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通川七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10:21:29
20页
2022-2022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七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上制取氧气B.海水晒盐C.光合作用D.电灯发光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做燃料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3.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C.区分硬水和软水D.配制氯化钠溶液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符号是CO\nB.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58.93g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D.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负电荷 5.2022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医学诺贝尔奖.她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一个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C.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把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内含少量未溶解的KNO3晶体)的试管与一根U形管连通,U形管内盛有水,并将试管插在盛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如果往烧杯中缓慢加入硝酸铵晶体,此时试管内的KNO3溶液的质量以及U形管中液面变化分别是( )A.减少、左高右低B.增加、左高右低C.减少、左低右高D.增加、左低右高 7.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8.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nB.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D.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 二、填空题(本题6个小题,每空1分,共29分)9.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硫酸根离子 ;(2)2个镁原子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3个氮分子 ;(5)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这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0.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Cl2+H2O=HCl+HClO(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4)将自来水蒸馏得到纯净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A.粉笔灰B.硫酸铜C.蔗糖D.食用油. \n11.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3)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a.8b.10c.11d.12(4)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 12.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两个实验.(1)操作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砝码生锈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3)图D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4)图C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改正: .(5)200g16%的氯化钠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分数为 ,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需加水的质量为 . 13.2022年春节前夕,达州市城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PM2.5增多引起的.(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 (填字母序号).A.氮氧化物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2)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序号).①天然气②石油③酒精④煤(3)防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4)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能减少PM2.5的措施有 (答一条即可). 14.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n(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2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二氧化锰起 作用.(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4)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5)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类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A.蜡烛B.镁条C.硫粉D.红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2)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组别123456\n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202119202218(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实验拓展】(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5)红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 【误差分析】(6)若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即可) 四、计算题(本题1个小题,共6分)17.N(NO2)3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计算:(1)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填最简比);(2)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的是 (填字母)A.N(NO2)3B.NO2C.N2O5(4)76gN(NO2)3与多少gN2O5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 2022-2022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七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上制取氧气B.海水晒盐C.光合作用D.电灯发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海水晒盐只是水分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光合作用是植物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生成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电灯发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n【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做燃料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做燃料错误,氧气能做助燃剂,不能做燃料;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错误,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也会产生氧气.【解答】解: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故选项错误;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做燃料错误,氧气能做助燃剂,不能做燃料;故选项错误;C、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错误,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也会产生氧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nC.区分硬水和软水D.配制氯化钠溶液【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硬水与软水.【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解答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只有一个变量,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达到对比实验的目的.【解答】解:A、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量是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然后分别向两集气瓶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对比变浑浊的程度,由实验可知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几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比得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能否迅速生成氧气大量氧气,并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量;两试管中放入的是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变量是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另一支试管中未加入二氧化锰;未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内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现象的对比说明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所以属于对比实验;C、区分硬水和软水,试管中水的量、加入的肥皂水等量,变量是试管中的水不同;由实验可知: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D、配制氯化钠溶液是向两烧杯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氯化钠,且溶剂的质量不同,是配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不存在对比实验.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能够分析出变量和不变量,了解通过对比实验能验证出什么结论.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符号是COB.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58.93g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D.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负电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n【分析】A、根据元素写法考虑;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数据表示的意义考虑;C、根据左上角数字的意义考虑;D、根据原子核带的电荷考虑.【解答】解:A、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元素是一大二小,所以该元素的符号是Co,故A错;B、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没有单位,故B错;C、左上角数字就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故C正确;D、原子核带正电荷,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元素符号的写法,元素周期表中各数据表示的意义. 5.2022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医学诺贝尔奖.她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一个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C.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元素不能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最大的,质量分数最大,进行分析.【解答】解:A、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而青蒿素中有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元素不能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C、青蒿素由青蒿素分子构成,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知,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把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内含少量未溶解的KNO3晶体)的试管与一根U形管连通,U形管内盛有水,并将试管插在盛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如果往烧杯中缓慢加入硝酸铵晶体,此时试管内的KNO3溶液的质量以及U形管中液面变化分别是( )A.