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2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
docx
2022-08-25 23:39:16
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2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现代的货币政策,但其政策目标比较狭隘,主要集中在稳定物价和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两个方面,手段主要是调整货币供应量。从中国货币法制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货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定货币,一种是非法定货币。法定货币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信用货币,一类是非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依靠发行者的信用行使货币职能,在交易使用时不需要称量,按照其面文的价值使用,中国古代的纸币和铜钱都是非称量货币,或者说都是信用货币。非信用货币依靠本身的金属价值行使货币职能,在交易使用时需要称量,按照其金属价值使用,中国古代的黄金和白银都是称量货币,或者说都是非信用货币。中国古代各王朝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所适用的货币,并不在于它是纸币还是金属货币,而在于它是否为信用货币。只有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情况下,古代王朝才能够通过扩大信用发行、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中国古代货币立法赋予铜钱信用货币性质,使得各王朝能够通过减重铸造铜钱的方式,扩大信用发行,增加货币流通量,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各王朝调整铜钱供应量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措施有放民铸钱、钱币回笼、打击盗铸、打击毁钱、限制外流、铜钱减重、虚币大钱等。放民铸钱即朝廷允许百姓自由铸造铜钱并自由销毁铜钱,以满足市场对货币的客观需求,实现货币流通量的市场自动调节机制。然而,放民铸钱使朝廷丧失了铸币税收益,因此很少为中国古代王朝所采纳。钱币回笼是朝廷通过抛售白银、绢布等实物,减少货币流通量来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打击盗铸、打击毁钱、限制铜钱外流等,皆是保护货币流通总量稳定的政策措施。朝廷实行铜钱减重和铸行虚币大钱政策,既可以扩大铜钱货币供应量,又可以实现掠夺百姓财富、扩大朝廷铸币税收入的目的。铜钱减重的措施,即朝廷铸行新钱的重量低于流通中旧钱的重量,但法定价值却与旧钱相等,这就可以用同等数量的铜材,铸造更多数量的铜钱,从而扩大铜钱的货币供应量。铜钱减重达到无可再减的程度时,就需要铸行虚币大钱,以一换多地收兑流通中的小钱,铜钱减重的进程就在虚币大钱的载体上继续下去。铸行减重铜钱与铸行虚币大钱两种措施交替使用,就可以使铜钱的减重,以及铜钱名义供应量的增长,成为持续不断的演化过程。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古代王朝货币政策稳定,则国运昌盛;货币政策动荡,则民生凋零。当前我国经济增量持续增加,货币流通量达到空前的水平,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达到了更为高级的阶段。关于货币宏观管理,我们还缺乏超长周期的实证运行经验。所以,我们应该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对祖先的经验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将其作为宝贵的文化科学遗产,予以继承并发扬光大。(摘编自石俊志《中国古代货币政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尽管也有货币政策,但手段相对单一,目标不够多元,主要体现在稳定物价、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两方面。B.中国古代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所适用的货币,只能是法定货币中的非称量货币即信用货币。C.中国古代通常通过发行金属货币或纸币来扩大信用发行、增加货币流通量,以此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D.当铜钱减重无可再减时,虚币大钱便成为了中国古代调整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措施,借此铜钱减重的进程得以持续下去。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交易时,纸币和铜钱等信用货币按照其面文的价值使用,而黄金和白银等非信用货币按照称量时所体现的金属价值使用。B.中国古代王朝很少采用放民铸钱的方式来调节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因为这种手段弊端明显,使朝廷丧失了铸币税收益。C.铜钱减重的措施,即朝廷通过减轻用以流通的新钱的重量,用同等数量的铜材铸造更多数量的铜钱,从而扩大货币的供应量。D.中国古代铜钱既是金属货币也是信用货币,因此,减重铸造铜钱成为了历朝各代扩大信用发行、调整货币供应最的主要方式之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铜钱作为中国古代货币的主要形态,其供应量的调整措施种类繁多,可见,不同的历史时期货币政策取向也会因时而变。B.朝廷实行铜钱减重和铸行虚币大钱政策,虽然扩大了货币供应量,增加了铸币税收,但也掠夺了百姓的财富。C.关于货币宏观管理,当前中国还缺乏超长周期的实证运行经验,所以,继承发扬古代货币政策的施行经验显得尤为重要。D.从历史发展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增量持续增加,货币流通量达到空前水平,这些都取决于现阶段稳定的货币政策。(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规则是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若有风筝线被割断,那些孩子就拼命地追逐那个随风飘移的风筝。