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doc
2022-09-02 22:37:14
14页
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系的后裔。这说明A.早期政治制度构建助推华夏族群认同B.中华文明早期有明显的民族认同意识C.祭祀已成为先秦时代重要的政治生活D.华夏族群文化得到了四方的认可臣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出先秦时期很多部落祭祀时将黄帝作为共同的祖先,说明他们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意识,B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相符,但材料无法体现早期政治制度的构建,排除A项;先秦时期祭祀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生活,但材料的主旨并非是祭祀,排除C项;华夏认同意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2.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B.刺史监察职能的强化C.监察区域职能的扩大D.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改为州牧,成为实际上地方的行政长官,由原来的监察权扩大到行政等权力,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地方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刺史权力的扩大,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军阀割据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3.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n西晋东晋南朝宗室外戚19%~38%7%19%~38%世家大族49%~64%78%49%~64%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代表门阀士族的世家大族在两晋南朝时期的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皇权与门阀势力在争夺国家权力中斗争激烈,故答案选B项。A、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与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本题主旨冲突,排除。【点睛】运用表格方式创设情境的历史选择题,在具体解题中要注意从宏观角度去驾驭整体材料。4.唐太宗时期,大臣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注:官职)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这反映出当时A.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门下省较好地履行了其职责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材料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是履行门下省职责的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皇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不\n是加强,但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故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给事中负有审议封驳的职责,排除C项;三省互不统属,因此无法进行比较,故D项错误。5.下图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清朝中叶A.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B.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数据反映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中国金银比价在18世纪中期急剧上升,当时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故金银比价上升,故D正确;当时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不断扩大,故A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茶叶贸易,故B错误;当时中外贸易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理解材料数据变化的背景和原因,学生可以发现中国金银比价在18世纪中期急剧上升,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newspaper)、铁路(railway)等,其目的是()A.赞扬西方的生活方式B.引起国人对西方知识技术的关注C.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D.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表明鸦片战争后,魏源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为引起国人对西方知识技术的关注,编写了《海国图志》,并在其中引进了西方词语,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生活方式,排除A项;C项错在“政治制度”,排除C项;D项为最强干扰项,材料中体现出“师夷”\n之意,但并未表达“制夷”之意,排除D项。故选B项。7.从帝国比较研究和国家建构理论出发,由于统一民族或国家的制度与认同塑造的滞后,多民族的王朝国家在“走向共和”的过程中极易形成国家分裂,最终使国家走向瓦解。据此,辛亥革命中最具正面意义的是()A.民主思想的传播B.南北和谈达成妥协C.临时约法的推行D.武昌起义一呼百应【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的革命很有可能带来国家的分裂,所以本题考察的是在广义的辛亥革命中,最具维护国家统一意义的事件,辛亥革命中,南北通过妥协,力保国家统一,具有正面意义,B项正确;民主共和广泛传播属于辛亥革命的意义,不代表能维护国家统一,排除A项;《临时约法》没能真正约束袁世凯的权力,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排除C项;武昌起义就是暴力革命本身,是走向共和的过程,排除D项。故选B项。8.1934年,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中,中共中央发行借谷票向群众借粮,原则是:产谷多的地方多借;群众对革命认识深刻的地方多借;在边区受国民党压迫程度严重的地方不借。借谷票可用于抵纳当年土地税,相抵后仍有余者,可向政府领还现款。这一做法客观上A.保证了反“围剿”的胜利B.巩固了土地革命的成果C.有利于为战略转移准备给养D.有助于大生产运动的开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1934年,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中,中共中央发行借谷票向群众借粮……群众对革命认识深刻的地方多借……”及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做法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筹足了军粮,保证了红军部队的粮食供应,有利于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准备给养,C项正确;“保证了胜利”表述过于绝对,且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了,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土地革命,排除B项;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9.\n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中共力量不断得到加强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D.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根据地的势力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不断扩大和加深的趋势,这说明中共力量逐渐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的信息,排除A项;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是土地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的儿童、妇女、青年、农民、工人等本来就属于统一战线的组成力量,并不能说明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排除D;故选B。10.《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答案】B【解析】【详解】注意题目限定“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A项错误;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2003年,故B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C项错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故D项错误。11.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元首制是罗马独特的政体形式,有中国学者认为,把“元首"翻译为皇帝”是错误的,因为元首是“第一公民”,其权力来自公民的授权,而皇帝是“天子”,其权力来自上天。由此推断,这一时期的罗马()A.社会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B.由君主制向共和制过渡转变C.元首权力来源不具合法性D.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答案】D【解析】【详解】\n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帝国时期,国家“元首”及其尊号由元老院授予,元首即“第一公民”的权力来自公民授权等,保留共和国时期的传统,反映当时罗马依然存有民主因素,D项正确;罗马帝国的建立适应了当时发展的需要,排除A项;罗马帝国实行元首制,由共和制向君主制过渡转变,排除B项;材料反映罗马元首的权力来自于公民的赋予,排除C项。故选D项。12.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据此可以佐证A.世界市场的成型B.工业革命的冲击C.三角贸易的初现D.殖民体系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可以佐证三角贸易的初现。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历时300年之久。