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docx 2022-02-11 16:00:11 22页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艾伦规律揭示,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寒冷的地方有变短趋向,这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大耳狐,这说明(  )A.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温度能够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2020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量法D.实验法3.将下列活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因吸水涨破的是(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草履虫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D.衣藻4.下列关于生物圈、栖息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包括整个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上、以下各约10千米之间C.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D.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5.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是专门生长在盐碱地的品种,耐盐度可达到6%~7%。海水稻根部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  )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壁6.关于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遮光器能调节光线强弱B.转换器能调换目镜C.细准焦螺旋能升降镜筒D.压片夹能固定玻片7.在制作洋葱鱗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所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A.生理盐水、生理盐水B.清水、清水C.生理盐水、清水D.清水、生理盐水8.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盖法是(  )第21页,共21页 A.B.C.D.1.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b产生的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增大B.过程a、b、c形成的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C.过程b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D.c过程前后的细胞遗传物质不同2.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依次做了怎样的处理?(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③向左上移动了玻片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A.③①B.①④C.②①D.①②④3.下列哪种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4.分析以下结构的特点,从结构层次上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苹果B.南瓜子C.香蕉皮D.皮肤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可以判定污点在(  )A.玻片上B.目镜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6.在低倍镜下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q”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A.“上”和“q”B.“下”和“b”C.“”和“p”D.“”和“b”7.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21页,共21页 A.图中②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B.图中④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C.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下表皮多D.植物通过③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1.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以下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节约生活用水B.骑自行车或步行上学C.分类处理垃圾D.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2.如图所示图示是有关植物三大作用的试验装置,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用来验证蒸腾作用B.乙装置用来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C.丙装置用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丁装置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3.下列对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农田水淹后及时排涝B.及时晾晒收获的粮食C.花盆底部中央留有孔D.对种植的作物进行田间松土第21页,共21页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B.“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需要用碘液对制作的叶片临时切片染色C.“观察葫芦藓形态结构”实验中,用放大镜观察孢蒴里的孢子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外表面撕取一块薄膜2.科学探究的正确顺序是(  )①提出问题 ②制定计划③作出假设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③②①④⑤⑥D.②⑥①④③⑤3.下列几组植物中,均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银杏   玫瑰   海带B.葫芦藓  肾蕨   水稻C.睡莲   大豆  苹果D.红豆杉   桫椤  大豆4.下列各种概念的内涵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与如图所示相符的是(  )A.器官         营养器官       种子B.生物         微生物         细菌C.细胞         原核细胞       病毒D.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银杏5.下列结构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A.上皮组织B.神经组织C.保护组织D.结缔组织6.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及相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镜越长、目镜越短,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B.观察时,如果外界光线太弱,应选用平面镜和大光圈C.物镜由10×换成40×,目镜不变,视野亮度变亮D.目镜镜头被弄脏,可用纱布轻轻擦拭干净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C.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3.0分)第21页,共21页 1.根据如图所示的几种植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类角度看,以上属于孢子植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属于种子植物的是______(填字母)。(2)满江红和图中______(填字母)属于同一个植物类群,D与C相比,D的种子外有______包被。(3)“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此诗句描述的是图中______(填字母)所代表的植物类群,该植物类群有了______器官的分化。(4)“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描写的生物属于______植物类群。2.甲图是某位同学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乙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填字母),步骤B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作用是______。(2)图乙中表示动物细胞的是______(选填“A”或“B”),判断依据是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少了哪些结构?______(填序号)。(3)图乙中,A和B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填文字)。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染色最深的是图乙细胞内的[______]______。(4)洋葱中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乙细胞的[______]______内。[____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3.图一是用于观察的显微镜,图二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和目镜,图三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第21页,共21页 (1)利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首先要进行对光,依次调节图一中的结构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应选用____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图一中的[______]______,随后,应该反方向转动图一中的[______]______使镜筒上升。(3)图二中,属于目镜的是______(填序号),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镜头组合为______(填序号),此时物像被放大了______倍。(4)图三中①②③④是小明同学在观察中看到的物像,要使视野从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______方移动,使视野由③变为④,应调节图一中的[______]______。