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我的助手——兼仆人与朋友——是哈桑。那年冬天的一个夜里,距比赛还有四天,爸爸对我说:“我觉得今年你也许能赢得比赛!”爸爸随口一说,却在我脑袋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好办法!让他看看,他的儿子终究非同凡响。街上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哈桑和我走出大门,雪花反射出白晃晃的光芒,照得我睁不开眼。街上,风筝斗士们在做最后的准备。街道传来欢声笑语,各处屋顶挤满了看客。我朝自家的屋顶看去,爸爸挥挥手,我不知道他究竟是跟我还是跟哈桑打招呼。“我们得开始了。”哈桑说。突然间我想放弃,爸爸在屋顶上看着我,他的眼光像太阳那样热得令人发烫。“我有点不想放风筝了。”我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哈桑说。我试图让眼光离开我们家的屋顶。哈桑上前一步,低声说了一句让我有些吃惊的话:“记住,阿米尔少爷,没有鬼怪,只是个好日子。”哈桑一眼看穿了我。“没有鬼怪。”我低声说。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觉得好些了。不到一分钟,我的风筝扶摇直上。一个钟头后,空中已经挂着至少四十只风筝,这些风筝如同纸制的鲨鱼,巡游搜猎食物。寒冷的微风吹过我的头发。哈桑在我身旁,他的手掌已被线割得鲜血淋漓。第一批被挫败的风筝断了线,像流星那样划过天空,拖着闪亮的尾巴,散落在附近的街区,给追风筝的人带来奖赏。我偷眼看向爸爸,寻思他眼下在想些什么。风筝纷纷坠下,而我的仍在翱翔。我双眼不时瞟向爸爸,紧紧盯着他的羊毛衫。5下午三点,阴云密布,太阳躲在它们后面,影子开始拉长。只剩下六只风筝了,我的是其中之一。我双腿发痛,脖子僵硬。但看到风筝一只只掉落,心里的希望一点点增大。一只蓝风筝在过去那个钟头里大开杀戒。现在,只剩下我的红风筝和那只蓝风筝了。局势紧张得如同我流血的手拉着的线。人们纷纷顿足尖叫:“干掉它!干掉它!”爸爸会不会也在欢呼呢?但我所能听到的是脑袋里血液奔流的声音。一阵风拉升了我的风筝,我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干掉它!干掉它!”的欢呼声越来越响,仿佛罗马人对着斗士高喊“杀啊!杀啊!”。“快赢了,阿米尔少爷!”哈桑兴奋得直喘气。那一刻来临了,我合上双眼,松开拉线的手。寒风将风筝拉高,线又在我手指上割开一个创口,接着……不用听人群欢呼,我也知道我赢了!我看到爸爸站在屋顶边缘,双拳挥舞,高声欢呼。我体验到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安拉保佑,我们等会儿再庆祝吧。现在,我要去帮你追那只蓝风筝。”哈桑撒腿就跑。“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他踢起阵阵雪花,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突然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我收回风筝后,寻找每条通道,都没有哈桑的踪迹。我正在担心时,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声响,这是一条僻静的死胡同。只见哈桑站在末端,拳头紧握,双腿微微张开。在他身后,摆着那只蓝风筝。那是我打开爸爸心门的钥匙。三个邪恶的大男孩挡住了哈桑的去路。我觉得自己无法呼吸。他们逼近哈桑。“把风筝给我!”其中一个挥舞着拳头。哈桑眼里流露出恐惧,可是他摇摇头。“这是阿米尔少爷的风筝。”“你这个白痴!把风筝给我们。”哈桑弯腰捡起一块石头。他们一愣,退后一步。“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哈桑高举那只抓着石头的手。我张开嘴,几乎喊出来。但我没有,我浑身麻木。他们动手了,哈桑扔出石块,击中了其中一个的额头。他们一拥而上……有种温热的东西从我眼角流淌下来。我眨眨眼,看见自己依旧咬着拳头,咬得很紧,从指节间渗出血来。我回到一个空无一人的市场,斜倚在一家小店铺紧闭的门前。十五分钟后,哈桑回来了,手里拿着那只蓝风筝。“你到哪里去了?我在找你。”我艰难地说,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选自《追风筝的人》,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真实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阿富汗斗风筝比赛的传统风俗,充满异域风情,表现了阿富汗人民的勇敢和鲁莽好斗。B.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情节的高潮是哈桑保护追回的风筝,高潮部分不仅照应标题,而且突出了“我”与哈桑的不同性格特征。C.小说的环境描写非常典型,比如,第三段“街上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颇具艺术匠心。D.小说对哈桑形象的刻画运用了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比如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有力地揭示了哈桑的忠诚品格。5.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我”的心理在不断地变化。请结合情节简要概括“我”赢得比赛后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6.试从风筝对“我”、对哈桑的意义这一角度探究文本中“风筝”的内涵。(6分)二、古诗文阅读(4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李时,字宗易,任丘人。时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正德中,历侍读、右谕德。世宗嗣位,为讲官,寻迁侍读学士。嘉靖三年,擢礼部右侍郎。俄以忧归。服除,为户部右侍郎。复改礼部,寻代方献夫为尚书。帝既定尊亲礼,慨然有狭小前人之志,欲裁定旧章,成一朝制作。张孚敬、夏言用事,咸好更张。所建诸典礼,咸他人发端,而时傅会成之。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以故帝爱其恭顺。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十年七月,四郊成,加太子太保。雷震午门,彗星见东井,时请敕臣工修省,令言官指陈利害兴革。帝以建言乃科道专责,寝不行。