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奥赛实验重点特长含解析
docx
2022-08-25 23:00:46
25页
上饶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内容基本相同,可以通用;区别在于,诚是一个形而上的本体范畴,信仅仅是形而下的实践概念。自孟子始,把信与诚结合在一起,这对信概念的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诚是信的灵魂,信的行为因诚而立。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信是平等主体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道德原则。尽管人伦之中不平等关系居多,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无论是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平等交往的关系居多数,因而信对于人生更重要,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意义。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强调权利平等;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强调交易平等;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怪乎,近代革命先驱谭嗣同虽然主张整体废除三纲五伦,却强调要保留朋友一伦。在他看来,“五伦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为朋友乎!”保留朋友一伦的意义在于“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节宣惟意’。总括其意,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常遇到如何立身处世的问题,信是人生立身处世之基,人而无信,则寸步难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儒家运用信的概念于政治领域,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警示。我国传统政治伦理一直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不仅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而且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先秦诸子百家都关心和认同信的观念,儒家关切尤甚。信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范畴,构成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社会能够基本做到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结友爱,都受赐于儒家之信的观照和浸润。信不仅是传统社会坚守的伦理准则,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为規范,是全世界都能够接受和必须遵守的最低限度的伦理道德原则。-25-\n(摘编自夏海《儒家之信所蕴含的现代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诚是自然法则,信是做人的准则,所以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B.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实质上就是强调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C.儒家把信运用于政治领域,是为统治阶级的服务,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D.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把“诚”和“信“两个概念做了比较,阐明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B.文章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五伦之中以不平等关系居多,但朋友一伦是平等的。C.文章第三段分别从信是立身处世之基和信是治国安邦之道两个角度阐述了信的意义。D.文章使用了比较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和“信”是两个意义高度重叠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B.信是任何一种社会都必需的道德原则,人如果没有信,则难以立足于世。C.诚信治国,统治者首先要做到讲信用、守信诺,这样就可以赢得百姓的心。D.儒家之信是传统社会基本能够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结友爱的前提。【答案】1.D2.B3.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所以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错误,选项强加因果,诚与信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文章第一段说的是“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由此可知,“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是对“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的诠释。B项,“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实质上就是强调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错误,从文中来看,“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是现代社会强调的,并非“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的实质”。C项,“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说法绝对,原文“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警示”“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故选D项。