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
pptx
2022-02-16 17:15:06
29页
叶圣陶先生张中行二三事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目录CONTENTS2学习目标导入人物及背景简介基础积累整体感知板书设计总结主旨及阅读方法课堂练习
学习内容:中华美德学习重点:学习略读略读——观大略,知大意单元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1.能够用略读的方法概括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2.能够初步感知人物精神品质。
导入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出版社社长,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知识链接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他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走进作者
作者和叶圣陶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叶圣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时,聘请张中行到人教社工作。张中行以在北京多年、普通话好的优势,在工作之余协助叶圣陶先生编辑多种语文读物。张中行一直敬佩叶圣陶先生的为人,他们的交往一直持续到叶圣陶先生去世。1988年2月叶圣陶先生辞世,3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赞美之情。写作背景
商酌( )恳切( )譬如( )朦胧( )累赘( )别扭( )拖沓( )诲人不倦( )颠沛流离()1.疏通读音基础积累zhuókěnpìlóngzhuibièniutàhuìdiānpèi
2.词语连线修润商酌不耻下问诲人不倦颠沛流离以身作则自顾不暇商量斟酌。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生活艰难,四处流浪。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修改润色。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3.理解出自《论语》的句子。(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论语·述而》《论语·雍也》(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论语·述而》
说说你从题目中得到什么信息?“二三事”:点明写作内容,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叶圣陶先生”:点明写作对象,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略读3-5段内容,用横线勾画出各段落中描述叶圣陶先生做了什么事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评价他性格、品质的词或句子。
启动计时器时间到!180153045607590165150135120105时间限制:3分钟
4: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修改文章
5: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恭送客人
6: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真诚回信
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诚回信待人厚品质
请大家再用2分钟时间略读6-8段内容,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或概括了主要内容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启动计时器时间到!120102030405060110100908070时间限制:2分钟
6: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致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过渡句写文章方面,重视“写话”。
7: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势力越来越大,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广,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成为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8: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语文方面,重视用语规范。
写文章方面,重视“写话”。文风方面,重视“简洁”。语文方面,重视用语规范。律已严品质
沉痛缅怀无限敬仰学习效仿写作缘由(1):具体叙述(2—8):总结全文(9):追怀业绩,学习效仿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除夕逝世,“我”心悲哀律己严:(6-8)总写:品德过人(2)分写:(6-8)待人厚: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诚回信(3-5)写文章方面,主张“写话”文风方面,重视简洁语文方面,重视用语规范板书设计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言行的记叙,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同时也阐明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内容主旨
(1)读题目,知写作对象、写作内容。(2)读段落的主题句、中心句。总结“略读”方法
1、本文作者(),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张中行2、叶圣陶(1894-1988),名(),字(),江苏苏州人,著名().绍钧圣陶作家、教育家3、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品德?待人厚,律己严。4、作者用了()一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特别重视()“写话”,“简洁”课堂练习
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只能糊糊涂涂的活下去,反省一下就会感到无聊,感到没意思。——叶圣陶学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