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八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八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10:23:03 27页
剩余25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八中2022-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 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空气C.氯酸钾D.稀有气体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试剂B.滴加试剂C.液体加热D.量筒读数 5.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B.CO2的过量排放将产生温室效应C.SO2、NO2排入大气中,会形成酸雨D.随意丢弃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27\n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HB.OC.SiD.Al 7.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B.ZnC.N2D.CO 8.据报道,一高校对南京某湖湖底淤泥的一项调查实验表明,底层沉积的淤泥中铅、镍、铬、锌等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了南京城市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这里提到的铅、镍、铬、锌是指(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10.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各种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氯化氢、氮气C.甲烷、二氧化碳、氢气D.二氧化硫、氮气、氧气 11.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I2O5)常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I2O5中碘元素化合价为(  )A.﹣5B.+5C.+3D.+2 1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出现浑浊 1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B.钠为非金属元素27\n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4.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许多国家发生,治疗该病毒的有效药物达菲是从八角茴香中经过多道复杂工艺提炼出来的,它的有效成分是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对莽草酸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莽草酸是化合物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元素、10个氢元素和5个氧元素D.每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15.从如图所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17.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7\n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C.②③都表示阳离子D.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18.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H2O↑+2O2↑,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9.2022年初,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磁冰箱,其效率比普通冰箱效率高30%以上,生产磁冰箱所用的材料中含稀土元素钆(Gd),钆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则其原子中子数为(  )A.64B.57C.93D.128 20.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制氧气,下图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A.B.C.D. 21.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27\n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A.AB.BC.CD.D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30分.)22.用恰当的化学符号表示:氧元素      ;2个氢原子      ;2个氢分子      ;n个硫离子      ;四氧化三铁      ;标出水中氢元素化合价      ;氢氧根离子      . 23.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2)实验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mL,固体只要      .(3)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器的      ,(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5)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6)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      . 24.现有如下物质①液氧;②洁净的空气;③高锰酸钾;④冰水混合物;⑤水银;⑥过氧化氢.请用序号填空:(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2)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3)含物质种类最多的是      . 25.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1)1869年,科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27\n26.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3)实验室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的方法是      .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2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E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3)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      ;并据此选择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的装置. 28.一位同学在新年晚会上给来宾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所示.(1)通过该节目可观察到棉花团由白色变成      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2)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说明.      . 29.常温下,H2O2分解生成O2的速率较为缓慢.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假设】催化剂的种类会影响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同体积、同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和氯化钠固体,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的O2所需的时间.【实验装置】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实验操作】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锥形瓶中,立即收集一瓶放出的气体.实验记录如表:实验编号①②27\n反应物5%H2O2100mL5%H2O2100mL加入固体氯化钠固体0.5g二氧化锰收集气体所需时间165s46s实验①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氯化钠固体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和      是否改变.【交流讨论】小华同学提出,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提出一种影响H2O2分解生成O2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你的假设】      . 3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准备探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于是做了以下几组对比实验,请你分析并完成探究报告.[探究目的]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多少的对比.[实验用品]两瓶空气、两瓶呼出的气体、两块干燥的玻璃片、石灰水、木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选填“>”或“<”)(1)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空气使澄清石灰水      ,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放入一根燃着的木条空气使木条      ,呼出的气体使木条      空气中氧气含量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3)向一块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并于空气中的另对比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呼气的玻璃片上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四、计算题:(6分)31.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该口服液中的葡萄糖酸锌由      种元素组成;(2)每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有      个原子.(3)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g=1000mg).(6)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      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27\n  27\n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八中2022-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木柴劈成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成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残雪化成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高粱酿成酒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空气C.氯酸钾D.稀有气体【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中子数,故选项错误.B、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故选项正确.C、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D、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错误.27\n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试剂B.滴加试剂C.液体加热D.量筒读数【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B、根据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的操作要领作出判断与选择;C、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要用外焰加热;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解答】解:A、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正对手心,图中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入试剂时,胶头滴管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所以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图中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要用外焰加热;图中操作错误;D、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采取了俯视的方式,图中操作错误;故选A.27\n【点评】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5.