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6单元教学课件
ppt
2022-02-19 22:07:33
250页
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
演讲:1.定义2.包括方面3.基本要求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湖北省浠水县人。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作者简介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这种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他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写作背景
1、读准音:卑劣捶打赋予诬蔑挑拨离间蛮横2、辨清形(组词):诬()蔑()跨()陪()侮()篾()垮()赔()3、弄懂义: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预习检测
1、作者就什么事情做讲演?你们读了文章后有何感受?2、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是“最卑劣”、“最无耻”的呢?3、闻一多先生对不同的听众表现出了怎样不同的感情、态度?4、那么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中找出答案。5、“‘黎明’必然来临,但不会在等待中来临,‘我们’该去迎接黎明!”那我们该怎样去迎接黎明呢?6、从闻一多先生激烈的言辞中,你感受到了讲演者怎样的形象?7、谈谈这篇演讲的结构。整体感知
敌人:卑劣无耻人民:光荣骄傲敌人:虚弱必败人民:强大必胜敌人:终将毁灭人民:发扬传统表达鲜明观点揭示本质规律鼓舞人民斗志爱憎强烈观点鲜明不畏强暴坚持正义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人民对敌人赞扬激励鞭挞揭露
为了加强作者演讲的语气,作者在行文上运用了哪些方法?(1)句式(2)人称多变(3)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4)修辞
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句式情绪激昂,断兵相接语气凌厉,怒不可遏语气凌厉,怒不可遏
人称多变我们你、你们他们表现了演讲者与人民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面对面毫无畏惧向敌人挑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流露出对敌人极端愤怒和轻蔑的情绪你们、我们相间表达了作者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
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褒义贬义光荣、宝贵、骄傲、光明无耻、卑劣、卑鄙、疯狂、挑拨离间
修辞:(1)对比(2)排比(3)反复加强语气增强效果
褒贬色彩的词语形成强烈对比,表达讲演者的强烈的爱憎。人称代词不断变换,有利于配合讲演者表达思想感情。句式的灵活运用,格外具有感人的力量。反复、排比、对比的运用,更增加了表达的效果。本文小结
讲演词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演讲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结束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不加字、减字、改字,句读分明,不重复,不读破句;突出重音,掌握节奏,读得流畅;感情充沛,慷慨激昂,爱憎分明。1、我的“3.15”2、召唤雷锋精神3、趣味运动会动员演讲推荐话题:
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作者简介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抽象:袖手旁观:一帆风顺:推究事物的道理求知,得到知识。端正心思。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整齐家政。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预习检查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深入探讨
2、提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讨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讨论:〈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5、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说明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讨论: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7、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8、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9、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证明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属于举例论证。
10、第九段讲的是什么道理?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1、“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答:原因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选好适当的目标,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真正地有影响时事、推动历史的判断力和灵感,以及勇气、毅力。拥有非凡才智与毅力的毕竟是少数。
12、讨论: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回归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重视实验。14、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有想象力、有计划、客观地探索事物的精神。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课堂小结
第四单元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①针对性。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②鼓动性。演讲的目的是感动听众,说服听众,以情感人,激发共鸣,争取最佳宣传说服效果。③有声性。演讲词要能将无声文字通过演讲者声情并茂的演讲变为有声语言。要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幽默风趣。演讲词的特点
王选(1937.2.5-2006.2.13),出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著名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历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等职。现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2年2月1日,江泽民主席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王选院士。作者简介
阻碍(ài)权威(wēi)逸事(yì)鉴定(jiàn)扶植(zhí)贴切(tiē)狡辩(jiǎo)堕落(duò)趋势(qū)膏药(gāo)出类拔萃(cuì)给重点字注音