减少、左高右低B.增加、左高右低C.减少、左低右高D.增加、左低右高【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n【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跨学科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分析比较法;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硝酸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和硝酸铵、氢氧化钠溶于水后吸收热量导致的气压变化来分析.【解答】解:硝酸铵溶于水后吸热,导致试管内的温度降低,因为硝酸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减小,所以饱和硝酸钾溶液会有部分晶体析出,即试管里的KNO3晶体的量会增加;温度降低,导致集气瓶内气压降低瓶内压强变小,则U型管液体向左移动,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故选:B.【点评】要了解物质溶于水的过程,记住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7.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可判断该变化为两种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原子的重新结合生成一种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解答】解:去除干扰粒子得图:A、生成物分子中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B、变化前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没有改变,可判断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B正确;C、生成物的分子一种为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一种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生成;故C不正确;D、反应前后都有1个构成相同的化合物的分子,说明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正确;故选:C.【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n8.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D.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来进行解答;B、根据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进行分析;C、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进行解答;D、根据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会改变,可以据此结合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A、开始硝酸钾溶液不饱和,还能溶解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当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所以再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不会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会改变,故A错;B、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故B错误;C、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不是质量比,故C错误;D、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温度不变,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至饱和后,溶液质量不再改变,但是由于是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所以溶液的质量不会是0,故D正确.故选:D.【点评】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n二、填空题(本题6个小题,每空1分,共29分)9.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硫酸根离子 2SO42﹣ ;(2)2个镁原子 2Mg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O3 ;(4)3个氮分子 3N2 ;(5)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NaCl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这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NO3)3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5)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写出其化学式即可.(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镁原子表示为:2Mg.(3)氧化铁中氧元素显﹣2价,铁元素显+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2O3.(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氮分子可表示为:3N2.(5)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可组成硝酸铝这一化合物,其化学式为:Al(NO3)3.故答案为:(1)2SO42﹣;(2)2Mg;(3)2O3;(4)3N2;(5)NaCl;(6)Al(NO3)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n10.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过滤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吸附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物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Cl2+H2O=HCl+HClO(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3)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肥皂水 进行检验.(4)将自来水蒸馏得到纯净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C (填序号).A.粉笔灰B.硫酸铜C.蔗糖D.食用油.【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分析】(1)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3)用肥皂水可以检验水的软硬;(4)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解答】解:(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填:过滤;吸附;物理.(2)在次氯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以求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填:+1.(3)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大量的泡沫,说明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说明是硬水.故填:肥皂水.(4)粉笔灰、食用油等物质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溶液;硫酸铜、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溶液,但是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填: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净化水的方法、求元素的化合价、溶液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充分理解溶液的特征,即均一性、稳定性. 11.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Ne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 7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3)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cd (填字母序号).a.8b.10c.11d.12(4)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氯化铝 .\n【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依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判断元素类型,依据元素类型书写化学式;(2)依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判断y的数值,依据y的个数判断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3)依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判断得失电子的情况,并对相关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4)依据AB的元素情况结合其化学式的书写规律解决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解答】解:(1)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A的元素名称是氖,该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为Ne;(2)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y的数值等于7,最外层电子数是7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而成为稳定和结构;(3)因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的结果,而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电子而成为阳离子,所以可据此判断;a、质子数是8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易得电子变成阴离子;b、质子数是10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不易得失电子;c、质子数是11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这1个电子;d、质子数是12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易失去这2个电子;(4)若A中x=13,则A元素是铝元素,化合价一般为+3价,由分析知B为氯元素化合价一般为﹣1价,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名称为氯化铝;故答案为:(1)Ne;(2)7;(3)cd;(4)氯化铝;【点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 12.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两个实验.(1)操作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2)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①③ (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砝码生锈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3)图D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大量固体 时停止加热;(4)图C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改正: 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 .(5)200g16%的氯化钠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分数为 84% ,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需加水的质量为 120g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蒸发与蒸馏操作;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n【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进行解答;(2)根据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的质量偏大进行解答;(3)根据图D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进行解答;(4)根据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5)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以及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进行解答.【解答】解:(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2)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的质量偏大,①氯化钠固体不纯,使得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砝码生锈使得溶质质量偏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得溶剂的质量偏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3)图D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4)图C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俯视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正确的读数: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5)200g16%的氯化钠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分数为1﹣16%=84%;设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需加水的质量为x.200g×16%=(200g+x)×10%x=120g答:需加水的质量为120g.