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试验版)2022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总复习
docx
2022-08-25 23:40:14
13页
(人教试验版)2022~2022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总复习教学目的:了解期末考试的知识点、题型及解题思路。重点:文言阅读,现代文阅读。教学内容:一.基础知识1.字音字形:A.字音:注意多音字误读;依声旁误读;习惯性误读;声调误读。B.字形:同音、近音之误;形近之误;细处之误;随意简化之误;相随之误。2.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广泛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但在使用中滥用、错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切忌望文生义。B.弄清感情色彩。C.要注意使用对象、范围和场合。3.病句辨析病句,通常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将句子拿来先认真读一两遍,如果你语文功底不错,单凭“语感”你就能发现有毛病的句子。第二步:将没能凭语感辨识出来的句子从语法角度分析。因为病句中语法病句最多,占的比例最大。第三步:如果从语法上看不出毛病,就该从修辞、逻辑角度去检查,主要看它是否合乎情理。明显的修辞句可先检查修辞用得是否合适。如果是一般句,那只有认真从逻辑角度进行分析。4.文学常识重点掌握这学期所学的有关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二.名篇名句背诵课文:1.《过秦论》(及至始皇……攻守之势异也)2.《琵琶行》全文3.《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念奴娇赤壁怀古》6.《虞美人》7.《扬州慢》13/13\n8.《声声慢》9.《雨霖铃》10.《短歌行》11.《锦瑟》12.《书愤》13.《李凭箜篌引》14.《金陵怀古》15.《一剪梅》三.诗歌鉴赏关于诗歌鉴赏我们在平时上课时已经贯穿了一些方法。有关内容还会在今后学习中继续学习。总的来说,同学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其方法。1.注意诗词中的重点词语。2.注意正确理解句意3.注意作品典故的使用目的4.注意作者的感情基调5.注意诗词的表达技巧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痛哭和珍石评梅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看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13/13\n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三月廿五日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诠释】这篇《痛哭和珍》是“北京著名女诗人”石评梅在1926年3月25日为纪念在“三一八”事件中被杀害的刘和珍女士的一篇散文。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在天安门前召开国民大会,要求段祺瑞执政府拒绝日、英、美等八国提出的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的最后通碟,抗议日舰对大沽口的炮击。会后2000余人游行情愿。段祺瑞执政府出兵镇压,制造了“三一八”惨案。石评梅虽然没有亲自参加到执政府门前的请愿行列,但好友刘和珍不幸遇难,陆晶清也负了伤。第二天,石评梅即奔医院看望负伤的朋友。3月25日,又参加了女师大为刘和珍和杨德群召开的隆重追悼大会,并于3月22日在《京报副刊》发表散文《血尸》,3月25日在《京报副刊》发表《痛哭和珍》一文。她在文中悲愤地指出:“昨天的惨案,这也是放出野兽来噬人”;“你的血虽然冷了,温暖了的是我们的热血,你的尸虽然僵了,铸坚了的是我们的铁志”;“我也愿将这残余的生命,追随你的英魂!”1.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诠释】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答案为“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回答这道题的难度并不大,中学生都读过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两篇散文所表现出来的刘和珍的性格都差不多。只是鲁迅的散文写得更深沉,对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的控诉更强烈。2.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诠释】本题考的是对作品的鉴赏,体会对比的用法及作用。答案为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3.