①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②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③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④狗皮膏药: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的一种膏药,疗效比一般膏药好。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这种膏药来骗取钱财,因而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文中是作者自谦、幽默的说法。⑤招摇撞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⑥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⑦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⑧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重点词语释义
第三部分(第8段):总结全文,送给青年人一个关于体现自我价值的公式,启发、警示青年人。第一部分(第1段):由自身经历引出演讲的话题——“抉择”。第二部分(第2-7段):讲作者的第六次重要抉择——扶植年轻人。整体感知
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作快要落山的太阳,把听众比作不同时段的太阳?作者把自己比作快要落山的太阳,形象地点明了自己的年龄特点,把听众比作不同时段的太阳,是对听众的赞美和肯定。同时以太阳为喻来引出本次讲演的话题,生动形象,易于听众接受。
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扶植年轻人?①要有正确的名利观,不将年轻人的名誉据为己有。②要创造条件将年轻人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加以锻炼和培养。
1.举例引证,真实可信。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理,更能增加可信度。本文举名人的话及事例,使得说理更有可信性。如为了说明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作者列举了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扶植年轻人,培养了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事例,又如为了说明年龄大的人容易犯错误,作者分别列举了奥森、克雷和王安晚年时犯错误的事例。写作特色
2.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情感真挚。演讲者用了很多口语,俗语,以自身的经历,朴实的情怀,真挚的情感,循循善诱,表现自己的智慧及勇气,并给予当代大学生成功的箴言。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王选的这些抉择,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他的哪些高贵品质。①爱国是他忘我工作的感情基石。②善于把握机遇,勇于创造机遇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③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尤其是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等,都是他迈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内在因素。重难探究
第四单元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是为民族和广泛的和平国际主义服务,并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的道德和良好的教育。——顾拜旦
顾拜旦,生于1863年1月1日,逝于1937年9月2日,法兰西巴黎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设计者。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不仅是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作者简介
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在此之前,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存在许多弊端,也受到国际政治局势的严重影响。这些都违背了顾拜旦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于是他用此次演说以重申奥林匹克精神。写作背景
浩劫(jié)指摘(zhāi)襁褓(qiǎnɡbǎo)阐述(chǎn)萦绕(yínɡ)枷锁(jiā)拙劣(zhuō)祈祷(qí)绚丽(xuàn)肤浅(fū)奠定(diàn)目睹(dǔ)挚爱(zhì)束缚(fù)相辅相成(fǔ)分崩离析(xī)重点字词
①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②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③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④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⑤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⑥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⑦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重点字词
奥运会的起源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会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是希腊各城邦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也是希腊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庆典节日。运动会期间,个城邦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战争行为发生,所有通往奥林匹克的道路任人自由往来。举办现代奥运会,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的精神发展,锻炼人的品格,培养人的道德,发展古希腊人的理想——美和健康,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考考你奥运知识知多少?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希腊常在祭神日进行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从公元前776年开始,每4年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村宙斯神宗教仪式上举行,会期一般为5天。此时,各城邦务必休战,最初竞技在草地上进行,观众站在山坡上观看,妇女不准进入会场,参加比赛的所有运动员都必须是纯希腊血统并取得市民权的人。奖励偏重于荣誉,而非金钱,优胜者被戴上橄榄枝编成的花冠,在其故乡要举行庆祝游行和宴会,以欢迎健儿荣归。竞赛项目多是平常训练的内容,主要是赛跑和角力。大会期间,来自希腊各地的哲学家、历史学家、诗人、艺术家等,在会址发表演说,展览作品,所以古希腊竞技活动也是各城邦的一次思想交流,它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奥运探源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19世纪中后期,近代体育的兴起激发了古代奥运会发源地的希腊人民对体育的重新追求,他们希望恢复古代奥运会。在1859~1889年,希腊曾举办过4次奥运会,做了初步尝试。而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贡献最大的要数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顾拜旦从青少年时期起,就潜心钻研同时代的不同教育体系和古希腊的历史。