实验收集数据:学会小组分工(男女生各1人跳绳,2人测心率)讨论交流: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三、总结第五课时应用广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会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师:学是为了用,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应用广角二、综合运用1.完成第26题。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指名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表述。2.完成第27题。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计算后在小组里交流。指名汇报。3.完成第28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评价。三、自我评价1.在小组中说说每项指标的含义。2.自我评价。3.说说自己的优点及不足。四、课堂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