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13/13\n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诠释】由于考生有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的积累,当然比较熟悉“三一八”事件的背景,理解本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题的参考答案为“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石评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她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考生应联系鲁迅的特殊感情进行思考。三一八死难惨重,四十多位青年的死给鲁迅造成了极大的悲痛;但他并非停留在悲痛这个层面上,也不仅仅处于愤怒的层面上,而是延伸到未来怎么办的层面上。他将沉默推向两个极端,一是灭亡,一是爆发;灭亡当然不是选择,爆发便是明确的选择。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显示出一位成熟的思想家的特质。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石评梅的沉默是有帮助的。而石评梅的沉默,主要就是悲痛,与鲁迅的沉默不相同。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D.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答:【 】【 】【诠释】答案BD。A项的错误是文章一开头就将气氛“烘托”到极至。C项是将批判的对象理解错了,石评梅并不批判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E项的理解是将《记念刘和珍君》的理想转移给《痛哭刘和珍》。以后遇到与课文相近或相关的文章,应该弄清两者的区别,千万不能用对原课文的理解来解读眼下的文章。考试中的大阅读一般以文学作品为主。五.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擢进士甲科,知平遥县,诏举良吏,擢知乾州。(后)徙知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点河东路刑狱,按行潞州,折冤狱。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衍辩其诬,抵告者罪。宁化军守将鞫(j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兼判吏部流内铨①。选补科格②13/13\n繁长,主判不能悉阅,吏多受赇③,出缩为奸。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铨法,问曰:“尽乎?”曰:“尽矣。”力阅视,具得本末曲折。明日,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铨事悉自予夺,由是吏不能为奸利。数月,声动京师。改知审官院,其裁制如判铨时。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欲以兵自从。衍曰:“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仲淹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不以为恨。契丹婿刘三嘏(gǔ)避罪来归,辅臣议厚馆之,以诘契丹阴事。谏官欧阳修亦请留三嘏,帝以问衍。衍曰:“中国主忠信,若自违誓约,纳叛亡,则不直在我。且三嘏为契丹近亲,而逋逃来归,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乃还三嘏。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小人多不悦。庆历七年,衍甫七十,上表请还印绶,乃以太子少师致仕④。卒,年八十。自作遗疏,其略曰:“无以久安而忽边防,无以既富而轻财用,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语不及私。选自《宋史》注:①铨:选授官职,量才授官。②科格:规章。③赇(qiú):贿赂。④致仕:官员退休。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 重视,专注B.(后)徙知凤翔府 主持、管理C.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铨法 用盒子装D.铨事悉自予夺 熟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以威刑督吏 斧斤以时入山林B.纳叛亡,则不直在我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且三嘏为契丹近亲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尚足与谋国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B.其谋身若此,尚足与(三嘏)谋国乎C.(杜衍)乃以太子少师致仕D.