通过对古奥运会的考察,顾拜旦认识到,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壮观场面,而且是为了教育人。他认为,体育竞赛活动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同时又能锻炼身体。因此,自1883年开始,他就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经过他与若干代人的努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189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随着奥运会的开展和奥运项目的普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参加到奥运会的比赛中来,它的召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顾拜旦所提出的运动会的国际性、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运动员的业余性,以及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将使世界和平得到巩固和加强,种族歧视也将会被废除,这便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的精神发展,以此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它的意图是教育人,锻炼人的性格,培养人的道德,发展古希腊人的理想—“美丽、健康”。由于顾拜旦对奥林匹克运动所作的特殊贡献,他被后人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
夏季奥运会每4年举办一届。夏季奥运会沿袭古奥运会旧制,不管运动会举办与否,届次照算。自1896年在雅典举行第1届奥运会起,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止,共26届。因两次世界大战,实际只举行了23届。冬季奥运会也是4年一届,届数的计算方法与夏季奥运会不同,是按实际举行的次数计算届次。自1924年夏蒙尼举行第1届起,到1998年长野奥运会止,共18届。奥运会分为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
环的颜色从左至右为天蓝、黄、黑、绿、红,五色的环圈,代表欧、亚、非、美和大洋州连结在一起,共同为接受运动竞赛良好的结果而努力,它代表着奥林匹克友谊的精神及全世界运动员之间的平等。六种颜色(包括白底),则代表着当时全世界各国国旗的颜色。
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奇迹。它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培养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承认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的公平竞争,为人们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树立了一个独特而光辉的榜样。
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奥运会也就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等精神内涵,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神圣休战”、以追求和平与友谊为特征的精神,为我们所向往;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锻炼体能、展示健与美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第一部分(第1段):回顾五年来的历史,展望奥林匹克精神的前景。第二部分(第2~7段):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第三部分(第8段):赞扬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贡献的人。第四部分(第9、10段):表明“我”对未来的信心。结构划分
读完第7段,请说说什么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促进和平,促进公平,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细读课文
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体现在:虽“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保障“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的消费必需品”,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奥林匹克精神还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和平、公平性、教育性、民主,在作者看来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本文是作者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作者用诗歌般的语言从多方面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奥林匹克精神使人养成镇定和自信的品德,可以促进社会和平、公正和教育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顾拜旦以饱含喜悦的神情引领听众去联想奥林匹克精神无限美好的前景。主题归纳
1.构思巧妙,条理清晰。本文开头简要回顾五年的历史,然后说明奥林匹克精神与一般的竞技精神的不同,接着分别讲述复兴奥林匹克的原因、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的基础、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最后畅想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美好前景。层次分明,循循善诱,恳切真诚,听众易于理解与接受。写作特色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本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如文章第3段“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将“自信”“平和”比作“姊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再如第5段“这25年来我们成功兴建的事业大厦,便是这副模样”,将“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事业”比作“大厦”,表现了作者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欣慰与自豪之情。
说说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顾拜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顾拜旦的一句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同样强调了奥林匹克思想的这一精髓。在另一次演讲中,他曾指出:“先生们,请牢记这铿锵有力的名言。这个论点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从中可以看出,顾拜旦提倡和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非常广阔的胸怀,是以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为出发点的,绝非号召人们单纯为夺取桂冠和金牌而拼搏。重难探究
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宜川县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观赏图片,初步感受。为什么取名“壶口”呢?