-25-\n【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是为了论证五伦之中以不平等关系居多,但朋友一伦是平等的”错误,从文中来看,谭嗣同的事例源自第二段,文中说“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无怪乎,近代革命先驱谭嗣同……”,由此可知,文中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故选B项。【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项,“……这样就可以赢得百姓的心”错误,选项的说法太绝对。文章第三段说“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把“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才“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故选C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25-\n,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命运的颜色左岸贾艺震是一个从加格达奇来到大连这个海滨城市的青年,相貌一般,但他的美髯黝黑生动,在朝阳的作用下,常常发出针尖一样的光亮,颇有几分艺术家气质,弥补了他的不足。大学毕业后,在这旮旯儿找了一份工作,勉强糊口,也算平安无事。话又说回来了,他偏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年轻人,女作家张爱玲的一句名言:成名要趁早。他已把这句话文身在自己的右胸上。几年下来,他参加过歌手比赛,在舞台上给钢琴家翻过五线谱、当过拳击陪练、背过著名老画家去深山写生、搞过几项民用技术专利,等等。几乎转了一圈,都没有成功,依然过着一个人吃饱了饭不想家的小日子。那天,他在电视看到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就因为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而蜚声中国文坛,受到四面八方邀请,五冬六夏总是载誉而归,粉丝更是不计其数,真让人羡慕。他忽然想到,我来扮演一把残疾人不行吗?权当体验体验生活。贾艺震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立马辞去了工作。他先给自己埋了一个伏笔:报名参加了“户外魔鬼野营训练活动”,期间假装不慎摔到谷底,其实只是膝关节一点皮肉划伤,住了几天医院,回来,他拄起了双拐,一副要死要活的痛苦样子。他的几个要好的朋友再看到贾艺震时,他已经坐到崭新的轮椅上了。-25-\n开始贾艺震很不习惯,一天长时间地呆在轮椅上,回到自己租赁的小屋,再站起来,腿麻酸酸的痛,想走几步还真有些吃力。他几次想打退堂鼓,最终还是被他那股犟劲给顶回去了。眼下,贾艺震面临的问题是向哪方面发展。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唱歌,因为权衡起来,这几年只有参加区里歌手比赛为他赢得了一点荣誉,也仅此而已。他的声线很像郑智化,过去也唱过像什么《水手》啦、《星星点灯》啦……说练就练,他的颇具天分的歌声透过窗棂传得很远。说也怪,不长时间,街道居委会一个主任阿姨偕同另外一位同事,提溜一桶食用油和一袋面粉找到了他,进门放下东西,就对贾艺震问寒问暖,之后阿姨直奔主题,邀请他代表街道参加市里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贾艺震一口答应。电视台传来喜讯:贾艺震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得冠军,轰动整个滨城。省市各大媒体频频采访,内容大都是身残志不残、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勇士、80后一代青年的楷模诸如此类的报道。贾艺震面对突如其来的鲜花掌声开头有些恍然如梦,后来便踌躇满志起来。自从前几天市残联领导来看过他之后,人们发现贾艺震的轮椅出现在残疾人艺术团的排练厅里了,他的身后站着一位美丽健康的姑娘,不用猜,那是他出名之后收获的爱情。从社会到家里,从领导到朋友处处体贴他、呵护他,他也真把自己当成一个地地道道的残疾人了,不过,一旦露出马脚,他将失去一切。想到这,不禁一股冷气打后脊梁冒出,看来,他只能将假戏唱到底。很快贾艺震和这位名叫小菊的姑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每天上床,小菊都要抱着这个大男人上床,还好,贾艺震配合得不错,小菊不感觉累(她哪里知道,贾艺震暗中做了手脚)。第二年,他们的小宝宝诞生了,白白胖胖,逗人喜爱,小两口成天笑得合不拢嘴。话分两头说,居家过日子,特别有了孩子以后,锅碗瓢盆的事无穷无尽,看小菊一个人扛着至少七八十斤的液化罐来家,他心痛得赶紧去给她擦汗,心想,这都应该是他贾艺震干的活,可他是个“残疾人”呐,不能替她。他痛苦地把小菊搂紧怀里,说道:“是我不好。”小菊说,“你咋不好?”贾艺震说,“我不能帮你。”小菊捋了一下湿漉漉的头发,说:“等孩子长大就好了。”贾艺震听罢小菊的话,赶紧转过脸,再也止不住两行热泪淌下来。-25-\n每当夜深人静,贾艺震在床上总是辗转反侧,心灵受到巨大煎熬。他不止一次在内心呼喊,我不能再这样欺骗自己,欺骗小菊和所有爱我的人,我要活得有尊严,还原原来的我!可他转而一想,一旦说给小菊听,她说我是个骗子怎么办?她不原谅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拥有的一切将化为乌有,思来考去,他只能采取沉默。这天,吃完晚饭,孩子睡了,小菊因为劳累也进入梦乡。他坐在轮椅上,瞅着小菊苍白而消廋的脸庞,一股罪恶感,弥漫全身,贾艺震认识到再不能这样活下去了,如果继续的话,他会崩溃,他要推醒小菊,把事实说清楚,想到这里,他想站起来,但,任凭他作何等努力,始终没有站起来,五年了,他的双腿已经废掉。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对贾艺震的形象,特别是他的美髯进行了描写,突出了他年轻生命的美好,为后文贾艺震双腿废掉这个情节作铺垫。B.电视上的残疾人因写长篇小说而蜚声文坛让贾艺震羡慕,也让他受到启发,他决定扮残疾人,借助人们对身残志坚的励志行为的认可,实现自己的理想。C.贾艺震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靠自己踏实的劳动和坚韧的奋斗,而是采用了投机取巧的做法,最终痛失了健康的双腿。D.小说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看小菊扛着“至少七八十斤的液化罐”,他心痛得赶紧去给她擦汗,这一细节表现出贾艺震对妻子的爱惜和内心的愧疚。5.小说的标题“命运的颜色”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小说的结尾,写贾艺震的双腿废掉。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答案】4.A5.