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2022春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福建版)

2022春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福建版)

doc 2022-02-20 18:32:21 10页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小石潭记》)(5)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石壕吏》)(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7)《马说》运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借千里马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了伯乐的重要性。(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bá__①__涉,经历惊心动魄的“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__②__陆在火星表面。这是__甲__的场景,这是令人自豪的时刻。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长途星际飞行存在不确定性。中国航天器首次登陆火星,就毫发未损地过关,令世界__乙__。这背后,是地外行星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保驾护航;这短短几分钟,凝结着中国航天人卓越创新的智慧。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再接再厉,__丙__,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__(A.跋 B.跛)②________(A.zhē B.zhuó)(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A.振聋发聩 B.振奋人心)乙________(A.惊叹 B.惊动)(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10 (4)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 ②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③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④加快建设航天强国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甲】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诗常以“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甲】诗将孤身远行的自己比作“孤蓬”。B.【乙】诗颈联道出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友人以安慰和鼓舞。C.两首诗的首联所描绘的景象意境各异,【甲】诗轻快明丽,【乙】诗雄浑壮阔。D.【甲】诗的尾联运用动作描写,【乙】诗的尾联则劝慰友人分别时不应有儿女之态。4.这两首诗皆含依依惜别之情,除此之外,还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回答。(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0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②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③,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自《唐太宗论止盗》)【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③遗:失物,丢失的东西。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  (2)具答之________________(3)故不暇顾廉耻耳________________(4)或请重法以禁之________________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B.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C.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D.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分)(2)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3分)8.【甲】文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20分)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10 ②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间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节,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③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感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④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个海涂农场送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经过二十多年肩挑车推,那时我老家的杭州湾畔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以老浙东海塘为界,塘外那三十来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北大仓”。⑤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撼和惊呆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⑥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场景,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⑦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由衷地崇仰和膜拜。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⑧如果说在自然界我们可以乐享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春天,那么,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才能乐享春天呢?⑨三年前,在映山红开满山冈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帮扶”几年的一位女孩。那位女孩特别内向且不善言辞。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就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她一边叫着“叔叔”10 ,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她低着头,满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⑩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举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而且我认为它是最美的!(摘编自2019年3月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我”对江南春天的感受为行文线索,脉络清晰。B.第②段主要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写出“我”对江南春天的感知。C.“我”认同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的说法。D.第⑨段中女孩送“我”映山红,让“我”内心感到无比温暖。10.第②段中为什么要写往日“我”对江南乡村的景致熟视无睹?请简要分析。(3分)11.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5分)(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2)赏析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12.文章最后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景物描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13.文章结尾“我”为什么认为江南的春天是最美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2分)①唐朝、五代是椅子开始使用时期,但即使在贵族家庭,靠背椅等高型坐具也比较少见。在此之前,中国人只使用矮型坐具,如“胡床”“连榻”10 。胡床即今天所说的马扎,可折叠,方便携带。连榻是可以同时坐几个人的狭长矮榻。总之,当时中国流行的家具,如餐桌、书案、坐榻,都是矮型的。进入宋朝,“高足高座”的椅子在民间也普及开来,自此,中国人从“席地而坐”的时代进入“垂足而坐”的时代。②高型坐具的普及,引发了改变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连锁反应。比如,在流行矮足矮座家具时,大家围成一桌用餐很不方便,因此分餐制大行其道;而高桌高椅广泛使用之后,围餐就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了,因此合餐制渐渐取代了分餐制。③传统的社交礼仪也被改变。在只有矮型家具的先秦,人们在社交场合都是席地而坐,正式的坐姿叫作“跽坐”,即双膝弯曲接地,臀部贴坐于足跟。此时,中国社会通行跪拜礼,因为跪拜礼是自然而然的,由跽坐姿势挺直腰板,臀部离开足跟,便是跪;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便是拜。这时候的跪拜礼,并无后世附加的贵贱尊卑之含义,跪拜是相互的,是双方互相表达礼敬与尊重。④经秦朝战乱之后,汉初叔孙通重订礼仪,加入了帝制之下君尊臣卑的内涵,诸侯百官“坐殿上皆伏抑首”,所以刘邦感叹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不过,此时的跪拜仍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大家还是席地而坐。臣拜君,君虽不再回拜,却也要起身答谢。