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B.CO2的过量排放将产生温室效应C.SO2、NO2排入大气中,会形成酸雨D.随意丢弃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农药、化肥的滥施滥用能够污染环境;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白色污染”是指塑料污染.【解答】解: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虽然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故A错误;B、CO2的过量排放将产生温室效应,故B正确;C、SO2、NO2排入大气中,会形成酸雨,故C正确;D、随意丢弃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故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HB.OC.SiD.Al【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考虑.【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 7.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B.ZnC.N2D.CO【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3层含义:微观①表示一个原子;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化学式的表示意义可知:A、O表示一个氧原子,故A错误;B、Zn既能表示锌这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锌原子,还能表示锌这种物质,故B正确;C、N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故C错误;D、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故D错误;27\n故选:B.【点评】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因此金属元素的符号除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 8.据报道,一高校对南京某湖湖底淤泥的一项调查实验表明,底层沉积的淤泥中铅、镍、铬、锌等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了南京城市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这里提到的铅、镍、铬、锌是指(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首先分析题中给出的问题,回顾分子的性质,从分子的性质中找出符合问题的解释,本题中涉及到的分子的性质有: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有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解答】解:A、酒精分子是运动,巷子内有酒,在巷子外就能闻到酒精的香味,A正确;B、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增大,遇冷时间隔缩小,分子的大小没有改变,B错误;C、通电分解水时,水分子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C正确;D、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不同种的分子,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问题的能力,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分子的诸多性质中寻求符合题意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分子的性质. 10.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各种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氯化氢、氮气27\nC.甲烷、二氧化碳、氢气D.二氧化硫、氮气、氧气【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状况来分析本题,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物质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等.【解答】解:空气污染主要是粉尘和气体,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故选A.【点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是人们关心的社会焦点,同时也是中考的焦点之一. 11.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I2O5)常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I2O5中碘元素化合价为(  )A.﹣5B.+5C.+3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氧的化合价显﹣2.根据上述原则可以计算出五氧化二碘中碘的化合价.【解答】解:设五氧化二碘中碘的化合价为x.x•2+(﹣2)×5=0解得x=+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难度较小. 1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出现浑浊【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磷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D、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7\nA.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B.钠为非金属元素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质子数;金属元素:带金字旁(除汞),则可知钠元素为金属元素;比较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正确识别原子结构示意图.【解答】解:A、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故A正确;B、钠为“钅”,为金属元素,故B错误;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C错误;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正确,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会识别和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14.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许多国家发生,治疗该病毒的有效药物达菲是从八角茴香中经过多道复杂工艺提炼出来的,它的有效成分是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对莽草酸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莽草酸是化合物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元素、10个氢元素和5个氧元素D.每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合物的概念和莽草酸的化学式可以判断其含有的元素种类;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可以判断其构成.【解答】解:A、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对;B、由莽草酸的化学式为C7H10O5可以推知莽草酸的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对;C、元素不能提个数,故C错;D、由莽草酸的化学式可以知道每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D对;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化学式的意义,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了解. 15.从如图所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27\n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水的组成;水的性质和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在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解答】解:A、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说法正确.B、反应前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还是这两种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说法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故此项说法错误.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此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不发生改变. 1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27\n【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现象应是大量的白烟,而雾应是液滴,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解答】解:A、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A说法正确;B、红磷过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实验结论精确,故B说法正确;C、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及时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因此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C说法正确;D、红磷燃烧的现象应是大量的白烟,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结论和实验中注意事项是考查重点. 17.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C.②③都表示阳离子D.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和④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故A说法错误;B、④表示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易失去3个电子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因此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故B说法正确;C、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可知②、③表示的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阳离子.故C说法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D说法正确.故选A.27\n【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常考的题型,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8.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H2O↑+2O2↑,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并且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反应形式为:A+B→C;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反应形式为:A→B+C;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形式为:A+BC→B+AC;复分解反应在,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形式为:AB+CD→AD+CB.