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三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doc
2022-09-02 22:37:15
12页
2022届高三适应性练习历史一、选择题1.饕餮纹最早出现在良渚、龙山等文化的玉器、陶器上,也称兽面纹,融合虫、鱼、鸟、兽等多种动物元素,有“驱鬼辟邪”之义。青铜器上的兽面则出现在夏代,商代和西周早期纹饰神态愈加生动,形状复杂多变,应用更普遍。饕餮纹的流变说明①良渚文明是中国最早的文明②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基本奠定③夏商西周时期迈入阶级社会④早期文明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2.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答案】D3.如图为山西绛州大堂墙上镶嵌的“文臣七条”碑。碑刻立于北宋后期的宋徽宗期间,碑文内容为北宋初期宋真宗颁布的廉政戒律“文臣七条”:一曰清心,二曰奉公,三曰修德,四曰贵实,五曰明察,六曰劝课,七曰革弊。该碑文内容能够说明宋代\nA.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B.注重官员的监察考核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答案】B4.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农书B.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顶峰【答案】B5.17世纪30年代,一位在亚洲居住多年的欧洲传教士描述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银子流到那里以后便被禁闭起来不再流出。中国人把银子当成最宝贵的东西,甚至不惜以黄金换白银。出现传教士所述现象的原因有①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n②明朝中后期已确立货币白银化③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④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对外贸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6.如图是1841年至1910年进口鸦片所占中国总进口货物的比重变化(单位:%)示意图。由图中数据变化可推断A.西方列强停止向中国输出鸦片B.列强扩大了对华商品倾销C.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D.中国成为了世界市场的中心【答案】B7.19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列强的侵略,李鸿章认为而东南海防比西北塞防更重要,应该集中力量保卫东南沿海地区,“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而左宗棠则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主张。左宗棠的主张A.有利于保卫西北领土,抗击英、俄侵略B.促进了洋务运动兴起和军事工业的开办C.不利于集中资源进行西南方的对法战争D.造成了力量分散,加速甲午战争的失败【答案】A8.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后又在遵义会议上成为全军军事行动的负责人之一。此人\n①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②亲自指挥“八一”南昌起义③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④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答案】C9.下面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时间具体措施1941年11月《解放日报》开设“卫生专栏”,重点介绍传染病的预防和一些卫生保健知识1942年4月边区设立防疫总委员会,分区、县先后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1942年5月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1944年7月开办了规模庞大的卫生展览会,历时八天,参观者万余人A.防疫抗疫已经成为全国的中心工作B.中国共产党重视保护人民健康C.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体系已完善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答案】B10.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答案】B\n11.下列选项中,史实与史论相符合的是史实史论A《汉谟拉比法典》的许多条文涉及土地的转让、继承、出卖和租赁。汉谟拉比时期土地私有制较为盛行B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婚。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C12世纪末,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D《大宪章》规定未经教、俗贵族开会同意,国王不得向直接封臣征派补助金。英国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A.AB.BC.CD.D【答案】A12.“民族国家”指在同一政府治理下,有共同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民众共同体。在欧洲历史上,促进民族国家形成的事件有①宗教改革推动民族国家形成②黑船事件引发日本的民族危机③拿破仑战争促进民族意识觉醒④国际工人联合会在伦敦的成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13.1884年12月3日的《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这一广告折射出\nA.专利技术保护导致垄断出现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工业革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D.英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完善【答案】C14.1939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开会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会上面对意大利和德国提出的由德国占领苏台德地区的建议。法国总理吹捧这是“本着客观和现实的精神提出来的”,英国首相竟宣称他也“想到过一个同这个建议相似的解决办法”。这表明英法A.极力遏制法西斯扩张B.无力抗击德国的侵略C.努力维护欧洲的和平D.大力的推行绥靖政策【答案】D15.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答案】A二、非选择题16.“和亲”是中国古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方式。材料一\n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匈奴凭借兵强马壮,多次南侵扰边,给西汉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宁边固界、稳定政权,刘邦采纳大臣建议,与匈奴“和亲”。惠帝、文帝、景帝承袭前制,继续推行与匈奴“和亲”政策,使汉匈休战得以维持60余年。西汉“和亲”与匈奴达14次,与乌孙2次,均带明显的政治针对性,或缓解边境压力,或为军事结盟之需。李唐王朝带有鲜卑族血统,与西北少数民族多有接触,“夷夏之别”的观念相对淡薄。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多数较为主动而开放。“和亲”多出于建立友好互信、发展双边关系的需要,拓土开疆为主要目的。寰宇四邻、目及四海,可谓“四面出击”,涉及吐谷浑、突厥、吐蕃等九个少数民族,最远伸及中亚锡尔河中游的宁远国。——摘编自唐建兵《汉唐“和亲”政策之比较》材料二清代的满蒙联姻是五代以后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和亲。满蒙联姻从一开始即有一个明确目的:与对方结成政治性联盟,进而将蒙古造成一支清朝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直接借助的力量。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满州贵族每与一支蒙古部落接近或通婚,都要继以政治性盟约来约束对方。天命中,努尔哈赤曾先后数次与科尔沁和喀尔喀五部贝勒举行盟誓,反复重申要“相与盟好,合谋并力”对付明王朝及察哈尔,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行动轨道。入关以后,满洲贵族和蒙古王公之间更是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君臣身份的政治结盟关系,蒙古王公地位的升降,爵号的封削,联姻关系是连续发展还是就此中止等等,无一不以王公额附对清廷效忠的程度为转移。——崔明德、林恩显《论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它》(1)阅读材料一,指出唐初“和亲”与汉初“和亲”的异同。结合唐代的背景,说明差异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清朝为何重视满蒙联姻。【答案】(1)异:汉初和亲规模小、次数少、和亲对象比较单一、处于被动地位;唐朝和亲规模较大、次数较多;和亲对象相对多、远;处于主动地位。同:都带有明显的政治针对性;都有利于内地和边疆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都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原因:唐朝初期具有国力强大;统治者思想观念和民族政策比较开明;唐朝的和亲政策相对完善。(2)原因:政治上,通过满蒙联姻结成政治联盟,约束对方,利用蒙古军事力量,将其纳入清政府建立和巩固统治的盟友;经济上,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比较接近;文化心理、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接近;历史上,两族保持了长期的紧密联系。\n17.认知·观念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材料二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材料三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3)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答案】(1)共同之处:各文明都认为神灵的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能清晰认知世界的范围都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少交往和认识。(2)示例1:标准时间的引入最初带有殖民色彩。