⑤高型椅子出现之后,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了改变,跪拜便带上了明显的尊卑色彩——想象一下,从椅子上滚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也因此,臣对君,除了极庄重的仪典,如每年元旦、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宋朝人基本上都不用跪礼,通常都是用揖逊、叉手之礼。⑥从元朝开始,御前奏闻时,大臣一律下跪。这一礼仪,跟元朝将君臣视为主奴关系的观念也是合拍的。⑦跪奏的制度为明朝所继承,凡百官奏事皆跪。朱元璋还变本加厉,规定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⑧清代臣对君的跪拜礼更加奇葩,不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众臣也必须跪着听训。为了避免因为下跪太久而导致膝盖受伤,清臣甚至发明了“高招”:在膝盖部位裹以厚棉。练习如何跪拜也成了清代大臣的必修课,臣下如果跪得乖顺,则官运亨通。大学士曹振镛“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向他讨教秘诀,曹振镛告诉他:“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不但要跪,还要叩响头,一头触地,叩得越响亮越显示出忠心。⑨所以说,跪拜礼的变迁,绝不仅仅是礼仪流变,背后其实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清臣跪得那么殷勤、欢快,无非是士风的退化。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型坐具的普及,引发了改变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连锁反应,传统的社交礼仪也被改变。B.先秦只有矮型家具,人们在社交场合都是席地而坐,此时的跪拜礼并无贵贱尊卑之意。10 C.高型椅子出现后,改变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跪拜便带上了明显的尊卑色彩。D.汉初重订礼仪,加入了帝制之下君尊臣卑的内涵,高型坐具普及的宋朝便盛行跪拜礼。15.有人认为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中国坐具的发展史,也有人认为是讲跪拜礼的变迁,你认为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说明什么?请说明理由。(5分)16.南宋覆灭后,文天祥被俘至大都,元丞相博罗召见,文天祥长揖不跪。为什么文天祥“长揖不跪”?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19题。(10分)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术文化在中华传统年节文化中一向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与各种节俗交织在一起,表达百姓祈福心愿、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在记录民间年节习俗的同时,也使节日充满了文化气息。材料二:中国年画是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多数地方都有过新年张贴年画的习俗,因一年更换,或谓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贴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的节日风俗活动。年画产地众多,通俗普及,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种类上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门神类、吉庆类、戏曲类、风情类等。这些年画都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充分表达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材料三:中国年画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10 A.中国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B.中国年画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C.中国年画起源于驱邪避鬼的迷信活动。D.中国年画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8.请判断材料三中的年画属于哪一类年画,并简述理由。(4分)19.利用下面的六个字词,为材料一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对联。(3分)岁月 大 画里 乾坤 长 纸上(六)名著阅读。(6分)20.在《傅雷家书》中,作为父亲,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多次谈及儿子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哪些问题?说出其中的三个。(3分)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21.他__A__看见一个陌生的姑娘__B__站在那里,手扶着柳树,身子探向水面。她穿着领子上有蓝条的白色水兵服和浅灰色短裙。一双带花边的短袜紧紧地裹着晒黑了的匀称的小腿,脚上穿着棕色的鞋。栗色的头发梳成了一条粗大的辫子。A、B分别是谁?当时A对B的出现是什么样的心理感受?(3分)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也许你只是一滴雨露,但你怎能忘却自己滋润一棵干枯小草时快慰的欢笑?也许你只是一抹阳光,但你怎能忘却你拨开阴霾天空时人们眼中希冀的眼神?生活是一首乐曲,如果没有你我敲击的或高昂或低沉的声音,又如何能奏出甜美的旋律?请以《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为题,写一篇演讲稿,用于班会主题演讲比赛。要求:①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10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一、1.(1)白露未晞 (2)零落成泥碾作尘 (3)禅房花木深(4)悄怆幽邃 (5)老翁逾墙走 (6)教然后知困(7)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8)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1)①A ②B (2)甲B 乙A (3)示例: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彰显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 (4)A二、(一)3.A 点拨:“将孤身远行的自己比作‘孤蓬’”错误,“孤蓬”在此诗中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4.《送友人》表达了对友人漫长孤独旅程和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表达了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二)5.(1)整齐的样子。 (2)详细。 (3)所以,因此。 (4)有的人。6.A7.(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2)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8.【甲】文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的理想社会。从【乙】文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困苦往往是“赋繁役重,官吏贪求”导致的。陶渊明在现实中求而不得,所以只能虚构“桃花源”这一理想社会,表达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乙参考译文】(唐太宗)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稍带讥笑地对那官员说:“老百姓去做盗贼的原因是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跟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该戒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三)9.C10.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与下文“我”对江南春天的真切感知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江南春天美好景致带给“我”的感动与震撼。10 11.(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蛙鸣声比作波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蛙鸣声之大、气势之盛,表现了江南春天的生机和活力。(2)“窒息”原意是呼吸困难甚至停止,这里是指“我”被眼前广袤浓烈的金黄色油菜花震撼住了,突出了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12.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优美画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烘托了作者的愉悦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美好春天的憧憬;深化主题。13.①通过声音,“我”感知到了江南春天的蓬勃生机和活力。②通过色彩,“我”感知到了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③通过“结对帮扶”,“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四)14.D15.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说明跪拜礼的变迁。①介绍坐具的发展,高型坐具的普及是为了引出跪拜礼变迁问题。②文中过渡句谈到高型坐具的普及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也改变了传统的社交礼仪。③高型坐具普及,席地而坐的习惯改变,使得跪拜带上了明显的尊卑色彩。④文末“跪拜礼的变迁,绝不仅仅是礼仪流变,背后其实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是对跪拜礼变迁的总结。16.①因为宋朝人(基本上都不用跪礼)通常都是用揖逊、叉手表示礼节。所以,文天祥用揖礼。②因为跪拜带有明显的尊卑色彩(屈辱、卑贱之意)。③文天祥有可贵的民族气节,不屈不挠,所以他“长揖不跪”。(五)17.C18.示例:属于吉庆类年画。该年画中的“莲”与“年”字谐音,“鱼”与“余”字谐音,整幅画的寓意为“连年有余”,十分吉祥喜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19.示例:纸上乾坤大 画里岁月长(或:画里乾坤大 纸上岁月长)(六)20.示例:①待人接物 ②遭遇困境 ③恋爱婚姻21.A保尔 B冬妮亚 感受:心烦意乱,不耐烦,生气等。三、22.略。10

相关推荐