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学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10:21:17
22页
2022-2022学年天津市学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在表格中,2分×17=34分)1.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冰冰融化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铁生锈铁熔化D.鸡蛋变臭鸡蛋煮熟 2.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时不需要公布的项目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D.可吸入颗粒物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元素B.氮元素C.氢元素D.铝元素 4.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5.实验室中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烧杯B.集气瓶C.试管D.量筒 6.实验中不应接触管口或瓶口的操作是( )A.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C.用药匙取用试剂瓶中的粉末状固体D.用玻璃棒在试剂瓶中蘸取少量液体 7.下列污染因素中:①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④频频发生沙尘暴.其中不会对水源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A.③B.①②③C.④D.①②③④ 8.下列符号中,表示的意义最少的是( )A.2CuB.H2C.H2OD.Si \n9.下列实验方法不能用于鉴别H2和O2的是( )A.分别做气体吹肥皂实验B.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铜网D.将气体分别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10.下列措施和理由之间,其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白磷要保存在水中﹣﹣防止自燃B.经常翻动柴草﹣﹣防止受潮C.加油站严禁烟火﹣﹣防止爆炸D.真空包装保存食品﹣﹣防止缓慢氧化 1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分子和氢分子C.氢原子和氧原子D.氢分子和氧原子 12.2022年10月15日9时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火箭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在此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A.作燃料,支持燃烧B.作还原剂,燃料C.助燃,供呼吸D.密度最小,作氧化剂 13.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2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C.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B.分解反应可能有化合物生成C.置换反应可能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 15.在反应2Mg+CO22MgO+C中,氧化剂是( )A.MgB.CO2C.MgOD.C \n16.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的爆炸原理可用S+2KNO3+3CK2S+N2↑+3X↑表示,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OB.SO2C.COD.CO2 17.甲、乙两同学分别按照图A、图B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他们的做法是: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的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②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最终如图C所示;③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平衡后,两同学的天平所处的状态( )A.甲、乙都不平衡B.甲不平衡,乙平衡C.甲平衡、乙不平衡D.甲、乙都平衡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漏选1个得1分,错选1个不得分,请将答案填在表格中,2分×5=10分)18.下列物质中,含有相同原子团的是( )A.K2MnO4和KMnO4B.FeCl3和FeCl2C.(NH4)2SO4和NH4ClD.KOH和KNO3 19.化学变化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和数目C.原子的种类和数目D.物质的种类 20.可能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金属 21.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n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22.现有等质量的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1B.所含分子数之比为11:7C.所含氧元素质量比为11:14D.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1:2 三、填空题(每空1分,1分×27=27分)23.用化学用语表示:两个氧分子 ,三个铝原子 ,一个硫酸根 .钙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24.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举一例)(1)有H2O生成的化合反应 ;(2)有H2O生成的分解反应 ;(3)有H2O生成的置换反应 . 25.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由图中可知,B为电源的 极,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C、D中两气体的体积比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根据上述事实可经得出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在该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填元素符号),生成的新的粒子是 (填元素符号). 26.在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氢气和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 .某人总结出可能引起氢气爆炸的原因,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用打火机去烧系气球的牵绳②鞭炮与氢气球“狭路相逢”③哄抢氢气球时吸烟④直接点燃两天前验纯过的氢气发生装置中导出的气体⑤当氢气体积占氢气和空气总体积的90%时点燃. \n27.1991年,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15,已知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中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 . 28.从下列实验现象的编号中,选择合适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A、火焰呈淡蓝色 B、火星四射 C、耀眼白光 D、浓厚白烟 E、蓝紫色火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四、实验题(每空1分,1分×23=23分)29.化学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的最少量是指 .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名称是 ,读数时视线要与 保持水平,若俯视,则量取的液体比读数偏 (大或小) 30.(15分)(2022秋•天津期中)根据图实验装置进行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2)若要制取并收集氧气,则需 和 配套,若要制取并收集氢气,则需 和 配套.(3)a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受热后的药品湿存的水分流回试管底使试管 ,c中的仪器①应伸至液面以下,可以防止产生的气体 .e、f中的导管均应接近仪器②底部,是为了将瓶中的空气 .(4)实验室要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采用图 装置制取,又知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采用图中的 收集CO2.(5)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可用 装置,在这个实验中有以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①向氢气发生装置里加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④停止加热;⑤向装有氧化铜的试管里通入氢气;⑥停止通入氢气;⑦检验氢气纯度. 3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有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n(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为什么? . 五、计算题(6分,第1题每空1分,第2题每小题3分)32.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人们可以从牛奶、蔬菜等食物中得到所需的钙元素,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元素不足,还可以用含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的药物来补充,即“补钙”.