故答案为:(1)引流;(2)①③;(3)大量固体;(4)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5)84%;120g.【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3.2022年春节前夕,达州市城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PM2.5增多引起的.(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 D (填字母序号).A.氮氧化物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2)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③ (填序号).①天然气②石油③酒精④煤(3)防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4)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能减少PM2.5的措施有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 (答一条即可).【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PM2.5的含义分析判断;(2)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分析回答;\n(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回答;(4)能减少PM2.5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对工业产生的废气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植树造林等.【解答】解:(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3)防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4)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能减少PM2.5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对工业产生的废气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植树造林等.故答为:(1)D;(2)③;(3)吸附;(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点评】此题所考查知识虽然简单但都是很重点的知识点,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与应用与生活的基本理念,是一道不错的题目. 14.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3)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分子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分析】(1)分析反应物、生成的微观构成特点及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找出符合上述反应的方程式;(2)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3)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等.【解答】解:(1)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一种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一种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分子,生成物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反应的反应的方程是:2H2+O22H2O;故填:2H2+O22H2O;(2)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3)由上述反应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分子.故填: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分子.【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2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n1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2H2O22H2O+O2↑ ,二氧化锰起 催化 作用.(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控制反应物的量,从而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a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b (填“a”或“b”)端通入.(4)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F (填序号).(5)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类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A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综合实验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分析比较法;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依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2)观察图形可知,C是用注射器添加液体,然后考虑注射器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气体应从a进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b进入,因为气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4)因为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法收集;(5)根据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属于固固加热型解答.【解答】解:(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2H2O22H2O+O2↑.(2)装置C滴加液体的仪器是注射器,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可以使滴加的液体随加随停,可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n(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应该从a进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因为气体的密度总比水的密度小,因此再将气体从b进入即可,(4)因为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为:F;(5)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故答案为:(1)2H2O22H2O+O2↑,催化;(2)控制反应物的量,从而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3)a;b;(4)F;(5)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A.【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D A.蜡烛B.镁条C.硫粉D.红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足量 .(2)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组别123456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202119202218(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实验拓展】(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环保、节能、易操作、减少误差 ;(5)红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 4P+5O22P2O5 【误差分析】(6)若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 反应物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就读数、烧杯中水不足等 .(答一点即可)\n【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三种物质的燃烧产物进行分析;根据实验需要消耗完氧气进行分析;(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根据做气体参与反应的需要考虑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剩余气体在集气瓶中的现象进行分析;(4)从环保以及结果的准确性分析;(5)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解答;(6)根据若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反应物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就读数、烧杯中水不足等解答.【解答】解:(1)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固体,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答案为:B;红磷的量需要保证将氧气消耗完,故答案为:足量;(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燃烧匙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故答案为:A;做气体参与反应的需要考虑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验证的结果是20%,故答案为:20%;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就不再燃烧.说明剩余气体不助燃,恢复到室温,气体体积不变,说明气体难溶于水,故答案为:不易溶于水或不支持燃烧.(4)改进后的优点是:环保、节能、易操作、减少误差;(5)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6)若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反应物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就读数、烧杯中水不足等.答案:(1)D;足量;(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4)环保、节能、易操作、减少误差;(5)4P+5O22P2O5;(6)反应物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就读数、烧杯中水不足等.【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充分的理解题意,然后根据题中的知识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四、计算题(本题1个小题,共6分)17.N(NO2)3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计算:\n(1)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3 (填最简比);(2)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12 ;(3)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的是 C<B<A (填字母)A.N(NO2)3B.NO2C.N2O5(4)76gN(NO2)3与多少gN2O5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计算中的转化思想;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一个N(NO2)3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有关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来解答,可采用归一法对各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变形,进而比较各物质中的氧原子个数即可.(4)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1个N(NO2)3分子是由4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N(NO2)3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6=2:3.(2)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6×2×3)=7:12.(3)首先将氮的五种氧化物N(NO2)3、NO2、N2O5进行变形,得到N4O6、N4O8、N4O10,变形后氮原子个数相等,氧原子个数依次增加,所以含氮量(氮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N(NO2)3,最低的是N2O5,故氮元素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的是N2O5、NO2、N(NO2)3.(4)设与76gN(NO2)3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的N2O5的质量为x76g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为76g××100%=×100%,解得x=64.8g.故答案为:(1)2:3;(2)7:12;(3)C<B<A;(4)64.8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以及有机物的定义,掌握了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此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