最先开始经营三角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美国为主。因此,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通过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以及两次工业革命而形成的,这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内容仅可以佐证三角贸易的初现,无法体现“殖民体系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13.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认为,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中国士大夫对神的态度就是“敬天秉公”,而天就是天理、自然;赞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理性的、人道的原则,具有普遍性。这主要说明A.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来源B.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C.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借鉴D.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答案】D【解析】\n【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赞美儒家思想及士大夫对神的态度,可知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儒家来源,排除A项;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到启蒙思想家称赞中国文化,并不涉及互相借鉴,排除C项。故选D项。14.19世纪末,英国诸多生产领域出现了一批大企业。如19世纪80年代建立的诺贝尔工业公司,控制了英国的全部炸药生产;1888年合并65家企业组成的盐业联合公司,控制了英国91%的食盐生产;1890年成立的利华兄弟公司,控制了英国近2/3的肥皂生产。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英国()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B.工业生产结构出现全面调整C.国家大力支持企业合并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已经破产【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19世纪末,英国诸多生产领域出现了一批大企业。如19世纪80年代建立的诺贝尔工业公司,控制了英国的全部炸药生产;1888年合并65家企业组成的盐业联合公司,控制了英国91%的食盐生产;1890年成立的利华兄弟公司,控制了英国近2/3的肥皂生产”体现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A项正确;“全面调整”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不能看出国家对企业的态度,排除C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5.20世纪20年代的列宁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获得彻底的胜利:即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农民之间达成妥协。因为在和平时期,小农需要的东西同工人需要的不一样,只有同农民妥协,才能拯救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材料表明列宁意在()A.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寻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路径C.全力推行余粮收集制D.着手调整苏俄的经济发展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农民之间达成妥协”、“因为在和平时期,小农需要的东西同工人需要的不一样,只有同农民妥协,才能拯救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巩固了政权,但是却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必须调整苏俄的经济发展政策,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排除A项;材料已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排除B项;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必须进行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n16.下表是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认识观点学者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竺培芬冷战是一个双向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沈志恩在冷战的起源中,英国政府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美苏冷战的爆发起了始作俑者的作用。陈亚峰斯大林把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作假想敌而采取敌视态度,进而冷战不可避免。张华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美苏冷战的发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B.美英等国应该对冷战发动承担主要责任C.极端意识形态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D.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要原因【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是关于四位学者对冷战起源及应承担冷战发生责任者的历史叙述,竺培芬认为冷战是美国发动的,应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沈志恩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应由美苏双方承担责任;陈亚峰认为英国在冷战的起源中是始作俑者;张华认为斯大林的个人原因是导致冷战发生的原因。由四位学者的论述,可知美苏冷战的发动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美苏冷战的发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故A项正确;B项仅符合第二位学者沈志恩的观点,故B项错误;C项仅符合第三位学者陈亚峰的观点,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四位学者的观点中均未体现,故D项错误。\n【点睛】冷战是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是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对立的结果。二战结束时,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其全球扩张创造了条件,美国的政治野心和他的实力同步膨胀。但战后美国首先考虑经济上的需要。美国需要一个开放的市场,以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顺利进行。这种需要成为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促使美国走上全球扩张的道路。可是美国的霸权野心受到了来自苏联、东欧、亚非人民的反对。美国却把这些障碍简单地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认为共产主义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正是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妨碍了美国的称霸计划,导致了冷战的产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4小题,其中17小题15分,18小题15分,19小题10分,20小题12分,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蒙古大汗一直以漠北草原作为国家本位,只将汉地看做大蒙古国的东南一隅,从未考虑过针对其特殊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结果导致中原汉地出现混乱局面,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后来,蒙古汗室内部出现了对汉文化有所了解的人物,即忽必烈,他先在邢州、汴梁、京兆等地推行“汉法”,收效显著。到他依靠汉地人力物力的支持登上汗位后,有计划地采用了一系列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和统治经验,如建立年号、国号;建立汉式官僚机构;定都大都;推行发展农业生产、尊崇儒学的政策等等。——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随着元朝帝国的扩张,游牧文化粗放的自然历法已经与帝国不相匹配,元按中原王朝的方式制定了精确性超越前代的《授时历》,皇帝御书蒙古文字于其上,然后颁行全国。蒙古人对中原历法体系的接受,其实也是对背后的一套天道循环时空观念、五德天命转移的政治神学、历法正朔颁赐所代表的朝贡制度体系的接受。……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对立、互动、互融,形成了王朝时代的“(统一)天下”,理解中国的关键就是要从这种双向、动态的“势”去把握。夷夏阴阳二维,缺少任何一方,都不成其为中国。——摘编自韦兵《从中原王朝到民族国家:时间观与边疆形态的“进步”》(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蒙古族统治者在不同时期对中原文明态度的阶段性特征。\n(2)中国古代“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对立、互动、交融”的方式有很多,请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种方式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一种方式,阐述要有具体史实,注意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1)特征:在帝国扩张阶段,排斥,反对汉文化;在帝国统治阶段,尊重学习,利用汉文化。(2)在和平时期,经济文化的交流主要表现为农耕世界的农产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输往游牧世界,不仅使整个游牧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而且使游牧世界的文明全方位发展。