求:(1)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的相对分子质量.(2)葡萄糖酸钙中钙、碳、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3)某人每天需用含1g碳酸钙(CaCO3)的药物“补钙”,则他每天补充的钙元素是多少克? 33.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g)2.122.082.042.04(1)加热t3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反应完全? ;(填“是”或“否”)(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2022-2022学年天津市学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在表格中,2分×17=34分)1.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冰冰融化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铁生锈铁熔化D.鸡蛋变臭鸡蛋煮熟【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n【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融化是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鸡蛋变臭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鸡蛋煮熟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即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2.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时不需要公布的项目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D.可吸入颗粒物【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即总悬浮颗粒物(TSP).【解答】解:目前计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但没有列入空气质量检测范围,不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有空气污染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要记住三种有害气体.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元素B.氮元素C.氢元素D.铝元素【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并应用于解题的能力. 4.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n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内容有:燃烧问题、爆炸问题等.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①是易燃物,与安全有关,②是节约用水的标志,与安全无关,③是禁止吸烟,与安全有关,④是禁止放置易燃物,与安全有关,⑤是防止噪音的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需要同学们加强对常见标志的认识,以便灵活应用. 5.实验室中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烧杯B.集气瓶C.试管D.量筒【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烧杯是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配制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也可在集气瓶内进行一些简单的燃烧等实验,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试管可用于少量药品反应的反应容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器,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实验中不应接触管口或瓶口的操作是( )A.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C.用药匙取用试剂瓶中的粉末状固体D.用玻璃棒在试剂瓶中蘸取少量液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解答】解:A、在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且试管口与试剂瓶中紧挨在一起.故不选;B、在使用滴管时,滴管要悬空放置,以防污染滴管.故选;C、用药匙取用试剂瓶中的粉末状固体时,把药匙伸入试剂瓶内,可接触瓶口,故不选.D、用玻璃棒在试剂瓶中蘸取少量液体时,要把玻璃棒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故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下列污染因素中:①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n④频频发生沙尘暴.其中不会对水源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A.③B.①②③C.④D.①②③④【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水污染的途径来考虑本题,想法切断污染途径即可.频频发生沙尘暴属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与水污染无关.【解答】解: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频频发生沙尘暴属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不会对水源造成重大污染.故选C.【点评】知道了水污染的途径,就要了解防治水污染的方法,平时要做到不污染水源,并且节约用水. 8.下列符号中,表示的意义最少的是( )A.2CuB.H2C.H2OD.Si【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2Cu表示2个铜原子;B、H2表示氢气这种物质,还表示1个氢分子,还表示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C、H2O能表示水这种物质,还能表示1个水分子,还能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还能表示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D、Si表示硅这种物质,1个硅原子,硅元素等意义.【解答】解:A、2Cu表示2个铜原子;B、H2表示氢气这种物质,还表示1个氢分子,还表示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C、H2O能表示水这种物质,还能表示1个水分子,还能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还能表示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D、Si表示硅这种物质,1个硅原子,硅元素等意义.故表示意义最少的是2Cu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9.下列实验方法不能用于鉴别H2和O2的是( )A.分别做气体吹肥皂实验B.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铜网D.将气体分别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氢气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密度小于氧气密度;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密度大于氢气密度.\n【解答】解:A、将肥皂泡放在两种气体中,在氧气中上升,在氢气中下降,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B、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使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的是氢气,不发生变化的是氧气,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C、分别通入灼热的铜网,只有氧气与铜反应,氢气与铜不反应,无法鉴别,故符合题意;D、氧气和氢气与石灰水都不会发生反应,所以将气体分别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无法鉴别,故符合题意;故选:CD.【点评】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10.下列措施和理由之间,其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白磷要保存在水中﹣﹣防止自燃B.经常翻动柴草﹣﹣防止受潮C.加油站严禁烟火﹣﹣防止爆炸D.真空包装保存食品﹣﹣防止缓慢氧化【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生活情景型;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从白磷的着火点低考虑;B、从柴草缓慢氧化放热考虑;C、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考虑;D、真空包装可以隔绝氧气.【解答】解:A、白磷的着火点低,放在水中可以防止自燃,故正确;B、柴草缓慢氧化放热,经常翻动柴草是防止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而不是防止受潮,故错误;C、加油站中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加油站要严谨烟火,故正确;D、真空包装的食品与氧气隔绝,防止了缓慢氧化,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把化学融入了生活,体现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 1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分子和氢分子C.