(朝廷)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杜衍忠心辅国,凛然有大臣气概的一组是()①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 ②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③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 ④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⑤衍甫七十,上表请还印绶 ⑥自作遗疏,语不及私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13/13\n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衍受命巡察河东路狱讼,他巡视潞州,平反冤案,后来又为石州官员高继升辩诬。他深得章献太后赏识。B.杜衍在兼任吏部事务时,认真研读,把握了官吏任命的各项条例,任免之事都自己裁决,断了诸吏徇私舞弊的路子。C.杜衍与范仲淹为出兵黄河之事有争执,仲淹攻击杜衍,言辞激烈。因为范仲淹曾和父亲一起侍奉过杜衍,所以杜衍也不恼恨。D.杜衍认为治国当以诚信为本。当契丹婿刘三嘏避罪投宋,诸大臣建议优厚的接纳他时,杜衍力排众议,终遣返三嘏。6.将下面文字译成现代汉语(1)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衍辩其诬,抵告者罪。(2)且三嘏为契丹近亲,而逋逃来归,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参考答案:1.D2.B3.A4.D5.C6.(1)高继升主持石州,有人告发继升串通蕃族图谋叛乱,高继升被捕关在狱中,长时间不能定案。杜衍分辨案卷,搞清楚高继升是受人诬陷,为之纠正,并把诬告者关押抵罪。(2)况且刘三嘏作为契丹皇帝的女婿,却逃离契丹来投归大宋,他为自身谋划尚且如此,还值得和此人谋划国家大事吗!接纳他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把他送回契丹。译文: 杜衍,字叫世昌,是越州山阴人。杜衍从小刻苦磨砺品行节操,尤其重视学习。殿试中被选拔为进士甲科,任平遥县县令,皇上下诏举荐良吏,被提拔为乾州知府。后调任凤翔知府。在他被免去知府返回京城时,凤翔、乾州二府的百姓沿途迎候,说:“为什么夺去我们的好太守?”13/13\n后朝廷派杜衍到河东路巡察刑狱,在巡行考察潞州时,判断冤案。高继升主持石州,有人告发继升串通蕃族图谋叛乱,高继升被捕关在狱中,长时间不能定案。杜衍分辨案卷,搞清楚高继升是受人诬陷,为之纠正,并把诬告者关押抵罪。宁化驻军将领审讯逼供,定人死罪,不根据实情,杜衍审察后予以改正。章献太后派使者安抚淮南,使者回来后还未来得及汇报,章献太后就先问杜衍身体怎么样,使者把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报告给了太后,章献太后感叹道:“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我早就知道了。” 杜衍从政谨慎细密,从不用严厉的刑法督促属下,而下属、百姓还是敬畏他的清廉整肃。后来杜衍又兼管吏部选授官职。原先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繁杂冗长,主管官员不能尽阅,分管的下级官吏借机索要贿赂。杜衍上任之后,就让下属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问下属:“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了吗?”属下回答说:“全部呈送上来了。”杜衍下功夫全部读完,全部掌握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定。第二天,杜衍命令下属不必升堂,只在各自分管的部门听候命令,官吏任免的事情都由他自己裁决,从此吏部下属办事的官员再也无法徇私舞弊、卖官自肥。几个月后,杜衍的名声震动京城。后来杜衍调任到审官院,他管理的办法和在吏部时一样。 契丹与元昊在黄河以北交战,参知政事范仲淹安抚河东,打算出兵防御。杜衍说:“二国刚刚交战,敌方自顾不暇,势必不会来侵犯我,我们不可随便出兵。”范仲淹在皇帝面前力争,并诋毁(指责)杜衍,言辞很激烈。范仲淹曾经像对待父辈一样侍奉杜衍,杜衍并不因此记恨。契丹皇帝的女婿刘三嘏因逃避罪责来归顺大宋,辅政大臣主张很好的招待收留他,借以了解契丹的内幕。谏官欧阳修也主张收留三嘏,皇帝就此征求杜衍的意见。杜衍说:“中国与邻国交往以诚信为根本,如果我们自己违背誓约,招降纳叛,那样我们就要背负理亏的责任。况且刘三嘏作为契丹皇帝的女婿,却逃离契丹来投归大宋,他为自身谋划尚且如此,还值得和此人谋划国家大事吗!接纳他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把他送回契丹。”皇帝最终听从了杜衍的意见,把刘三嘏送回到契丹。 杜衍喜好引荐贤士,而阻止投机钻营的小人,小人大都不喜欢他。庆历七年,杜衍刚进入七十岁,即上表请求退休,他被加封太子少师退休。八十岁时去世。去世前自立遗嘱,大体意思是:“不要因为长时间天下太平就忽视边防,不要因为国库充裕就挥霍浪费,应该早立储君,以安定人心。”遗嘱一点不涉及自家私事。【模拟试题】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①,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衣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②,亡身进贤。”13/13\n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注: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秦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极为孝顺。