(1)设置悬念,标题没有明确“命运的颜色”究竟是什么,从而引人思考,吸引读者。(2)是行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主人公“命运的颜色”的变化展开。(3)生动形象,“命运的颜色”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颜色的不同喻指命运的改变。6.(1)从艺术效果上看,小说以贾艺震双腿废掉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从小说主题上看,结尾这样安排,增强了小说的批判与反思的意味,引起读者的思考,有助于深化小说的主题。(3)从艺术结构上看,结尾通过情节突转,产生强烈的戏剧性效果。(4)从人物塑造上看,突出了人物形象的悲剧性。贾艺震决心说出真相,可双脚已经废了,他得到了名利和爱情,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残疾人。【解析】【4题详解】-25-\n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为后文贾艺震双腿废掉这个情节作铺垫”错误,从文中来看,小说开头对贾艺震的形象,特别是他的美髯进行的描写,如“但他的美髯黝黑生动,在朝阳的作用下,常常发出针尖一样的光亮,颇有几分艺术家气质”,这一描写的目的应该是突出他“艺术家气质”,为下文他选择了唱歌,走艺术道路作铺垫。故选A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题,明确题干的设题角度,如本题“小说的标题‘命运的颜色’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小说的标题设题,一般可以从标题使用的技巧、在情节结构上的作用、在形象塑造上的作用、在主旨上的作用以及对读者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答题。先看标题,“命运的颜色”,“命运”本为抽象的事物,而“颜色”却是具体可感的,这就让小说的标题显得新颖,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再看标题使用的技巧,结合文本可知,“颜色”是指不同命运呈现出的状态,这是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不同的颜色来比喻命运的改变;接着从情节上来看,一开始主人公在生活中过得不如意,接着受到电视中蜚声文坛的残疾人事例的启发,扮成一个残疾人,结果获得了成功,小说最后,主人公想要告诉妻子真相的时候,发现自己真的成了一个残疾人,小说以不同的颜色来展示人物的命运的变化,小说标题“命运的颜色”串起文章的情节,是小说的线索。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6题详解】-25-\n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属于探究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题,明确探究的方向,如本题“小说的结尾,写贾艺震的双腿废掉。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这是针对小说的结尾来设题,一般先要明确结尾的方式,然后再从结尾对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旨展示等方面分析。从文中来看,小说的结尾写贾艺震经过一番心理挣扎,决定要站起来承担家庭的责任,想要告诉妻子真相的时候,结果发现自己的双腿废掉了,这就让小说的情节发生突转,突出了主人公的悲剧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状况?主人公本是一个从加格达奇来到大连这个海滨城市的青年,他不甘心寂寞的生活,想要“成名”,但试过多种途径,结果都没有成功,一个成功的残疾人给了他“灵感”,而成为“残疾人”的他也真的引起社会的关注,获得了他想要的名利和爱情,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残疾人,这一结尾借助主人公的遭遇加大了小说批判的效果,也就更能引发人们的反思。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点睛】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这样几方面入手:①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情节波澜起伏,还是出人意料?是戛然而止,还是水到渠成?②作者这样写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作者这样写是可以突出小说的主旨,还是可以使主题表达更进一步?④从时代背景考虑,当然这一点需要考生对小说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或者小说本身能提供故事的相关背景,否则就可能无从入手。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这次勇敢的尝试被普遍认为是共享单车的起源。现今,共享单车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是发展得都不尽相同。“西雅图的共享单车太烧钱,已经宣告夭折。”今年1月,西雅图市长宣布该市单车分享计划彻底做黄。报道称,西雅图自行车共享服务的收入及推广效果远不及预期。有数据显示,西雅图市的斜坡道路是该计划夭折的重要因素。“想用车的时候空无一车,要停车的时候找不到停车桩”。纽约市公共自行车共享计划在用户体验不佳的情况下,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又比如,巴塞罗那的Bicing每年赤字竟高达1200万美元,与Bicing同属难兄难弟的还有伦敦公共自行车系统……-25-\n与众不同的是,法国成了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共享单车项目的国家。最为著名的案例应数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在发展初期,Velib出现过8成单车被损坏和盗窃的状况,但如今却成功化解危机,年均利润高达2000万欧元。Velib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便宜。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需支付29欧元(约合人民币216元)的年租金,便能够无限次地使用。当然,该系统运转良好还离不开资本及政府的配合——通过与德高广告公司合作,Velib获得了用于建设和管理整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十年的费用,用于交换的则是巴黎50%户外广告牌的独家使用权。(摘编自《共享单车在中国很火热在欧美日子并不好过》,新浪综合,2022-03-22)材料二:往何处去?爆发式的增长过后,刚刚起步的共享单车已经面临发展之问。