1.如图表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a所代表的过程是______,经过该过程,导致的结果是使细胞______。(2)图中______(填字母)过程是细胞分化,经过该过程形成了不同的______。(3)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与人相比,图戊所示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少了______。(4)橘子果肉属于______组织,里面的白色丝络属于______组织。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第21页,共21页 1.济南市加快推进自然公园建设,打造“千园之城”。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探究,图甲中A、B、C代表植物的生理活动,图乙表示一天内林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6~18时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甲所示的[______]______的强度大于[______]______的强度,此时段植物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对应图甲中的______(填字母)。(2)从图乙可以推理出,一天中______时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其目的是抑制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3)图乙中曲线6时,叶片中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的强度。(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通常采用的方法有______(答一种即可)。2.如图是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的部分实验操作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④→①→⑥(用箭头和序号表示),其中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_。(2)在步骤②中,从叶片上下两面遮盖黑纸片的目的是设置一组______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3)步骤⑦中,叶片放入盛有______的小烧杯内,______加热,过一段时间后,______叶片变为______色。(4)从步骤⑥中可得知,C处变蓝,A、B两处不变蓝,原因是A处______,B处______,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第21页,共21页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极地狐耳朵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而大耳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极地狐的耳朵大小、形状与大耳狐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故选:C。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答案】B【解析】解: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因此人口普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调查法。故选:B。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如观察法、实验法、资料收集法、调查法等.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人口普查所采用的方法是调查,不需要对人口进行测量、观察和实验等.3.【答案】C【解析】解:A、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尽管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不合题意;BD、草履虫、衣藻属于单细胞生物,都生活在水中,置于清水中不会胀破,不合题意;C、人口腔上皮细胞无细胞壁,要在0.9%的生理盐水滴中才能保持正常形态,因此,人口腔上皮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符合题意。故选:C。第21页,共21页 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本题让学生明确观察植物细胞要滴一滴清水,而观察动物细胞要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的原因。4.【答案】A【解析】解: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A错误。B、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故B正确。C、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其中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故C正确。D、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故D正确。故选: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所有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5.【答案】C【解析】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A不符合题意;B、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C、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海水稻根部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C符合题意;D、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不符合题意。故选:C。此题考查细胞膜作用,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作用,解答即可。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并具有保护作用。6.【答案】B第21页,共21页 【解析】解:A、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转动遮光器使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不符合题意。  B、转换器上安装的是物镜,转动时可以调换物镜不能调换目镜。符合题意。   C、转动细准焦螺旋能使镜筒小范围升降,使像更清晰。不符合题意。D、压片夹在载物台上起固定玻片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B。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据此解答.此题解答从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及操作方法上入手.7.【答案】D【解析】解: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0.9%的生理盐水。为保证滴加液体的适度,必须用滴管来向载玻片上滴加液体。故选:D。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不同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原形。制作临时装片的一些注意事项及原因要记牢。8.【答案】A【解析】解:A、盖盖玻片时应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正确;B、盖玻片没有接触水滴,平着盖盖玻片容易产生气泡,错误;C、盖玻片没有接触水滴,错误;D、盖玻片插入水滴中,而不是接触水滴,错误。故选:A。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盖盖玻片的方法和目的。9.【答案】C【解析】解:A、过程b细胞的分裂、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A错误。B、a过程表示细胞生长,变化最明显的是体积增大,通过b细胞的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大多数失去分裂能力,c第21页,共21页 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后形成各种组织,D错误。C、图b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C正确。D、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后形成各种组织,细胞遗传物质相同,D错误。故选:C。细胞分裂是指细胞的一分为二,细胞的分化是指细胞分裂形成的许多的细胞中,细胞之间发生着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的表现。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分化使个体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也就是细胞的分裂只是能使细胞的数目的增多,而细胞的分化才能使细胞形成一个个体。分析图形:图中,a表示细胞的生长,b表示细胞的分裂,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掌握细胞的分裂、分化等知识点即可解答。10.【答案】A【解析】解:从图中可看出,A物像原来在视野的左上方,而B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在A图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偏左上方,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的右下方;A图中的细胞体积小,而B图中细胞的体积大,故而由A变成B是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所以①③正确。故选:A。显微镜操作中,低倍镜换高倍镜的一般步骤:①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解答即可。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11.【答案】B【解析】解:苔藓植物,其植株矮小,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选:B。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明确苔藓植物的特征.12.【答案】C第21页,共21页 【解析】解:AB、苹果是果实,南瓜子是种子,它们都属于器官。C、香蕉皮属于保护组织。D、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最外面的表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所以从结构层次上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C香蕉皮。