氢原子和氧原子D.氢分子和氧原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考虑本题.【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n12.2022年10月15日9时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火箭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在此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A.作燃料,支持燃烧B.作还原剂,燃料C.助燃,供呼吸D.密度最小,作氧化剂【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氧气、氢气的性质和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氢气具有可燃性,做的是燃料,氧气具有的是助燃性,能支持氢气的燃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氢气和氧气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2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C.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A、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知道TiO2是催化剂;B、水分解后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C、TiO2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D、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解答】解:A、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而不是氧化剂,故A错误;B、因为水分解后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所以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是正确的,故B正确;C、根据题目中的“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H2O2H2↑+O2↑可以知道,TiO2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而是催化剂,故C正确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和判断等方面的内容.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B.分解反应可能有化合物生成C.置换反应可能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n【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氧化钙+水→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但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分解反应可能有化合物生成,例如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所以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置换反应、氧化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在反应2Mg+CO22MgO+C中,氧化剂是( )A.MgB.CO2C.MgOD.C【考点】氧化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氧的物质是氧化剂,得到氧的物质是还原剂进行解答.【解答】解:在2Mg+CO22MgO+C反应中,二氧化碳失去氧变成碳是氧化剂,镁得到氧变成氧化镁是还原剂.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6.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的爆炸原理可用S+2KNO3+3CK2S+N2↑+3X↑表示,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OB.SO2C.COD.C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S+2KNO3+3CK2S+N2↑+3X↑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故选D.【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n 17.甲、乙两同学分别按照图A、图B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他们的做法是: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的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②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最终如图C所示;③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平衡后,两同学的天平所处的状态( )A.甲、乙都不平衡B.甲不平衡,乙平衡C.甲平衡、乙不平衡D.甲、乙都平衡【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的药品和装置应该考虑到:①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考虑密闭.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若气体体积比较大且和空气密度差别较大,要考虑浮力的影响.【解答】解:甲实验中镁粉和稀硫酸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跑掉了,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的质量要小于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故天平不平衡;乙实验中反应后生成气体使气球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气球体积膨胀,球所受向上的浮力增大,故左边质量变轻,天平不平衡.故选A【点评】本题告诉我们在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时,要选择密闭的装置或者在选择药品时要注意不要选择反应后有气体生成的药品.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漏选1个得1分,错选1个不得分,请将答案填在表格中,2分×5=10分)18.下列物质中,含有相同原子团的是( )A.K2MnO4和KMnO4B.FeCl3和FeCl2C.(NH4)2SO4和NH4ClD.KOH和KNO3【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团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集团,在反应中通常以整体的形式参加反应.【解答】解:A、Na2SO3中原子团是亚硫酸根,Na2SO4中原子团是硫酸根,KMnO4中原子团是高锰酸根,K2MnO4中原子团是锰酸根,故A错;B、FeCl3和FeCl2中不含有原子团,故B错;C、(NH4)2SO4和NH4Cl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团铵根,故C正确;D、KOH中的原子团是氢氧根,KNO3中原子团是硝酸根,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常见的原子团,能分别开原子团种类. \n19.化学变化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和数目C.原子的种类和数目D.物质的种类【考点】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元素与化合物;解题思想;分析比较法;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化学变化是产生新分子的变化;【解答】解: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化学变化过程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最小的微粒,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故选AC.【点评】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是解答本题关健. 20.可能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金属【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单质、氧化物、化合物、金属的概念,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能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选项错误.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选项错误.