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信息提炼:1、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朗读课文,感受不同之处朗读第二自然段。1、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何在?明确:“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2、作者曾两次到过壶口瀑布,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
品味优美词句,感受雄浑的意境“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之水在雨季时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汹猛景象。
朗读课文,感受不同之处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的壶口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朗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访壶口。(注意读出气势来)
朗读课文,感受不同之处1、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明确:其声、其势、其景均不同。
这一次,壶口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黄河在这里仅仅展现它的阳刚之美吗?为什么作者将水的各种形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
品味优美语言,感受雄浑的意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文辞优美的原因: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②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河水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品味优美词句,感受雄浑的意境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用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运用比喻手法,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突出了水势变化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非常生动地表现出来。
品味优美词句,感受雄浑的意境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这里运用排比句写出了河水纤细、柔和、优美的形态,其中“钻”“觅”“淌”“夹”等动词的运用十分贴切,使文章灵动多姿。
齐读文章第五段,体会文章内涵2、作者为什么会将水的各种形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的?作者将水的各种形态的特点与人的各种感情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利用两者的相通相似:如海、河、瀑激越奔涌,与喜、怒、愁相似;水流经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形态,人碰到不同境遇也会有不同的情感相似。作者将思辨融入到山水之中,通过描写黄河,赞美了中华民族刚柔并济、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
体会句子内涵2.“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的理解?含义:壶口瀑布兼有水的各种形态,兼容人的各种情感,象征人的各种人性。这世界既指客观世界,也指主观世界句式:反问句。加重语气,感染力强,表达人的情感,立意深刻。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修辞?找出描写水发怒的句子。拟人。描写的是水,体验的是人的情感:人一旦受到压迫,则会愤怒无比。发怒:(1)于是洪流便向两边用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2)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3)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是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到地剁去。理解内涵
文章写壶口瀑布,为何提到人的各种情感?本文旨在借壶口瀑布写出人的性格、民族精神。提到各种情感,正是融情于景,为后文解释黄河的性格、民族精神做好铺垫。
体会词句含义,感受雄浑的意境1、“整个龙漕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这柔和的水硬是将铁硬的石寸寸到地剁去”。作者运用“齐齐”“切”“寸寸”“剁”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的坚强意志与不懈的伟力
体会词句含义,感受雄浑的意境2、“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运用拟人修辞方法,写河水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整齐的排比句式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由小小的壶口瀑布概括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民族历尽艰难、宁折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赞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黄河的性格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永不屈服、勇往直前
课文写了两次壶口瀑布,详写第二次,那么写第一次观瀑布作用是什么?第一次侧重写雨季瀑布的危险和给人带来惊心动魄壮美的感觉,为下文对壶口瀑布的详写和赞颂作铺垫
深刻体会,感悟哲理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明确:壶口瀑布那雄壮、浑厚、博大的气势,给人一种鼓舞,一种力量,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让我们永远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
感悟文本,理解主题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在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哲理: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梁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课堂小结
第五单元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马丽华,出生于山东济南市。1976、1990年分别毕业于山东临沂师院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1976年进藏后历任《西藏文学》编辑,西藏作协副主席,西藏文联副主席。2003年调至北京,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2014年退休。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委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文学创作一级。走近作者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报告文学《青藏苍茫》,历史人文《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散文集《终极风景》《苦难旅程》《马丽华散文》,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涉藏题材文学作品20部。专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老拉萨——圣城暮色》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获2009年度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如意高地》获老舍文学奖。2008年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走过西藏》系列先后在港、台出版,其中两部译有英、法文版本。《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已出香港三联版,已译英文版。
黧黑(lí)裸露(luǒ)棱角(lénɡ)掀起(xiān)磅礴(pánɡ)虔诚(qián)砾石(lì)腈纶(jīnɡ)蠕动(rú)懈怠(dài)敦实(dūn)蜿蜒(wānyán)演绎(yì)接踵而至(zhǒnɡ)字词积累