故选: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器官:生物体的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掌握组织和器官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C【解析】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表明污点不在目镜和玻片标本,则可以判定污点在物镜上。故选:C。(1)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判断视野中污点位置的方法。14.【答案】D【解析】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上”和“q”字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和“b”。所以,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上”和“q“,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和“b”。故选:D。(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2)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15.【答案】C第21页,共21页 【解析】解:A、②叶肉由大量的叶肉细胞构成,内含大量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正确。B、在表皮上分布有④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B正确。C、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的气孔多,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水分,C错误。D、③叶脉里面有筛管和导管,其中筛管能运输有机物,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D正确。故选:C。图示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①是叶片的上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气孔,气孔由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叶片的结构和功能。16.【答案】D【解析】解:A、节约生活用水,可节约各类资源,属于低碳生活。B、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分类处理垃圾,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属于低碳生活。D、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加重环境污染,不属于低碳生活。故选:D。根据题意:“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17.【答案】C【解析】解:A、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甲装置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凝结的小水珠,而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A正确;B、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因此表明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氧气。故如图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必须在有光环境中,B正确;C、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丙装置是检测呼吸作用消耗氧气,C错误;D、丁装置通过检测二氧化碳浓度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C。第21页,共21页 由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中的四套装置是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常用的经典实验装置,家鸽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装置,乙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装置,丙是验证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装置,丁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据此解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遵循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18.【答案】B【解析】解:ACD、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花盆底部中央留有孔,对种植的作物进行田间松土,目的是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B、及时晾晒收获的粮食,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见B与其他三项不同。故选:B。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温度、氧气、二氧化碳对呼吸作用的影响。19.【答案】C【解析】解:A、“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时,需要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A错误。B、染色是便于观察,“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不需要用碘液对制作的叶片临时切片染色,B错误。C、“观察葫芦藓形态结构”需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棕褐色孢蒴里的孢子,C正确。D、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D错误。故选:C。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20.【答案】B【解析】第21页,共21页 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故选:B。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的一般过程。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探究的一般过程。21.【答案】C【解析】解:A、玫瑰属于被子植物,而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C、睡莲、大豆、苹果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都属于被子植物。D、桫椤属于蕨类植物,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故选:C。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被子植物的特征以及常见的被子植物的例子。22.【答案】B【解析】解:A、植物的六大器官分为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不符合题意。B、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细菌属于微生物,符合题意。C、病毒无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D、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生物的分类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图示中的1、2、3之间是包含关系,其中3的范围是最大的,1的范围最小,即1<2<3,据此分析解答。掌握各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3.【答案】C【解析】解:据分析可见:A、B、D都属于动物组织,C属于植物组织.故选C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各具有不同的功能,第21页,共21页 组织名称主要结构特征或功能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据此解答.   名称分布功能上皮组织分布在身体表面和各种官腔的内表面 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在人体分布广泛,几乎遍布所有器官.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据此答题.正确动物和植物的组织类型是关键.24.【答案】A【解析】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所以物镜越长、目镜越短,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A正确。B、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B错误。C、物镜由10×换成40×,目镜不变,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亮度变暗,C错误。D、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D错误.故选:A。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5.【答案】A第21页,共21页 【解析】解:A、白天不仅进行光合作用,还进行呼吸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B、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可见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可见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和氧气,B正确。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正确。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场所是叶绿体,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其场所为线粒体。D正确。故选: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区别联系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能量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有机物、氧气储存能量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细胞有机物、氧气有无光皆可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26.【答案】ABE CD E 果皮 B 茎和叶 A【解析】解:(1)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图中ABE属于孢子植物,CD属于种子植物。