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4.2.物体改变形状以后》说课稿
doc
2021-09-02 10:54:27
3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2.物体的形状改变一、教材分析:各位老师好。我说的课是《物体的形状改变》。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这一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来进行构建的。本单元共有五课,分别是:第一课《力在哪里》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第三课《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第四课《摩擦力的秘密》第五课《降落伞》本单元在知识的呈现上体现“总——分——总”的特点,第一课从总的层面讲述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第二课至第四课分别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第五课,是引导学生对力的综合运用。《物体的形状改变》这课,在本单元处于第二课的位置,是在第一课对力的基础知识有了总的认识之后,具体认知生活中常见的力,其中的第一课。二、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但尽管力是无处不在的,但平时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属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陌生知识”,但学生在本单元第一课已经对力的基础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在教学上,可以从此处进行突破,带领学生进入新知。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了解弹力在生活中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去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教学难点: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三、教学设计:为了实现如上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的难点,我将本课设计成如下的六个环节来进行:第一大环节:导入课题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典型而又常见的弹性物体,让学生说说怎样给这些物体施加一个力,让这些物体发生变化,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在本单元第一课学到的知识“力对物体形状、体积有影响”,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物体都是在形状上发生的变化,从而达到引出课题的目的。第二大环节:了解什么是弹性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在尝试中仔细观察体会,给这些典型弹性物体施加力量,然后撤销力量的这一过程中,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变化,从而达到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弹性的教学目标。第三大环节:什么是弹力通过一个有趣的小难题“怎样才能让物体保持不变的形状”,再次引导学生动手感受在物体形状变化以后,手上有什么感觉,慢慢松开手之后,你的手又有什么感觉,然后通过教师对第一课的知识“我们的感觉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力的存在”这一知识的提示,使得学生发现手上的感觉来源于物体在形变过程中产生的力——这就是弹力,从而达到了学生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在什么时候产生的教学目标到此环节,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弹性,什么又是弹力,教师要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提示学生注意二者的区别:弹性是物体固有的特性,任何时候都具备;而弹力是弹性物体在发生形变以后才产生的力,物体恢复原形后,弹力随之消失。并且在总结的时候可以将二者安插在板书之中的合理位置,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图,达到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的目的。第四大环节:探究弹簧的拉力于伸长之间的关系在此环节,要求学生能够测量弹簧的伸长以及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此环节看似简单,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对完整的实验记录的初次接触,所以在做实验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实验表格填写的指导工作以及对实际操作上的指导工作,从而化解此项教学难点。(这里可以边说边演示你的课件)第五大环节: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列举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弹性物体,带领学生分析我们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应用相结合,从而达成学生愿意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这一教学目标。,第六大环节:拓展环节,学生了解所有物体都有弹性。在此环节,书上是通过“弹三枚硬币”来引导学生认识所有物体都有弹性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繁琐,所以在教授本知识点时,我做了大胆的改动,我将三枚硬币的实验换成了烧瓶实验,通过挤压烧瓶,让学生观察玻璃柱中水面高度的变化,学生认识到玻璃是有弹性的,从而引申到所有物体都有弹性这一知识点。四、本课整体的设计特点:最后,纵观本课,我觉得在这节课的设计上能够体现出如下的特点:1.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亲自体验和探究的机会,承上启下2.板书设计清晰、合理,一目了然,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既体现知识的网络性、系统性,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针对学生已有特点知识经验,适时指导,有扶有放。4.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改动,由繁入简,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5.能够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当课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