【解答】根据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H2O↑+2O2↑,可以看出:此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反应形式.此反应为分解反应.故选:A.【点评】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判断时只看物质的种类不问物质的分类. 19.2022年初,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磁冰箱,其效率比普通冰箱效率高30%以上,生产磁冰箱所用的材料中含稀土元素钆(Gd),钆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则其原子中子数为(  )A.64B.57C.93D.128【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判断.【解答】解: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钆元素的一种原子核电荷数为64,则它的质子数为6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7,则中子数为157﹣64=93.故选C.【点评】日本核泄漏事件和朝核问题成了国际焦点,因而对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认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会对中考有导向作用,对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及其原子内部构成粒子间的数目和电性、电荷关系的考查将会成为热点中的热点. 20.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制氧气,下图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27\nA.B.C.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函数图像的应用.【分析】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100%,根据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反应混合物的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100%,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过氧化氢会分解生成氧气,反应混合物的质量会减小,所以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会越来越大,因反应前混合物中就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所以质量分数不能从0点开始,因过氧化氢分解完后反应混合物的质量将不再减小,所以增大到一定程度也会不再增大.故选C.【点评】记住催化剂的“一改变,二不变”的特性,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2分)(2022秋•武汉期中)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A.AB.BC.CD.D【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不同的实验中,水的作用不同.【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以防污染环境;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量筒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27\n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故选:A.【点评】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能够吸收放出的热量,但不是水的主要作用,要注意理解.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30分.)22.用恰当的化学符号表示:氧元素 O ;2个氢原子 2H ;2个氢分子 2H2 ;n个硫离子 nS2﹣ ;四氧化三铁 Fe3O4 ;标出水中氢元素化合价 2O ;氢氧根离子 OH﹣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氧元素的符号为:O;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n个硫离子分别可表示为:nS2﹣.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水中氢元素化合价,故可表示为:2O;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OH﹣;故答案为:O;2H;2H2;nS2﹣;Fe3O4;2O;OH﹣;【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3.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外焰 ;(2)实验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1﹣2 mL,固体只要 盖满试管底部 .(3)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器的  ,27\n(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 ;(5)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滴管 .(6)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 放少量的水或细砂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低考虑;(2)根据化学实验中药品的取用原则分析;(3)根据给试管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4)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5)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6)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放水或细砂的原因去分析.【解答】解:(1)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填:外焰;(2)为了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如果量再少会影响实验结果.故填:1﹣2;盖满试管底部.(3)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器的.故填:.(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填:保持水平.(5)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滴管,故填:滴管.(6)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放少量的水或细砂,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部;故填:放少量的水或细砂.【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4.现有如下物质①液氧;②洁净的空气;③高锰酸钾;④冰水混合物;⑤水银;⑥过氧化氢.请用序号填空:(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⑤ .(2)属于氧化物的是 ④⑥ ,属于单质的是 ①⑤ .(3)含物质种类最多的是 ②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水银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据此解答.【解答】解:(1)水银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填:⑤;(2)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且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只含有一种物质,且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液氧和水银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④⑥,①⑤;(3)空气是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故含有物质种类最多的是洁净的空气,故填:②.【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7\n25.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1)1869年,科学家 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Na2O (填化学式).【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元素的种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和元素性质,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解答本题.【解答】解:(1)在元素周期表的介绍中得知1869年,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故答案为:门捷列夫;(2)17号元素是氯,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得到电子,核电荷数是17,那么可以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故答案为:,得到;(3)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N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Na2O,故答案为:Na2O.【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应用到实际中解题的能力.27\n 26.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过滤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吸附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物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肥皂水 进行检验.(3)实验室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的方法是 蒸馏 .【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收色素和异味;(2)用肥皂水可以检验水的软硬;(3)根据实验室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的方法是蒸馏解答.【解答】解:(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除去固体小颗粒.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填:过滤,吸附,物理.(2)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大量的泡沫,说明是软水;如果不产生泡沫或产生的泡沫很少,说明是硬水.故填:肥皂水.(3)实验室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的方法是蒸馏.答案:(1)过滤,吸附,物理;(2)肥皂水;(3)蒸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净化水的方法,解答时要理解活性炭在吸附色素和异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2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②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若用E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满 .27\n(3)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 催化 作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 ;并据此选择图中 CG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的装置.【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2)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分析;(3)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结合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分析;根据该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分析.