(2)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图中E肾蕨属于蕨类植物。D是荷花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C铁树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3)“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此诗句描述的是苔藓植物,如图中B葫芦藓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4)“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描写的是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河水都染成了绿色。图中A是藻类植物。故答案为:(1)ABE;CD。(2)E;果皮。(3)B;茎和叶。(4)A。观图可知:A水绵属于藻类植物、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C铁树属于裸子植物,D荷花属于被子植物,E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解答即可。第21页,共21页 明白植物所属类群及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7.【答案】CADB 碘液 染色,便于观察 B 1、3、5 线粒体 4 细胞核 5 液泡 1 细胞壁【解析】解:(1)图甲中A是涂、B是染色、C滴、D是盖,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图甲中正确的顺序是:CADB。步骤B中滴加的液体是碘液,作用是染色,便于观察。(2)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1细胞壁、5液泡和3叶绿体。A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A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B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3)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化器。细胞核中具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体,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染色最深的是图乙细胞内的4细胞核。(4)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洋葱中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乙细胞的5液泡内。1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故答案为:(1)CADB;碘液;染色,便于观察。(2)B;1、3、5。(3)线粒体;4细胞核。(4)5液泡;1细胞壁。(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2)乙图中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解答即可。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8.【答案】①→③→⑦→⑥ 低 ② 物镜 ⑥ 细准焦螺旋 1和2 2和3 400 右下 ⑥ 细准焦螺旋【解析】解:(1)对光时,先转动①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③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看着目镜,右眼睁开,转动⑦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时,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⑥细准焦螺旋。(2)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②物镜,以免碰到玻片标本;随后,应该反方向转动图一中的⑥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3)1、2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3、4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所以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镜头组合为2和3,此时物像被放大了10×40=400倍。(4第21页,共21页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在观察装片时,要使视野从①变为②,应先向右下方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如果要让视野更清晰,应该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使视野由③变为④,应调节甲图中的⑥细准焦螺旋。故答案为:(1)①→③→⑦→⑥;低。(2)②物镜;⑥细准焦螺旋。(3)2和3;400.(4)右下;⑥细准焦螺旋。观图可知: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1和2是目镜、3和4是物镜,解答即可。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9.【答案】细胞分裂 数目增多 b 组织 器官 系统 营养 输导【解析】解:(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从图甲到图乙经历的a过程叫做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导致的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多。(2)[b]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组织),因此[b]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b]过程的结果是使生物体形成组织。(3)图丁所示的叶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与人相比,图戊所示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少了系统。(4)橘子的果肉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桔瓣上附着的白色丝络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的作用。故答案为:(1)细胞分裂;数目增多(2)b;组织(3)器官;系统(4)营养;输导(1)新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3)图示中甲表示细胞、乙两个细胞、丙四种组织、丁器官、戊植物体;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c表示组织构成器官、d器官构成植物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及其动植物结构层次。30.【答案】C 光合作用 A 呼吸作用 A、B、C 18 B 等于 碳--氧 合理密植第21页,共21页 【解析】解:(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图乙中6~18点二氧化碳浓度曲线下降的原因是图甲所示的C光合作用的结果。此时段,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A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浓度不断降低。该时间段叶片进行图甲中的C光合作用、A呼吸作用和B蒸腾作用三种生理活动。(2)从图乙可以推理出,一天中18点左右,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移栽植物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图甲中的B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3)图乙表示一天内林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点表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刚好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相等。(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故答案为:(1)C;光合作用;A;呼吸作用;A、B、C。(2)18;B。(3)等于。(4)碳--氧;合理密植。1、光合作用是物质合成与储能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物质分解与释能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有机物才能得到积累。2、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3、图甲中,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据此回答。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及正确识别曲线图是解题的关键。31.【答案】③→②→⑤→⑦→④→①→⑥ 使叶片中的有机物被消耗或运走 对照 光照 酒精 隔水 绿色 黄白 无叶绿体 无光【解析】解:(1)根据分析可知:①表示滴加碘液,②表示部分遮光;③表示暗处理;④表示用水清洗;⑤去掉黑纸片,摘下叶片;⑥观察颜色,⑦酒精脱色,因此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③→②→⑤→⑦→④→①→⑥.其中步骤③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有机物被消耗或运走。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2)在步骤②中,从叶片上下两面遮盖黑纸片的目的是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3)步骤⑦中,小烧杯内的液体是酒精。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第21页,共21页 (4)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A和C,实验变量是有无叶绿体叶,可得出的结论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另一组是B和C,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可得出的结论是;①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②光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故答案为:(1)③→②→⑤→⑦→④→①→⑥;使叶片中的有机物被消耗或运走。(2)对照;光照。(3)酒精;隔水;绿色;黄白。(4)无叶绿体;无光。(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的实验。第21页,共21页 第21页,共21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