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教学课件-(51)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教学课件-(51)

ppt 2022-02-10 20:17:28 25页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语言教学是一门带有浓郁情感色彩的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情感丰富的、有血有肉的“文本”教学,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沟通。 最后一课都德 都德,法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以此确立了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故事背景: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伦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读一读,写一写膝xī盖诧chà异惩chéng罚藤téng祈qí祷dǎo哽gěng住挟xié着懊ào悔皱zhòu折郝hǎo叟sǒu 懊悔感动愤怒难过惊讶默读课文,请从下列图中选择出与你感觉一样的表情,并说说你的依据。 小说的知识小说: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是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上学之前(1—6)上课之前(7—10)上课过程(11—23)宣布下课(23—29)情节整理: 找不同,评人物:1、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的不同;2、小弗郎士在上最后一课前后的不同;3、韩麦尔先生与平时的不同;4、镇上的人们与平时的不同。 人物形象总结---小弗郎士不爱学习,天真贪玩。有较强的自制力。对敌人痛恨。有强烈的爱国心。心理描写 变化原因分析1、他原来就不是一个坏孩子,尽管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2、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一言一行对他有巨大教育作用。3、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的震憾。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使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人物形象总结---韩麦尔先生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热爱法语、热爱母语教育工作、热爱学生、热爱法兰西的爱国志士外貌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社会环境:“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等交待背景。反映小弗郎士的幼稚、纯真。渲染一种悲剧气氛。 质题、释疑1、小说写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可是文中并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几个字。小说是怎样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提示:细节描写) 2、本文的题目《最后一课》是什么意思?它包含了什么特殊含义?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在这最后一课中,整个沦陷地区人民的爱国热情和亡国之恨都在这最后一课中迸发了出来。 最后一课(法)都德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环境变(心理)(外貌、语言和行动)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最后一课(法)都德小弗朗士(心理)韩麦尔先生(外貌、语言行动)环境变亡国痛民族恨爱国情 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作家真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葛红兵(文学批评家)本文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但是全文没有写到“爱国”二字,你能从字缝里读出来吗? 学了本文后,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记住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记住血的教训!让我们记住那些为民族独立、国家独立牺牲的人们!不要让这样的历史再重演!! 奴化教育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东北沦陷区实行奴化教育。日语被列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内容。中国历史将会被人篡改,任何易于激发爱国感情的文字都被删除。日本侵略者企图以此消磨和摧残民族意识。 中文是一种有弹性的语言,它是崇尚“美感第一,逻辑第二”的,中文的诗歌,用最少的词表达最多的内容,这是英文的十四行诗所望尘莫及的。我写诗、写散文、写评论、翻译大量的外文,都源于我对中文赤诚的热爱。——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话要对文中的人物说呢?请你用属于你的语言来各述心声。作业 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