①黧黑:形容黑。②恭顺:恭敬顺从。③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指信仰)。④懈怠:松懈懒惰。⑤安营扎寨:原指军队搭起帐篷、修起栅栏住下,现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⑥风云变幻:忽然刮起风,生起云,变化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定。⑦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⑧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⑨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⑩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字词积累
第一部分(第1、2段):描绘各拉丹冬的整体风貌,突出各拉丹冬主峰高大险峻的特点。第二部分(第3~13段):描写冰塔林壮观苍莽的景象。第三部分(第14、15段):表达各拉丹冬带给自己的震撼之感,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之情。整体感知
1.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近些年来骤然掀起的一股长江考察热?文章开头交代了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了一股长江考察热,许多探险健儿为了找长江源头,不畏艰险,有人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探险家对探险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一直未停。这正是作者在表明自己的决心,说明她也做好了准备,随时准备为探险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细节精读
2.阅读文章第五段,说说作者在这里写冰谷中人们的活动,有什么用意。写冰谷中人们的活动,是为了将人在自然奇景面前的渺小与高大险峻的各拉丹冬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突显出各拉丹冬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敬畏之情。细节精读
3.文章第14段的末句有什么深刻含义?这句话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深情礼赞:正是大自然的伟力才造就了雄壮苍莽的各拉丹冬,孕育了一泻千里的长江。细节精读
本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的游览经历,介绍了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记叙了“我”进入冰塔林的艰难过程,表达了“我”对神圣的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敬畏和赞美之情。文章主旨
1.移步换景,结构严谨。本文按照游览的顺序,以移步换景的写法展开,描写了由各拉丹冬山脚到砾石堆,穿冰洞入冰塔林,置身冰窟等不同地点的景观。在不同的段落中都有交代行踪的语句,既相互照应,又使结构更加严谨。写作特色
2.巧用修辞,形象生动。文中多处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雄壮苍莽的各拉丹冬描写得形象逼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如“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在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的冰体徐徐垂挂,在蓝蓝的天幕下,极像披散的长发。写作特色
文章的标题是“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但文章为什么没有对长江的源头进行详细描绘?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一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见到的冰川世界,自己和同伴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冰塔林,穿过冰山,探底冰窟,趟过冰河,重在体现探险家们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而详细描绘长江的源头对表现文章的中心作用不大,所以对长江源头的描写一笔带过,只用一句“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做了简单介绍。重难探究
第五单元19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写作特色
翌日(yì)灼热(zhuó)巉峻(chán)踞(jù)斑斓(lán)霓裳(chánɡ)颠簸(bǒ)沟壑(hè)打嗝(ɡé)隧道(suì)俯瞰(kàn)穹顶(qiónɡ)缭绕(liáo)妩媚(wǔ)纷至沓来(tà)字词积累
①巉峻:险峻陡峭。②拾级:逐步登阶。拾,轻步而上。③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④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⑤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⑥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⑦一如既往:完全跟过去一样。⑧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⑨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字词积累
第一部分(第1~6段):上山,描绘山中奇景。第二部分(第7~11段):下山,叙述奇人奇事。整体感知
文章首段写了哪两种登山方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徒步和坐马车。徒步上山可以避暑纳凉,轻松惬意;马车内的男女要忍受“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的痛苦。在两种登山方式的对比中,流露出作者徒步登山游玩的情致之高、意趣之浓。整体感知
作者在上山和下山的过程中有着怎样不同的体验?上山徒步而行,惬意自然,山中奇景,让人心旷神怡。下山坐车疾驰,惊险刺激,“车夫之王”豪爽幽默,车技娴熟,为旅程增加不少趣味。整体感知
本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过,描绘了山中奇景,叙述了下山途中的奇人奇事,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主旨归纳
1.笔法多变,妙趣横生。本文前半部分主要写徒步登勃朗峰途中见到的山野胜景,侧重写景状物,写得极其细腻生动,用的是散文笔法;后半部分侧重写乘敞篷马车下山的奇人奇事,侧重写人记事,写得十分诙谐传神,用的是小说笔法。前半部分用散文笔法,引出无限感慨,后半部分用小说笔法,富有传奇色彩。写作特色
2.虚实结合,张弛有度。作者在描写叙述中,多处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拓展了文章的内涵,使文章疏密有致、张弛有度。如写山色云朵,“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实写与虚写相结合,形象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写作特色
课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字里行间也体现了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请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者是语言大师,文中多处体现了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给文章增添了不一样的情趣之美。如首段中“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物有所值”一句,调侃坐车人忍受炙烤的痛苦,而徒步登山则有避暑纳凉、欣赏山景的惬意,在调侃中,流露出作者的诙谐幽默之感。再如,下山时既写颠簸之苦、不测之险,又写意外之喜,尤其是通过对车夫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其豪爽的性格、娴熟的车技,读来让读者忍俊不禁。难点突破
第五单元20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从1994年《尘埃落定》写出至1998年出版期间,阿来由阿坝州一家杂志转辗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由编辑到总编辑社长,《科幻世界》在阿来手里由一本杂志变为五六种,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数百万读者期待读到阿来新作。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16年10月21日,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走近作者
轻盈(yínɡ)驿道(yì)草甸(diàn)矗立(chù)闸口(zhá)徘徊(páihuái)砚池(yàn)流淌(tǎnɡ)硕大(shuò)喧哗(xuān)苍劲(jìng)翡翠(fěi)眺望(tiào)擦拭(shì)目眩神迷(xuàn)字词积累
①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②喧哗:声音大而杂乱。③矗立:高耸地立着。④硕大:非常大;巨大。⑤目眩神迷: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⑥五彩斑斓: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字词积累