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化合物可能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D、金属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能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氧化物、化合物、金属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n【分析】(1)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时氧气几乎不会减小并且还可以润湿,对病人有好处;(2)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解答】解:A、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端连接的是病人的鼻孔,正确;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时,病人吸的不是氧气,而是水,错误;C、氧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里面时会呈气泡冒出,现象明显,很容易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正确;D、氧气经过水里多时,产生的气泡就多;氧气的流速快时,产生气泡就快,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的装置作用主要是输送氧气,并对氧气润湿,与化学知识没有多大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进气的方向,与洗气是相同的,长管进气,短管排出. 22.现有等质量的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1B.所含分子数之比为11:7C.所含氧元素质量比为11:14D.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1:2【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设CO2与CO的质量均为m,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CO2与CO中氧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两者相比即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所含的分子个数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CO2与CO的质量均为m,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比为:(×m):(×m)=11:7,故A错误;B、CO2与CO的质量均为m,所含分子个数比为:(×m):(×m)=11:7,故B正确;C、CO2与CO的质量均为m,所含氧元素质量比为:(×m):(×m)=11:14,故C正确;D、CO2与CO的质量均为m,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m×1):(×m×2)=11:14,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填空题(每空1分,1分×27=27分)23.用化学用语表示:两个氧分子 2O2 ,三个铝原子 3Al ,一个硫酸根 SO4 .钙元素 Ca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H2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n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铝原子,就可表示为:3Al;1个硫酸根含有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表示原子团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原子团符号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因此一个硫酸根表示为SO4;钙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2O2;3Al;SO4;Ca;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4.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举一例)(1)有H2O生成的化合反应 2H2+O22H2O ;(2)有H2O生成的分解反应 H2CO3═H2O+CO2↑(合理即可) ;(3)有H2O生成的置换反应 H2+CuOCu+H2O(合理即可)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2)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合理即可).(3)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是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2H2+O22H2O;(2)H2CO3═H2O+CO2↑(合理即可);(3)H2+CuOCu+H2O(合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5.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由图中可知,B为电源的 负 极,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氧气 ,C、D中两气体的体积比为 2:1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氢气+氧气 .\n(2)根据上述事实可经得出结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在该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H、O (填元素符号),生成的新的粒子是 H2、O2 (填元素符号).【考点】电解水实验;化学反应的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是氢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由图中可知,与B连接的试管生成的气体体积较多是氢气,B为电源的负极,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较少,是氧气,C、D中两气体的体积比为2:1,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故填:负;氧气;水氢气+氧气;(2)根据上述事实可经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在该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的新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水分子;H、O;H2、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6.在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活泼 .氢气和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 爆炸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 纯度 .某人总结出可能引起氢气爆炸的原因,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②③④ ①用打火机去烧系气球的牵绳②鞭炮与氢气球“狭路相逢”③哄抢氢气球时吸烟④直接点燃两天前验纯过的氢气发生装置中导出的气体⑤当氢气体积占氢气和空气总体积的90%时点燃.【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氢气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解答】解:在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氢气和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氢气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①用打火机去烧系气球的牵绳可能会引起爆炸,故合理;②鞭炮与氢气球“狭路相逢”,可能会引起爆炸,故合理;③哄抢氢气球时吸烟可能会引起爆炸,故合理;④直接点燃两天前验纯过的氢气发生装置中导出的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故合理;\n⑤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4.2%,当氢气体积占氢气和空气总体积的90%时点燃不会发生爆炸,故不合理.故答案为:活泼;爆炸;纯度;①②③④.【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时必须验纯、氢气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7.1991年,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15,已知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49 ,中子数为 66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 1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故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49;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15,则中子数=115﹣49=66.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答案为:49;66;1.【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8.从下列实验现象的编号中,选择合适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A、火焰呈淡蓝色 B、火星四射 C、耀眼白光 D、浓厚白烟 E、蓝紫色火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D 镁在空气中燃烧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A ;硫在氧气中燃烧 E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答案为:D;C;A;E;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四、实验题(每空1分,1分×23=23分)29.化学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的最少量是指 1~2mL .