解决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的贡献无须多言,但是随之出现的乱停乱放等管理困局,“如何骑得更远”已是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之问。只有共享的旗帜,没有共治的思路,“骑得更远”只会是一句口号。毫无疑问,共享单车是当下的投资热点,然而,共享单车会不会只是一场资本的游戏?事实上,资本推动下的重投入轻管理的缺陷,正是共享单车乱象的重要推手。而且,当共享变成一门生意,商业性彻底压倒了公益性,共享单车更应该谈谈责任谈谈规矩。共享单车如此,其他共享经济新业态同样如此。政府能为这个民间诞生的准公共产品做些什么?习惯了自上而下的推动,自下而上的共享单车自然会迎来诸多冲击,比如乱停乱放的管理难题。从媒体报道来看,共享单车的管理涉及到两个职能部门,交通部门大多持开放心态,城管部门大多是谨慎口吻。对于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来说,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既然是民生产品,那么就应该思考如何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比如场地。谈到互联网+,李总理说得最多的是倒逼政府职能转变,眼下的共享单车,可以说是一道相同性质的考题。共享单车的管理乱局,其实也是新的“公地困局”。反正道路是公共资源,企业可以乱投放,骑者照样乱停靠。当然,板子也不能全部打在管理上,大家,包括骑行者,也应该为文明骑行做些什么。要共享,得共治。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是社会治理共识的形成。(摘编自《商报评:如何让共享单车骑得更远?》,深圳新闻网,2022-3-23)材料三近日,广东深圳蛇口湾厦山公园出入口,出现了大批被人为破坏的共享单车,现场一片狼藉。-25-\n看到这样的新闻,正在享受共享便利的人们,自然地想到管理问题,面对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从事此领域的企业,显然难逃其责。但还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的不善与公共管理的缺位很难完全切割开。基于便利与有序这一矛盾体,人们借助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来反思公共管理,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无论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参与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面对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享单车,反思的视野目前尚停留在那辆街头的单车上。倘若承认我们共享的不只是一辆单车,而是一种社会运转的思维,那么就需要将反思的视野放得再宽阔一些,去关注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则与秩序。(摘编自《共享单车应真正体现共享思维》,《人民网·观点》,2022-03-19)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指出,起源于荷兰、推广到全球的共享单车已经出现两极分化:不是亏损严重而夭折,就是发展良好大赚特赚。B.材料二提到,交通和城管两部门面对共享单车管理难题持有不同态度,反映了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的现实。C.材料二认为要共享,就得共治,共享的旗帜和共治的思路缺一不可,共享单车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达成社会治理的共识。D.材料三认为如果缺乏社会良性运转所需要的信任、规则和秩序,共享单车当前面临的管理难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内外用作共享的单车存在很多被人们大批破坏或偷盗的情况,这说明共享单车要持续发展,应注重提高提高公民素质。B.通过反思共享单车项目面临的管理困局,探索解决共享经济发展难题的思路,材料二、三都体现了这样的写作思想。C.材料二认为共享单车是一道与互联网+性质相同的考题,意思是说共享单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能应有所转变。D.材料二和材料三一致认为,要突破共享单车的管理困局,这个领域的企业、公共管理者和享受此便利的市民都有责任。9.西方国家共享单车现状对我国共享单车发展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答案】7.A8.B9.①应该选择适宜骑行(地势平坦)的城市实施;②关注并提升用户体验;③尽量降低使用成本;④政府与运营公司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解析】【7题详解】-25-\n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项,“不是亏损严重而夭折,就是发展良好大赚特赚”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共享单车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是发展得都不尽相同”,“不尽相同”不代表就是“亏损严重……或发展良好……”,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故选A项。【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探索解决共享经济发展难题的思路,材料二、三都体现了这样的写作思想”有误,从材料来看,材料三并未提及共享经济问题,主要是说如果缺乏社会良性运转所需要的信任、规则和秩序,共享单车当前面临的管理难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是针对“共享单车”而言。故选B项。【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题,明确题干的筛选要求,如本题“西方国家共享单车现状对我国共享单车发展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哪些”说明启示不止一点,且设题的区域在材料一,这就要求考生到材料一中圈出西方国家共享单车的现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及具体的做法,然后进行概括。从材料一来看,材料一第二段报道的西雅图共享单车的现状,“西雅图自行车共享服务的收入及推广效果远不及预期”,同时也指出原因,“有数据显示,西雅图市的斜坡道路是该计划夭折的重要因素。