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1 邓稼先 教学课件

1 邓稼先 教学课件

pptx 2022-02-14 18:00:06 44页
剩余40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1邓稼先,搜集、整理、交流有关杨振宁和邓稼先的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重点)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学习选取典型事件和运用对比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感受杰出人物非凡的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重点)学习目标,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做出了多项卓越贡献。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成。作者名片,背景链接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这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性质的传记。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下了这篇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传记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文体知识,按作者分类可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传记作者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他传是指传记作者叙述他人的生平经历。按体裁分类可分为历史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其中,历史性传记以记叙史实为主,文学性传记用多种文学艺术手法记叙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它以史实为依据,但并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文学艺术加工。,宰割()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奠基()元勋()妇孺皆知()孕育()选聘()谣言()罗布泊()无垠()夐()萦带()曛()铤()昼夜()燕然()挚友()彷徨()字词学习zǎixiǎnxiècuìdiànxūnrúyùnpìnyáopōyínxiònɡyínɡxūntǐnɡzhòuyānzhìpánɡ,鲜为人知:妇孺皆知:当之无愧:家喻户晓: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很少有人知道。指人人都知道。承当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愧。词语解释每家每户都知道。,马革裹尸: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锋芒毕露:层出不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整体感知新颖、醒目划分结构提示内容听朗读,思考:本文各个部分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自由读课文,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在近代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引出主人公——邓稼先。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并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第四部分写作者为中国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弹而激动、自豪、骄傲,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质。,写邓稼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面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和无私无畏、担当大任的科学精神。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对邓稼先做总体评价,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深情。,简介邓稼先的生平:了解作者笔下的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课文解读,邓稼先的主要成就: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史上的地位。,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第8段属于何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千千万万人英雄人物最重要最深远,属于议论。这段话指出中国发生巨大转变是广大人民和无数英雄人物努力的结果,高度评价了这一巨变的历史意义。,读课文第二部分,分析第10段中“立即”一词的表达效果。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立即”指立刻,表明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后没有片刻的停留就回国了,表现出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第12、13段都是独句成段,有何作用?独句成段起强调作用,既表明了“两弹”成功爆炸的重大历史意义,又突出了邓稼先在“两弹”设计制造和研究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彰显了其功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读课文第三部分,想一想:第21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本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先指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的相同点,然后以“可是”转折引出下文对两人不同点的叙述。,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为名人,有时还会这样。作者为什么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对比着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把两人对比着写,不仅说明奥本海默与邓稼先对各自国家的贡献巨大,还表现了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这样便自然而然地得出后文的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都是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可贵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赞扬之情。,默读第五部分,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恶劣,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突出了他为国家而不辞劳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课文最后一个部分“永恒的骄傲”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表现了邓稼先什么样的品质?从四个角度来写邓稼先:一是从朋友的角度,对邓稼先的品质、精神、贡献进行深情赞颂;二是从历史的角度,对邓稼先为祖国和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高度评价;,表现了邓稼先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的精神品质,他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三是从人生观的角度,对邓稼先的生命质量给予了热情的赞颂。四是从人生选择的角度,突出邓稼先对事业和对祖国、民族的赤诚热爱。,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小引”。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通过将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深入探究,这一部分也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重点写出了邓稼先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他是“五四”时代一首歌中的“中国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往往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对生平事迹和贡献的详细介绍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做详细介绍?,作者与邓稼先有着五十年的友谊,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某些人生感悟。因此,这篇文章从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详细介绍邓稼先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五十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加之原子弹工程是高度机密,作者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的材料不会很多。而且,本文并非长篇传记,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1.回忆手法,横式结构。文章整体采用回忆性的手法,但并没有完全按照邓稼先的生平先后顺序,而是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侧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写作特色,2.对比手法,夹叙夹议。文中把邓稼先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生平及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来描写、评价,突出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突出了邓稼先质朴的形象,另外,作品在叙述中穿插了不少议论,点明中心,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历史背景→杰出的历史性人物生平经历和贡献→“两弹”元勋鞠躬尽瘁气质品质→真诚坦白朴实奉献创造奇迹→自主制造自豪骄傲工作情况→身先士卒不怕牺牲赤子情怀→信念坚定永恒价值板书设计崇高的爱国情怀伟大的人格魅力邓稼先,课堂小结这篇人物传记,以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情谊为基调,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伟大情怀。,邓稼先的二十元奖金拓展延伸邓稼先隐姓埋名,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承担起研制原子弹的使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身体因受到核辐射,患上了癌症,但他仍坚持工作。在他病重期间,好友杨振宁去看望他,问他这样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地研制原子弹,政府给了多少钱。邓稼先淡淡,一笑,回答道:“研制原子弹得了十元钱,研制氢弹得了十元钱。”原来在当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是一万元人民币,研制两弹的科技人员有一千人左右。邓稼先认为这是集体的功劳,就把所得奖金平分了,因此他得到了二十元钱。,小组合作,搜集并整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任选其中一位科学家,由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课后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