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名称是 量筒 ,读数时视线要与 凹液面最低处 保持水平,若俯视,则量取的液体比读数偏 大 (大或小)\n【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药品取用的节约原则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时的注意事项回答.【解答】解:根据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为1~2mL.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先把量筒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仰视则读数偏低,如俯视则读数偏高.故答案为:1~2mL;量筒;凹液面最低处;大.【点评】量筒的使用是重要的基本操作之一,特别要注意读数的正确方法. 30.(15分)(2022秋•天津期中)根据图实验装置进行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集气瓶 ③ 水槽 ④ 铁架台 (2)若要制取并收集氧气,则需 a 和 d或e 配套,若要制取并收集氢气,则需 c 和 d或f 配套.(3)a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受热后的药品湿存的水分流回试管底使试管 炸裂 ,c中的仪器①应伸至液面以下,可以防止产生的气体 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e、f中的导管均应接近仪器②底部,是为了将瓶中的空气 充分排出 .(4)实验室要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采用图 c 装置制取,又知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采用图中的 e 收集CO2.(5)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可用 b 装置,在这个实验中有以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②①⑦⑤③④⑥ (填序号)①向氢气发生装置里加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④停止加热;⑤向装有氧化铜的试管里通入氢气;⑥停止通入氢气;⑦检验氢气纯度.【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铁架台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可用b装置,在这个实验中有以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氢气发生装置里加药品、检验氢气纯度、向装有氧化铜的试管里通入氢气、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停止加热、停止通入氢气.【解答】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铁架台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铁架台;\n(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d或e;c;d或f;(3)a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受热后的药品湿存的水分流回试管底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炸裂;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充分排出;(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c;e;(5)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可用b装置,在这个实验中有以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氢气发生装置里加药品、检验氢气纯度、向装有氧化铜的试管里通入氢气、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停止加热、停止通入氢气;故答案为:b;②①⑦⑤③④⑥;【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氢气的性质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3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有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 , 酚酞遇浓氨水变红色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浓氨水中的氨分子由于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又溶到了B中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为什么? 无必要,试验I中已证实蒸馏水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来回答,利用比较得出结论;(2)根据实验中的现象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3)根据实验Ⅲ作为对比实验的目的与实验I的作用来分析有无必要【解答】解:(1)根据实验观察可知,蒸馏水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没有颜色的变化,当再加入浓氨水时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通过本实验可得出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遇浓氨水变红色;(2)根据实验可观察到烧杯B中的液体变为红色,因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则从烧杯A中运动到烧杯B中,烧杯B中溶液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n(3)因实验I和实验Ⅲ的目的都是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与实验Ⅱ相对比来得出结论的,则实验Ⅲ没有必要再做,故答案为:实验I已做过对比实验,故没有必要再做实验Ⅲ.故答案为:(1)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遇浓氨水变红色;(2)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浓氨水中的氨分子由于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又溶到了B中;(3)无必要,试验I中已证实蒸馏水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点评】本题考查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实验探究,学生应学会利用观察和对比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并注意微观粒子的性质在解答中的重要作用. 五、计算题(6分,第1题每空1分,第2题每小题3分)32.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人们可以从牛奶、蔬菜等食物中得到所需的钙元素,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元素不足,还可以用含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的药物来补充,即“补钙”.求:(1)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的相对分子质量.(2)葡萄糖酸钙中钙、碳、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3)某人每天需用含1g碳酸钙(CaCO3)的药物“补钙”,则他每天补充的钙元素是多少克?【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6+1×11+16×7)×2=430.(2)葡萄糖酸钙中钙、碳、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40:(12×12):(1×22):(16×14)=20:72:11:112.(3)某人每天需用含1g碳酸钙(CaCO3)的药物“补钙”,则他每天补充的钙元素是1g×100%=0.4g.答:(1)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2)葡萄糖酸钙中钙、碳、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20:72:11:112;(3)某人每天需用含1g碳酸钙(CaCO3)的药物“补钙”,则他每天补充的钙元素是0.4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g)2.122.082.042.04(1)加热t3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反应完全? 是 ;(填“是”或“否”)(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n【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物质的总质量的变化就可以求出生成的气体的质量,然后根据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就可求出参与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解答】答:(1)由于加热t3时间后,再继续加热时固体的质量没再发生变化,说明氯酸钾已经全部参与反应,故答案为:是;(2)氧气的质量为:2.5g+0.5g﹣2.04g=0.96g(3)设样品中含有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96x0.96g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0.96g,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8%.【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的计算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