其秋,桂萼卒,命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时张孚敬已罢,翟銮独相。时后入,以宫保官尊,反居銮上。两人皆谦逊,无龃龉。帝御无逸殿,召时坐讲《无逸篇》,銮讲《豳风·七月》诗,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俱入侍。讲毕,帝退御豳风亭赐宴。自是,数召见,谘谋政务。十二年,孚敬复入,銮以忧去,献夫致仕。时随孚敬后,拱手唯诺而已,以故孚敬安之。孚敬谢政,费宏再入,未几卒,时遂独相。时素宽平,至是益镇以安静。帝亦恒召对便殿,接膝咨询。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屡加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会夏言入辅,时不与抗,每事推让言,言亦安之。帝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敢望也。十七年十二月卒官,赠太傅,谥文康。(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三》,有删改)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B.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C.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D.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清因皇帝只一个年号,故常以年号称皇帝,弘治、正德、世宗、嘉靖等都是年号。B.服除的意思是守丧期满、去掉孝服,而服丧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戴孝对死者表示哀悼。C.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地位逐渐升高,明代亦称殿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等。D.赠指赐给死者的官爵或荣誉称号,跟“谥”连用,符合“生曰封,死曰赠”的说法。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时颇有才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编修、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多次升迁官职。B.李时顾全大局。他在朝中帮助别人完成遗留事务,尊重论者的意见,为臣的态度恭敬和顺。C.李时学识渊博。他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并为皇帝讲解《无逸篇》,受到皇帝的礼遇。D.李时很有声望。他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声望超过张孚敬、夏言,赢得大臣们的尊敬。5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2)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二)文言实词、虚词知识积累(12分)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依据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B.自可断不来信,徐徐更谓之信:使者,媒人苟余情其信芳信:确实C.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忽然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D.会当凌绝顶绝:极高的以为妙绝绝:极点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太山(即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拒绝B.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发:打开C.穷且益坚穷:处境艰难不忍穷竟其事穷:追究到底D.此言得之得:得当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得:能够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其无知,悲不几时知:知觉吾与之共知越国之事知:管理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行:经历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C.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解:撤退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解:消除D.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修:修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修:修养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设九宾之礼于廷,臣乃敢上璧B.路漫漫其修远兮日月忽其不淹兮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逆以煎我怀15.在下列各句子中,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词含义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将军身被坚执锐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16在下列各句子中,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C.徐公何能及君也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三)古代诗歌阅读欣赏(11分)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杨万里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17.