‘想用车的时候空无一车,要停车的时候找不到停车桩’”,由西雅图可以得出第一个启示,即要选择在地势平坦的城市实施共享单车计划;还有纽约市的现状,“公共自行车共享计划在用户体验不佳的情况下,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由此可以得出第二个启示,即要关注并提升用户体验;第三度是成功的案例,如“法国成了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共享单车项目的国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便宜”“该系统运转良好还离不开资本及政府的配合”,由法国这个案例可以得出两个启示,即要降低使用的成本,同时还需要政府与运营公司密切配合。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25-\n【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龚鼎臣,字辅之,郓之须城人。幼孤自立,景祐元年第进士,为平阴主薄,疏泄潴水,得良田数百千顷。为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兖州劾状。郡守杜衍会问,掾属莫对,鼎臣独曰:“介宁有是,愿以阖门证其死。”衍探怀出奏稿示之,曰:“吾既保介矣,君年少见义如是,未可量也。”丁母忧,服除,知安丘县。赐五品服,知渠州。渠故僻陋无学者,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擢起居舍人。岁冬旱,将赐春宴,鼎臣曰:“旱灾太甚,非君臣同乐之时,请罢宴以答天戒。”又论凡大礼赦,请准太平兴国诏书,前期下禁约,后有犯不原,以杜指赦为奸者,宜著为令;开封三司于法外断狱,朝廷多曲徇其请,愿先付中书审画。仁宗悉从之。兼管勾国子监,详定宽恤民力奏议。淮南灾,以鼎臣体量安抚,蠲逋振贷,全活甚众。为辽-25-\n正旦使,鼎臣奏:“景德中,辽犯淄、青,臣祖母、兄、姊皆见略,义不忍住。”许之,仍诏后子孙并免行焉。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知兖州。是时,诸道方田使者希功赏,概取税虚额及尝所蠲者,加旧籍以病民。鼎臣独按籍差次为十等,一无所增,兖人德之。改吏部,提举西京崇福宫。复判太堂寺,留守南京。陛辞,神宗顾语移晷,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年七十七,无祐元年卒。(选自《宋史·龚鼎臣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B.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C.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D.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官署中。曹操称魏王时,杨修曾任其主簿。B.太平兴国:文中是宋太宗赵匡义的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C.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1125年为金国所灭。D.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科举以及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类似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组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龚鼎臣见义勇为。石介被人诬陷叛逃辽国,龚鼎臣认为这件事不实,杜衍从怀中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称赞龚鼎臣见义勇为,前途无量。B.-25-\n龚鼎臣正直敢言。进行打算举办春宴,龚鼎臣认为正遭旱灾,不宜搞宴会;龚鼎臣认为,应规范大礼时的赦免制度,杜绝利用此制度赦免作恶的行为。C.龚鼎臣得到了皇帝照顾赏识。龚鼎臣因很多亲属被辽国夺走而不想出使辽国,皇帝答应了;龚鼎臣与神宗交谈,神宗认为他精明而值得任用。D.龚鼎臣关心、教化百姓。他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他在淮南救灾,救活很多人;黄河决口,他去安抚;他在渠州兴建学校,渠州开始出人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衮州劾状。(2)开封三司于法外断狱,朝廷多曲徇其请,愿先付中书审画。【答案】10.A11.D12.A13.(1)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衮州揭发罪状。(2)开封三司在法外断案,朝廷大多曲意顺从他们的请求,希望交给中书审核。【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结合文本理解句子的大意,这段话是说“高兴地说:‘别人说您老了不能做事,您竟然如此精明,将作用您了。’当时黄河在曹村决口,流氓饿死的人布满荒野,龚鼎臣费力地前来赈灾安抚,回家的人不可数尽。凭着正议大夫的身份退休”,可以依据表对话的词语“曰”断开一处,这就排除CD两项,“人言”的内容应该是“卿老不任事”,而不是“卿老”,故应在“不任事”后断开,且后面“不胜计”的主语应是“归者”,这就排除B项,故选A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吏部……掌管科举……”错误,科举是由礼部掌管的。故选D-25-\n项。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类似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组部;而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A项,“杜衍从怀中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衍探怀出奏稿示之,曰:‘吾既保介矣,君年少见义如是,未可量也’”,意思是“杜衍从怀中取出上奏的稿子给龚鼎臣看,说:‘我已经担保石介了,你年经轻轻却这样见义勇为,前途不可估量’”,由此可知,应该是拿出杜衍自己的奏书。故选A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馋者”,进谗言的人;“谓”,说;“走”,古今异义,逃跑;“诏”,下诏;“劾状”,揭发罪状。第二句中,“于”,在;“狱”,古今异义,案件;“曲”,曲意;“徇”,顺从;“其”,代词,他们的;“愿”,希望;“付”,交给;“申画”,审核。【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25-\n龚鼎臣,字辅之,鄂州须城人。幼年时父亲去世,自己独立做事,景祐无年考中进士,任平阴主簿,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担任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兖州揭发罪状。