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教学课件-(54)
ppt
2022-02-11 09:00:07
63页
最后一课(法)都德
有人说:“爱国是长大以后的事。”也有人说:“爱国是英雄之举,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没什么意义。”其实不然。爱国离我们并不遥远。爱国就体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比如,热爱汉语,学好语文,就是很实际的爱国主义表现。不信,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去了解韩麦尔先生与小弗朗士这对法国师生在面临亡国时的特殊感受吧!新课导入
1.了解小说的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在反复诵读中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重点)2.理解文中细节描写手法的作用;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心理、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难点)3.学习法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重点)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都德(1840─1897)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故事背景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环境的种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关于小说
锯木厂( )喧闹( )踱来踱去( )纵身( )督学( )郝叟( )诧异( )溜冰( )钥匙( )强迫( )祈祷( )哽住( )jù字词注音xuānduózònɡdūhǎosǒuchàliūyàoshiqiǎnɡqíɡěnɡ
记一记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愿望的一种仪式。声气阻塞。懊悔:祈祷:哽: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诧异:觉得十分奇怪。踱来踱去:来回漫步行走。
整体感知“最后一课”是一堂什么课?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最后一堂法语课(或者说是“爱国主义教育课”)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上页下页返回
整体感知思考: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以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
按照全文的线索,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上学路上上课前上课之中宣布散学以小弗郎士所见所闻为线索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我”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1-6)我们上最后一堂课的情景。(7-23)下课时韩麦尔先生悲壮、不屈的精神。(24-29)发展开端高潮和结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阅读“上学路上”上页下页返回
“我”是谁?是不是作者都德?为什么塑造一个“我”?“我”是小弗朗士。不是都德。因为这是小说,人物是虚构的。这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能给读者亲切和真实的感受。上页下页返回
朗读课文第l一6节,注意“我”在途中的所见所闻。1、"我"为什么想"别上学了?"小弗郎士是怎么想的?①怕迟到会受到韩麦尔先生的惩罚,怕老师检查自己的功课。②野外的景色是那么吸引人。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的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土兵正在操练。”这句话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即交代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也写出了小弗朗士无忧无虑、纯真的心理状态。
2、“可是我还是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有哪些地方能说明他能管住自己?①尽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普鲁士兵的操练吸引了他,但他还是向学校跑去。②看见许多人在看布告,他只是边走路边猜测,没有停步。③听到华希特跟他玩笑,还是继续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3、如何理解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一个“又”字,写出了当时社会战乱频繁,坏事迭起,一切的坏消息都是在这块布告牌上发布的。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一件大事。
第一部分(1—6)写小弗朗士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告诉我们小弗郎士有贪玩的一面,他没有学好功课,他也很幼稚,他觉得普鲁士兵的操练很好玩,却没有意识到那是别人对自己家乡的侵略。但同时他还能重视纪律,管住自己,急忙赶到学校。小结:
阅读课文第7-10节(上课前)到了学校、小弗郎土发现哪些情况不同往日?(气氛学生老师后排板凳)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安安静静,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样。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课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平时“我”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平时老师穿戴一般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我”“快坐好”,后排板凳,一向空着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用对比手法,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总”和“偏”各起什么作用?“总”说明喧闹的一贯性;“偏”说明安静得异乎寻常。上页下页返回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表现出对法语、对法兰西依依不舍的情感。
阅读11至23段,讨论下列问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用书上的话回答)韩麦尔先生怀着什么心情来宣布这一消息?“又柔和又严肃”。柔和:是韩麦尔对祖国依依不舍而语气轻柔和缓;严肃:怀着沉重的心情宣布这一消息。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
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小弗郎士明白了什么?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用书上的原文回答)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万分难过,坏家伙"、"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可怜的人,忘了他给我的惩罚"、"现在我明白了"。吃惊—诧异—难过—懊悔
“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些坏家伙”指谁?“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是什么事?“坏家伙”指普鲁士侵略者;“这么一回事”指“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上页下页返回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什么思想感情?属心理描写。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对不能再学习法语的痛苦;对过去逃学的懊悔;对老师和课本的依恋。上页下页返回
第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①因为韩麦尔先生身为法语教师,却即将被迫离开课堂,离开自己热爱的学校和教育事业。②表现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尊敬、理解和同情。
下面一段话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什么思想感情?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心理描写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爱国主义的感情。上页下页返回