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题中的“九日”与“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一词描述的是同一个节日,古人喜在此佳节登高远望,啸咏骋怀。B.本诗首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C.颔联“风月不供诗酒债”,风月,指自然景物,作者意指留恋山水、纵情美酒会让人消磨意志,不思进取。D.颈联中,“谪仙”诗风豪放,“小杜”放荡不羁。这一联概括池州胜迹,造语工巧而自然。E.诗人登临杜牧曾登高之处,运用拟人、用典等手法,既详细描绘了池州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追思。1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从变的角度,描述天地万物均永恒变化的两句“,”。(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先拍击水面达三千里,然后才“”,飞腾升空。(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两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北大荒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和果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②顺应天时地利,中国人传承出一整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依二十四节气安排日常生活及农业活动,这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奉为圭臬。③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④有时提起笔来,突然就忘记了某个字的写法,连一些成语的意思也变得莫衷一是,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⑤新瑞纳应潮流而变,精致的镀铬装饰,时尚的双腰线设计,超大容量的空间,全新的舒适度,将人性化设计展现得淋漓尽致。⑥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A②④⑤B②③⑤C②⑤⑥D①③⑤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国首次实现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播放,这一最新科技成果靠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取得的。B.能否通过铁拳反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对我们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C.近年来,为充分调动一些流域上下游地区开展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对跨省份的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D.中国提出亚太地区安全构架理念,不是要推到现有的安全机制框架,而是对现有亚太安全机制进行调整、完善,补充基于双边同盟的亚太安全理念的局限和不足22.下列交际语言最为得体的一项是(3分)A.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B.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C.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乐意。D.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善美境界,①:“强学力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以及走出个人的“兴除利害”的爱国为民精神。除此之外,②,古代的工匠们由于特殊的工作、学习方式,养成了他们“尊师”的美德。人们赞美工匠,总离不开一个“巧”字。那些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的熟练,③。鲁班就因为发明不少木工工具器械而被奉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2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化好,它的生态系统就一定很好,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也就一定很好。好的生活环境一定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①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说明城市的生态系统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2、C3、D4.(3分)B(A项,“鲁莽好斗”不准确。C项,雪景没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D项,没有肖像描写。)5.(5分)①赢得比赛后,“我”非常兴奋;②哈桑追风筝未及时回来时,“我”很担心;③哈桑为保护风筝而受欺负时,“我”有些胆怯;④等哈桑回来以及面对哈桑时,“我”十分内疚。6.(6分)①风筝对于“我”来说,是向父亲证明自己“非同凡响”的东西(或者“是打开爸爸心门的钥匙”)。放飞自己的风筝,割断对手的风筝线,收获看客们的欢呼,是勇敢的表现,是一种无上的荣誉。“我”想得到这一荣誉,获得父亲的认可。②风筝对于哈桑来说,是证明自己对主人(阿米尔少爷)忠诚的东西。“我”要哈桑把断了线的蓝风筝带回来,哈桑便不顾一切地保护并带回那只蓝风筝。7.B8.A(A项,“世宗”为帝王庙号,并非帝王年号。)9.D(D项,“帝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敢望也”,并不是指“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原文未提到声望的比较,只说了一种情况:世宗对待李时不如孚敬、夏言那么宠信,然而也很少指责、欺辱他,对他的信任始终没有减少,这是孚敬、夏言也无法相比的。)10.(1)有时大臣们的讨论意见不一,李时都摆出两方的观点,等待世宗自己来加以选择,始终不曾有明显的争议。