郡守杜衍会审,下属没有人回答问题,只有龚鼎臣说:“石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我愿意用全家来证明他已经去世。”杜衍从怀中取出上奏的稿子给龚鼎臣看,说:“我已经担保石介了,你年经轻轻却这样见义勇为,前途不可估量。”碰上母亲去世,履丧期满,任安丘县知县。赐五品官,任渠州知州。渠州过去偏僻没有读书的人,龚鼎臣向朝廷请求,建学校、选拔同乡人作为学生。每天讲学,设立学习检查制度,百姓受到很大的鼓励,开始有考中进士的人。提拔为起居舍人。这一年冬季干旱,朝廷打算举办春宴。龚鼎臣说:“旱灾太严重,不是君臣同乐的时候,请罢除宴会来回应上天的告诫。”又论述凡是举行大礼进行赦免,请按照大烟鬼人国时的诏书,前面下达的禁令,后面违反的不原谅,以杜绝利用此制度赦免作悉的人,应纳入法令中;开封三司在法外断案,朝廷大多曲意顺从他们的请求,希望先交给中暑审核。神宗全部听从了他的意见。兼国子监管勾,详细审定缓解民力的奏议。淮南发生灾害,让龚鼎臣增体察安抚,免除拖欠的债务救济赈灾,使很多百姓存活。任辽正旦使,龚鼎臣上奏说:“景德年间,辽国侵犯淄州、青州,我的祖母、哥哥、姐姐都被夺走,在道义上不忍心前往辽国。”皇帝答应了他,并下诏后来的子孙都免去辽国。龚鼎臣在谏官位上好几年,宽恕细小的事,至于大事,没有顾忌。然而他的话从容平和,不说苛刻过激的话,使皇帝容易听从,退朝后也不曾告诉别人,所以他说的事情大多得以实行。任兖州知州。这时,各地方田的使者求取功能赏赐,一概收取虚报的税额和曾经免除的赋税。加在以前户籍来害百姓。只有龚鼎臣按照户籍分为十等,一点也没有增收,兖州人感激他。改到吏部任职,任提举西京崇福官。又任判太常寺,留守南京。辞别皇上,宋神宗和他交谈一会儿,高兴地说:“别人说您老了不能做事,您竟然如此精明,将作用您了。”当时黄河在曹村决口,流氓饿死的人布满荒野,龚鼎臣费力地前来赈灾安抚,回家的人不可数尽。凭着正议大夫的身份退休,年龄七十七,无祐无年去世。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暮步至江上①吕本中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②。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山似敌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雪篱风榭年年事,辜负风光取次回。【注】①本诗是诗人早年的作品。北宋“崇宁党争”兴起,诗人在弱冠之年受累于党争。②凤凰台:源自《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大台空江自流”。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客事”与“春愁“点出人生经历坎坷、前途暗淡无光的悲情。-25-\nB.全诗包含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诗人只能在无可奈何中“辜负风光”。C.第三句,“树阴”是静景,“帆影过”是动态,动静结合使江景圆活流动。D.第四句写潮湿的水气随江面潮水而来,作者寓乐情于哀景之中,含蓄蕴藉。15.本诗颈联“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非常精妙,请作简要赏析。【答案】14.D15.颈联以“山”喻“故人”,以“花”比遗恨,想象奇特,形象生动。诗人只能与山对饮,说明身边并无友人可供倾诉,未尽的心愿像不能重开的花,永远无法实现。此联连用两个比喻,表现了党争给诗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及寂寞萧索的愁绪,委婉深沉。【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作者寓乐情于哀景之中”中“乐情”一说错,从诗中来看,这首诗是诗人早年的作品,北宋“崇宁党争”兴起,诗人在弱冠之年受累于党争,结合诗歌的背景以及首联中的“客事”“春愁”等可以看出,诗中包含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故应是“哀情”,即“寓哀情于哀景之中”。故选D项。【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颈联‘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非常精妙,请作简要赏析”,这就要求考生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句中所写的景以及景物的特点,明确诗句中的技巧,最后分析写景的效果和抒情的效果。“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似”和“如”把“山”和“遗恨”比喻成“故人”“花”,这是使用比喻的修辞,这两句诗意思是说“山像老朋友,自己只能与山对饮,未尽的心愿像花一样不能重开,无法实现”,前一句把山想象成老朋友,这说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身边无人可以倾诉情感,只能与山对饮,后一句说自己的心愿像不能重开的花,说明心愿的无法实现,再结合诗歌的注释可知,是党争给诗人的内心带来影响,让诗人蒙在寂寞萧索的愁绪之中。两个比喻的使用让内容的表达更为生动形象。-25-\n【点睛】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句”。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答题步骤: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3)《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答案】(1).积善成德(2).而神明自得(3).圣心备焉(4).转轴拨弦三两声(5).未成曲调先有情(6).(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观点”“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神明”“备”“拨”“弦”“受业”等。第II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手,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25-\n。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露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灾害地质遗迹,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浩劫与创伤、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世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的传说消费。