第一部分(第1段):独句成段,引起下文。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4段):“我”由冰变成一滴水,开始了丽江之行。第二部分第二层(第5~8段):一滴水跌进落水洞,等待数百年后,醒来依旧要去实现心愿。第二部分(第2~8段):写一滴水到达四方街前的奇特经历。第三部分第一层(第9~13段):描写古城白天悠闲恬淡的生活图景。第三部分第二层(第14、15段):描写古城夜晚灯火阑珊的景致。第三部分(第9~15段):描述一滴水流经四方街的所见、所闻、所感。第四部分(第16段):黎明时分,“我”离开丽江。整体感知
文章首段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运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写“我”化作一片轻盈的雪花来到世界,富有童真童趣,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细节解读
文章写到了四方街的来历、流传的经过,并且交代了现在的四方街游人如织,这些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从四方街的建筑历史写起,再写其成名的经过,并且交代游人如织的现实图景,形成一种古今相互映衬的美丽建筑与民俗画面,让四方街在古今文化的浸润下更有魅力,让人在“一滴水”的旅程中对丽江四方街的人文风情产生仰慕与喜爱之情。细节解读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留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至此,“一滴水”结束了这次奇幻的生命旅程,奔向最终的归宿——大海。这滴水带领读者游览了丽江古城,感受到了古城的厚重历史和现代气息,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丽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细节解读
本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的一部分,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的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文章主旨
1.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文章中的一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终于来到丽江,来到常年鲜花点缀、垂柳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作者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从悠闲恬淡的白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全方位多角度地描写了丽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写作特色
2.巧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文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一滴水”人格化,以第一人称“我”的主观视角对“一滴水”流经丽江的全过程进行叙述,所描写的景物无不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和美学评价。因此,读完文章,读者也仿佛随同“一滴水”进行了一次丽江之行。这样写,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写作特色
“我”要去四方街,最后流过四方街,流经“敲打着银器的小店”和“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从这滴水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借一滴水之口,在文中多次表达“我想停下来看看”“我确实想停下来”的情感,可见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留恋之情,对丽江古城悠久的人文文化的赞美之情,对丽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景仰之情。难点突破
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作者简介
《庄子》简介《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北冥有鱼
给加点字注音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齐谐(xié)正色邪(yé)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与老子并称(“老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指海。“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鲲(kūn):上古传说中的大鱼。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它有几千里。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做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垂,通“陲”,边际。大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海运:海水运动,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译为海动风起。徙:迁移。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这种鹏鸟在海动风起时就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海。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大池。
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书名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抟(tu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以:凭借息:停歇。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几千里,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几万里。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指游动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相:相互。吹:吹拂。野马似的空中雾气也好,飞扬的尘埃也好,凡空中带有生气之物,都是靠着风力的吹动而飘扬的。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苍苍:深蓝。其: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极:尽。邪:同“耶”,疑问语气词。下:向下。亦:也。是:这样已:罢了。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这个样子罢了。
通假字:北冥有鱼“冥”通“溟”海其正色邪“邪”通“耶”语气词呢、吗词类活用:志怪者也。怪:形作名,怪异的事情水击三千里水:名作形,在水面上南冥者,天池也。天:名作形,天然的
依据目标,深层探究: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惠子(约前370年-前310年),名施,华夏族,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与孟子同时。战国时代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山东东明县人),曾任漆园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人物简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在桥这的快乐怎么怎么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固然本来完全,确定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遵循,沿袭最初的话题你如此如此已经它,指代鱼之乐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到了濠水时才感到鱼的快乐,否则哪能见到鱼的快乐呢?整体感知
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这两则故事集中表现了庄子的思想和《庄子》散文的寓言的特色,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课堂小结
庄子非常关于把抽象枯燥的说理通过“寓言”表现出来,请查阅相关资料筛选出主要信息,把你印象深刻的一则用自己的话表现出来,并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课后作业
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
嘉肴(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读准字音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注意停顿