【解答】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①试管;②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为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气管,试管口有棉花;需要加热,选用固固加热型B;氧气的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满;(3)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选用反应不需加热的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较纯净.答案:(1)①试管;②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满;(3)催化;过氧化氢水+氧气;CG.【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法和验满方法,同时也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和文字表达式的书写,还考查了装置的选择和操作失误造成的后果.二氧化碳、氧气和氢气等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等都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28.一位同学在新年晚会上给来宾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所示.(1)通过该节目可观察到棉花团由白色变成 红 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2)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说明. 分子是不断运动,氨气分子通过运动溶解在棉花上的酚酞试液中,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27\n【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分子是运动的.浓氨水中氨气分子通过运动溶解在酚酞试液中,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解答】解:分子是不断运动,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通过运动溶解在棉花上的酚酞试液中,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铁丝上的棉花变红色.故答为:红.分子是不断运动,氨气分子通过运动溶解在棉花上的酚酞试液中,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点评】学会通过现象,利用化学知识揭秘反应本质;许多魔术都应用到化学知识,学好了化学知识,就能揭示魔术的奥秘. 29.常温下,H2O2分解生成O2的速率较为缓慢.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假设】催化剂的种类会影响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同体积、同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和氯化钠固体,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的O2所需的时间.【实验装置】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实验操作】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锥形瓶中,立即收集一瓶放出的气体.实验记录如表:实验编号①②反应物5%H2O2100mL5%H2O2100mL加入固体氯化钠固体0.5g二氧化锰收集气体所需时间165s46s实验①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0.5 g.【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在相同条件下,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反思】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氯化钠固体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是否改变.【交流讨论】小华同学提出,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提出一种影响H2O2分解生成O2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你的假设】 质量分数可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H2O2生成氧气的快慢与过氧化氢的浓度有关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催化剂的选择和作用可以设计合理的实验过程,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结合控制变量法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解答】解:【实验操作】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探究催化剂种类的影响,需要控制质量等都相同,因此取氯化钠的质量也是0.5g;【结论】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的有关数据,可知分别用0.5g氯化钠固体和0.5gMnO2做催化剂,来催化反应时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65s和46s;由此可知,用1gMnO227\n做催化剂要比用1g氯化钠固体做催化剂时,化学反应速率要快.因此,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H2O2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反思】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假设】质量分数可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H2O2生成O2的快慢与H2O2的质量分数有关;故答案为:【实验操作】0.5g;【结论】在相同条件下,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反思】质量、化学性质;【假设】质量分数可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H2O2生成氧气的快慢与过氧化氢的浓度有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及其正确设计实验方案等方面的内容,解答本题时要充分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准备探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于是做了以下几组对比实验,请你分析并完成探究报告.[探究目的]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多少的对比.[实验用品]两瓶空气、两瓶呼出的气体、两块干燥的玻璃片、石灰水、木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选填“>”或“<”)(1)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空气使澄清石灰水 不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 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放入一根燃着的木条空气使木条 继续燃烧 ,呼出的气体使木条 熄灭 空气中氧气含量 >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3)向一块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并于空气中的另对比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无明显变化 ,呼气的玻璃片上 出现水雾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 <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科学探究.【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所以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应根据这三种气体的性质:氧气的助燃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汽遇冷能凝结成小水滴来进行实验.【解答】解:我们都知道,人体呼吸时能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因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呼出气体中水蒸汽的含量大于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可根据氧气的助燃性,用燃着的木条进行实验来比较二者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可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实验来比较二者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可根据水蒸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用洁净二燥的玻璃片进行实验来比较二者中水蒸汽含量的多少.故答案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选填“>”或“<”)(1)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空气使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27\n(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放入一根燃着的木条空气使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熄灭空气中氧气含量>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3)向一块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并于空气中的另对比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点评】本道题是课本上的活动与探究,题目比较简单,但语言叙述起来却比较繁琐,答题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 四、计算题:(6分)31.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该口服液中的葡萄糖酸锌由 四 种元素组成;(2)每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有 49 个原子.(3)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72:11 .(4)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55 .(5)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0.05% (1g=1000mg).(6)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 1 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标签图示型.【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2)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5)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100%,因此需要由标签读出每支口服液中含锌的质量;(6)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需要锌0.5mg×20=10mg,其中一半即5mg由口服液提供,由此判断该儿童每天须服口服液的量.【解答】解:(1)由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故填:四;(2)由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可知,每个葡萄糖酸锌中,含有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1个锌原子,共49个原子,故填:49;27\n(3)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72:11;故填:72:11;(4)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65=455,故填:455;(5)由标签可知,每支口服液含锌5.0mg,则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0.05%故答案为:0.05%;(6)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日需要锌=0.5mg×;其中一半由口服液提供,则每日需要通过该口服液补充锌5mg;根据标签可知,每支口服液含锌为5mg,所以该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1支;故答案为:1.【点评】由标签获得重要信息如物质的化学式、组成成分、各成分的含量等等是解决标签类问题的基础. 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