与此同时,游牧世界的牲畜、皮革、毛类、乳肉制品以及战马、乐舞等也输入农耕世界,极大地丰富了农耕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南方农业文明的发展。【解析】【详解】(1)特征:依据材料“从未考虑过针对其特殊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结果导致中原汉地出现混乱局面,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出在帝国扩张阶段,排斥,反对汉文化;依据材料“有计划地采用了一系列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和统治经验”,“元按中原王朝的方式制定了精确性超越前代的《授时历》”,得出在帝国统治阶段,尊重学习,利用汉文化。(2)从交流的方式角度分析,得出观点经济文化的交流是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互动的一种方式。阐述的过程中,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流的内容,以及对彼此的作用,说明清楚即可。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议会中对战与不战争辩十分激烈。工商业主、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获得者、鸦片贩子支持下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从而通过了要求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摘编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材料二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摘编自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材料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长期过程。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但共和制度并不稳固。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经过数年动荡,法国确立了共和制。——摘编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1)\n材料一反映出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与英国建立这种政治制度有关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这个法律文件是哪一年颁布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美国的政治制度,举例说明“有衡”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法国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答案】(1)制度:君主立宪制;文件:《权利法案》;时间:1689年。(2)表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分权制衡;大州和小州的制衡;两党轮流执政;平衡南北方利益等。(3)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不够强大;封建保守势力强大;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长期斗争。【解析】【小问1详解】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夕英国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小问2详解】表现:依据材料,结合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可以从三权分立、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政党制度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分权制衡;大州和小州的制衡;两党轮流执政;平衡南北方利益等。【小问3详解】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根据材料“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长期过程”可分析出资产阶级不够强大;根据材料“共和制度并不稳固”可分析出封建保守势力强大;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长期斗争。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n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答案】(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中“‘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可知,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根据材料一中“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等信息可知,西周时期的都城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有城墙等防御设施。根据材料二中“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公民享有参政权;根据材料二中“希腊城邦……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根据材料二中“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小问2详解】\n根据材料一“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等方面思考作答。【点睛】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即19世纪中期,出现了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向中国人提出了两个十分严峻而紧迫的历史新课题,这就是:抵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1:论题: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了大变局阐述:经过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冲突,19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司法、关税、领土等大量主权;经济上,外国资本凭借不平等条约,从沿海深入内地,使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中国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冲击,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思想文化上,西方宗教与文化在坚船利炮掩护下涌入中国,中西文化交流融会,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引发了19世纪中期中国的大变局。示例2:论题:19世纪中期中国人的两大历史新课题阐述: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与中国均发生巨大变化:英、法、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在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走上近代工业化道路,近代化成为世界潮流;经过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国门,丧失了大量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位丧失。由此,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追随世界近代化潮流这个时代的新课题,非常紧迫地摆在中国人面前。综上所述,19世纪中期,争取国家独立自主和发展近代化成为中国人的两大历史新课题。(“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解析】【详解】根据题意要求,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根据材料“在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即19世纪中期,出现了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可拟定论题:19\n世纪中期中国出现了大变局。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可知经过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冲突,19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司法、关税、领土等大量主权;经济上,外国资本凭借不平等条约,从沿海深入内地,使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中国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冲击,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思想文化上,西方宗教与文化在坚船利炮掩护下涌入中国,中西文化交流融会,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引发了19世纪中期中国的大变局。根据材料“这种变局向中国人提出了两个十分严峻而紧迫的历史新课题,这就是:抵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可拟定论题:19世纪中期中国人的两大历史新课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可知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与中国均发生巨大变化:英、法、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在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走上近代工业化道路,近代化成为世界潮流;经过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国门,丧失了大量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位丧失。由此,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追随世界近代化潮流这个时代的新课题,非常紧迫地摆在中国人面前。综上所述,19世纪中期,争取国家独立自主和发展近代化成为中国人的两大历史新课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