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向神灵祈求。C.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咨询,打听。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旅行,游览。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C.宜戮讼者,以谢冤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D.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太守归而客从也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A.①②⑥B.④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B.孟尝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5.将下面文字译成现代汉语(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13/13\n二.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4题。纤夫沈天鸿雨声急促的夜晚,我常常产生听到江水上涨时那种低沉雄浑的咆哮声的幻觉,那声音,似乎就在我身后,追随着我的脚步,溢满天地……长江的确就在我的窗外,仅仅隔着千余米的直线距离。它的水是浑黄的。一年四季,它都挟泥沙而俱下,不过大约二十年前每到冬天的相对澄澈,对于它与对于我一样,都已成过去的“永远”了。今夜又有雨,这是连续的第三个有雨的春天的夜晚。一律火柴盒式的楼房,不会再有老式瓦房从瓦檐边倾泻下雨水的檐声,但落在楼顶的雨水集中从楼角那儿冲击地面的声音,虽不动听,却有动人心魄的力量。这种力感与我听到江水上涨的幻觉,此刻忽然叠加起来,使我想起了久已被我遗忘的一幅油画: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已无法在记忆中细致地复原那幅油画的所有色彩,我看见的全是苍老的黄色,不仅浑黄,而且黄得近乎于褐,近乎于黑。这色彩,不仅是伏尔加河的颜色,也是那河岸和河岸上前行的纤夫的皮肤和灵魂的颜色。我知道我此刻看见的这色彩与那油画不符,但这仅仅是从眼睛的视觉角度来看才是这样,如果从心灵的视觉角度来看,我无疑是极其准确地看见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油画的真正色彩。我不仅不是画家,甚至也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美术爱好者,证明就是我知道《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是因为一张日报的介绍。就我所见到的,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前期介绍或赏析过这幅名画的非美术类报纸杂志,就有五六家之多。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因震动而再也忘不了它。我也曾经在不同的河流上背过纤,学会在没有路的路上行走,学会在河水流速不是太急,因而纤绳还不是过于沉重的时候,将纤板稍稍上移略略高出肩头,并将右胸尽量前挺以紧贴纤板,使纤绳不至于扣进肩头的肉里,但当流速很急船又满载时,就只有听任纤绳深深勒进皮肉,磨出血来也顾不上地身体前倾,几乎触及地面地靠肩胛骨拽着纤绳前进了。肩膀的骨头是否够硬,是一位纤夫合格与否的首要标准。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但我并不能算是一位真正的纤夫,因为我并不专以背纤为生,我只是偶尔背背纤而已。也正是偶尔背过纤,让我深知真正的纤夫有着怎样的体魄,承受的是怎样的艰辛,从而对真正的纤夫怀有一种可以说是含有敬意的复杂感情。这也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下子就打动了我的一个重要原因。13/13\n但曾经以为再也忘不了这幅画的我,在不知不觉中却已经将它遗忘多年!直到今夜的雨声和我幻觉中江水上涨的轰鸣声将它送回,而这,也几乎完全是一个偶然。自责之余,又联想起当初喜爱这幅画和被那纤夫形象打动的,并不仅仅是我或少数人,今天忘却这幅画乃至忘却纤夫的,哪里又仅仅只有我?忘却一幅画当然算不了什么,然而忘却纤夫呢?似乎并不仅仅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已使纤夫退出了现实生活。事实上,退不退出现实生活是无关紧要的,一曲《纤夫的爱》不是就唱红了两位歌手,并风行了全国么?今天的人们欣赏不已的,已是《纤夫的爱》中在卡拉OK画面中,“在纤绳上荡悠悠”的“纤夫”了。问题并不在于这支歌中的纤夫形象的虚假,以及“荡悠悠”的纤绳只会把背纤人拖下水去的这一常识的缺乏(需要背纤之时总是逆水,而且有足够流速),而在于欣赏虚假,欣赏缺钙的“美”。因此,忘却“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实质是忘却那种有着阳刚之气的,能够承担一切苦难与重负的纤夫精神。这个时代真的已没有纤夫了么?雨仍在黑暗中下着,雨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夜色中的长江,在没有纤夫艰难行走的它自己的河床里,不为谁汹涌地汹涌,不为谁咆哮地咆哮,不为谁流淌地流淌——但是,它真的是不为谁么?