理解以下词语(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6)故曰:教学相长也(7)其此之谓也
明确:(1)虽:即使;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2)食:吃;旨:甘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4)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6)长:促进。(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学识不通达。参考译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曰:“学学半。”《尚书·兑命》:“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合作探究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明确: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拓展延伸
参考: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主题概括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语言特点
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3、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4、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字词归纳
词类活用1、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2、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一词多义学学学半:教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不知其旨也:它的
文言句式1、判断句弗食,不知其旨也。2、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积累
小测1、解释下列词语虽有嘉肴:即使;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不知其旨也:甘美。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不知其善也: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然后能自反也:反省自己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其此之谓乎:表示推测。
2、翻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得地方。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曰:“学学半。”《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其此之谓乎?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wéi选贤与能jǔ讲信和睦mù矜guān男有分fèn货恶其弃于地也wù编纂zuǎn门闩shuān读文正音
1、大道之行:施行。2、选贤与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3、讲信修睦:修,培养。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意动词,以……为亲。用如动词,这里可以译为奉养、赡养。亲,名词,指父母。补充解释
5、不独子其子:子,意动词,以……为子。这里用如动词,可以译为抚育。子,名词,指子女。6、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所终,终其天年,养老送终。所用,为社会效力。所长,顺理成长。7、皆有所养:供养。8、不必藏于己:私藏。补充解释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的、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究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要去收贮他),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全文翻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古代政治上最高理想通“举”以……为亲以……为子通“鳏”老而无子的人职分有残疾只归宿憎恶兴起大门造反害人的事理想社会
翻译下面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实现的时候,天下都是公有的,高尚能干的人被选拔出来,社会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所以人们都不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不只以自己的儿子为儿子。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寡、孤、独、残疾者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4、男有分,女有归。男的都有职务,女子都能有归宿。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去私藏。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人们)只是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用门闩插门,这就是所说的理想社会。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全文可分三层:“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1、找出能概括大同社会的句子。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2、在文中找出能和下面各项相对应的句子:(1)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废疾者皆有所养。(2)男有分,女有归。(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基本特征?答第二题问题中三点或者: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4、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你是如何看待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开放性试题,能把自己两文的感受写出来即可,并做到自圆其说)
第六单元23马说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因韩氏是昌黎(河北昌黎)望族,又称“韩昌黎”。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汉魏六朝的绮靡文风,主张继承先秦两汉古文传统,主张为文明白通畅,对后代的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作者简介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写作背景
《马说》解题:“说”:是古代的一种托物寓意的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相当于杂文。“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却是人才问题。《马说》是通篇借物喻人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
《马说》《爱莲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zhǐlìpián读文正音
sìsìshísùdànxiànsh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读文正音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sìyé读文正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zhǐpiánshísìsìshíxiànshí读文正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翻译课文
第一段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翻译: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第二段翻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不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翻译:
第三段翻译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写千里马遭遇终身不幸的是哪一句?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本文论点是哪一句?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真不知马也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揭露“食马者”愚妄的是哪一句?