我的目光与之相撞,仿佛碰到了时光凌厉的刀锋上,那刀刃伤着了我的心,好疼。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振聋发聩千钧一发唾手可得穿凿附会B.醍醐灌顶千钧一发触手可及牵强附会C.醍醐灌顶危在旦夕唾手可得牵强附会D.振聋发聩危在旦夕触手可及穿凿附会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脚下便是滔滔流水,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B.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滔滔流水便在脚下C.滔滔流水便在脚下,桥侧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万丈深渊D.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B.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C.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如果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D.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答案】17.B18.D19.C-25-\n【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第一处说“更有当头的棒喝……让你心生敬畏”,由“当头棒喝”可知,此处应是说受到启发,彻底醒悟,应使用“醍醐灌顶”。“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第二处,说的是“在即将失足的……顿然醒悟”,这是说危急的关头,应使用“千钧一发”。“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唾手可得”,是指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第三处,是说“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让人一下子就可以接触到,应使用“触手可及”。“穿凿附会”,生拉硬扯的解释,把讲不通的道理硬要讲通或不相干的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牵强附会”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强拉在一起,混为一谈。第四处,此处是说不相关的传说,应使用“牵强附会”。故选B项。【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要先根据语境把握前后句的内容、主语、语气、句式等,然后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语气的一致性、结构的对称性等。本题中,由前文可知,“山梁便是桥面”,这是写到桥面,紧着接便该写桥面的宽敞让人忘记桥侧是深渊,同时也是忘记脚下是滔滔流水,考生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A项,先说“脚下是……”,后说桥面“宽敞……”,前后内容不连贯,故排除;B项,前面说“……让你放心……”,后面应是从“你”的角度来说,应是说“脚下……”,而选项中却以“滔滔流水”开头,语意不连贯,故排除;C项,选项先说“流水”,再说桥“宽敞”,与横线前面所说“桥面”不连贯,排除,故选D项。【19题详解】-25-\n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句中“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只是假设,故必须加关联词“如果……那么”;而“地球”并非整个复句的主语,因此关联词“如果”必须放在“地球”的前面。A项,“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语序不当,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前后主语不一致的时候,前面的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前面,应改为“如果地球史”;B项,“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成分残缺,前面缺少与后面“那么”搭配的关联词;D项,“把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结构混乱,“把”字句和“被”字句杂糅到一起,且关联词的位置也不当,故选C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下面是五类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赵县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5)近日闻尊夫妇喜添千金,弄璋之喜,明珠入拿,增辉彩悦,衷心祝愿贵千金聪明灵秀。(祝贺词)(1)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2)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3)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4)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5)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答案】(1).“莅临现场”(2).“踊跃报名”(3).“尊称”(4).“称呼”(5).“全部”(6).“全都”(7).“48元”(8).“若干”(9).“弄璋之喜”(10).“弄瓦之庆”【解析】-25-\n【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五类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这就要求考生要关注“文体的语言特点”,然后把握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第一处,“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中“莅临”,来到,来临,光临,是含有敬辞的书面语,特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此处是团委会发出的通知,是对同学说的,故使用不当。