(《散文》2022年8期)1.作者为什么看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苍老的、黄得近乎于褐、近乎于黑的颜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说:“我第一次读它,就因震动而再也忘不了它。”为什么会这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在文中提到《纤夫的爱》,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开头从自己在夜雨中产生江水上涨的幻觉写起,引出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记忆,行文自然,毫不牵强。B.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许多非美术类报纸杂志都争相介绍《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说明当时有许多人都被这幅画表现的精神所感动。C.自认为再也忘不了这幅画却仍然忘了许多年,说明忘了纤夫精神的现象何等普遍,表现了作者对当前人们精神状态的不满。D.“因为时代的进步,已使纤夫退出了现实生活”与“这个时代真的已没有纤夫了么”中,两个“纤夫”的含意是相同的。E.本文的中心是歌颂勇于承担苦难与重负的纤夫精神,呼唤有阳刚大气的纤夫精神的回归。F.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使文章形成一个整体。最后一句设问,发人深思,回味悠长,看似脱离中心,实则深化了主题。13/13\n13/13\n【试题答案】一.1.D2.C3.B4.D5.(1)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2)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寡。译文:孟尝字伯周,是会稽上虞人。年轻时修养自己的品行操守,在郡里担任户曹史官。上虞郡有一个寡妇极其孝顺,奉养婆婆。婆母寿终后,她的小姑原先就心怀嫌疑猜忌,就诬告(她)是厌倦了供养婆母,因而毒害了婆母,在县庭上讼告。县郡没有仔细调查,最后竟然以此定罪。孟尝事先了解实情,详细地向太守说明了原委,太守没理会。孟尝在外门痛哭请求(无济于事),于是借口有病辞职离开,寡妇最终含冤而死。从此郡中连旱二年,祈祷也无所收获。后来太守殷丹到任,查访案情原委,孟尝到县府详细陈述寡妇被冤诬之事。就趁机说:“从前东海孝妇,感动上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顺时而降。应该处罚那个诬告的人,来向被冤死的亡魂谢罪,希望在阴间冤枉得以申诉,适时之雨就会等来。”殷丹听从了孟尝的建议,就在那位寡妇墓前讼女,上天应验下了及时雨,庄稼因此获得丰收。孟尝后来考中孝廉,被推举为茂才,担任徐地的县令。州郡上表陈述他的才能,升迁为合浦大守。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原先时的宰守官吏们都是贪婪污浊之人,奸商滥采珍珠,珠贝无法生存,都迁往交址海域去了。因此商人不来买卖,当地人穷物少,百姓中有不少人饿死路边。孟尝到任后,革易先前的敝政,求民病利。还不到一年,原来离开的珠贝全都返还(合浦海域),百姓都反回以前的旧业,商货又流通起来,(孟尝)被称誉是神明之人。后来因病自己上书(告病还乡),被征召回朝廷,当地官吏请求留任,孟尝无法前行,就乘着民船民衣悄悄离去。隐居在偏远的洼地生活,自己亲自耕种。邻县的读书人和百姓仰慕他的品德,就近他居住的有一百多家。桓帝时,同郡尚书杨乔上书荐(孟尝)说:“孟尝安于修身养性,传播仁义,爱好道德修炼,清廉的行为超出一般,才能超绝众人。先前更换地方官员,移风易俗,去珠复还,饥民仰仗(他)生存,况且南海一带盛产珍珠,财产容易积聚,本在他的掌握之内,(珍珠)价格高比金银,可是孟尝独自一人称病辞职,亲自耕种田地,隐匿自己收藏才华,不张扬自己。我不敢偏私自己的同乡,只是私下里被禽息的做法感动,冒死推荐贤人。”孟尝最终没有被重用,年七十,死于家中。二.1.作者从心灵上感知这幅画,它一方面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苦难,这种苍老的近于褐黑的黄色正是这种苦难的色彩;另一方面它又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勇于承担苦难和重负的坚定沉着的精神,这种色彩也正是这种灵魂的色彩。2.(1)作者当过纤夫,深知一个合格纤夫应有怎样的体魄与精神,对纤夫怀有敬意。(213/13\n)《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出了真实的纤夫,表现了承受苦难与重负的纤夫精神,而当时正是全国人民振兴中华、奋发图强精神昂扬之时,与画的精神相通。3.(1)用《纤夫的爱》中“在纤绳上荡悠悠”的虚假的纤夫形象,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真实的纤夫形象形成对比;(2)用《纤夫的爱》的风行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被遗忘形成对比;(3)通过两种深刻的对比,说明今天人们精神上的缺陷,呼唤纤夫精神的回归。4.DF(D项两个“纤夫”含义不同,第一个指真正的纤夫,第二个指具有纤夫精神的人。F项最后一句不是设问,而是反问)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