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政治 > 北京市海淀区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docx 2022-08-25 13:49:54 8页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28小题,共计56分)1.(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母;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A.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说B.哲学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C.哲学总是和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2)“哲学要不与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B.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整个世界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3.(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含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不变的,而人是在变化的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根本性质不变D.事物本身不变,但人的心情在变化4.(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4)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5.(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5)“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6.(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6)古代欧洲有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7.(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7)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移情”的说明体现的哲学观点是-8-\n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成语言简意丰,寥寥数字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回到第8—10题。8.(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8)“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A.意识的第一性B.意识的能动作用C.实践的重要性D.意识的决定作用9.(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9)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B.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C.物质可以代替意识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10.(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0)成语也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成语中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水滴石穿,铁杵成针11.(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1)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俗语也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下列俗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2)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用科幻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现象、预见。下列对科幻小说认识正确的选项是①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对未来的预见只能是幻想②科幻小说中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包含谬误的成分③科幻小说的创造离不开对规律的深刻认识④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是科幻小说创作的源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3)西方古谚曰:“铁钉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主要说明A.事物的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表现的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14.(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4)“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个蝴蝶,偶尔煽动了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含者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8-\n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木桶理论”广泛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回答15、16题。15.(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5)右图漫画蕴涵的主要哲理是A.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B.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会对整体起到决定性作用C.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D.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受整体的支配和制约16.(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6)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A.规律是客观的B.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D.认识的创新推动了事物的发展17.(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7)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老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联系的A.主观性B.多样性C.客观性D.随意性18.(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8)“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19.(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9)“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主要告诉我们要A.把握事物发展的实质B.不失时机促成飞跃C.重视量的积累D.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20.(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20)有一种说法叫做“青蛙效应”,是指先将青蛙置于常温水中,而后一点一点注入热水,青蛙就会在浑然不觉中,舒舒服服地被烫死。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青蛙效应”对人们的警示中所蕴含的哲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1.(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21)仲由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不能。”冉求也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干吧。”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孔子说:“冉求很畏缩,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8-\n这个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的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有机统一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D.对不同的人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22.(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22)“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改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其内涵主要有①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绝对同一的观点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3.(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因为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4.(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24)感冒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伤风。中医认为感冒是风邪外袭,肺气失宜所致,大体可以分为风热型和风寒型:风热型风寒型症状发热重、恶寒轻。表现为头胀痛,咽痛,咳吐黄痰等发热轻、恶寒重。表现为头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涕等用药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等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等治疗感冒需要对症下药,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A.矛盾具有普遍性B.矛盾具有同一性C.矛盾具有特殊性D.矛盾具有斗争性25.(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25)右侧漫画《议论》告诉我们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②人生价值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③人们的科学素养不同,对同一现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④对自我的满足程度是评价认识价值大小的主要标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6.(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26)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追求个人的个性发展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人们在追求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应该①把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在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②以“新潮”和时髦作为标准③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④以自我为中心,不用在意他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7.(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27)“-8-\n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人生观道理是A.奉献和索取存在着对立的一面B.奉献和索取由个人的主观动机来决定C.索取是实现奉献的前提和基础D.奉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8.(2022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28)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分析了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第二部分(问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29.(5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造福于子孙后代。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处理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5分)30.(5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的专著中尖锐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某高二同学暑期对自己学习和生活进行了计划,下表是他暑期的主要安排及实际效果。主要安排实际效果利用暑假恶补数学数学成绩有所提高,但其他学科的学习受到影响每天安排2小时打篮球或者上网由于约束不了自己,常常打篮球或上网超过4小时实施魔鬼瘦身计划(每天主要吃水果和喝水)体重有所下降,同时患上了轻微的厌食症参加2次社会实践活动应付任务,收获不大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道理,分析该同学在暑期安排与实施中的得与失。(5分)31.(5分)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请用唯物史观说明这条路线的正确性。3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8-\n第三部分(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3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____,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_______________,即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3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你在接受别人服务时,如果想到自己也是服务者,也是为别人服务的,那么你就会尊重为你服务的人,因为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_______________。36.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下列空格中填入恰当内容。第四部分(论述题12分)37.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但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人类进入了禽流感、非典、海啸、地震等天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人类的科技发现、发明和发展,可能会降低天灾带来的危害,但不能根本消除这种灾害。人们渐渐从噩梦中觉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怎样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8-\n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思想政治参考答案2022.1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6分)1—10:DABCBCBBAC11—20:DDBBBCBDCD21—28:CBDCACDA第二部分(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29.本小题5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发展要依靠人的劳动和聪明才智,而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地球不堪重负,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并且要依靠一定的资源。而环境恶化,资源的滥用乃至枯竭,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3分)30.本小题5分。得:该同学能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自身的弱点,并有计划地安排、实施。(2分)失: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该同学没有处理好数学补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关系,没能实现系统优化。(1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该同学没有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应增强打篮球或上网的自控能力。(1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同学使自己患上轻微的厌食症,不利于身体健康。(1分)31.本小题5分。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实践的主体。(3分)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2分)32.本小题5分。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网络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效应。题中两种观点均只看到网络的利或弊一个方面。(2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是主要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负面影响是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支流,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我们要自觉地做到趋利避害。(3分)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8-\n3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1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1分)3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分)35.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立统一)(3分)36.经济基础(3分)第四部分(论述题)(12分)37.本小题共12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质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这要求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经历的很多灾难,是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4分)认识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向前推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不断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这需要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反思,深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4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指导下进行,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可持续发展。(4分)-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