第二处,“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中“尊称”不当,“尊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句中导游说的是自己,不当;第三处,因是广播稿,故“全部开放”中的“全部”与“全不”音同,会造成误解;第四处,这是招领启事,不能涉及具体的金额,故“内有人民币48元”不当,可用“若干”代替;第五处,“近日闻尊夫妇喜添千金,弄璋之喜”,“弄璋”是中国民间对生男的古称,指古人生下男孩子把璋给男孩子玩,璋是指一种玉器,希望儿子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后人因此称生男孩为"弄璋"。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生女孩以“弄瓦”称之。【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21.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观点,要求不超过30个字。什么人容易成为作家?作家天生具备某种责任,要对当下发生的事情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批评也好,建议也好,反正需要提醒社会,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和谐。对一个作家来说,成名前还要守得住寂寞,整天满世界跑,遍地开花,就有可能遍地荒漠,不可能有沉淀的思想。经验、观察和想象都很重要,但这些都是途径,作家最先要完成的是把握自己的内心,明白“为什么而做”。【答案】有责任心、守得住寂寞、能把握自己的内心的人容易成为作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题干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文段主要观点,-25-\n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语段大意。通过阅读可知,语段主要讲“什么人容易成为作家”,并点明了成为作家的三个条件:要有责任心,成名前要守得住寂寞,要能把握自己的内心。考生将这三个条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插人到“……的人容易成为作家”的句子中即可。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家三口来到公园。天空有高飞的风筝,花丛中有忙碌的蜜蜂和翻飞的蝴蝶。儿子说:“我要成为一只蝴蝶而不是风筝。”爸爸说:“我倒希望你成为一只蜜蜂而不是蝴蝶。”妈妈说:“其实,儿子,你在爸爸妈妈眼里就是一只风筝!”读了上面这场对话,你有什么思考或感想?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表达自己的感悟。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自由为文,束缚如质智慧之书《论语》中有一言:文胜于质则过,质胜于文则囿。于是我们明白,文与质不偏不倚,相辅相成才能使其大放光彩。一如文与质,自由使人冲破心灵的牢框,而束缚令其不致太过锋芒。自由为文,束缚如质,文质相称,相得益彰。凌波曾言:“若心灵失去根基,心灵虽生犹死。”根之于人一如水之于鱼,在渴望自由之时不忘携束缚上路,让前行的道路上始终有理性的阳光照耀。在《飘》那个动荡的年代,斯嘉莉挺身而出,为自由而搏,为理想而斗。然而,“精神的孤独是心灵无处安放的寂寞”,越漂泊越祈求心灵的束缚,祈求回归大地的怀抱,与斯嘉莉迥异,对于在漂寒的昆德拉而言,这看似无拘无束的游移却是所不能的承受的生命之重。一如克莱尔所道:“为什么一个人时会流泪为什么脱离人群时会失去思考能力因为这样我们不必为责任和义务思考和烦扰。”追求自由无可厚非,试图挣脱一切限制的勇气值得敬佩,而现实并非理想主义者所构的“理想国”,乌托邦的钟声固然诱人,还需有甘于接受束缚之心。-25-\n对于少年而言,现实就如同一部魔幻剧,那些血气方刚的少年如何能在现实的委屈和困境中甘心偏安寻求自由的脚步如何能在荒诞的故事里停歇自由者如同周云蓬岁的他,坐上开往另一座城市的列车开始向世界发出了挑战。这个盲小孩选择依随跳动着的叛逆的鲜血,在无情沧浪之上泛船游移,钩回的不是悠悠似水年华,只是一伤苍凉的作伴。当初那个不甘偏安,执意前行的周云蓬才发现世界原来不容庸人自扰,义无反顾追随自由的心经不起岁月的摧残。于是最终选择被缚于安定,生活也逐渐安心。我们的时代有太多的附属品,那些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那些从不停歇,追名逐利的人生,都将使我们一步步想要逃离束缚去忠于自由与理想。而若只是念圣叹夏日於米红盘里的切绿沉西瓜的随意和甜淡,切格瓦拉前往古巴去享受他的“百年孤独”,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又何尝不是对自由与束缚的一种深刻理解似《隐言经》所启示:“灵性之子啊,我使你生来高贵,你却日趋卑贱。为着你的创生,你要挺身奋起。”我欲与你共勉,以自由为文,束缚为质,习得权衡之心,让自由与束缚并存,大放光彩。【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叙述类新材料作文题。首先审材料:材料中涉及的角色有儿子、爸爸、妈妈,涉及的意象有蝴蝶、蜜蜂、风筝。而不同的意象选择体现了角色不同的价值追求。翻飞的蝴蝶代指自由、多彩、多样的人生……,忙碌的蜜蜂代指勤劳、自主、有目标……,高飞的风筝代指借力、受控、飞得高……,这些意象的背后暗喻着角色各自的人生追求与愿景。然后审要求:立足于对话谈感悟或观点,易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说明文很难写;“选好角度”表明写作者需要在权衡和比较后作出明确的选择。注意学生脱离材料谈理想、追求、自由等,将文题泛化的倾向,重拳打击套作、宿构。立意参考:儿子的角度:向往、追求自由、多彩、多样的人生,不受羁绊。自由与羁绊,可以辩证地看。爸爸的角度:希望孩子的人生有目标,勤劳、自主,踏踏实实地朝着理想迈进,可以结合谈理想与脚踏实地的辩证关系谈。妈妈的角度:希望孩子有成就、飞得高,能在父母的期望与关爱下享有自己的精彩人生。儿子+父亲的角度:自由、多彩的人生离不开踏踏实实的奋斗。儿子+妈妈的角度:在爱与理想的权衡中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自主选择人生、享有亲人的爱,两者并不矛盾、对立,还可以参考长辈们的人生经验。父亲+妈妈的角度:参考父母的人生经验,踏踏实实朝着理想迈进,是否符合父母的期望可以辩证地谈。也可以将上述对话综合起来立意,还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儿子、爸爸、妈妈的对话进行单一或综合的评价:如父母(完美的家庭教育)、父母和孩子(责任、爱与成长),爸爸与孩子(现实责任与理想自由)、妈妈(爱的方式与适度)、妈妈与儿子(爱与独立)等,作些辩证分析。-25-\n总之,这次高二的作文题限制不多,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行文时只要不脱离材料的语境即可。【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