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教学课件-(60)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教学课件-(60)

ppt 2022-02-10 20:17:37 15页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怎忍看最后一眼/那一眼里全是眷恋/静静的是课堂/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战争的音讯令人厌倦/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童年在瞬间长成成年/最后一课/是一生难忘的经历 最后一课都德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国文坛上享有“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故事背景: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伦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国军队大败,普鲁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检查预习,听写以下字音词语:()踱()()捂()钥匙()()()()()郝叟()gěngyèchéngfáqídăochàyìàohuĭwánzhuăn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小说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用课文原句回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找到第11自然段“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第一部分:上学路上序幕第二部分:上课之前第三部分:最后一课第四部分:散学时刻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你能理清课文的情节吗?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哪四部分? 1、本文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形象?2、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走进小弗郎士 心理描写怕幼稚疑惑诧异懊悔难受悲愤懂事3、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士?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害怕法语”“热爱法语”心智成长韩麦尔先生小镇上居民心灵感染4、你认为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1)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2)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