19世纪70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首先在租界使用,目的是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需要;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掌控下的清朝海关握有发布标准时间的权力,表明清政府开始接受标准时间,并将其应用于新兴行业;辛亥革命后制定标准时间的权力先后由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掌控,一般以首都时间为标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标准时间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所采用。\n标准时间由通商口岸、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扩展,对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性质、传统的经济形态和复杂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标准时间的普及曲折、缓慢。示例2: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海岸时”发布者为传教士;用于天文与航海,在通商口岸有一定影响;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标准时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民国年间,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原来采用的地方时也随之调整;借助先进通讯技术,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由于近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偏远地区使用。示例3: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从发布者角度看:19世纪70年代是传教士,20世纪初是西方列强控制的海关,辛亥革命后依次变为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传播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大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从使用范围看,首先为西方人在华活动服务,后逐渐应用于中国近代新兴的航运、铁路、工矿、通讯等行业,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看,标准时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中国偏远地区使用。(3)情况: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不断出现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18.新中国的农村和农业经营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无偿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消灭地主阶级,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经过土地改革,全国3亿多农民分得耕地等生产资料。消灭了剥削制度,农民成为独立经营的小生产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为了使个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将有限的农业资源集中到国家手里;中共中央提出农业合作化的方针。到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实现了由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向土地公有基础上的集体经营过渡,在农村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摘编自《中国经济史》编写组《中国经济史》\n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是还有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具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农民生产的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它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摘编自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自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答案】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后,农业经营方式不断创新,从单一经营到多元经营。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变革农村生产关系探索适合农村发展的道路。建国初期,在中共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三大改造时期,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但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营制度保障了农民权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改革创新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农业经营制度(小农户与发展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之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90年代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历程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道路。19.近现代的殖民活动与民族解放斗争材料一美国学者伯格森和舍思贝格提出了一个关于殖民主义发展的理论模型——“殖民扩张与收缩的长波”。其主要指的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殖民主义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一种“扩张-收缩-再扩张”的长周期波动趋势。——摘编自董正华《长波理论与殖民主义史研究》材料二1500—1975年殖民扩张和收缩的长周期示意图\n——【美】科林·弗林特等《政治地理学:世界-经济、民族-国家与地方》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是指哪两个周期,分别说明其成因。【答案】第一周期:约1500-1800年(或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成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美洲等大片地区沦为西欧殖民地,殖民地数量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不断增长;西、葡殖民帝国衰落;美洲独立等导致18世纪中期后殖民地数量减少。第二周期:1800-1950年(或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成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扩张等,导致殖民地数量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不断增长;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殖民地人民日益觉醒,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等,导致20世纪初到50年代殖民地数量不断减少。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现代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国际体系主要内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n维也纳体系把欧洲所有的主权国家(除了土耳其)都包括在内;恢复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兰等封建王朝原来的地位;用小国和弱国的领土对战胜国进行补偿,再次重新划定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败国进行严惩;有限承认民族自决权;协调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并限制海军军备;以“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等等。雅尔塔体系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欧洲被一分为二,分别处于美苏的控制之下;建立联合国;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摘编自徐蓝《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时代背景,从以上四个阶段中任选两个连续的阶段,阐释近现代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答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1919年的巴黎和会于6月28日签署《凡尔赛和约》,以重新确定德国边界、限制德国军备、瓜分德国殖民地和从德国榨取巨额赔款为基础,在欧洲形成了新的均势,确立了一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1921年底,在美国操纵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后炮制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通过这次会议,美国不仅拆散了英日同盟,挫败了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而且使英国接受了美国与其在海上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样便在承认美国实力优势的基础上,划分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曾经嚣张一时,横行欧洲的德国和意大利彻底失败,在战后相当长时期的国际事务中被排除出去;法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称雄世界百年的大英帝国江河日下,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沦为二等强国。而美国却在战争中得到巨大的发展,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军事和经济超级强国。苏联虽在战争中损失巨大,但是经受住了考验,成为欧亚大陆强国。在大战末期,国际政治舞台上苏两大国已经成为两支主要力量。旧的传统上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宣告终结,以美苏两大强国为首的两极格局即雅尔塔体系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