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规范考试参考答案
docx
2022-08-25 23:37:05
4页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年秋学期高二语文第三次规范练习参考答案一、1、B(A.妊娠“chén”应读“shēn”C. 莞尔“wán”应读“wǎn” 菲薄“fēi”应读“fěi”D.桀骜“jí”应读“jié”)2、C(A.“劳命伤财”应为“劳民伤财”“辐员广阔”应为“幅员广阔”B“悚人听闻”应为“耸人听闻”“虎假狐威”应为“狐假虎威”D.“举案齐美”应为“举案齐眉”)3、D(若望仆不相师应解释为“怨恨,抱怨”)4、A(B权倾五伯解释为“超出”C仆偿前辱之责解释为“债”D是以见放解释为“被”)5、D(D中前一个“以”表目的,后一个“以”是“因”“由于”之意,表原因,故D项用法不相同)6、B(勤勤恳恳古义:诚恳的样子。今义:勤劳而踏实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丈夫的配偶、妻子非常古义:形容词,不同寻常。今义:副词,表程度极高的。下流古义:地位卑微今义:卑鄙龌龊)7、B(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此句没有“紧张或危急的情况”,应用“谈天说地”较好。)8、C(A句“事实”是“说明”表述不当,应改为“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有力的驳斥”。B句“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表意重复、杂糅,可改为“其经费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其经费来源只能是国家财政拨款”。D句“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指代不明;“行为已经得到纠正”搭配不当。)9、B固:原本。10、D(A.之: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凑足音节;代词,他。B.焉:代词,相当于“之”;语气词。C.以:介词,用;介词,表原因,因为。D.而:连词,表转折。)11、D(①是龚遂“治乱民”的建议,②是龚遂治理渤海郡的成效,⑥是龚遂劝民务农给“吏民”带来的好处。)4/412、C(“震慑了盗贼”错。)13、(1)我听说治理秩序混乱的百姓就如同解紊乱的绳子,不能急躁;只能慢慢地来,然后才能治理。(2)因此,痛苦之情在肠中整天转来转去,平日在家往往恍惚迷离,若有所失,出门常常不知要到何处去。每当念及这桩耻辱,未尝不汗流浃背、沾湿衣服。(3)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污浊浊的外物呢?14、(1)花开不并百花丛(2分)(2)黄诗抓住菊花凌寒盛开,香气冲天,鲜艳金黄的特点,由此联想到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后的盛况;郑诗抓住菊花傲然独立,抱死枝头的特点,由此联想到坚守节操,不同流合污的品质。(“特点”各1分,“联想”各2分,共6分。)(8分)15、(1)人生代代无穷已(2)或轻于鸿毛(3)举世皆浊我独清(4)美人帐下犹歌舞(5)竹喧归浣女(6)尤使我耳不忍闻16、(4分)忧伤(孤独)→羞愧→皈依心灵(答对3处得满分,答对2处得3分,1处2分。)17、(4分)将冷水河拟人化(或“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河流窄小、安静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冷水河的喜爱与欣赏之情。18、(1)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时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过程,达到最终的成熟;而在大地上流动的河流,只是这个生命过程的一个阶段。(3分)(2)“永恒的故乡”指的是超越物质的力量(或“摆脱世俗的束缚”),具有强大内力的精神世界(或“心灵”),它体现了人类生命的终极价值。(3分)19、(6分)(1)河流的流浪殊途同归,它们最终都抵达了大海,完成了生命的过程;而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人为地制造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2)河流流浪的目的是为了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而人类的流浪多半缘于远方(希望和美好前景)的诱惑。(3)河流的流浪是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生存;人类无谓地长年累月颠沛流离,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4)河流因为有强大的的精神内力而在流浪中获得强大的生命,而人类却因内心的虚弱贫瘠而导致生命的衰竭。4/4(5)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6)河流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人却因为受到世俗的束缚(无法回归自己的心灵、太看重物质的力量)而丧失了生命的意义。(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20、60名北京大学生赴任实习“村官”(“60名”、“北京大学生”、“赴任”、“实习‘村官’”各1分。意思对即可,语言不通顺酌情扣1分。)21、未来的夏,可以有绿树成阴,也可能有烈日曝晒;未来的秋,可以有金色的收获,也可能有荒芜的田园;未来的冬,可以有洁白的雪花,也可能有肆虐的寒风。【参考译文】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做到昌邑王国的郎中令。汉宣帝刘询即位,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渤海及其邻郡年成不好,盗贼纷纷出现,当地郡守无法捉拿制服。皇上想选拔善于治理的人,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可以胜任,皇上任命他做渤海郡太守。当时龚遂已经70多岁了,被召见时,由于他个子矮小,宣帝远远望见,觉得跟传闻中的龚遂不相合,心里有点轻视他,对他说:“渤海郡政事荒废,秩序紊乱,我很担忧。先生准备怎样平息那里的盗贼,使我称心满意呢?”龚遂回答说:“渤海郡地处海滨,距京城很远,没有受到陛下圣明的教化,那里的百姓被饥寒所困,而官吏们不体贴,所以使您的本来纯洁善良的臣民偷来您的兵器,在您的土地上玩玩罢了。您现在是想要我用武力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呢?”宣帝听了龚遂的应对,很高兴,就回答说:“既然选用贤良的人,本来就是想要安抚百姓。”龚遂说:“我听说治理秩序混乱的百姓就如同解紊乱的绳子,不能急躁;只能慢慢地来,然后才能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暂时不要用法令条文来约束我,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最有效的办法处理事情。”宣帝答应了他的要求,格外赏赐他黄金物品派遣他上任。龚遂乘坐驿车来到渤海郡边界。4/4郡中官员听说新太守来了,派出军队迎接。龚遂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然后下达文件命令所属各县:全部撤销捕捉盗贼的官吏;那些拿着锄头、镰刀等种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吏们不得查问;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龚遂独自乘车来到郡府,郡中一片和顺的气氛,盗贼们也都收敛了。渤海郡又有许多合伙抢劫的,听到龚遂的训诫和命令,当即散伙了,丢掉他们手中的兵器弓箭,而拿起了锄头镰刀。盗贼于是都平息了,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于是就打开地方的粮仓,赈济贫苦百姓,选用贤良的地方官吏,安抚养育百姓。龚遂看见渤海一带风俗很奢侈,喜欢从事那些不切于民用的行业,而不爱从事农业生产,就亲自带头实行勤俭节约的作风,鼓励百姓从事耕作和养蚕种桑。他下令:郡中每个人种一株榆树、100棵薤菜、50丛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母猪、5只鸡。百姓有佩带刀剑的,让他们卖掉刀剑买牛犊,他说:“为什么把牛和犊佩带在身上!”春夏季节不允许不到田里劳动生产,秋冬时督促人们收获庄稼,又种植和储藏瓜果、菱角、鸡头米等多种经济作物,劝勉人们照规定办事,遵守法令,郡中人们都有了积蓄,官吏和百姓都很富足殷实,犯罪和打官司的都没有了。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