(“或”“具”“择”各1分,大意2分)(2)李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补救,但是议论总是以忠厚为根本,朝中大臣也都认为他是个贤明人。(“匡救”“恒本”“咸”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李时,字宗易,河北任丘人。李时本人考中弘治十五年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正德年间,做过侍读、右谕德。世宗即位后,充任讲官,不久升为侍读学士。嘉靖三年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因守丧回家。脱下丧服后,出任户部右侍郎。后来又改任礼部右侍郎,不久就取代方献夫当上了尚书。世宗确定尊崇父母的“大礼”以后,意气慷慨,产生了藐视古人的意思,想要裁定古代的典籍,完成本朝制礼作乐的事业。张孚敬、夏言掌权时,都喜欢改这改那。世宗一朝所制定的各种典礼,都是别人开的头,而由李时牵强附会地完成的。有时大臣们的讨论意见不一,李时都摆出两方的观点,等待世宗自己来加以选择,始终不曾有明显的争议。所以世宗喜欢他为人的恭敬、和顺。各地送上什么吉祥之物来,李时都上书请求进行祝贺。世宗如果谦让,李时一定会再一次请求,所以世宗更认为李时忠心,赐给他的银章上刻“忠敏安慎”四个字,让他密封上书谈论军国大事。时间长了,他把银章搞丢了,赶忙上书求罪,世宗又赐给他一枚。十年七月,京城四郊的祭坛建成,李时被加官太子太保。雷电震坏了午门,彗星出现在东边的井宿,李时上书请敕令大臣们修身反省,并传令谏官上书陈述政治上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世宗认为提这些建议应该是给事中、御史的专门职责,搁置他的建议未予实施。这年秋天,桂萼死了,世宗任命李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要大事。当时张孚敬已被免除职务,翟銮一个人为辅臣。李时在他后面进来,因为宫保官位尊贵一些,位置反而在他上边。好在两个人都不自大,在一起倒也没矛盾。世宗到无逸殿,召李时进来坐着讲解《无逸篇》,翟銮讲解《豳风•七月》诗,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都进来奉陪。讲完之后,世宗退回到豳风亭赐他们一桌酒宴。从此以后,几次召他,向他询问政事。十二年,孚敬又一次返回到内阁里来,翟銮回家守丧去了,献夫退休了。李时跟随在孚敬后边,只能是拱手说“好好”5就是了,因此孚敬还容得下他。张孚敬退休后,费宏又一次入阁,不久就死了,李时于是独自一个做辅臣。他平时对人就宽厚、和易,到现在越发以清静主持大局。世宗也经常传他到便殿里谈话,亲切地向他咨询政事。李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补救,但是议论总是以忠厚为根本,朝中大臣也都认为他是个好人。李时前后被加官为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当时夏言入阁,李时不与他对抗,事事都推让给夏言做主,夏言也能容得下他。世宗对待李时不如张孚敬、夏言那么宠信,然而也很少指责、欺辱他,对他的信任始终没有减少,这是张孚敬、夏言也无法相比的。嘉靖十七年十二月,李时还在位时死掉了,赠太傅,谥文康。11.C12.B13.D14.D15.C16.D(三)古代诗歌阅读欣赏(11分)17.C.E(C项,诗句指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为这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致供不应求;E项,作者并未详细描绘池州胜景,且并未表达对先贤的景仰之情。)18.杨诗记叙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写出对此地的喜爱和向往(或赞美);就池州美好的风月山水抒发感慨,见证古今人事变换,抒发了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或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抒发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池州州民浑然不知李、杜两位大诗人当日的风流文采,使作者徒生寂寞苍茫之感。(三)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0.C(①瓜田李下:喻指容易使人误解的地方。望文生义,使用不当。②奉为圭臬: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使用正确。③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用错对象。④莫衷一是:形容很多人之间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用不当。⑤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⑥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使用正确。)21.B(A句结构混乱,“靠的是……”与“是靠……取得的”选择一种句式。C成分残缺,“补偿”后面加“机制”。D.搭配不当,“补充”改为“弥补”。22.D(A项“略尽绵薄之力”表示尽力,是谦辞,不可用于评价对方。B项“殷切期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C项“莅临”特用于下级对上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用在此处不合适。)23.①工匠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②还体现在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上③更在于他们所具有的创造性品质24.②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说明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好。(2分)③不是好的生活环境就能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分)25.作文分析考生可以从家长、孩子两个角度立意:①善于教导,切忌误导;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③不良教育误子弟;④播种冷漠,自食其果;⑤言传身教,有因有果;⑥明辨是非,拒绝盲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