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说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没有珍惜学习时光,总是把今天的学习拖到明天,结果连祖国的语言没有学好,却已经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十分痛苦的心情,拥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监狱大门”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法国语言比喻合作探究
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的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一句中的“细心”和“耐心”能否互换?为什么?不能“细心”是指小弗朗士听课时的态度,很珍惜学习机会;“耐心”则是韩麦尔先生上课时的态度,他不厌其烦的教,所以不能互换。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怜”一词表现了“我”对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情感?这是韩麦尔先生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所以他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他的学生,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母语,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我”认为韩麦尔先生可怜,表现了“我”对他的理解与同情。
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把“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挨在一起并反复地写表现了什么?突出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热爱法语、热爱祖国的感情。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体会下面两处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天真的热爱祖国的深情。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细节描写,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屋顶上的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心理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对敌人强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愤慨和讽刺。
总结:从第11-23节是《最后一课》中心部分,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专心上好最后一课的情景。
朗读最后一个部分1、“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最后一课的结束2、“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普鲁士占领了法国。
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的号声,有什么作用?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的时候,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3.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从此他将不能再教法语,孩子们也将不能再学法语。4.韩麦尔“脸色惨白”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内心悲愤。
5、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因为“我”被他的爱国精神打动,表现了“我”对老师的热爱和崇敬。6、这一部分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转、拿、使、写
7、“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动和表情?“使出全身力量”:倾注他全部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敌人的恨。韩麦尔先生的举动和表情一方面表现出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感到非常痛苦。
8.作者安排韩麦尔先生以写“法兰西万岁”结束最后一课,其用意是什么?一是表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二是引起读者的共鸣,号召法国人民共同努力,争取把侵略者赶出去。
9.“放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应怎样理解?用手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他内心的极度悲愤,倾注了他热爱祖国、怨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小结:通过这最后一课,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看到了先生热爱祖国的高大形象,更加敬仰先生的崇高人格,因而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是最后一课的结束,也是整篇小说的结束。在这一段里小说情节发展到高潮,十分感人!
怕迟到怕挨骂,又怕老师的提问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怕老师、幼稚、贪玩、不爱学习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有自制力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又出了什么事啦?朦胧的爱国心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这是小弗郎士思想性格的基点,也是他思想转变的条件。认识小弗郎士铁匠对我的喊话我认为是在拿我开玩笑强烈的自尊心
1、“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2、“……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3、“我那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上课之中表达了小弗朗士难过、愤慨的心情。说明小弗朗士朴素的爱国情感被唤醒,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4、“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心里挺难受的,头也不敢抬起来。”5、“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听懂了。”“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朗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表明小弗朗士的爱国情感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小弗郎士啊,那些坏家伙……对敌人的憎恨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对祖国语言的热爱、眷念可怜的人!对老师的理解和尊敬我多么懊悔!正在觉醒他讲的似乎挺容易热爱祖国语言“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对敌人的憎恨和讽刺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热爱祖国
小弗郎士不爱学习,天真贪玩有较强的自制力痛恨敌人有强烈的爱国心心理描写
小弗朗士这一形象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贯穿情节线索深化小说主题
韩麦尔先生找关小说中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段,看一看小说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韩麦尔先生,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精神?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1、(7、8)动作描写严厉的老师2、(9)语言描写温和的老师3、(10)外貌描写爱国的老师4、(18、19)语言描写恪尽职守、道德高尚、不太负责的老师5、(22)神态描写留恋祖国、为国伤怀6、(24-29)神态、语言、动作十分悲痛的心情;坚信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韩麦尔先生就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
韩麦尔先生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热爱法语热爱法兰西的爱国志士
小说主题: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等人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