揭露“食马者”“不知马”。揭露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千里马:伯乐:食马者:人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领导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说明本文寓意
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首先提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食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主旨,并与开头的论点照应。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一段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反面论证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论证:反面论证,得出结论:其真不知马也(主旨)第三段课文分析
主题:全文寄托作者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总结本文的主题及写作方法写法:《马说》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快马黑马野马天马你还知道哪些“马”?害群之马识途老马老骥(伏枥)
“伯乐与千里马”之佳话周文王——姜子牙刘备——诸葛亮……
1、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拓展延伸
2、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拓展延伸
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话说——陶渊明平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宋濂求学“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再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之为吾辈之楷模也,又闻在唐肃宗年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一位老者暂居四川,他境不及陶和宋。然胸怀可与范、欧阳相媲。谓谁?诗圣——杜甫也。这年秋天,一场暴风雨突然袭击了杜甫的茅屋。想知故事如何,且听我下面分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下者飘转沉塘坳。(秋深)(怒吼)(在这里是虚数,表示多)(江边的地方)(高高的树梢)(茅草飞得低的)(落)译文: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枝头,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
归来倚仗自叹息。(竟然忍心这样)(做动词)(公开,与“对面”呼应)(呼喊也没有结果)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译文:南村边上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体弱,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回来靠着手杖独自叹息。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会儿)(像墨一样黑。)(衾qīn:被子)(睡觉不老实)(被里子)(雨点细密,像下垂的麻线)(睡得很少,指失眠)(何由:即“由何”。由:凭。)(彻:到天明。作动词)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译文: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能得到.安:疑问代词,怎么)(全部庇覆)(所有贫苦人)(安稳得像山一样)(见xiàn,同“现”)(小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译文: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
第一节赏析:1.诗人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怒号2.为什么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5.请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秋风卷茅
第二节赏析: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4.给本节加一个小标题。群童抱茅2.群童为何抱茅?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倒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第三节赏析: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2.给本节加一个小标题。秋宵屋漏3.诗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诗人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第四节赏析:1.漫漫长夜,诗人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2.给本节加一个小标题。祈求广厦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忧国忧民的人。或:广厦万间
秋风破屋群童抢茅夜雨湿屋心情苦痛无可奈何忧思不绝惨悲哀风雨白天黑夜屋外屋内事人自己推己及人天下寒士愿广厦千万间现实水到渠成理想关心民生忧国忧民
全诗描写诗人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特别是最后一段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卖炭翁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诗。
“新乐府”在古代文学史上,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
讽喻诗,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这首诗想要讽刺谁?讽喻诗
乐府诗叙事诗讽喻诗原作题下有小序——“苦宫市也”解题:
什么是“宫市”呢?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烧炭——运炭——抢炭卖炭翁宫使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肖像描写烧炭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老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描写矛盾的心理生活困苦、艰辛肖像描写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炭车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动作描写运炭的艰难路远、车重、雪厚、人苦驾辗歇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心理描写炭被掠夺,虽然舍不得,但无可奈何。惜不得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肖像描写趾高气扬、得意忘形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动作描写仗势凌人、蛮不讲理
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分别找出,并说说作用
对比:卖炭翁和官吏的形象牛困人饥翩翩两骑满面尘灰烟火色黄衣使者白衫儿对比:碳的价值与所得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卖炭翁的外貌和心理
卖炭翁宫使烧炭艰辛运炭艰难炭被掠夺生活困苦艰辛夺炭(肖像、心理、动作描写)对比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肖像、动作描写)仗势凌人蛮横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